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编辑同志: 据报道,我国不少建(构)筑物的平均寿命出现了“50年罕见30年普遍”的怪现象,甚至近年出现了在建工程和刚竣工的工程坍塌事故,这与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关于“重要建(构)筑物和高层的使用年限为100年,一般建筑为50—100年”的规定相差甚远。例如北京的某些重点工程,于1959年及其以后建成,到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2.
6.3 拆除物周围设施、建(构)筑物、道路的防护和交通管制 《规程》规定: (1)拆除物周围设施、建(构)筑物的防护,应遵守下列规定: a.确定保护物的地面质点安全允许震动速度,限制最大一段的爆破药量; b.预估拆除物塌落触地的震动对保护物的影响。必要时可在倒塌范围内铺设煤碴等缓冲层或采取挖防震沟隔离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高,结构可靠性理论已付诸实践。结构可靠性控制理论正不断发展,建(构)筑物的检测,评定技术以及维修、加固与改造技术已经成熟。目前,我国已颁布了《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和《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为工业建(构)筑物的可靠性鉴定和加固提供了标准和依  相似文献   

4.
针对化工生产连续性强,管线接口多,塔罐类设备多而高,其刚度强度分布不均匀,结构重心高等特点,从地震对化工企业的影响人手,简述了地震波的传播形式及其对化工设备的破坏作用,重点分析了典型化工设备(如塔类、罐类、管线类)在地震情况下的破坏形式及破坏原因,同时从化工企业的布局、选址,建(构)筑物、设备、工艺管道的抗震设计,设备...  相似文献   

5.
突发灾害救援工作的展开依赖于快速有效的应急损失评估,其技术过程是指快速获取因突发灾害而造成的各类工程结构物的破坏和人员伤亡等灾害现场信息。为此,提出利用广泛布设于城市道路、公共场所、构(建)筑物内部的视频监控设备所捕捉到的影像资料,在技术上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灾害快速评估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灾害现场以构(建)筑物为代表的工程设施进行监测,提供实时的数据处理结果和现场灾害快速评估信息,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突发灾害救援指挥的无序性,提高应急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就某工会大楼定向爆破拆除的地震监测结果,对地震波形在时域、频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爆破网络的分段微差效果较好,爆破产生的震动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对建(构)筑物产生影响及破坏,用于降震措施的减震沟和土垛的减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5 设计要求 设计前必须掌握拆除物的原始设计,竣工资料(图纸及说明),并对所涉及的周围环境进行了解,如被保护物的结构、材质、完整和稳定状况,相邻建(构)筑物的分布,输电线、通讯线、水暖及煤气管道分布,无线电发射台的分布,发射机的功率,附近地区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储存及分布状况等,以便从技术上和组织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拆除、防护、撤离、疏散等,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8.
金山店铁矿平行矿体地下开采地表沉降物理模拟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金山店铁矿张福山矿区平行矿体的赋存特点,采用物理相似模拟方法,研究和预测了矿体地下开采过程中地表的沉降和位移规律。研究结论对于矿山安全地安排井下采矿生产、适时地进行地面建(构)筑物的搬迁以及土地的征购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对1992年开始实施的<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50156-92(以下简称旧规范)修订的基础上,国家编制并发布了<汽车加油加汽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以下简称新规范),于2002年7月1日实施.新、旧规范主要在加油站等级划分(见表一)和站址的选择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新规范切合国家经济发展,汽车的普及,加油站的营业量大幅度提高的现实,对加油站的油罐总容积限制放宽,但更加注重了加油站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因此,新规范首先对站外的建(构)筑物按照其使用性、重要程度和人员密集程度进行详细分类,然后对油罐、通气管管口和加油机(存在火灾、爆炸危险)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一一进行严格的要求.但由于旧规范仅根据站外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来要求其与加油站罐和加油机防火距离,故2002年7月以前建成的加油站在防火距离问题上大多不能满足新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钢支撑智能伺服系统在苏州轨道交通S1-TS-07标玉山广场站的应用,玉山广场站为换乘车站,距离周边建(构)筑物较近,施工过程中对变形控制要求高,通过钢支撑智能伺服系统的应用,解决了工程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1.
某工会大楼爆破拆除地震效应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某工会大楼定向爆破拆除的地震监测结果,对地震波形在时域、频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爆破网络的分段微差效果较好,爆破产生的震动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对建(构)筑物产生影响及破坏,用于降震措施的减震沟和土垛的减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山东欣鹏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欣鹏”)在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涉爆粉尘作业场所专项治理项目中承担济南市、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4个城市90家企业的涉爆粉尘场所专项治理工作,对涉爆粉尘作业场所和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企业在建(构)筑物、除尘系统、防火防爆、粉尘清理等4个方面的十大重点问题和隐患。  相似文献   

13.
夏荣  张向阳 《安防科技》2010,(3):39-40,1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建筑火灾扑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构)筑物消防员作为一门专门职业纳入了职业技能鉴定,但在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发现,建(构)筑物消防员往往因对消防设施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不够,不能保证设备的完好,造成火灾隐患。本文对几种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归纳,便于学员掌握。  相似文献   

14.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在建筑火灾预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构)筑物消防员作为一门专门职业纳入了职业技能鉴定,但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发现,建(构)筑物消防员往往因为本单位使用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与鉴定使用的控制器因属不同厂家生产,操作方式不一致,造成通过率较低。本文对我市几种常用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操作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归纳,便于学员掌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在城市改 (扩 )建过程中 ,拆除建筑 (构 )物的爆破工程被广泛应用 ,而爆破安全却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笔者分析了我国城市建 (构 )筑物拆除爆破的安全现状 ,指出了城市建筑与危房在爆破拆除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改进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静  满平 《中国安防》2020,(5):102-107
重点目标泛指重要的公共建(构)筑物(及其群体)和有特殊使用功能的高风险建(构)筑物(及其群体),如:机场、港口码头、铁路车站、银行营业场所、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重要物资储存库和军事设施等对国家经济民生、安全稳定有重大影响的目标。重点目标安全防范工程建设前,进行安全威胁及风险评估的定性化、定量化分析,为重点目标安全防范工程建设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实用性提供数据基础,也将提升重点目标安全防护的技术措施、管理手段和法规制度的完备性、配套性与规范性,从而实现消灭风险隐患、保证重点目标安全管控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7.
减隔震措施的合理配置是高速铁路地震经济性目标控制的关键。为了对采用不同减隔震装置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抗震性能进行量化研究,基于桥梁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选用4种减隔震方案进行对比分析。4种方案分别为:全桥抗震设计方案(方案1)、全桥双曲面球型隔震支座+粘滞阻尼器方案(方案2)、中墩摩擦摆+边墩普通支座与阻尼器配合方案(方案3)和全桥摩擦摆+边墩阻尼器方案(方案4)。结果表明:高烈度高速铁路桥梁须通过减隔震设计才能满足抗震设防目标,综合经济性和抗震性能2方面因素,方案4有效降低了结构内力响应和位移响应,为所列方案中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步入新世纪后,特大城市框架已在常州市启动构筑,需拆除的建(构)筑物逐年递增,拆除范围从老城区的工厂外迁、旧房改造扩展至工业区、新园区、大学城的开发,农民居住条件城市化(从封闭、分散的传统村落聚居转化为信自  相似文献   

19.
1 编制《拆除爆破安全规程》的必要性 近十年来,我国拆除爆破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多层楼房的拆上保下、拆下保上、拆左保右、扩前保后,高耸建(构)筑物的定向塌落,环境极其复杂条件下的爆破拆除工程(如北京华侨大厦的爆破拆除)等,均获得了成功。爆破拆除具有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等优势。因此,近几年,在我国以拆除爆破为主要业务的爆破公司纷纷成立。这些爆破公司,对拆除爆破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也有不少爆破公司,由于缺乏拆除爆破经验和管理不善,导致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小施工桥梁的地震损失,基于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地震损伤和破坏的现实,以3座典型大跨悬臂施工连续梁桥为对象,在分析地震需求和抗震能力的基础上,采用能力需求比(CDR)法,研究大跨梁桥施工全过程的抗震性能和抗震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悬臂施工全过程中各构件各部位的能力需求比均大于2.5,悬臂施工全过程结构抗震安全;抗震易损的部位分别位于墩底、桩顶和1号-GPZ(KZ)3SX支座;最小能力需求比集中于8号梁段、9号梁段、边跨合龙、中跨合龙和桥面施工等阶段;抗震设计应在施工的维度上,重点关注地震风险相对较大的施工阶段,确保抗震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