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常能听到智商、情商这两个词,但健商这个术语你听过吗?前几天,笔者在与一位老专家的交谈中第一次听到这一说法,甚觉新奇.  相似文献   

2.
健商指数健商是国际知名医学家、加拿大籍华人谢华真教授于2001年提出的。谢华真教授来华讲学时多次受到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诸位领导人对他在推动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所做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健商指数 健商是国际知名医学家、加拿大籍华人谢华真教授于2001年提出的。谢华真教授来华讲学时多次受到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诸位领导人对他在推动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所做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健商指数 健商是国际知名医学家、加拿大籍华人谢华真教授于2001年提出的.谢华真教授来华讲学时多次受到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诸位领导人对他在推动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所做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在于"以人为本"理念还不深入。这是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展览会上,多次听到的话题,也多次听到了相同的回答。杜邦公司高胜玉经理认为,"我国劳动防护用品行业跟欧洲,跟美国比,最关键  相似文献   

6.
大街上行人川流不息。在熙熙攘攘的行人中间,不时传来一种人力三轮车“闪开”、“让一下”的吆喝声。听到吆喝声的行人,似乎总是很自觉、很“知趣”地纷纷退开,且唯恐躲避不及。这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力三轮车呢?货运小三轮也!若问为何行人对它退避三舍?车速非凡也!城市里一般的货运人力三轮车,通常总  相似文献   

7.
1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识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新兴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车务段建立体系之前,干部职工在思想上也存在着许多疑虑:一是对建立体系的必要性存在怀疑.车务段安全一直很稳定,已习惯了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再引用这一体系是否有必要;二是对体系的可行性存在怀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起源于西方国家,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车务段建立和实施这一体系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三是对体系发挥作用的长期性存有怀疑.推行管理体系是不是昙花一现、一阵风?四是对体系的相容性存有顾虑.体系能否和传统管理方式有机结台,会不会搞成两张皮?  相似文献   

8.
"唉…"又是一声长叹.在办公室里总是会听到这样的叹息声,是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烦心事越来越多,还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人们为什么要叹气?叹气真的会让人内心的烦躁与焦虑有所缓解吗?  相似文献   

9.
兄弟报刊     
吐鲁番安监局何时能“熟”?《中国安全生产报》2002.11.12 记者在新疆采访时无意中给新疆吐鲁番地区安监局副局长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听到的却是:“您所拨打的电话因欠费已停机……”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不禁想到:要是突然出了事故能找到这位副局长吗?一个副局长的办公室会缴不起电话费? 对职业病说NO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通常能听到这么问:“你有资格吗?你配摆资格吗?”这句话所牵涉的问题不仅在于个人在行业中的造诣,更在于有了资格后又是如何的为人处事的问题,于是,“摆资格”一说便油然而生。余永是驾校的教官,部队出身的他,有着一手好车技,更有好人缘。亲临驾校问及谁能谈资论辈,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余永。而他却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一年前安全生产领域还多少有点象一池湖水,只有微波荡漾,那么,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则新潮涌动起落,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翻动起来。 记者在参加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中,听到与会者的谈话,都离不开这一话题: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扩大自主权;政府转换职能,简政放权。新的实践伴随新的理论,“面对市场”啊,“搞活企业”啊,“跨省、跨国公司”啊,“提高效益”啊,闯入了还没做好准备的安全生产领域。 在这翻滚的势不可挡的大潮中,安全生产在改革中的座标在哪? 安全生产应该弱化,还是强化? 搞安全的在问,企业在问,行业主管部门也在问。 目…  相似文献   

12.
"热死人",是人们对酷暑的抱怨,可是谁会想到,这一抱怨会在近年来接二连三地成为现实?长期以来,震灾、水灾、旱灾、鼠灾、虫灾会在我国救灾部门的工作语言中频频出现,但"热灾"却鲜有人提。在酷热的天气下,一线劳动者的健康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热死人",是人们对酷暑的抱怨,可是谁会想到,这一抱怨会在近年来接二连三地成为现实?长期以来,震灾、水灾、旱灾、鼠灾、虫灾会在我国救灾部门的工作语言中频频出现,但"热灾"却鲜有人提.在酷热的天气下,一线劳动者的健康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4.
我们经常听到"某某食物中的某种有害物质超标了多少",可同一种有害物质,在同一种食物中,不同国家的"安全标准"却不同."安全线"是如何划定的呢?  相似文献   

15.
初访老叶     
在香港,为了劳工们的安全与健康而勤奋工作长达M余年的人并不多见,叶玉诚先生便是这绝少中的一位。。早就从同事们的谈论中听到过叶先生的名字,知道他是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的总干事。更因为他是香港《绿十字》刊物的总编辑,与笔者是同行,所以早有与之相见,相互交流办刊经验的意愿。今年5月下旬,在劳动部安全管理局召开的安全文化专家研讨会上,笔者有幸结识了这位年初刚刚从岗位上约满高职的老先生。。“不觉间已在这职安圈子里‘混’了40年,如有长期服务奖,我应是头奖独得,当之无愧。”一段风趣的开场白,使我俩间的叙谈毫无拘…  相似文献   

16.
失衡的准星———漫画《这样准不歪》评析这两年接二连三地听到国外国内建筑物垮塌的事情 ,敦实实、看上去挺结实的一栋大楼、一座桥梁 ,没有一丝风、没有一场震 ,转眼间 ,哗啦啦就倒下去了 ,着实教人费解。这么大的工程完工 ,一般是要经过各种各样的鉴定、评测和把关的 ,既然发了合格证 ,为什么还会发生事故 ?更有甚者 ,据报载有些建筑物还获得了“优质工程奖” ,还是如此不堪一击 ?答案应该能够从这幅漫画中找出来。自然界有些规律是铁的定律 ,人类因此发明一些简单的工具来利用它为人类造幅。比如建筑工人经常用图中的仪器测量垂直度的 ,…  相似文献   

17.
健康是什么?太多的说法已让我们说不清楚.以往印象中健康的人纷纷走进了医院和美容院,因为和一些健康系数对照,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总是差了一点.到如今,各种"洗"的疗法开始出现,从洗脸、洗牙、洗脚到洗眼睛,进而到洗肺、洗肠,从里到外,仿佛一"洗"方能健康.真的吗?  相似文献   

18.
<正>柔软的靠垫、清新的绿植、叫早的闹钟、这些几乎每个家庭都必备的小东西,很有可能一直影响着你的健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9.
高勇 《中国安防》2011,(10):2-6
听到苹果一词你会想到什么?是IPHONE、IPAD,还是IMAC、IPOD?总之,你很难不将其与美国苹果公司以及那个被咬掉一口的大苹果对号入座。时下苹果所倡导的饥渴式营销使每个热衷电子产品的消费者都不由得会怦然心动,忍不住想咬上一口。然而苹果也并非总是被咬的对象,它也会"咬"人,而被它咬中的恰恰也是一只"苹果",而且一咬就是十年。  相似文献   

20.
《现代职业安全》2006,(3):96-96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人们时常听到或者谈到职业病,有的甚至直接接触矽尘或矽肺病人。那么,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讲,什么是矽肺病?矽肺病和职业病有什么关系?它们与工伤及工伤保险又有什么关系?矽肺病人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搞清楚诸如此类问题,将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职工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用人单位合理解决出现的问题和争议,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