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动车辆在行车进程中随时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其中刹车突然失灵危险性是极大的。司机朋友遇到这种突发意外,需冷静处置,切勿惊慌,否则忙中出错很可能会发生更大的后果。在道路上平坦的时候刹车失灵时,要立即松油门,在控制好车辆行驶方向的同时迅速减挡。可从高速挡抢入中速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发动机发生很大的牵引阻力,使车速很快降低。此后再抢入低速挡,然后用手刹刹住车。车辆下坡刹车失灵时,由于车辆的惯性作用加大,处理起来要小心。应尽可能地排减挡位,并打开大灯和紧急信号灯,以警示对面来车注意和避让,待行驶至平坦路段时将车辆停住,…  相似文献   

2.
车辆在行驶中发生刹车失灵 的原因很多,一是机件失效,二是 操作不当导致机件失灵。怎么办, 应急操作如下: 1.根据路况和车速控制好方 向,脱开高速挡,同时迅速轰一脚 空油,将高速挡换入低速挡。以发 动机的牵引阻力使车速迅速降 低。在换低速挡的同时,应结合使 用手刹,不能拉紧不放,也不能拉 得太慢。 2.利用车的保险杠、车厢等钢 性部位与路边岩石、大树或土坡 摩擦、碰撞,达到强行停车脱险的 目的,尽可能地减少事故损失。  相似文献   

3.
刹车失灵行驶中突然发生刹车失灵,应沉着地迅速脱开高速挡轰一脚空油,将高速挡换入低速档,利用发动机的牵引阻力作用降低车速。在换低速挡的同时,结合使用手刹,注意手刹不能一次拉紧不放,也不能拉得太慢。如果这些措施还不能解除险情,那就应该果断地利用车的保险杠、车厢等钢性部位与路边的岩石、大树或土坡碰撞,以达到强行停车脱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轮胎突爆的紧急处理:轮胎突爆时,车身迅速倾斜,方向盘向爆胎一侧急转,此时驾驶员是不能慌乱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全力控制,紧握方向盘,保持车身直向前方,并迅速抢挂低速档,利用发动机的阻力制动车辆。千万不要使用制动器,以免车辆横甩发生更大的危险,也给后车有准备时间,避免成串的车辆相撞。逐步减速后,选择适当地点紧靠路边停车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
1、雨中行车,因路面与轮胎间的附着系数减小,很容易发生横滑或溜滑的现象,并会使制动距离增大。为保证行车安全,必须根据车辆和道路情况,适当控制车速,稳速行进。如果发现横滑或溜滑情况时,切勿使用紧急制动,应迅速减入低速档,用发动机牵阻制动减速。 2、大雨或雨后,公路的路基变软,因此,车辆不要靠路边行驶;如发现路面有裂痕或崩塌现象时,应立即停车;设法修补加固后,再行通过。  相似文献   

6.
刹车失灵 行驶中突然发生刹车失灵,应沉着地迅速脱开高速挡轰一脚空油,将高速挡换入低速挡,利用发动机的牵引阻力作用降低车速.在换低速挡的同时,结合使用手刹,注意手刹不能一次拉紧不放,也不能拉得太慢。  相似文献   

7.
汽车在行驶中如果轮胎突然“爆炸”,此时车辆往往会急速摇摆,驾驶员应掌握好方向盘,控制住车辆的行驶方向,同时迅速关闭油门,让汽车减速。当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控制住车速后,可轻轻地使用后制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实验方法》(GB12676—1999)中明确规定:“行车制动,不论车速高低、载荷多少、车辆上坡或下坡.行车制动必须能控制车辆行驶,切使车辆安全、迅速、有效地停住;行车制动必须是可控制的;必须保证驾驶员在其座位上双手无需离开方向盘就能实现制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机动车辆而因制动系统原因而发生的事故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9.
高琦祎 《劳动保护》2012,(9):102-103
雨中行车的危险电瓶放电锁死车门车辆在雨中行驶,最大的危险就是电瓶泡水。电瓶泡在水中会放电,通常60A的电瓶,在不打火的情况下,听几个小时的音乐问题不大,但在车辆落水后,电量会迅速释放,依赖电力控制的中控锁和电动车窗会很快失灵,所以逃生动作一定要快。  相似文献   

10.
问:车辆超速的危害有哪些?答:车辆超导致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超速行驶已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杀手。车辆超速行驶,车速超过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或道路交通环境允许的速度,车速越高控制车辆的难度越大,极易导致交通事故。车辆超速  相似文献   

11.
遇到凹凸不平道路保持正确的驾驶姿势,尽量不使上身摆动或跳动,均匀加速,保持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通过较短的凹凸路可用空档滑行而过。对连续的小面积的凹凸路,可用适当的速度均速通过。 在能引起跳动的凹凸路上应用低速档均衡地迅速通过。在行车中,要注意各部件的声响及装载物资的情况。通过后,应检查各连接螺栓是否松脱和折断。  相似文献   

12.
《安全与健康》2008,(9):55-55
问:车辆超速的危害有哪些? 答:车辆超导致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超速行驶已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杀手”。车辆超速行驶,车速超过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或道路交通环境允许的速度,车速越高控制车辆的难度越大,极易导致交通事故。车辆超速的危害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驾驶行为不确定性影响车辆轨迹预测精度的问题,采用预瞄控制方法和滑模控制方法,分析了不同行驶车速与工况下车辆轨迹预测误差。结果表明:预瞄控制方法和滑模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处理驾驶人超车、避障和转向行为的外部干扰,将轨迹预测误差控制在0.5 m以内,但高速工况下的轨迹误差明显大于低速工况下的轨迹误差;在小曲率转向工况下,基于单点预瞄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误差小于基于双点预瞄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误;在大曲率转向工况下,基于单点预瞄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误差大于基于双点预瞄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误。研究结果为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策略的制定及车辆不同行驶工况下驾驶人行为不确定性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汽车在一定的车速下直线行驶时,前轮发生左右摆动,由此引起方向盘“弹手”,这是汽车使用中的常见疑难故障之一。这种前轮定速摆头故障,往往是当车辆行驶至一定速度时就开始摆头,高于或低于这个车速时便减弱或消失,不受空、重载车及路面的影响,一般在中速时出现较多,低速时较少。 前轮摆震故障的诊断方法: 为了弄清是汽车前轮摆震,还是因其传动系引起的振抖,诊断时应架起驱动桥,前轮用三角木楔塞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Pc-Crash软件中Sequence模块与驾驶模型2种车辆侧滑事故仿真再现方法间的互通性,根据2种车辆侧滑事故仿真再现方法流程,分别再现同一典型单车侧滑事故,对比特定时刻及仿真全过程的输出参数值。结果发现,在0.967 s时,用不同方法所得车速、车头朝向、速度方向及车辆位置接近;2.780 s(仿真结束)时,除车速误差达2 km/h外,其他参数值均较接近;全过程仿真中,轮胎侧向力、横摆角速度、行驶速度、车头朝向等参数随时间变化曲线表明2种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因2种方法均通过调整轮胎转角控制车辆运动,故轮胎转角随时间变化规律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表明,2种车辆侧滑事故仿真再现方法具有良好的互通性。  相似文献   

16.
以大型LPG公交车为对象,研究广州市限行措施对车辆运行工况及排放的影响。采用车载排放测试实时测试亚运限行前后公交试验车辆道路运行工况与排放,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限行措施使公交车辆平均车速提升了37.9%,怠速运行时间占比下降了6.28%,低于20 km/h的低速运行时间占比下降了15.5%,20~40km/h的中速运行时间占比增加了11.1%。限行使公交车辆平均加速度增大,平均比功率VSP变大。CO、HC和NOx的平均排放速率随车速、比功率VSP增大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随加速度增大而增大。限行使公交车辆负荷率增大,排气中CO、HC和NOx的平均排放速率较未限行时有所提高。相同运行里程下,限行使公交车辆运行时间减少27.5%。综合结果,限行使公交车辆尾气中CO、NOx和HC的排放量分别降低了21.71%、10.36%和11.95%,使平均排放因子降低。限行使道路拥堵情况得到改善,有效提高了公交车辆行驶速度,减少了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雾霾发生时道路能见度对车辆碰撞概率的影响,首先,采集北京地区雾霾发生时部分路网相关数据,包括道路能见度、驾驶平均车速、驾驶员能见度和驾驶员减速数据等;其次,分析采集数据,构建各时段不同能见度的驾驶员减速特征模型;然后,构建驾驶员车辆速度模型,统计车辆车速超出道路平均车速的范围;最后,通过比较采集数据得出的速度差特征平均值与实际碰撞概率,判断雾霾发生时各时段的车辆碰撞高发区间。结果表明:道路能见度与道路平均车速正相关,调控减速强度及减速特征值应充分考虑能见度的影响;通过比较车速超出范围值,指出了需要重点关注车速的时段;实时计算车辆速度差特征平均值与实际碰撞频率正相关,可以用来推测车辆碰撞概率;各时段车辆碰撞概率最高值对应的能见度区间不同,这些能见度区间即车辆碰撞高发区间。  相似文献   

18.
为给汽车-摩托车碰撞事故再现提供初始碰撞车速与碰撞位置的预估值,基于Pc-Crash软件所获得的仿真试验数据及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得到碰撞车速、车辆制动距离与汽车-骑车人静止位置间距离、汽车-摩托车静止位置间距离、摩托车-骑车人静止位置间距离的回归关系模型。用案例对所得模型进行演示及验证。结果表明,相关模型中决定系数大于0.993,而剩余标准差小于0.003,回归关系显著;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所得预估碰撞车速、车辆制动距离与借助Pc-Crash软件再现得到的结果很接近,相对误差均小于2%。  相似文献   

19.
毛军  盛旭高 《安全》2023,(5):1-8
为分析强降雨环境下公路车辆的制动安全可靠性,基于2种停车视距模型引入可靠性理论,将降雨强度、车速及驾驶员思索时间视为随机变量,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建立强降雨环境下公路车辆制动安全可靠性分析模型,以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不同车速下公路车辆的停车视距。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强度一定时,2种计算模型的停车视距差值随着车速的增大而增大,车速一定时,2种计算模型的停车视距差值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基本不变;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停车视距也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模型Ⅱ的分布均值大于模型Ⅰ,模型Ⅱ的分布标准差近似于模型Ⅰ;车辆的制动失效概率随着车速及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车速及降雨强度一定时,基于模型Ⅱ计算的车辆制动失效概率略高于模型Ⅰ;车辆的临界车速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制动失效概率的增大而增大,车辆制动失效概率及降雨强度一定时,基于模型Ⅰ计算的临界车速略高于模型Ⅱ;较传统确定性方法相比,基于可靠性方法可以获得更为合理的雨天行车安全临界车速,当降雨强度为4mm/min,失效概率为0.000 1时,临界车速已低于45km/h。  相似文献   

20.
驾驶人在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车辆。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炎热天气行车更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