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与健康》2012,(2):40-41
雨天路面湿滑,车辆行驶速度过快就会发生侧滑.因此,雨中行车,要降低车速,尤其是在弯道或斜坡路段更要尽量减速。一旦发生侧滑,不要慌张,双手应紧握方向盘,利用发动机制动减速.  相似文献   

2.
冬季行车,路面附着力小,车轮易产生空转和侧滑,方向盘操纵难,遇有情况制动难。为防止交通事故,司机驾驶车辆要掌握以下要领: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实验方法》(GB12676—1999)中明确规定:“行车制动,不论车速高低、载荷多少、车辆上坡或下坡.行车制动必须能控制车辆行驶,切使车辆安全、迅速、有效地停住;行车制动必须是可控制的;必须保证驾驶员在其座位上双手无需离开方向盘就能实现制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机动车辆而因制动系统原因而发生的事故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4.
轮胎侧滑现象 一旦发生侧滑,可采取适当回轮的方法予以解除,更要注意方向盘转动的幅度,以防车辆冲出路面。在行车的过程中,车辆突然侧滑,应立即松开制动踏板,同时迅速将方向盘朝侧滑的一边转动。  相似文献   

5.
黄伟梧 《劳动保护》2003,(11):76-77
行驶的汽车因制动、转动惯性和其他原因,引发某一轴的车轮或两轴的车轮出现横向移动(即向侧面发生甩动)的现象,称为侧滑。汽车侧滑特别是后轮侧滑,对安全行车威胁较大,常造成碰撞、翻车、掉沟等恶性交通事故。据我国某省对驾驶员负主要责任的交通死亡事故的统计,因后轮侧滑而引发的事故占40%,其中,有50%是在驾驶员使用制动和转弯时发生的,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汽车侧滑的原因1.路面湿滑、油污或结冰等,其附着系数降低,且左右不对称,车轮载荷与路面附着力也跟着降低,稍有横向外力作用,就会引发车轮侧滑;2.制动时四轮受到的阻力不平衡,诸…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白龙江林区地处西北高寒山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变化大。部分林区路段路基窄;路面质量差,弯多弯急,坡多坡陡,视距短,无中心分道线,给安全行车带来严重影响。日前已进人冬季,冰雪路面给安全行车又增加更多的不利因素。为保证行车安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1保持车辆技术状态完好行车前,驾驶员应对车辆各部件进行细致检查,尤其是对制动系、转向系、传动系以及钢板、轮胎等作检查,保证车辆处于完好技术状态。2在坡道上的驾驶驾驶员应根据坡道情况,选择合适的档位,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爬坡能力。上坡时,驾…  相似文献   

7.
深冬时节,冰雪路面附着系数小,路面滑,给汽车行驶造成困难,处理不好便会发生轮胎打滑、侧滑、制动后停不住车等危险。那么,冰雪路面应该如何驾驶车辆呢?首先,由于制动距离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加大,所以控制车速和加大前后车距是冰雪路面行驶的关键。其次,要注意以下要诀:  相似文献   

8.
行驶于山区丘岭地带经常上下坡的大中型汽车,由于车辆下坡时连续或频繁使用制动器,造成了制动鼓及摩擦片的快速磨损,情况严重的会发生制动器过热,制动鼓龟裂、制动蹄摩擦片烧蚀、轮胎受热稳定高等现象,导致制动效能下降。这样不仅降低了制动器和轮胎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影响行车安全。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有  相似文献   

9.
冬季行车,因冰雪路面附着力小,车轮易产生空转和侧滑,因而方向盘操纵难,遇有情况制动难。为防止交通事故,司机驾驶车辆要掌握以下要领: 缓起步 起步时少加油。慢抬离合器,以减低驱动轮扭力,适应较小的附着力,避免车轮滑转。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不良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基于车流波理论,构建不良气候条件下的交通安全控制模型。首先,分析交通流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以此检验采取限速管理后车辆间距是否符合安全制动距离要求;然后结合高速公路实际交通量、气候条件,确定能保证足够安全制动距离的交通流密度范围,提出提前分流与限速的对策,最终建立不良天气条件下的交通安全控制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根据能见度和路面摩擦因数制定限速标准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交通流密度的影响,采取提前分流或限速的措施,保证交通流进入不良气候影响区后不会出现安全制动距离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乡村道路,路面状况差,多为土路,路窄且坑洼不平。驾驶员在乡村土路上行车,必须了解各种气候和条件下的路面特点,掌握安全行车要领,确保行车安全。 控制车速 土路上坑洼、碎石等障碍物较多,行驶速度不能过快,特别是雨天在有积水和泥泞的路段行车,更要稳住油门,控制车速,用中低挡通过。注意在通过溜滑地段时,不得加减挡位变速和紧急制动,即使须减速也要靠减小油  相似文献   

12.
安全行车距离包括反应距离和停车距离。影响汽车安全行驶距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车辆的行驶速度,驾驶员的反应能力、时间,路面状况,天气变化,载重量的多少及车辆制动系统的结构形式等等。如何掌握判断汽车的安全行车距离,对驾驶安全十分重要。由于前后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差不多,同时,制动过程也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遇大风、雨、雪、雾天或者路面结冰时,应当减速行驶。为什么要减速行驶呢?许多司机朋友不甚了解,以至在雨天高速行车时发生了交通事故才清醒。雨天路面积水易引起水膜滑溜现象。汽车在积水的路面行驶时,轮胎一  相似文献   

14.
<正>雨天行车需要注意什么?车辆涉水如何正确行驶?车辆被淹该怎么办?雨天开车注意事项雨天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公安交警部门相关人士提示广大车主,雨天驾驶要诀:第一,不要快;第二,要"预留空间"。1.克服湿地驾驶恐惧雨天路滑,对车辆的制动也是一项考验。在下雨天驾驶,首先要克服的是心理关。如果你能在湿地上随心所欲地驾驶,在干地上行车便更有能力应付突发事件。2.动作不要过"猛"动作不宜过猛,是指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急踩制动踏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停车视距计算未涉及弯道参数及路面凝冰引起的路面摩阻系数降低等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的因素,以AASHTO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弯道路段车辆行驶时的受力、路面摩阻系数、超高、圆曲线半径等因素推导了凝冰路面弯道路段停车视距计算模型,得出了最不利情况下凝冰路面弯道路段停车视距参考值。当路面发生凝冰现象时,若车辆以交通安全法规规定的冰雪路面最高车速30 km/h行驶,通过对比该行驶速度下凝冰路面弯道路段停车视距与我国规范规定的停车视距可知,没有发挥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以现有道路设计采用的停车视距反算出在役路面发生凝冰现象时的安全行车控制速度,为凝冰路面弯道路段车辆安全行驶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最近,全国各地雾霾天气频发。雾霾天影响民众呼吸安全,同时也给汽车驾驶带来安全隐患。大雾天气雾水不仅会使路面湿滑,而且还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更好掌握雾天安全驾驶技巧,有利于保护自身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一是保持车距。因为雾天视距短、能见度低,有时路面湿滑,制动性能降低,车辆易侧滑,因此  相似文献   

17.
路面湿滑状态影响行车安全性,雨天行车达到一定速度时,汽车轮胎将与路面彻底脱离,发生十分危险的轮胎完全滑水现象.探索了汽车轮胎受水膜作用而产生滑水现象的机理,讨论了国内外计算轮胎滑水速度的常用方法及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胎-液-路三者特征参数的汽车轮胎滑水速度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胎压越低、水膜越厚、路面平均纹理深度越小,则轮胎滑水速度越小,汽车出现滑水的可能性越高.该方法有助于科学地指导制定汽车在积水路面的行驶速度控制策略,降低雨天交通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18.
(1)压鞋时的速度。速度越大,滑距越长。 (2)鞋底与轨面的摩擦力。摩擦力越大,滑距越短。 (3)被制动的轴重。轴重越大(即车辆的自重、载重越大),滑距越短。 (4)被制动的轴数。轴数越多(即放的铁鞋多),滑距越短。 (5)车辆阻力及空气阻力。车辆由于构造不同,单位阻力有大有小,顺风、逆风、斜风对车辆的阻力也各不相同。阻力越大,滑距越短。 (6)曲线、坡道阻力。曲线及上坡道阻力大,直线阻力小,下坡道还有加速力。阻力越大,滑距越小,下坡道会延长滑距。  相似文献   

19.
一、由于车辆持续高速行驶,增大了车辆零部件松动及损坏的可能性,并且,因转向、换档,制动的次数减少,故障隐患也不易及时发现,特别是转向、制动悬挂、传动等系统的机械故障,在高速行车状态下极易造成恶性事故.所以,必须切实重视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的"三检"工作.  相似文献   

20.
(1)概述 厂内机动车辆制动距离,是衡量厂内机动车辆制动性能最有代表性、最直观、最综合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车辆的行车安全,为此《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7.2项明确要求各式行车制动器,均应能达到标准规定的有效制动性能。同时规定新增车辆使用制动性能测试仪等仪器检测;在用车辆按拖痕法用直尺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