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煤燃烧过程中NOx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燃烧产生的NOx有三个来源,热力型NOx快速型NOx和燃料型NOx,在1300℃下主要是燃料型NOx。燃煤过程中NOx的形成是分两步进行,首先燃料中的杂环氮化物受热分解,产生NH3或HCN,随挥发物释放出来,氧化生成NOx残留在煤焦中的氮在煤焦燃烧时生成NOx。挥发分中的NH3、HCN同时也可以还原NOx气体,研究表明脱硫用的石灰石、CaO或多或少地增加NOx的排放,认为是CaO催化了NOx形成  相似文献   

2.
如何降低炼油厂加热炉烟气中的NOx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炼油厂加热炉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NOx)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几种抑制氮氧化物(NOx)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细化煤粉低温燃烧的NOx、SO2生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实验室水平管式电炉上,在较低温升速率和低温燃烧(300℃-500℃)的条件下,分别对经过超细粉碎的合山高硫煤和晋城煤4种不同粒度煤样的燃料NOx、有机硫分的SO2和CO生成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以CO为主的还原性气氛在超细化煤粉燃烧过程中对固氮和固硫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吡啶催化燃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孟飞  钟依均  陈敏  朱波  袁贤鑫 《环境科学》1996,17(3):52-53,56
为了研究催化燃烧法净化挥发性有污染物的可能性,考察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吡啶的氧化活性及氧化过程NOx控制能力,吡啶氧化产物NOx随反应温度升高呈现极大值。催化剂的氧化活性NOx控制能力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外动态     
利用混合技术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美国EntropyTechnology &EnvironmentalConsul tants,LP(ETEC)介绍了一种新的混合技术 ,它能像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方法一样提供同样的NOx的工作特性。这一新技术结合ETEC的废气循环(IFGR)和燃烧改进 (C -Mods)方法 ,这种方法使NOx达到最低排放率。通常在燃烧天然气和轻油时生成的NOx来自大气中氮的高温氧化 (或固氮 )。这反应能被模拟成为温度的指数函数和氧浓度的平方根函数。混合的概念控制这二个关键参数———燃烧过程中的温…  相似文献   

6.
潘松壁 《福建环境》1996,13(4):8-9,11
通过对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比较,进一步认识到它有很同的传热传质率,热效率高,能够燃烧各种低热值燃料,降低NOx生成,有较高的脱硫效率,具有高效、低污染、低能耗的清洁的燃烧技术。我省以无烟煤为主,多属低质煤,又是酸雨敏感地区,所以开发沸腾循环床锅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煤燃烧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不安,对低污染的燃煤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是一种新型燃煤热力发电技术,它具有高效低污染的特殊优点,本文分析了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中NOx、SOx、CO、CO2的形成过程,介绍了在控制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的NOx、SOx、CO、CO2和粉尘排放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SO2和NOx对大气的污染及其净化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燃烧等带来的SO2、NOx是酸雨的主要来源,当SO2排放量正逐渐得到控制时,NOx却还在增长,因而应推广较成熟的选择化还原除NOx法和加强氧化气氛下烃类化合物还原NOx的研究,也应该寻找比石灰石-石膏法更好的除SO2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正丁胺在Pt/MN催化剂上氧化过程的产物分布,结果表明,在氧大大过量的条件下,正丁胺氧化反应速率与正丁胺浓度无关,表现为零级反应,尾气中NOx浓度随反应温度升高出现极大值,相应的温度为410℃,最大生成率94%,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正丁胺氧化的反应机理,并解释了NOx浓度出现极大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壳牌公司开发了从燃烧装置和化工厂排气中除去NOx的脱硝技术(SDS),并通过2000m3/h(标)小规模设备和100m3/h(标)大规模设备排气处理试验结果证明,处理效果非常理想,已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处理原理和以前用片状催化剂多孔式脱硝技术相同。在催化剂上排气中的NOx同氨转化成对环境无害的H2O和N。使用该公司开发的基本由钛(Ti)和钒(V)组成的催化剂及侧流反应器除去排气中的NOx时,NOx分子扩散速度快,容易反应,即使在120~350℃低温下,不仅NOx脱除率高,而且运行成本既低又节能用…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体协同改性凹凸棒石催化脱除NOx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等离子体协同改性凹凸棒石催化脱除NOx,研究了等离子体反应器输入电压和凹凸棒石煅烧温度对NO和NOx脱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反应器输入电压30kV时,NO和NOx脱除率随等离子体输入电压增加而增大.凹凸棒石煅烧温度对催化活性也具有显著影响,当煅烧温度600℃时,部分凹凸棒石被烧结熔融, NO和NOx脱除率都不高;当煅烧温度为400~600℃时,凹凸棒石活性较高, NO和NOx脱除率可达最大值.本实验条件下最佳工艺参数为等离子体输入电压>30kV, 凹凸棒石煅烧温度为400~600℃,NOx最大脱除率可达89.6%.  相似文献   

12.
贵金属/BaO催化剂上NOx的储存-还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模拟配气方法考察了贵金属(Noble Metals,NM)/BaO催化剂的氮氧化物(NOx)储存-还原性能.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法对催化剂的NOx吸附-脱附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NO2比NO更易于在催化剂上储存,O2的存在极大地促进了NOx储存反应的进行. 温度对催化剂上的NOx储存行为有较大影响,在φ(O2)为16%,φ(NO)为5×10-4的氧化气氛下,NOx在NM/BaO上储存的适宜温度为300 ℃. 300 ℃下催化剂的NOx吸附量可达15 mg/g,当温度升到600 ℃时,催化剂上的NOx能够完全脱附. 使用H2在催化剂上进行NOx还原过程中,当φ(H2)为1%或3%时,还原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φ(H2)为5%时,还原反应速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己二胺有机废液在流化床中焚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规模的热态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含5%己二胺有机废液的焚烧 实验研究,在700-900℃范围内,研究温度及空气过剩系数对NOx沿床高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沿高度方向上NOx浓度 逐渐降低,并且存在NO2浓度大于NO浓度这一有趣现象,在900℃下氧量增加有利于密相区NO、NO2浓度的降低,说明在 有氧条件下NH2促进NOx的还原,在不同空气 过剩系数下和然相区出口NOx几乎为零 ,表明900℃是己二胺有机废液焚烧 的合适温度。  相似文献   

14.
疏水型H-ZSM-5分子筛上NO氧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NO低温氧化催化剂的抗水汽性差的问题,以疏水型高硅H-ZSM-5分子筛为NO氧化催化剂,在温度为10~90℃、NO进口浓度为0.05%~0.08%,及相对湿度为0~100%条件下,考察了NO的氧化反应.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的硅铝比由50提高至300时,湿气条件(水汽含量1.18%)下,NO氧化率由20%升高至56%;干气下,低温有利于NO氧化;湿气下(水汽含量1.18%),NO氧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最佳反应温度为20℃,与NOx工业废气的排放温度相近.200h的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在30℃、NO进口浓度0.08%、空时0.5s、保持相对湿度为50%或100%时,NO氧化率可维持在60%和50%,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Manganese oxide-loaded and -doped ceria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barium-modified oxide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for soot oxid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Ox,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ion, Brunauer-Emmett-Teller and NO temperatureprogrammed oxidation measurements. The activity of catalyst depended strongly on the NO2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surface nitrates was weakened without heat transfer limitations. The formation of perovskite-type oxides after the high-temperature calcination caused the loss of NOx storage capacity for the Ba-modified catalysts, but did not seem to affect the NO oxidation activity obviously. The addition of barium did not prevent the phase separation of MnOx-CeO2 solid solutions, whereas it inhibited the sintering of oxide crystallites effectively. This, as well as the relatively high surface area, resulted in a small increase in soot oxidation temperature for the thermally aged Ba/Mn-Ce catalyst.  相似文献   

16.
采用DTG(热重/差热分析仪)和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鹤岗煤超细化煤粉进行燃烧试验,分析了粒径、氧气浓度、升温速率对NOx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鹤岗煤在氧气浓度为20%的燃烧条件下,NOx的析出均为单峰曲线;粒径对煤粉燃烧NOx释放有重要影响,超细化煤粉可以减少NOx的排放;在5、10、20 ℃/min升温条件下,随升温速率的增大NO和NO2的析出量也增加,并且NO的最大析出速率对应的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也提高;随着燃烧气氛氧气浓度的增高,NOx的析出量相应增加,并且NOx的最大析出速率对应温度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7.
生物法废气脱硝研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细菌培养挂膜到填料塔中,进行从模拟废气中脱除NOx的效果性能实验研究,该生物膜填料塔能有效地脱除废气中的NOx,NO2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NO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该法最适宜的温度为30 ̄45℃,进口NO浓度(50 ̄500mg/m^3)对其去除率几乎没有影响,随着废气流量的增加,NO的去除率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8.
烧结烟气湿式氨法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鼓泡反应器中进行烧结烟气湿式氨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添加剂/NO物质的量比、吸收液NH3-NH+4浓度和烟气性质对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NO物质的量比、烟气温度和NO浓度的增加,脱硝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脱硝率随着吸收液中NH3-NH+4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SO2浓度的增大,脱硝率逐渐减小。在所有实验条件下,脱硫率均接近或达到10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脱硝率可达61.49%。通过添加添加剂部分氧化烧结烟气,可使烧结烟气湿式氨法脱硫工艺的脱硝率提高20%~30%。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γ-Al2O3催化CxHyOz还原NOX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脱硝反应机理、NO2生成问题及各种CxHyOz还原剂的脱硝活性。并探讨了O2、水蒸汽和SO2对脱硝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凹凸棒石催化氧化脱除柴油机尾气中的NOx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反应吸收法实验研究了天然凹凸棒石黏土、水和氢氧化钠等制备成的吸收液脱除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NOx)的特性.在吸收液的作用下,尾气中的NO经催化氧化和碱中和联合吸收过程而脱除.凹凸棒石黏土经稀土改性,可增强NOx的脱除效果.考察了吸收液的pH值、温度和稀土加入量等因素对NOx脱除效率的影响,并对其脱除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NOx脱除效率达90.6%.气相阻力为3.5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