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     
<正>北京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按特种作业管理本刊讯(记者高爱玲)5月19日,北京市安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人员纳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日前,北京市安监局对地下有限  相似文献   

2.
记者从7月22日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人员特种作业管理范围,将由原来的污水井、化粪池扩展至电力电缆井、燃气井、热力井、自来水井及通信井等地下有限空间运行、保养、维护作业活动。  相似文献   

3.
信息动态     
秦妍 《安全》2010,31(8):59-5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关于在污水井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的通知》等规范文件,配合北京市安监局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宣传教育,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程序,切实提高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意识,预防事故发生,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职业危害检测与控制技术中心自2009年底,与北京市科技情报所声像中心合作,着手进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宣教片的策划和拍摄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受限空间是工矿企业中常见的非常规作业场所,各类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污水池等均属于受限空间。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企业从事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按照此规定执行,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有害因素辨识、通风、检测、配备劳动防护装备、配备监护人员等具  相似文献   

5.
安监信息     
<正>北京市正式发布《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部分:防护设备设施配置》2014年2月27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告》(2014年标字第1号),正式批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部分:防护设备设施配置》(DB11/852.3-2014),实施日期为2014年6月1日。至此,《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系列地方标准全部完成。《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系列地方标准是在本市有限空间安全事故频发、作业单位各项安全措施不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较大以上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占工贸行业较大以上事故数和死亡人数的40%左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颁布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和《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通知》,这2个文件强调了有  相似文献   

7.
<正>船舶修造企业的作业环境非常复杂。由于生产工种、工艺多,无论是在地面平台,还是在船坞码头,生产现场总是呈现多方位的立体交叉工作状态。由于船舶是一种特殊产品,其修造过程中高处作业和有限空间作业多,临时用电情况复杂,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极易造成隐患。特别是小型船舶修造企业,普遍存在着生产现场脏、乱、差的问题,隐患丛生。本文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CB 3515-1993《船舶建造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有限空间又被称为受限空间、密闭空间、封闭空间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不但在我国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难点和痛点,在国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上个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英国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高发,为使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免受中毒窒息等事故的伤害,英国先后制定发布了有限空间作业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1997年,英国依据《工作场所健康安全法案》出台了《有限空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14年,  相似文献   

9.
, 《安全》2013,(7):62-6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相似文献   

10.
<正>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则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目前我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尚十分严峻,近年来,全国各地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常因为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数字扩大,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2014年4月1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通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1月3日~4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在京召开了为期2天的会议,议题是如何起草我国第一部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的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卫生部法监司苏志司长到会介绍了起草这部法律文件的目的。近些年,我国各地工作场所的硫化氢、一氧化碳中毒及缺氧窒息死亡等严重事故频发,据统计,其中87.2%的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是发生在有限作业空间中。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规范有限作业空间职业危害预防的法规,现行的标准如GB12942-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8958-8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等,不能覆盖有限空…  相似文献   

12.
《林业劳动安全》2014,27(2):7-8,20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  相似文献   

13.
卢大勇 《劳动保护》2023,(11):100-101
本文结合上海化学工业区工业气体有限公司(SCIPIG)合成气装置三期HYCO3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监护人员管理及特殊作业安全监护人员管理相关标准规范,从安全监护人员的设置、安全监护人员对作业许可证签发前的检查确认、安全监护人员对作业过程的监护及安全监护人员的考核等方面对项目安全监护人员的管理进行了总结归纳,为项目施工现场危险作业安全监护人员的管理提供实践基础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黄明部长、宋元明副部长关于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的批示要求,按照《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批轻工重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应急厅函〔2022〕1号)安排,中国安科院工业安全研究所承担专家指导服务秘书处工作,并负责组织4个专家组,承担...  相似文献   

15.
正为规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防止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根据总局2011年立法计划,监管四司组织起草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经政法司法审、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并会同监管四司进一步修改完善,总局、煤监局机关各司复核后,形成了《规定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9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签署国家安监总局第69号令,发布实施《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包括如下内容: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9月2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相似文献   

18.
数字播报     
《现代职业安全》2014,(5):53-53
269人4月中旬,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通知》,其中介绍,2010—2013年,全国工贸行业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67起、死亡269人,分别占工贸行业较大以上事故的41.1%和39.9%。事故暴露出部分工贸企业缺乏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检测不通风盲目作业;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特点,从危害识别与控制、作业方案的制定、设备有效隔离、气体分析、人员安全教育、作业票证许可、安全措施落实、作业过程风险监控、作业完工验收、作业人及监护人员的安全管理资质等角度分析,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全过程管理,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正>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就是在港口内进行装卸、过驳、储存、包装危险货物或者对危险货物集装箱等作业活动。本文结合《安全生产法》《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等国家和行业关于安全生产和危险货物作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及对港口危险货物作业企业现场查验和调研等情况,总体分析企业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