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铁炭微电解法处理拉开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就铁炭微电解法处理拉开粉废水的工艺参数及其处理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絮凝沉淀-酸化微电解-中和沉淀流程,拉开粉和CODCr的总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7.7%和83.4%。  相似文献   

2.
就铁炭法对高浓度难降解拉开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接近工业化的动态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酸化铁炭工艺对橡胶工业拉开粉废水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在Fe:C=2:1,pH=4,停留时间60 min,曝气量0.1 m3/h时,拉开粉(BX)和COD的总去除率分别约为80%和45%.  相似文献   

3.
铁炭法处理高浓度难降解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铁炭法对高浓度难降解拉开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接近工业化的动态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酸化铁炭工艺对橡胶工业拉开粉废水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在Fe:C=2:1,pH=4,停留时间60min,曝气量0.1m^3/h时,拉开粉(BX)和COD的总去除率分别约为80%和45%。  相似文献   

4.
多元微电解技术对高浓度化学清洗废水预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树林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0):3563-3567
以高浓度化学清洗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常规混凝沉淀、多元微电解2种工艺对有机物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和改善废水可生化性的效果。结果表明:多元微电解工艺的最佳pH 3.0,填充比1∶3,微电解1 h,气水比1∶1的条件下,其对COD平均去除率可达到60%,而直接混凝沉淀仅为10.5%,多元微电解工艺能使BOD5/COD值由原来的0.12升高到0.32,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负荷,是对高浓度化学清洗废水的有效预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预处理-混凝沉淀-微滤组合工艺对制革废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制革废水经预处理后用硫酸亚铁酸洗废液作混凝剂是行之有效的,经此工艺处理后,COD、BOD5、SS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0.4%、87.2%、88.6%和91.7%,处理后废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且可回用于生产.在较低温度下,用硫酸亚铁作混凝剂仍能较好地完成混凝沉淀,验证了硫酸亚铁的低温混凝效果.此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合北方寒冷地区.  相似文献   

6.
Fe/C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生化法处理染料母液废水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强酸性染料生产母液废水。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该强酸性母液废水具有理想的处理效果。在铁炭处理单元,当铁炭比为2.5∶1,曝气量为90 L/h,HRT=80 min时,单级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77.2%和48.7%,BOD5/COD升高至0.30;Fenton氧化处理单元,当30%H2O2投加量为3 mL/L,pH=3.5,HRT=80 min时,单级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3.6%和77.4%,BOD5/COD升高至0.48。再经过混凝沉淀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废水的色度和COD总去除率可分别高于99.8%和99.2%。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沉淀-微滤组合除碘工艺,开发预除氧-沉淀-柱式膜分离组合工艺处理模拟含碘放射性废水,考察了小试实验的除碘效果、出水水质及连续出水、间歇出水模式的柱式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使用Na_2SO_3作除氧剂、Cu~(2+)作催化剂对原水进行预除氧,投加量分别为150 mg·L~(-1)和1 mg·L~(-1);沉淀剂CuCl投加量为100 mg·L~(-1)。实验装置连续运行216 h,累积处理水量为2 160 L,运行稳定后,I-平均去除率为93.9%,出水水质较稳定,出水Cu2+须进行后续处理。产生污泥的体积较小,浓缩倍数为8 640。间歇出水模式有利于减缓膜污染,柱式膜的最终膜比通量降至初始膜比通量的47%。与沉淀-微滤工艺相比,预除氧-沉淀-柱式膜分离组合工艺装置简单,运行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8.
铁碳微电解-Fenton法预处理苯胺基乙腈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法对苯胺基乙腈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通过静态实验确定铁碳微电解最佳条件为铁屑投加量300 g/L,Fe/C质量比为2∶3,反应75 min,不需要调节进水pH;Fenton反应最佳条件为铁碳微电解出水pH=4,30%H2O2投加量15 mL/L,在搅拌条件下反应60 min;然后沉淀反应时调节pH为9,混凝沉淀75 min。在上述条件下通过动态实验得到系统连续反应在48 h内废水的COD和苯胺去除率在50%和70%以上,可生化性BOD5/COD也保持在0.3以上,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微硅粉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碱溶行为和反应动力学。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对微硅粉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相结合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初始氢氧化钠浓度和灰碱比对微硅粉中二氧化硅溶出率的影响;采用"等高切面法"分析计算了微硅粉的碱溶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碱浓度对碱溶反应的影响最为显著;微硅粉碱溶脱硅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60 min、初始氢氧化钠浓度10%、灰碱比为0.89,在此条件下,二氧化硅的溶出率为91.5%,微硅粉碱溶脱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6.21 k J·mol~(-1),反应级数为1。  相似文献   

10.
高浓度硝基苯类废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酸析-压滤-沉淀-AB法”工艺处理高浓度硝基苯类废水的改造工程,认为采用酸析-压滤-混凝沉淀或微电解-混凝初沉作预处理,能保证AB法生物处理高浓度硝基苯类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脉冲电解法、混凝沉淀法、芬顿氧化法、高铁酸钾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铁电极电解法和芬顿试剂氧化法均能脱除垃圾渗滤液的色度,去除有机物质。铁电极电解对色度的去除率可达98.4%,COD去除率可达84.4%;芬顿试剂氧化对色度的去除率可达99%,COD去除率可达85.8%。两种方法均能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同时比较了各种处理方法的运行成本,在达到同样出水标准的前提下,铁电极电解运行成本远低于芬顿试剂氧化,为3.67元/t水,而芬顿试剂药剂成本为8.67元/t水。  相似文献   

12.
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微电解处理染料、印染、农药、制药、重金属、油分等废水的成果 ,本文从作用机理、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讨论了微电解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运用 ,探讨了微电解技术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水性油墨废水的铁屑微电解法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微电解条件控制在pH 4 0、铁屑投加量10%、反应时间60min、焦炭含量为16. 67%,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色度去除率可达90%以上,COD去除率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4.
铁屑微电解法处理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屑微电解法能有效去除农药 (三唑磷、田安、杀虫双和单杀虫 )生产废水中的CODCr、色度、As、氨氮、有机磷和总磷。去除率分别可达 76 .2 %、80 %、6 9.2 %、5 5 .7%、82 .7%和 6 2 .8% ;与铁盐混凝法相比 ,微电解法能更有效地去除污染物 ,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5.
以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模拟钠碱烟气脱硫吸收富液,应用二室中性膜电解装置,对铁离子在阴极板的沉积现象与沉积规律进行研究,确定了沉积物组成成分与铁离子沉积机理,明确了铁离子沉积与膜电解操作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阴极板沉积物中的铁离子主要为硫化亚铁,铁离子沉积量随膜电解电压和硫碱比r增大而明显增大;此外,膜电解过程中随着铁离子沉积于膜表面和阴极板表面的沉积量增加,阴极室压降由于阴极板结垢而降低,膜阻由于模孔堵塞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C微电解-超声波/Fenton氧化一活性炭吸附处理高色度、高COD、高盐分、高毒性的仲丁灵农药废水.试验结果表明:(1)Fe/C微电解处理仲丁灵农药废水的最佳条件:pH为4,铁屑投加量为0.5 mol/L,Fe与C摩尔比为2:1,反应时间为4h.(2)Fenton氧化的最佳条件:pH为4,FeSO4·7H2O投加量为0.03 mol/L,H2O2投加量为0.4 mol/L,反应时间为2 h.(3)在Fenton氧化的最佳条件下,超声波/Fenton氧化对COD去除率最高(平均约为80%).(4)当吸附时间为2 h、PH为6、活性炭投加量为20 g/L时.COD去除率可达90.5%.(5)采用Fe/C锻电解-超声波/Fenton氧化一活性炭吸附处理后,COD、色度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预处理土霉素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研究了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法工艺对高浓度难生化处理的土霉素废水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原水COD在6 000 mg/L、pH值为2.2时,铁炭微电解反应时间为80 min,铁炭微电解对原水COD的去除率>40%;铁炭微电解出水再投加220 mg/L的H2O2(30%)进行Fenton试剂法处理,常温下反应50 min对原水COD的去除率可提高到75%以上.铁炭微电解 Fenton试剂联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成本低廉,适宜对难降解的土霉素废水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逆流洗涤方式有效减轻酸污染。含铜酞菁废水采用铁炭微电解预处理技术 ,树脂废水采用物化预处理技术 ,再通过厌氧水解———SBR好氧生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 ,成功地治理了该有机化工废水 ,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白腐真菌降解经微电解预处理二硝基重氮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自行培养、驯化的白腐真菌,对经过微电解预处理的二硝基重氮酚(DDNP)废水进行了生物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微电解预处理后的DDNP废水(含CODCr467 mg/L)经生化处理108 h后,出水中CODCr在131 mg/L左右,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其中的苯胺类、硝基类的去除率达到99.9%以上,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对试验所获得的时间序列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证明,白腐真菌降解经微电解预处理后的DDNP废水的反应为准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20.
内电解-生化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内电解-生化组合工艺对DCB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内电解柱进水pH值为4.0~4.5、停留时间为5h,厌氧-好氧池进水pH值为7~8,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能有效地降低水中的苯胺浓度,且处理后的出水COD达到国家Ⅱ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