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聚丙烯酰胺对聚合物驱含油污水中油珠沉降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研究发现阴离子聚丙烯酰胺(HPAM)对聚合物驱含油污水处理有正反2方面影响.聚合物能增加污水粘度,降低油珠上浮速度,而且聚合物能增加油水界面水膜强度,延缓油珠聚并时间,这是聚合物对油珠沉降分离的不利影响;同时,聚丙烯酰胺具有絮凝性,能将水中油珠连接到一起,有利于油珠聚并.当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为2.72×106,浓度小于800mg/L时,絮凝作用大于粘度作用,有利于油珠的沉降分离.初始油珠粒径小是聚合物驱含油污水难处理的主要原因.横向流除油器可以加速油珠聚并,缩短沉降时间,适合处理聚合物驱含油污水.  相似文献   

2.
用低压差微孔膜过滤法评价了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24个污水站过滤后的污水,配制廉价驱油用交联聚合物溶液LPS(HPAM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柠檬酸铝的质量浓度为10 mg/L)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经7 d、45℃静置下的交联反应,有17个站的污水可以配制出LPS,占污水站总数的71%。但是,所配制的LPS较同等条件下用龙虎泡清水配制的LPS封堵效果差。通过研究发现,LPS的形成与污水中残余的HPAM、CO3~(2-)、Mg~(2+)和SO_4~(2-)质量浓度存在负相关关系,与HCO~(3-)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Cl~-、Ca~(2+)、(K~++Na~+)质量浓度和总矿化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50.00mg/L的苯酚标准溶液配制校准曲线系列,按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加入试剂进行显色反应,于510nm波长,用5mm比色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可将测定上限扩大到12.5mg/L。高浓度的含酚污水往往直接或稀释较少倍数就能测定。本法的检出限为0.06mg/L,显色体系可稳定60min,相对标准偏差RSD〈4%,加标回收率为96.8%~102.5%,与标准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枣庄矿业(集团)总公司陶庄煤矿是一个年产煤炭0.3Mt的老矿,矿区内每天产生100~120m~3生活污水和150~200m~3医疗污水。污水中含BOD_5 236mg/L,SS 260mg/L,大肠杆菌2380个/L,未经处理直接外排,不仅污染了周围环境,而且每年还要上缴超标排污费10万元。现采用较先进的生物膜法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处理后的水部分作为绿化、卫生用水,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徐闯  徐鹏  王刚  张守献  汪卫东 《环境工程》2013,31(3):25-27,62
分析了孤岛油田二元驱污水特性,针对其乳化油较多,粒径大小分布不均,且较稳定的特点,设计了具有大锯齿结构特征的反相破乳剂分子结构,并合成新型高效反相破乳剂WRD-34,评价了药剂的除油性能。在孤岛孤四联合站应用此新型反相破乳剂开展破乳除油现场试验,二元驱污水的破乳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含油量由处理前的514~1 202mg/L降低到13.2~54.0 mg/L。  相似文献   

6.
油田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组成复杂,主要包括未分离的原油、悬浮固体、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和化学药剂等。该研究针对大庆油田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特点,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生物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表明,在反应器稳定驯化驱油菌群的60 d中,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由最初72 h逐步缩短至24 h,增强菌群对复合驱采出水有机质的去除能力。经过3个月的驯化,检测各个指标发现,原水的油去除效率高达99.80%;悬浮固体含量去除率达94.40%,由初始的151.30 mg/L降至3.33 mg/L;表面活性剂含量降至10 mg/L以下,去除率50%;总碱度3 360 mg/L,去除率16%;聚合物含量650 mg/L,去除率7%,粘度下降20%。经气质联用仪检测原水与出水中主要物质发现其中的39种污染物大部分被去除,总体水质有显著改善,达标油田出水回注要求。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酰胺(HPAM)在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同时,也为采出水的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采用UV254 nm处理,将其应用于油田含聚合物污水的快速降粘.研究结果表明:UV254 nm应用于聚丙烯酰胺配水时,在30 min的处理过程中,粘度由57.2 mPa·S迅速降低为2.12 mPa·S;实际含聚污水的粘度在30 min处理过程中由2.902 mPa·S降低为1.096 mPa·S.UV254 nm处理同样可以控制实际含聚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含油量,使其在30 min的处理过程中由42.73 mg/L和38.96 mg/L分别降为20.91 mg/L和23.54 mg/L.UV254 nm在油田含聚污水处理上对粘度、含油量和悬浮物实现了较好的控制,且可以缩短处理时间,减小构筑物体积,因此可以作为传统沉降工艺的替代工艺应用于油田含聚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污水絮凝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油田聚合物驱(简称聚驱)采出污水,通过对油滴粒度分布、絮凝指数、油水分离特性和Zeta电位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聚合物、温度、药剂以及搅拌强度对絮凝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聚驱采出污水油水分离效果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静电排斥并不是聚驱采出污水异常稳定的主要原因. 聚驱采出污水的油水分离特性与水驱采出污水相比存在显著差别,主要因为聚合物阻碍了小油滴的碰撞絮凝. 投加250mg/L由改性聚醚类破乳剂和弱阳离子絮凝剂复合而成的CHP-03药剂,可以有效克服聚合物的阻碍作用,获得92%的含油去除率. 该药剂在絮凝过程中并不依靠电中和机理来实现油滴的脱稳. 在现场条件下,温度的提高不能明显地促进油滴絮凝的有效性. 适当的高速搅拌可以加快絮体生长. 油滴之间的聚结破乳滞后于絮凝,絮凝的后期应避免剧烈搅拌,防止尚未聚结破乳的油滴重新分散.  相似文献   

9.
采用间歇式静态杯罐试验方法,对残余NH3-N浓度5~15mg/L的某煤矿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了次氯酸钠氧化法去除研究,考察了不同的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和不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反应期间pH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氧化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残余NH3-N,对于本试验中的某煤矿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在最佳次氯酸钠投药量为0.1%(Vcl/VH2O),最佳反应时间在30~50min,其对NH3-N去除率为65.3%,经过氧化处理后,其水质可以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中对NH3-N≤5m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MBR工艺在PCB线路板废水处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世文 《环境工程》2008,26(5):68-69
采用MBR工艺对PCB线路板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1500mg/L,Cu2+1.5mg/L,MLSS6000~8000mg/L,DO控制在2~4mg/L,系统温度在20~40℃,停留时间为10h,曝气量在40~43m3/min的污水条件下,MBR系统出水水质良好且运行稳定,COD平均去除率在87%以上,Cu2+平均去除率在70%左右,同时系统具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1.
聚合装置污水现状与预处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腈纶厂装置的污水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有的污水处理流程探讨聚合装置污水处理的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氧化去除还原性物质和生物竞争抑制硫酸还原菌的集成技术处理油田采油污水用于配制聚合物溶液。运行结果表明:采用处理后的采出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黏度达20 mPa.s以上,且长时间保持稳定,能够满足现场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曹凤波  高湘 《环境科技》2007,20(A01):84-86
中国东北地区污水余热资源丰富,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在东北地区利用城市污水热能供热的设想。阐述了城市污水的主要特点.并且分析了在东北地区把城市污水用做热泵水源的可行性,讨论了在东北地区应用污水源热泵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 (PEG)作为PSf/A共混超滤膜的添加剂 ,测定所制备膜的水通量、截留率 .结果表明 ,膜的水通量随PEG分子量的变化呈现非线性关系 .当PEG分子量为4000时 ,水通量达到最大值115.2mL·(cm2·h)-1,是不加PEG时的6倍 .通过超滤实验结果以及膜结构的电镜照片的观察 ,研究了PSf/A共混超滤膜体系中PEG作用的规律 .PEG分子量的增加改变了PSf/A铸膜液体系的相平衡关系 ,使铸膜液成为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加速了相分离的发生 ;另外 ,PEG分子量的增加提高了铸膜液的粘度 ,引起相分离的延迟,这2种作用影响了膜的最终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   

15.
蚯蚓与污水土地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研究将蚯蚓--土壤床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试验装置。试验对蚯蚓的耐水能力,蚯蚓负荷、污水浓度以及渗滤速度等因素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间歇运行引养殖污水土地处理是可行的,系统的去除率随渗滤速度的增加而降低;蚯蚓的存在能提高土壤对氮的吸附能力,提高污水处理脱氧效果。  相似文献   

16.
填料是流离生化技术处理污水的关键材料。文中模拟试验污水处理过程,测试污泥流离球填料的挂膜情况和污染物去除能力。确定运行适应性参数DO水平为4~5mg/L,水力停留时间4h,反应温度22℃,反应pH值7~9时,实施处理配制污水试验的结果表明,净化后污水CODcr和NH3-N去除效果良好,污水净化后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污泥陶粒流离球填料应用于污水处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Fenton试剂去除钻井污水COD_(Cr)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钻井污水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Fenton试剂处理污水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通过实验确定了Fenton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H2O2/CODCr为1.5,pH值为3,氧化反应时间3h,处理后水质达到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钻井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95.2%,该工艺具有能耗低、运行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生物蛭石柱对模拟城镇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蛭石柱对NH4^+-N去除效果与空白蛭石柱去除效果相比明显且稳定,去除率大于85%。从机理分析,生物蛭石柱对NH4^+-N的去除主要依靠离子交换吸附和生物硝化的协同作用。蛭石挂膜迅速,挂膜后生物蛭石的硝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结合煤矿工广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低浓度煤矿工广生活污水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对CODcr、悬浮物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1%、96.7%和53%。由于低碳源、低营养的影响,氧化沟的污泥浓度(MLSS)只能保持在900-1300mg/L。适当控制氧化沟的曝气量,保持溶解氧在2.5-3.5mg/L,有利于氧化沟保持较高污泥浓度。  相似文献   

20.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溶解装置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具有高效絮凝性能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存在易吸潮、难溶解的不足 ,设计了一种高分子有机絮凝剂的溶解输送装置 ,该装置简单实用 ,易于在污水处理生产中推广应用。将该溶解装置用于炼油污水气浮处理的有机絮凝剂溶解 ,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