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不加区分乱用势必会造成逻辑混乱。作为广义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其内涵至少要从自然观、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四个方面来把握。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它对于我国走出生态困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经济观是实现资源与环境良性循环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资源与环境的对立统一规律,探讨了生态经济生产观、需求观和价值观的内容,从而揭示出生态经济观是实现资源与环境良性循环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索中国乃至人类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由此论证中国新时代的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观,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根据系统科学和生态文明理论,运用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从中国治国历程和人类文明史两个视域的多条轨线,梳理发展观的演进脉络和规律,并揭示生态文明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从治国历程来看,我国发展观的演进符合系统论的观点,遵循从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直至自然系统逐层拓展的逻辑顺序,经历了政治发展观、经济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发展观四个阶段。从人类文明史来看,通过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传统工业文明、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时期的发展观进行梳理,发现其包含多维度的演进规律。在认识观维度,经历了敬畏自然观、改造自然观、征服自然观、尊重自然观和"天人合一"观等演进过程。在共生观维度,经历了生态依赖观、产业拓展观、产业强利观、生态弱害观、绿色共生观等演进过程。在科学观维度,经历了天然和人工生物文明观、天然和人工化学文明观、天然和人工物理文明观、天然和人工超生物文明观等演进过程。在产业观维度,经历了采猎文明观、农耕文明观、粗放工业文明观(对应于简单线性经济模式)、集约工业文明观(对应于末端治理经济模式)、防病式和健康式后工业文明观(分别对应于循环经济和超循环经济模式)等演进过程。上述对中国和人类发展观演进规律的研究,得出了殊途同归的共同结论:生态文明发展观是当今和未来的新发展观。由此得到生态文明发展观的全面和深刻的内涵:从多层次系统构成的角度看,它包含生态政治文明观、生态经济文明观、生态社会文明观和生态环境文明观等内涵;从多维度观念构成的角度看,它包含"天人合一"的认识观、从浅绿到深绿的共生观、从天然到人工超生物文明的科学观、从防病式到健康式后工业文明的产业观等内涵。本研究从中国发展观的多层次系统拓展和人类发展观的多维度观念更递两方面的规律,探索了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内涵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资源富集山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和黔东南实地调研情况,分析了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和山区资源开发的一些基本特征,指出了黔东南山区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认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黔东南这样欠发地区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理想选择。黔东南州是我国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生态优质、少数民族文化独特的典型山区,具有原形的自然生态、原始的民族文化、原貌的历史遗存,其生态价值具有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价值取向、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下的可持续生产、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系统的可持续消费的一种社会形态。提出了黔东南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旅游、生态城镇和政府绿色管理等具体发展模式,最后从宣传教育、科技创新、特色经济、生态产业链和低碳经济等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为核心的动态复合巨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诸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构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仿真检验,证明模型结构、行为与实际状况是一致的。模拟维持现状、经济优先、资源环境优先和协调发展等4种方案条件下,2011~2030年间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及其演变趋势,并对系统仿真方案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协调发展模式下,其能源供需平衡指数为–0.113,环境污染程度为0.083,既使社会经济高效发展,又促进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友好,是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较优方案。研究为江西省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云南要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必须探寻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本文构建了包含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四个子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四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检验。根据云南实际,选择8个能够全面并重点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作为控制变量,8个显示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变量,设计维持现状发展路径、社会发展优先路径、经济发展优先路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优先路径、协调发展路径等生态文明建设的5条路径,通过模拟仿真,得到2025年和2035年生态文明建设效果。并从生产总值、总人口、就业人数、资源效率和环境绩效等五方面进一步分析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有效性,得到:(1)经济发展优先路径和维持现状发展路径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2)社会发展优先路径促进了云南就业人数增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优先路径提升了资源效率,但都不能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3)协调发展路径对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子系统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是优先选择发展路径。针对选择路径提出三方面建议:(1)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3)充分发挥公众的环境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靓丽多彩的部分,传承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发展和本土化,凝聚了反映发展中国家诉求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共识,是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实践探索和认识升华。其组成架构可以概括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基本内核,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公平分享发展成果为价值取向,以恢复美好宜居环境为民生情怀,以打造生态经济为发展基础,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为方法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责任担当,以构筑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为根本保障,最终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文明带来严峻挑战,需要人类社会采取共同措施和行动积极应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最能体现人类共同命运的领域,深度参与并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也是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方面。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以共同价值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各国力量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良好载体和国际平台。文章通过分析可知,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者之间,呈现出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三位一体"特征;人与自然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是前提条件,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要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和前提;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整合各国力量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社会基础;生态文明包容各国文明,凝聚价值共识,成为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球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既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价值基础,也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支撑;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生动实践。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国际平台,也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案例。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基于资源稀缺性理论产生并发展的,其思想可追溯至中国的远古时代,而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则是西方发达国家首先阐述并实践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循环经济是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所能找到的最理想的经济发展形态,它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法律规范的明确指引与切实保障.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8年8月29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于2009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文章描绘了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保障下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图景,以各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为基点,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区域循环有序与微观消费的生态和谐.基于资源稀缺性的理论背景与现实基础来探讨循环经济与资源稀缺性的互动关系模型,强调了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效应下循环经济的制度正当性.在互动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从社会各行动主体的行为惯性、制度安排与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循环经济模式下资源安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建构.  相似文献   

10.
稳态经济观从物质与能量平衡的角度出发,主张在自然和社会经济两系统中均保持低流通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稳态经济观潜在的反消费主义与反技术万能倾向。它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理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有必要反思并从稳态经济理论中汲取营养。对于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并不富裕的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算物质的回收利用账。更要算能量账和低熵物质的成本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