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火灾是对核电站威胁最大的灾难事故之一,宁德核电通过对核电站火灾事故进行情景构建,筑起了保障核电站安全的一道坚实屏障。火灾是对核电站威胁最大的灾难事故之一,由于火灾可能导致核事故发生的特殊性以及核电事故的敏感性,给核电站火灾事故的应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电站火灾事故的情景构建也是各个核电站研究的重点方向。当前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核电")的火灾事故情  相似文献   

2.
张力 《劳动保护》1995,(9):15-15
核安全文化的由来与内容中南工学院张力在研究中发现,核电站事故中绝大部分(世界性约为80%,各国情况不尽相同),不是因设备故障,而是操作人员失误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世界核电史上两次最大事故(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和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相似文献   

3.
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召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上提出“安全文化”。与会的核专家一致认为,为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世界上所有的核电站都要建立以“防止核泄漏事故而制定安全计划并付诸实施”为主要内容的“核安全文化”。为统一认识,国际核安全组会后发表了“安全文化”一书,论述了“安全文化”的概念、意义及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此,“安全文化”在世界上相继  相似文献   

4.
张力 《安全》1996,17(1):6-9
核电站安全工程师的职责与知识结构张力(中南工学院)1引言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之后,为了从组织上完善安全概念,加强技术上的核安全监督,世界上一些核电站陆续设立了专门的岗位─—安全工程师,我国大亚湾核电站也设立了这一岗位。本文通过介绍安全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安全文化"一词起源于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爆炸及核泄漏事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事故总结报告中首次提出"安全文化"一词,认为安全文化的缺失是该核电站事故的深层次原因,亦即人的因素造成了事故。1988年,在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出版的《核电厂基本安全原则》一书中,将安全文化确定为一种重要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在APl000核电站中使用的非安全相关压力容器,有的用于核岛,有的用于常规岛。虽然这些非安全级压力容器与核安全无关,但由于它们是压力容器,与常规压力容器一样同样可能存在着爆炸危险,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必将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影响到核电站的正常运行。AP1000核电站依托项目中非安全相关压力容器的设计技术规格书也是由美国西屋公司编制且采用ASMEⅧ-1规范要求,这些压力容器无疑都是在国内使用。用于核岛的这类压力容器既不属于我国核安全法规HAF601《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监管范畴,也不属于民用压力容器的安全法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核安全分析时,需要考虑核反应堆设计、运行、管理及计算评估等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而人员进行风险评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核电站的正常运行时间,并带来人因失误的不确定性增大。利用云计算,可以有效地解决核安全分析面临的资料繁杂,模型构造麻烦和信息不共通等缺点。提出核安全云的概念,将云计算与核安全分析结合起来,借助计算机平台对核电厂的选址定点、建造、调试、运行及退役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计算,更全面的分析各种不利条件,及时地做出决策,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降低计算成本,可更准确地实现核电站安全分析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1概况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2011年6月20日在其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为期5天的国际部长级核安全大会。召开此次大会的目的是,总结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的教训,探讨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的途径。会议期间,各国代表就强化核安全标准、在核安全领域加强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安全信息的角度完善核电站的事故致因机理,并在实践中加强核电站的安全管理,首先以安全信息为视角,以系统安全行为链为主线,建立核电站FDA安全管理信息流系统模型,该模型由运行操作人员、核电站企业、国家核安全局3条子链和1条必要安全信息主链构成;然后结合模型和核电站具体工作流程,分析得到3个子事故域和1个总事故域,并归纳出核电站安全运行各阶段所需的必要安全信息;最后结合事故域,分析模型在核电站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何沛 《安防科技》2006,(10):39-41
一些特殊的重要单位和场所如计算机中心、电力调度指挥中心、邮电通信枢纽、图文档案信息中心、半导体生产车间、核电站等场所内的各种电气、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高度集中且处于长期运行状态,电气设备过载、过热、短路的火灾隐患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将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而易燃易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难以及时扑救.鉴于这些场所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类型的感温、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已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采用超早期火灾探测报警技术.文章对近几年来火灾报警产品市场上出现的具有这样技术性能的新技术产品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利用修正了的高斯模式探讨核电站核素污染事故中的核素扩散。分析了边界条件,气象条件和核素衰变规律对核素扩散污染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核素的污染范围,距源距离及核素的沉积量,可作为确定应急安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董希琳  戴辉 《火灾科学》1999,8(3):43-48
针对目前扑救核电站主变压器立体火灾的水喷雾系统涉及的两个普通问题,即水喷雾覆盖存在干表面和着火变压可能爆炸,提出包络线法水喷雾灭火技术思想,并以某核电站变压器为例,介绍设计原理和步骤。  相似文献   

13.
核电厂安全目标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核电安全目标的定义,安全目标的分解和应用,提出安全目标是核电站运行的整个核安全管理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实现核电安全目标的纵深防御原则和基本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法规的要求和核电厂设备运行管理需求两方面介绍核电厂起重机增加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以核电厂主行车安全监控管理系统为例,介绍了核电厂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构造,阐述了核电厂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在国标要求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提升和应用情况,为行业起重机尤其后续新建核电厂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验收...  相似文献   

15.
提出并论述了核电营运单位是核电安全文化的主体 ,核电营运单位是核电安全的全面的法定负责者 ;阐明了核电营运安全文化的特性 ;介绍了核电安全文化的考核 ,重点说明了以WANO关于核电厂综合性能指标量化的考核。  相似文献   

16.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安全科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是继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又一次世界上的重大核事故。事故的原因和后果虽尚无定论,但在核工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引起不同层次的种种反思。一方面,从安全科学的角度,分析福岛核事故所暴露出安全科学理论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不足,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和机制存在缺陷,安全系统、安全设施设计的理念落后于自然界演变和发展的速度及规律,对小概率事件缺乏深刻认识,安全文化的有效性等。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事故,表明福岛核事故也将成为安全科学理论方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刘晓 《林业劳动安全》2011,24(1):32-35,42
为推进我国核电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跨越,实现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的自主化过程中的安全,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在建造过程中通过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依托项目的安全管理,大力提升人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广泛采用新技术、改进施工工艺,实行模块化、专业化施工,加大安全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强化建造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努力打造核电建造过程中物的本质安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持续提高管理上的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8.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疏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我国法规、标准与美国核管委对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疏散的要求,考虑我国核电厂特殊的厂址条件与社会环境,分析核事故应急疏散的可行性。通过应急疏散行为研究、厂区的交通需求估计和路网分析,对不同情境,考虑核事故应急疏散的特殊问题,分别采用人工容量分析与宏观仿真模拟得到应急疏散时间。针对某核电厂,给出核事故应急疏散分析的一般步骤、方法与计算结果。对宏观仿真模型的主要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找出影响应急疏散时间的主要因素,提出缩短应急疏散时间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核电厂安全文化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电厂的安全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核电厂的安全文化由以下两个方面组成:第1是体制,由单位的政策和管理者的活动所确定;第2是每个人的响应,这些人在上述体制中工作,并从中受益.提出了核安全文化的起源、特性和发展,以及核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天然气配气站进行抗震安全评估,以某天然气配气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震事件序列,建立风险矩阵模型,研究系统失效原因及失效概率,评估事件发生后果。结果表明:事件C5,C6风险值相对较低,分别为18.75和15.24;风险矩阵模型能有效减小尖锐边界影响,为配气站采取抗震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