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推动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全面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依靠科学技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要切实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抓好一批环境、生态、资源的保护、治理与综合利...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方法建立地下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模型。依据协调度的取值范围,将协调发展类型分为30种基本发展类型。在构建地下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文章以关中地区5个行政区为研究载体,分析地下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评价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地下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比较高,但处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状态下的协调发展。其中,宝鸡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西安、咸阳、渭南属于中级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铜川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文章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诊断,提出促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遥感技术作为生态环境研究与监控的手段,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新的技术革命潮流推动下,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环境保护已定为基本国策,确立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方向,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无疑是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将从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工作的情况出发,提出我国发展生态环境遥感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苏州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苏州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通过对近十年来苏州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现状的分析,筛选了评价该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苏州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对该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2000年以来苏州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总体处于协调发展的阶段,同时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左其亭  陈嘻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2):592-594
为实现生态环境优化调控与科学管理,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以及二者的相互联系定量研究入手,建立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耦合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此模型的一般表达式和耦合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演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西安市1996~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生活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面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加权求和方法获得分指标和综合指标得分,结合动态和静态协调指数构建了15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协调与基本协调发展模式为主,总体经历了城市化滞后型弱势不协调发展模式到城市化滞后型强势基本协调发展模式再到城市化超前型强势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基本在协调发展的轨迹上,但也应注意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不仅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而且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类型也呈现出多样性,与需求日益扩大的城市化建设相比,其生态环境建设压力也将会逐渐显现出来,今后可能会出现强经济弱生态的调和阶段。  相似文献   

7.
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良性农业生态环境,维护农村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良性农业生态环境,维护农村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番禺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状况、变化趋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番禺市要建成现代化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学者所关心的重大问题。而所谓发展,不仅是指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的内容。所以,“环境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和统一,就是实现这三者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抓住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南昌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整体提高.本文对南昌市十五期间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良好,并根据南昌实际情况就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整体提高.本文对南昌市十五期间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良好,并根据南昌实际情况就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区划的原则及其特征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刷增加,使得全球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尖锐,从而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维护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演变规律进行细致地研究,百而划分不同的区域,提生态环境的整治方案,这正是生态区划的研究。本文对生态区 的目的,原则和依据,划分的指标体系,生态区域的要素及特征进行了详细  相似文献   

14.
<正> [本刊讯]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执行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促进环境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为生产服务的潜力与作用,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经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于1982年7月16日成立了湖北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咨询服务公司。科技咨询服务是科技部门实现社会化,利用科学技术知识解决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宝应县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宝应县经济系统呈可持续发展趋势,生态环境系统呈非可持续发展态势,经济与生态环境处于非协调发展中,指出从系统整体优化的视角,构建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协调发展的措施,是推进宝应县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经济发展支撑,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如何保持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规模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研究区实际,研究贵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现状,相互影响作用关系,探讨如何实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好环境的对策,为促进研究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耦合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江苏省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江苏省环保厅主办、江苏省环科学会承办、《环境导报》编辑部协办的“江苏省中青年环保科技学术研讨会”即将举行,欢迎江苏省环保系统内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环保科技工作者撰写论文积极参加。 研讨论文要紧密结合江苏省“十五”环境保护发展战略,围绕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环境监测与监控、环境管理与综合决策、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以及水、气、固废、噪声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并且要突出与当前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相结合,体现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  相似文献   

18.
厘清黄河流域生态现状,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化特征及与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对提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及国民经济发展数据,测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指数,揭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及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河流域全域生态服务价值(ESV)持续增长,由2000年的7020.7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5598.24亿元;(2)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且人类活动及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较大,高度冲突区逐渐集中于上游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下游河南省、山东省等人类干扰密度较高的地区;(3)研究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空间分布不均衡,2000—2020年空间集聚态势逐步加大,且冲突区面积远大于协调区,中下游及下游区域两极分化现象明显;(4)研究区内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差异较大,要因地制宜,找出不同区域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综合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方 《环境保护》1994,(3):46-47
一、我国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已得到世界各国首脑和非政府组织的认同,并写进《里约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作为人类发展新阶段的指导思想.但能否实现?怎样实现?还有赖于领导观念的转变、政府的有效调控、群众的积极参与、社会的全面变革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领导人在环发大会上率先签约,会后政府迅速拟订本国《21世纪行动》计划,领导的思想是明确的.如能在科技研究和群众参与上有较大进展,则有可能领先解决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问题.当今生态与经济两大学科,国际上都在向纵深发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生产生活的巨大变革。在长时间粗放经济发展模式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球各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中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书是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开展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