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做好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以最低的环境成本,资源代价取得农业生产的高效益,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实现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本文所试图论证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大西北自然资源的开发战略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开发我国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目的和意义。重点对具有全国经济意义的4大类自然资源开发的态势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区自然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旨在尽早加快开发大西北的自然资源,平衡布局全国的生产力,为大西北资源产区的核心地位奠定基础,发挥地区优势,积极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点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农业资源利用模式间的转换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农业仍然属于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业,而农业自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为此必须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从中观区域尺度上研究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及不同利用模式间的转换,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处于不断演替过程中,其演替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在演替过程中,物化资源投入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与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相适应的农业资源利用技术体系也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经济研究》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会主持编写的《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经济研究》已于1993年9月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篇,共20章,系以综考会为主的资源经济工作者长期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上篇为综论部分,计有农业自然资源经...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法的问题与改善途径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介绍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基本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法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若干建议:①制定农业自然资源综合法律,完善农业自然资源法律体系;②更新充实现行农业自然资源法,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③从机制和手段两方面革新管理体制,强化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统一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垃圾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然资源垃圾化与垃圾资源化是技术进步与变异的产物,技术进步在产生经济翻番和垃圾翻番的同时,使垃圾成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本文从自然资源垃圾化与垃圾资源化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垃圾资源基本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与方向,提出了我国垃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旨在促进我国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与生态价值,创建健康、清洁、富裕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
X37 9901510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战略研究/朱明芬…(中国水稻研究所)//资源科学/中科院自然资源综考会一1995,20(6)一35~39 环信N一2 针对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程度高、资源环境压力大,资源浪费和污染等问题,结合浙江省资源的构成特点,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提出保护耕地,发展节水农业,着重开发山、海资源的战略。并指出在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实行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参3X37 9901511省(区)自然资源综合评价研究一一以山西省为例/张复明(山西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资源开发与市场/四川省…  相似文献   

8.
范明 《自然资源学报》1992,7(2):180-188
立体农业比平面农业大大扩展了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层次,它是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当前,在我国人口与资源矛盾的困扰下,开发立体农业可以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巧妙地利用空间和时间,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缓解人地矛盾和食物供需矛盾,还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富裕的劳力资源,增加劳动积累。立体农业不仅是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改造的有益尝试,而且是中国式的现代集约农业的途径之一。本文正是根据这一独特作用,系统地论述了立体农业的概念、特点、研究内容及增产原理,并重点分析了几大类应用模式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9.
”7夕200201376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朱建国…(中国农科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一2000,(4)一万。一52环图N一59 我国是全球湿地面积第三大国,湿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的后果主要表现为:蓄洪能力严重下降;气候调节受到影响;土壤环境逐渐恶化;水体污染不断加重;土地沙化日渐形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保证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湿地保护立法;控制湿地开发规模;调整湿地利用模式;建立避灾农业工程。X37 200101377世界荒漠化与防治对策/李…  相似文献   

10.
舒长根 《环境与开发》1995,10(2):43-45,36
赣州地区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但因其些因素影响,有许多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荒坡资源没有得到了开发利用。该文就如何开发利用赣州地区荒坡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态环境的水土流失特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环境的水土流失特征、问题与对策赵知维,方达福目前工企业“三废”和农业化学物质污染愈来愈重,人均资源缩减状况日益突出,更为严重的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急功近利,导致生态失衡,农业受害。水土流失是生态失衡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农业受害的...  相似文献   

12.
自然资源是当今国际科学与教育方面的新兴领域之一,我国从50年代开始就重视和开展了这方面的科学考察。到70年代末期,随着全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工作的开展,这个新兴领域在我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但在专业教育与综合整体的资源研究上还较薄弱。澳大利亚土地辽阔,有多种丰富的资源,是资源型经济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亦言 《环境》2013,(2):37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专家称,这是我国发展农业节水的顶层设计。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人多、地少、水缺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资源供需矛盾早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湖南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湿润区中亚热带,境内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全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1%,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3%,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5.6%,森林蓄积量居全国的第14位,河川径流量占全国总径流量的7.9%。本省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高,全省已有粮食、生猪、油料等资源产品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但是,同全省资源量及潜力相比,仍不相称。为了充分合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必须认识和了解全省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分析研究其结构、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的正确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决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将可持续农业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以指导决策生产过程,强调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生产潜力,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采用合理的生产方式,保证土地资源的质量,数量和承载力,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农业发展水平和速度同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该文阐述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其内容,尝试建立以耕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并运用模型分析生态农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6.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利用程度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是资源大国,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资源的占有比例仅为世界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然而,目前由于技术、体制、观念上的种种原因,即使有限的资源,其浪费程度也十分惊人。笔者就目前我国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可能性措施提一些一得之见。首先,在矿物资源开采方面。我国是矿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现已发现矿产163种,探明储量的矿产14q种,而且绝大部分矿床伴生多种有用成分,却未能开采利用,或采主弃副,或采副弃主,只有2%的矿床利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自然资源灰色综合评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从系统学原理出发,采用灰色综合评估的方法.对山西省临汾市的农业自然资源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据此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1.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社会生产的重要条件,特别在古代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自然资源对生产的作用尤为突出。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保护自然资源,《礼记·王制》上记有“五谷不时,果实不熟,不粥于市;木中不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这是国家利用流通政策来保护农业资源。《吕氏春秋·义赏》指出:“竭泽而鱼,岂不获得?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已懂得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平衡。春秋初期齐国著名改革家管仲制定法令,在禁山季节,若违反法令的:“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跟踪研究自然资源的演化、开发利用过程调控机理一直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我所)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和研究方向。论文总结了1950年以来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在1950—1978年期间,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以大规模的自然资源调查与综合科学考察为主,丰硕的考察成果对中国的资源开发和区域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系统地积累科学资料和开拓资源科学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为了解我国资源环境、建立资源科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2000年期间,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转向了区域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科学研究并重的格局,完成的一系列考察报告为区域发展指明了路径,为全面认识中国自然资源和开展自然资源综合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2000年以来,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更加注重学科体系建设,促进了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建立;更加注重世界资源研究,将自然资源考察地域拓展到全球范围;更加注重机理过程研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流动、资源安全、生态服务功能等领域进行了理论开拓;更加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在环境修复的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展望未来,我所资源与环境领域研究将会继续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能源及矿产资源等关键资源为主要对象,在以下5个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推动资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①区域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科学综合研究;②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复杂性;③自然资源流动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④世界自然资源态势与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⑤环境修复机理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0.
农业资源经济学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退化,已成为现代全球性日趋严重的普遍问题。我国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珍惜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是一项基本国策。展望将来,农业资源经济的研究愈益显得重要。但是,迄今并未形成一门系统研究的独立学科。为了促进农业资源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就几个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对资源和农业资源的新概念作了系统的分析概括;其次,对农业资源经济学的对象、任务和研究范围与内容,提出了以侧重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评价、综合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与管理以及对社会资源中人口与劳动力的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