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通过投产分析对鸡场进行初步分析评价,探讨鸡场在整个实验场中的地位、作用和所具有的生态经济意义,并根据对鸡场的动态模拟,以及结合鸡生长模式和线性规划模型,提出要进一步发挥鸡场协调稳定全实验场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功能所应采取的必要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沼气系统是古泉生态实验场的核心部分。通过对沼气的建设和消化池的运转,使实验场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得以充分利用,并转化产出了沼气、沼液和沼渣,是农村重要的燃料、饲料和肥料来源。由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还减轻了实验场各子系统对外界能量的依赖程度,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实现持续和稳定的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故发展沼气是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沼气系统是古泉生态实验场的核心部分,通过对沼气的建设和消化池的运转,使实验场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得以充分利用,并转化产出了沼气、沼液和沼渣,是农村重要的燃料、饲料和肥料来源,由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还减轻了实验场各子系统对外界能量的依赖程度,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实现持续和稳定的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故发展沼气是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古泉生态工程实验场1985—1987年的物质、能量及资金的投入产出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三年来,全场创产值151.84×10~4元,获利润26.01×10~4元,向社会提供禽畜水产品达490t,只需4年就可回收全部投资。分析表明,实验场对能量和氮素的利用率分别达到15.2%和40%;通过对81.8%的禽畜粪便进行综合利用,使能量利用率提高27%,氮素利用率提高6%;整个场的产值、利润以及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逐年出现上升趋势。作者认为,实验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种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合理可行,因此可以在城郊和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推广。  相似文献   

5.
南京古泉农村生态工程实验场是一个综合的农业生产系统,它由鸡场、猪场、鱼场、果园、食用菌生产、鸭场、蚯蚓养殖和沼气系统所组成,占地约20ha。1984年底开始设计和兴建,1985年初步建成并投入生产。本文对该场的建设和建场以来的生产情况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介绍了实验场的结构、规模、主要的设计参数、设计指标、建场以来所取得的生态经济效益以及该场在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村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对实验场所存在的问题也作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结构模型对南京古泉生态工程实验场的生态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和结构优化。发现:1.该实验场的系统结构应分成四个层次,其中有两个层次是由循环单元构成。2.能量流动方向必须遵循层次分布顺序,否则该生态系统不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古泉生态工程实验场只有按由结构模型得出的优化结构组织生产,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显著提高。据估计,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新结构的产值将是原结构产值的1.5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南京古泉生态工程实验场是一个以沼气为纽带、养殖业为主体的示范实验农场。本文从经济效率、结构、直接消耗系数和生产优势度、投能效果、投能结构等不同角度分析评价了实验场中的鸡、猪、鱼、鸭场以及菇房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还着重就该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理地开展物质多层次利用使该场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文中还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该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调整方向。作者建议,在适合的地区,可以推广该场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研究领域包括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生态修复与污染协同治理等,下设4个研究室和1个创新团队。(一)生态文明建设与规划研究室。主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编制工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研究,研发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评估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对汉王乡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现状分析、模型诊断和预测的基础上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提出了该生态经济系统1995年和2000年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方案,结果表明,按此方案实施后,系统现有资源将会得到持续,合理的利用、、生态和社会效益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对汉王乡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现状分析、模型诊断和预测的基础上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提出了该生态经济系统1995年和2000年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方案。结果表明,按此方案实施后,系统现有资源将会得到持续、合理的利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12.
城市生态工业系统模拟、优化调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妍  田强  尚金城 《生态环境》2010,26(6):1416-1421
工业化是城市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但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生态工业是实现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有效模式。文章在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对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玉米、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进行规划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vensim模型进行模拟与优化调控。最后结合灰色系统方法完成系统多种替代方案的多级评价,促进以工业代谢过程为核心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影响最小化。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可对其结构、功能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子系统间的动态作用关系,并得到不同规划方案时变条件下的发展结果。结合灰色聚类评估能够定量地反映系统在不同发展战略下的行为,并确定最优方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现状较好,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环境压力将加大,就此问题提出相应环境影响减缓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沼液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沼液作为食用菌生产中的基肥和追肥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提早出菇时间。本研究为综合开发利用沼肥资源以及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蚯蚓在农村生态良性循环中的作用已渐为人们所认识。该试验用几种常见的废弃物作为蚯蚓的饵料,在葡萄园下养殖蚯蚓。结果表明这一作法能改善蚯蚓的生活环境,增加土壤的肥效,提高葡萄的产量,从而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对沼液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沼液作为食用菌生产中的基肥和追肥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提早出菇时间,本研究为综合开发利用沼肥资源以及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曹老集示范良种场种养加复合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系统发展指导思想及各业发展方向,调整生态位,增加食物链,完善生态农业模式;采用动态仿真模型作为主模型,结合有关经济预测模型、目标规划模型,对农场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全面规划,优化系统结构,建立生态农业系统发展诸方案;实施方案经两年初步运行,系统生产力增强,生态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纯沼液和纯鸡粪养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纯沼液养鱼每亩的净产量达808kg,纯鸡粪养鱼的净产量每亩只有227.5kg。前者的经济效益要比后者高2.5倍。作者从能量、氮和磷的投入产出、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含量以及溶解氧的变化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增产的原因。通过试验,作者指出,沼液养鱼是提高农村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率和推动沼气的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构建基于CLUE-S与灰色线性规划混合模型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法,在导入区域政策、社会经济、生态目标和土地利用现状等条件下,进行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统一优化,并以嘉兴北部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共设置现状趋势情景、规划目标情景和规划可持续情景这3种模拟情景.规划可持续情景侧重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故对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和农用地持续减少起到明显调控作用,可实现生态敏感区环境和粮食安全的双重保护,是理想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案.CLUE-S模型与灰色线性规划的耦合能够兼顾现状条件和区域发展目标,模拟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变化,是解决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部分之一,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在区域生态环境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开发、规划研究中应用广泛。本文以流域生态敏感性分析为例,介绍GIS空间查询、空间量算、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空间插值以及地形DEM展示在流域生态规划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