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检验工作中经常发现电梯设置的井道安全门有很多不符合标准和检规要求的地方,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本文根据实际检验的情况,介绍了井道安全门的检验重点,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随后特别针对安全门与轿厢水平距离超标很大的情况,提出了设计整体式双层安全门的改进方案。最后提出了对电梯井道安全门出台专门管理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住两用型高层建筑不断增加,电梯井道中特定楼层不设置层门的现象普遍出现,致使需要设置电梯井道安全门的电梯越来越多。笔者在检验中发现电梯井道安全门种类繁多、尺寸各异,部分劣质的电梯井道安全门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对电梯井道安全门的设置及其规范性进行讨论,总结出电梯井道安全门常见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电梯数量成倍增长,使用者对电梯的外观和舒适感十分重视,却对有关的附属配套设施不够重视,井道安全门就是其中一个容易忽视的地方,而一旦井道安全门出现缺陷,对电梯的安全运行会有很大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本文通过对日常检验中发现的井道安全门常见的几类缺陷进行分析,指出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避免因安全门缺陷而引发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4.
夏季无机房观光电梯井道内温度过高,导致电梯故障率升高。本文通过建立无机房观光电梯井道及部件模型,基于CFD方法对电梯各发热部件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各发热部件的对流换热系数。对夏季井道内阳光辐射效应进行等效计算,通过瞬态分析法对井道内气温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在井道存在上、下部开口的情况下,考虑井道风量调整系数对通风情况的影响,通过对边界条件进行设置,模拟了井道内空气流动情况,对井道热量的换热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本文对于无机房观光电梯使用环境的温度控制及改善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梯井道下方存在有人可以到达的空间时,必须足够重视防护措施,对通过或停留在此空间的人员实施保护,一旦防护不到位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本文首先对电梯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解析,对检验过程中遇到的几种关于井道下方空间设置的防护缺陷进行分析。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电梯超速保护包括下行超速保护和上行超速保护,对上行超速问题(包括冲顶事故),虽然设置了井道上行限位和上极限开关,但起不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在观光梯、旧楼加装的模块化电梯等场所,玻璃式井道壁使用量与日剧增,一旦电梯玻璃井道壁失效,就会发生事故。因此,开展玻璃式井道壁检验风险点和问题整改方案的分析工作,对加强检验质量建设工作和玻璃井道壁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收集分析法规、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交流研讨、召开专家咨询会等方式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在各个环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加装电梯设计、地基、井道、应急救援、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要求建议,为监察管理、检验检测、安装使用等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底公告要求《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以下简称《检验规则》)附件C中增加了轿厢与井道壁距离的检验项目,这一内容的修改是考虑电梯使用人员的保护需要,同时对电梯定期检验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全面论述了增加轿厢与井道壁距离检验项目的必要性,提出了检验方法和合格条件,为电梯检验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第二号修改单中增加了电梯层门与轿门旁路装置,该装置在给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电梯检修门、安全门以及安全窗等存在着开门运行的安全隐患,这将造成剪切和坠落危险。本文结合实际的检验工作,具体分析了隐患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建议,从而为行业的安全方面贡献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要求,以人员是否可进入机房、井道为例,探讨了杂物电梯检验过程中可达性问题。通过梳理TSG T7006—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含第1号、第2号、第3号修改单)检验项,首次制作了杂物电梯人员是否可进入机房、井道相关项专项检验表。该专项检验表可作为检验人员的工作指导手册,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电梯的层门是用于把人们与电梯井道隔离开来的一个保护装置,由于电梯的层门的保护,使得人们可以远离电梯井道的危险。当电梯层门打开时,人们就会意识到电梯的轿厢已经到了本层,从而自然的走进电梯。然而,由于电梯层门的突然打开(电梯轿厢还没到本层),而使得人们误认为电梯已经到达本层,踏人井道而发生跌入井道的底坑或轿厢顶上,从而发生严重的事故,这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电梯都是有机房的,主机、控制屏等放置在机房。随着技术的进步,曳引机和电器元件的小型化.电梯逐步省去了机房,将原机房内的控制屏、曳引机、限速器等移往井道等处,或用其它技术取代。由于没有机房,井道顶部无须承受载荷,使得电梯可以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增加建筑可使用的空间。同时可节约建筑时间、材料和成本。同时由于采用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拖动,还可节约能源,降低噪音及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4.
电梯检规(TSG T7001—2009)对于导轨支架的安装与检验提供了指导性的检验要求和方法。电梯施工人员在安装导轨支架时,通常依据现场井道状况采取各种各样的固定方式,然而有些措施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依据电梯检规,指出现场安装导轨支架所采取的固定方式中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应当注意的事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检查导轨支架固定状况的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6日,温州一男子一脚踩空跌落电梯井底;15日,重庆一电梯故障,4名小孩被困;14日,华侨大学1名学生被卡电梯窒息死亡……电梯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掌握电梯自救方法,伤害并非不可避免!鉴于人们对电梯的安全问题高度关注,本期我们给大家普及一下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乘坐电梯时需要注意的安全知识1.乘电梯时,请查看电梯是否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检验日期或带故障的电梯,存在安全隐患。2.不可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否则有可能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铭牌检验是电梯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梯检验规程中对铭牌设置和检验提出多达13处要求,电梯生产厂家也根据这些要求在产品中做了相应的设置。但是,因为检验要求不够系统、检验内容不够全面、检验方法不够科学以及厂家在铭牌设置方面缺乏足够重视等原因,致使铭牌设置存在许多漏洞,非法改造和重大维修现象猖獗,为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埋下重大隐患。本文通过对电梯铭牌类检验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剖析了引发上述问题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类检验项目的改进策略,可以为检验机构和电梯制造厂家在拟定相关标准和制造产品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或横梁上。是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导轨支架预埋,属于电梯的隐蔽工程之一,属于电梯安装监督检验中的A类项目,是电梯安装过程中的一个停止点。  相似文献   

18.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内输送乘客的重要交通设备,具有输送高速、高效的特点,在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烟气蔓延快、疏散线路长,因此研究火灾发生时能否将电梯用于人员疏散,对保障火灾情况下高层建筑人员安全疏散,避免危险自救导致次生灾害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FLUENT软件模拟火灾时烟气蔓延情况,研究外部火灾时井道内的烟气情况。结论表明,井道内无附加排烟设备的电梯,不适用于火灾疏散,研究还表明,利用FLUENT软件对电梯火灾进行模拟,其模拟结果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层门机械强度是电梯层门的一项重要特性,层门机械强度不足时门扇受力后容易产生较大变形甚至脱落,造成人员坠落井道的伤亡事故。本文对国内外电梯标准t层门机械强度要求条文进行了解析,基于国家标准中层门机械强度的规定,通过试验方法进行测试验证,指出国家现有标准中关于层门机械强度要求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我国的提高电梯层门机械强度的措施和方法,以期提升我国在用电梯层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相邻两层门地坎距离大于11m,但不易确定电梯井道安全门位置的情况做了介绍及深入剖析,结合行业现状给出了一些建议及措施,如:加装紧急救援电动装置和应急平层装置、配置超长绳梯、设置轿厢安全门、增设救援爬梯通道等,以便缩短救援时间,减轻被救人员的心理负担,让电梯井道安全门得到有效设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本文也对每项措施的适用范围作了分析,希望能为以后解决类似问题做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