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鄢燕  周伟  刘淑珍 《灾害学》2006,21(2):26-29
介绍了雪灾、风害、干旱、鼠虫草害、草地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等六类主要的草地灾害类型,并分析了其对草地畜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灾害给草地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具体表现在对草地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加剧草地承载压力;制约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主要畜牧气象灾害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草地畜牧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草地雪灾、暴风雪、风冷灾害、旱灾等方面讨论了气象灾害对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为草原牧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温带草地灾害类型及致灾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俊飙  彭珂珊 《灾害学》1992,7(1):39-44
目前,我国草地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草地畜牧业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草地灾害的长期存在并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草地灾害的类型和致灾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提高草地生产能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防止草地灾害发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草地植被生长现状及变化趋势的宏观监测,对草地资源的管理及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监督意义。然而,多数的草地退化程度评价都没有考虑草地植被对气候条件年际变化的敏感性,评价"基准"不一,致使对草地退化程度评价的结果也无从比较,给草地生态建设恢复工作的实施与监督带来不便。基于植被-气候最大响应模型的草地退化评价方法,认为非气候因子(如病虫害、野火、放牧和人类活动等等)如果对草地植被的生长影响过度,就会造成草地植被生产力下降等后果。因此,利用长期的遥感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的空间插值结果,查找特定气候条件下同种类型草地植被所能达到的最大生产力,即可建立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草地植被生产力与气候条件的最大响应模型,以此作为草地退化的评价"基准",可对草地植被的生长状态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监测与评价。对锡林郭勒盟草地植被退化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的评价结果表明:非气候因子导致的锡林郭勒盟草地退化非常严重,但从多年变化趋势来看,全盟的草地退化面积和平均退化程度均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发展了一种基于遥感的参照覆盖度提取及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的方法。以三江源区为研究区,利用1981-2006年8 km×8 km空间分辨率的逐旬NOAA AVHRR NDVI数据、植被类型图、土壤类型图、DEM及生长季气象数据,依据植被、土壤、高程、生长季累积降水和积温5种因子,将三江源区划分为768个生态单元,每个生态单元具有相似的生长条件。提取每个生态单元范围所覆盖栅格具有的最大植被覆盖度作为参照植被覆盖度,将其他年份的植被覆盖度与之比较,得到该年份草地退化情况。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大范围草地退化评估过程中面临的缺乏参照系统及遥感数据应用误区等问题。结果显示,三江源草地退化格局在1980年代之前已经基本形成,之后草地退化情势没有大的发展。而进入2000年后,草地退化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退化形势依然严峻。各县退化严重程度不一,相比而言西部各县较东部各县草地退化更为严重。该结果与三江源草地退化状况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6.
草地畜牧业雪灾脆弱性评价 --以内蒙古牧区为例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从综合减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了雪灾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从雪灾区域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区域畜牧业承灾体对雪灾的适应性两方面,对内蒙古雪灾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牧区雪灾脆弱性存在若明显的地域差异,中西部牧区比东部牧区脆弱性大,北部牧区比南部牧区脆弱性大,并且近10年来脆弱性提高的旗县明显增多,草地季节性干旱、北方干旱化以及草场超载过牧、退化加剧是畜牧业雪灾脆弱性呈增加趋势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草原火险等级预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频繁发生的草原火灾给畜牧业生产、人民生活及草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还可能引起森林火灾,使损失进一步扩大.草原火险等级预报技术可以预测和预报草原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大大减少火灾的发生次数和带来的损失.根据我国北方草原生态和环境特点,综合影响草原火灾发生和发展的因子,选择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枯草率、可燃物干重和草地连续度共7个基本指标构造了基于遥感的草原火险指数.根据计算得到的草原火险指数,将研究区域的火险状态划分为低、中、高和极高4个等级,用来预测草原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扩展速度和扑灭难度.草原火险等级预报可以为草原火灾管理者提供有力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8.
利用遥感手段监测草场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遥感手段监测草场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对防止草场退化,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TM数据建立了青海省达日县1986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形库和属性库,统计出了该县的各种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值.研究结果表明,14年来,达日县草地面积减少了830 hm<'2>,草场退化形势严峻.研究同时表明,利用遥感数据监测草原具有其它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旱涝灾害的一些基本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留科 《灾害学》1996,11(1):48-53
首先就旱涝灾害对人类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它影响范围最大,危害程度最深.其次.对旱涝灾害的成因、确定旱涝灾害的定量指标以及评估旱涝灾害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对国内防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做了总体评价,并对其所采取的预防,救抗灾措施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黄河北干流与渭河相遇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芳  邢大韦 《灾害学》1995,10(1):57-62
黄河北干流与渭河位于黄土高原,暴雨是洪水的重要成因.本文分析了近2000年的历史资料,提出该地区的洪水具有周期性,19世纪洪水达到高峰,20世纪洪水规模有所降低,并分析了黄河北干流与渭河及其支流径、洛河洪水相遇问题:四河相遇的概率很小,多形成特大洪水,两河相遇是较常发生的事件,多形成中等以下洪水。三门峡水库的淤积使该地区洪水灾害加剧.同时还分析了该地区洪水对黄河下游洪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e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isoneofthemajortasksoftheWestChinaDevelop ment.Humanactivities ,especiallytheirrational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resources ,areoneofro ots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alproblems ,sothe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needshaveaseriesofauxiliarysocial,economicandinstitutionalmeasurestoensureitssmoothlyfulfillment.ThisarticletakestheLhasaarea (includingNy^emoCounty ,Q櫣x櫣County ,Doilungd^eq^enCounty ,Dagz^eCounty ,MaizhokunggarCounty ,Lh櫣nzhu…  相似文献   

12.
我国荒漠化灾害综述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周欢水  向众 《灾害学》1998,13(3):67-71
我国荒漠化灾害十分严重,每年仅风蚀荒漠化损失土地2460km2。荒漠化蚕食可利用土地,减少生物生产量和生物多样性,破坏工矿和水利设施及农牧业生产,污染环境,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导致人民生活贫困。荒漠化每年造成经济损失540多亿元,防治荒漠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方草原雪灾的致灾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北方草原雪灾是天灾 ,更是一种人祸。受拉尼娜事件影响的异常气候固然是致灾的客观原因 ,但是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 ,如超载放牧、耕地过垦、滥挖草药、滥用水资源等社会经济压力 ,超过了草原生态阈限 ,使脆弱的草原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粗放经营 ,草原基础设施落后 ,也使草原生态系统抵御灾害的能力降低 ;草原公有、牲畜私有之间的所有制相位差是激发牧民掠夺式利用草原资源的最根本原因。为了追求私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放牧者往往置公共草原的承载能力于不顾 ,严重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也许正是“公共物品悲剧”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沙漠化灾害的发展及其危害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沙漠化灾害是在特定自然环境背景下产生的,严重危及人类生产和生存。文章着重阐述沙漠化发展对农、牧业、工矿交通及环境等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年因沙漠化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4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高达292亿元以上。同时,指出沙漠化的实质是从根本上毁损土壤肥力,丧失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从沙漠化发生时间的频繁性、经常性,空间分布的广泛性,致害的多样性及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性看,沙漠化灾害是我国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绿地,水体对减轻城市热灾害和对空气净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孟伦 《灾害学》1993,8(2):85-89
本文通过卫星对城市不同下垫面的探测和气象要素的地面布点观测分析了绿地,水体对减轻热灾害,调节气候和对空气的净化作用,为保护环境,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陕北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治理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通过分析陕北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发现,陕北干旱,暴雨,冰雹和大风沙尘暴灾害是在天气气候条件同生态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森林,草原,植被能够有效地抵御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辽宁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省,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部比较频繁。本文在总结上述灾害的基础上,指出了辽宁自然灾害的特点,即自然灾害的分布严格受自然地理和地质构造条件的控制;人类生产活动恶化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从而加速了灾害的发生和发展;灾害类型多,成灾面积广;灾害的频度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