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关中近40年春季旱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爱荣  李兆元 《灾害学》1996,11(4):74-78
对关中近40a6站3~4月降水量进行了标准旱涝等级分析和谐波分析,得出风调雨顺年份少,旱涝年份多,有2~3a及20a的显著周期。研究发现埃尔尼诺、太阳黑子相对数、西太平洋副高综合指数与旱涝变化规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有很高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2.
用上海华亭宾馆强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常熟-太仓5.1级”和本次“南黄海6.1级地震”的强震观测资料分析了场地条件对地面运动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CN算法研究了我国近期大陆东部和西部南北带及邻近区域共23次强震前的TIP,即强震发生概率增长时间。结果表明,18次强震发生在被判定的强震发生概率增长时间的TIP内。TIP警戒约占总研究时空域的30%,获得了较好的中期地震预测效果。表明CN算法可作为强震中期预测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华东地区1300年以来中强地震活动特征,利用强震组增益P、强震组效能R和强震组分布变异值S等三种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区不同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活动呈现不同的特征和分布类型; 同时用b值方法分析了目前地震活动状态;在此基础上应用泊松模型对未来地震趋势进行了概率预测.  相似文献   

5.
新疆乌恰—伽师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构造环境,频繁发生强震。本文对该区域构造、现代应力场的分布和强震活动特征以及这样一个地震重灾区的防震减灾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区内活动构造极为发育,为强震活动提供了背景;强震震源机制解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受近南北向的水平压应力为主,震源断错具有不同性质。近半个世纪以来该区遭受多次7级强震、数次6级地震灾害,特别是1997年1月21日至4月16日伽师县连续发生7次6级强震,给该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文中就如何提高该区防御地震能力,减轻震害损失提出了几点具体对策和适合该区大震应急的实施办法,可供乌恰—伽师多震区综合防震减灾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灾害学》1995,(2)
我国防震减灾目标的内涵我国防震减灾目标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使目标地区城镇乡村的建筑物基本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水平;2.在遭遇强震袭击时,生命线工程能基本维持城镇功能和救灾的需要,或者可迅速修复;3.防震减灾体系能在紧急状...  相似文献   

7.
强火山爆发与我国华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富国  张先恭 《灾害学》1994,9(2):69-73
本文根据我国1470~1990年旱涝型和旱涝等级指数资料,研究了15世纪以来世界8个区域强火山爆发与我国华北旱涝的统计关系,发现火山爆发后1~2a内华北地区夏季以偏旱为主。  相似文献   

8.
在银川市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中,针对工作区强震记载少且空档大、活动断层相距近等问题,应用弱震和部分比较可信的强震发生率,提出相应的方法计算了相关的地震活动参数,最后给出工作区各活动断裂分段未来一定年限内各震级档的条件发震概率和合成发震概率,以及可能发生的最大震级等.  相似文献   

9.
强震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大震快速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使强震数字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阐述了强震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分析讨论了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的大震快速反应系统,并对我国强震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佳华  孔昭宸 《灾害学》1996,11(2):71-75
通过高分辨率孢粉分析及烧失量、炭屑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结合14C、古地磁等,对北京房山东甘池15000a以来植被变化和环境变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别强调气候变化的灾害性突变事件。初步得知约在14100~14000aB.P.前后曾出现与哥得堡反转相对应的事件,在10000aB.P.左右出现类似与新仙女木事件相对应的事件,在大约5770aB.P.和4560aB.P.左右及2850~2650aB.P.出现了大暖期的突然降温事件。  相似文献   

11.
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早期的环境事件与灾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术了发生在早更新世末到中更新世早期:即大致从1.1 ̄0.7MaBP的各种环境事件,包括气候异常变化、构造活化、侵蚀沉积事件、天文事件、生物迁徙以及古地磙的异常等,其中气候异常和构造活化是基本的环境事件,对其它事件有控制作用。根据气候异常和构造活化的特征,可以认为:从1.1MaBP和0.7MaBP是一个连续的环境异常过程,这一时期各类环境事件集中发生,环境事件或为灾变的原因,或为灾变的结果,处自然  相似文献   

12.
TheNaturalDisasterSituationsfromMaytoJulyin1997FromMaytoJune1.Flood┐waterloggingDamageOnMay3,intheeasternandsouthernZhuangAut...  相似文献   

13.
主要讨论2个问题:(1)液化判别问题,包括液化的初步判别条件,不同条件下的液化判别方法和液化判别可靠性的评价方法。(2)液化势分析的概率方法,包括已知地震动下的液化概率分析方法,以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为基础,以地震烈度或地面峰值加速度为指标的液化危险性分析方法、液化危险性的模糊随机概率方法和综合概率判别方法。对不同的已知条件总可从中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7级强震备震过程的科普宣传及其减灾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公众对高质量生活充满渴望,对防震减灾和社会安全产生了强烈需求.联系到国家科技战略层次高度重视科普宣传的最新动态,提出了7级强震备震科普宣传工作的概念,从备震科普宣传的一般问题、7级强震备震科普宣传的重点问题及意义等方面展开了初步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5.
社会减灾团体减灾十年总结会议在全国社会减灾团体、政府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的支持下,于2000年3月1日~3月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国际减灾十年中的社会综合减灾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回顾,探讨了新世纪社会综合减灾的战略和体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社会减灾团体减灾十年总结会议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利用近代国内外强震的大量震害资料和有关研究成果,阐述了强震引发砂土液化、崩塌滑坡和地面断裂等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可直接用于强震地面破坏的宏观定性评估,也可供地震动和地震地面破坏的理论模型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1972年原国家地震局南京地震大队与原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合作筹建长江大桥强震观测台网起至今,江苏省的强震观测已经走过了30年的路程。 30年中,江苏强震台网在1974年溧阳地震、 1983年菏泽地震和1990年常熟地震中获得的有科学价值的地震记录,为大型桥梁空间动力性质的分析提供了实证资料,也为中国东部深井地震性质等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实证资料。 江苏省地震局的科技人员还进行了大量与强震观测相关的科研工作。 至今,在江苏省及邻近地区已形成了固定观测与流动观测相结合的强震观测台网。 本文简要回顾了江苏强震观测30年历程,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年全球长持时强震频发,致灾效应十分明显。震害调查表明长持时强震下电力基础设施的易损性相较于常规级地震(Mw=5. 5~7. 5)更为严重,研究长持时强震下电力设施的震害特点和防震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实例,总结了长持时强震典型震害特征;通过与常规级地震中电力设施易损性比较,归纳了典型长持时强震中电力设备的致灾特性,结果表明:长持时强震的强剪应力作用、场地严重液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地震动频谱特性改变是电力设施受损严重的重要原因。最后,基于长持时强震的致灾特性对电力设施的抗震设计提出建议,为长持时强震作用下的抗震可靠性和防灾减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王重建的2232a降水长序列运用Markov过程理论分析了中原各地区旱涝等级的概率特征;定义了净旱涝历时、净旱涝烈度、平均净旱涝烈度参量,并用之建立了中原中心区降水的丰枯段等级预测模式。为中原地区旱涝分析和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历史旱灾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杨志荣  张万敏 《灾害学》1994,9(2):32-37
本文综合考虑气候条件、下垫面条件、史料记载的均一性等因素,将湖南省划分为10个研究区;根据1450~1949年湖南省气候史料记载1),采用区内平均等级,描绘了全省10个区旱灾的时间序列,并据此探讨了全省近500a来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