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幼平  陈凡植 《环境》1998,(8):25-26
烟流的扩散问题现一般采用高斯模式来描述,高斯烟流模式是在大量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统计理论得到的,提出了解决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实用模式。本文将利用对高架点源的烟流拍照获得一组烟流照片,把这一组烟流形状在计算机上叠加,可以得到一个采样时间内的烟流边界层,由流体力学理论导出烟流扩散的污染物浓度。 1、模式的建立浮射流高架点源排放的烟流,由于它的起始密度和周围环境大气的密度不等,受到浮力的作用,本文将烟流扩散  相似文献   

2.
烟流扩散模拟通常是根据大气扩散与烟流高度无关的假设进行的。最近,根据加拿大阿尔伯塔中部(Alberta,Canada)收集的声雷达资料分析指出,这种假设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垂直风速标准差与水平风速标准差之比随高度递减的速率要比原先假定的大得多。这种较大的递减率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这意味着高架烟流在抵达地面时可以得到更大的稀释。  相似文献   

3.
应用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导出了烟流扩散新模式,讨论了利用照相法估算烟流污染物浓度的方法及步骤,以高架点源烟流扩散为例,应用新模式结合照相法估算烟流污染物浓度,并与利用高斯模式计算的烟流污染物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高斯烟流模式和高斯烟团模式讨论了大气扩散模型中忽略纵向扩散的条件,认为忽略纵向扩散的条件是■10K/L,而不是■≥1m/s。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徐州电厂大气扩散试验,对用同步立体摄影资料计算扩散参数的分析方法与结果进行讨论,为寻求高架源浮升烟流扩散参数估算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前 言 引起大气污染的煤粉尘,目前就其颗粒大小可分成二类。第一类是人们通常十分关心的可吸入尘(d<10μm),它漂浮在大气中,为人体直接吸入而造成危害。对于它的扩散,国内外已进行广泛研究,并在烟流扩散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修正式。第二类是非可吸入尘(>10μm),它不为人体直接吸入;是对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7.
对高架源浮升烟流的抬升及大气扩散参数的研究是探讨污染物在大气中输送扩散所必不可少的依据。上海市下垫面的复杂性及其明显的城市热岛及海陆风效应,严重影响着市区上空大气的热力和动力湍流状况。因此,实测市区大气湍流扩散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用红宝石激光测烟雷达对市区某厂58米高的烟囱烟羽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海风和陆地热边界层条件下,水陆边界处高架点源可能发生熏烟污染,通常可以应用熏烟扩散模式进行模拟。但是,常用熏烟模式中假设烟流进入边界层内后立即在垂直方向均匀分布,导致算出不合理的高浓度区。假设烟流进入边界层后.主要受到因为大气稳定度变化扩散条件因此变化的影响,改进了计算公式。把原有模式和改进模式分别应用于某滨海区的一个电厂高架点源,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式的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因此建议类似工作采用改进后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袁菊  刘方 《环保科技》2008,14(1):16-18
粉煤灰的施用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通过盆栽试验表明:当粉煤灰含量低于72.5%时,粉煤灰中的重金属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当粉煤灰的含量低于50%时,其渗漏水不会对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0.
袁菊  刘方 《贵州环保科技》2008,14(1):16-18,23
粉煤灰的施用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通过盆栽试验表明:当粉煤灰含量低于72.5%时,粉煤灰中的重金属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当粉煤灰的舍量低于50%时,其渗漏水不会对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1.
Sudbu.  A 邓峰 《环境科技》1989,2(2):46-48,26
面源下风方向空气颗粒物或气体浓度计算涉及到二重积分。当面源是圆形或多边形时,文中给出了高斯烟流模型降解为一重积分的形式。文中还给出了当下风距离超过窄烟流近似法应用极限距离2到3倍时的近似计算方法,精确度达到了10%,计算速度提高了5倍。  相似文献   

12.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微量重金属扩散作用及其水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通过对云南泸沽湖、洱海沉积物孔隙水微量重金属剖面特征及界面扩散通量的研究,定量评估了微量重金属界面扩散作用对上覆湖水水质的影响,并探讨了春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孔隙水微量重金属浓度面均呈典型的峰形分布,界面氧化还原状况的变化是影响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微量重金属界面扩散通量在夏季明显大于冬季,深水区大于浅水区;这种擅长 用作用对湖水中微量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影响较大,尤其对深度较小,水体寄宿时间长、  相似文献   

13.
气温的垂直分布与空气污染有着密切地联系,这是因为气温的垂直分布决定了大气稳定度,而大气稳定度又影响着空气运动,进而影响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扩散理论导出的各种模式又将大气的稳定度状态与污染浓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将大气对污染物的影响模式化、参数化。如高斯烟流模式中的扩散参数α_v、α_z的取值与大气稳定度的划分有着直接的  相似文献   

14.
有机物对重金属在粘土中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实验选用填埋场垃圾降解过程中“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产生的己酸和腐殖酸及重金属 Cd、Pb、Ni、Zn和 Mn为研究对象 ,研究有机物存在对粘土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结果表明 :粘土对纯重金属的吸附随着溶液 p H值升高而增强 ;对己酸的吸附随着溶液 p H值升高而增强 ,对腐殖酸的吸附随着溶液 p H值升高而减弱 .当溶液中己酸和重金属共存时 ,由于竞争吸附使得粘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普遍有较小幅度的下降 ;当溶液中存在腐殖酸和重金属共存时 ,粘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增强 ,主要是由于酸性条件下富里酸发生解离后与重金属络合 ,其络合物与粘土颗粒有一定的结合能力 ,增强了粘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 .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自动挡烟垂壁对隧道火灾烟流的影响,本文借助火灾模拟软件FDS,采用对比分析法,以武汉市过江隧道为背景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火灾时自动挡烟垂壁对隧道内的烟气扩散和温度分布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还可以减小横向风速对上层烟气的干扰和烟气回流,可以作为控制隧道火灾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实验室自制的流化床,模拟城市固体废物研究温度对流化床粘结失流及重金属污染物在固相分布的影响。同时,利用热力学平衡模型辅证重金属在固相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利用扫描电镜鉴定了粘结体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碱金属存在时,温度越高,流化床粘结失流时间越短,粘结现象越明显。未发生粘结失流现象时,有无添加碱金属对重金属在固相中的分布相差不大;而当发生粘结现象时,重金属在粘结体中的浓度急剧上升,这是由于碱金属Na形成的低熔点物质,将重金属氧化物包覆在粘结体内或者重金属与碱金属发生化学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由于挥发的原因,重金属在固相中浓度降低。研究结果将有利于研究粘结控制的诱发因素,及其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汽车排放污染物浓度的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预测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应用简化的高斯烟团模式得到静风条件下的线源扩散预测模式。并结合高斯烟流扩散模式,建立了预测汽车污染物在任意风向下和年平均浓度的预测模式,考虑车道上存在车辆行驶的强烈机械扰动湍流和把繁忙的公路视为线源两个因素,提出了计算初始扩散参数的方法。然后,运用Turner和Pasquill扩散参数,建立了线源扩散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模式应用于预测高速公路沿途汽车污染物的浓度表明,计算值与监测值吻合较好,可用于我国公路环境影响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用分级方法评估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Cd,Zn,Cu和Pb负荷对5种土壤(油黄泥土、棕红壤、红壤、石砂土和紫砂土)中的重金属形态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未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以残余态为主,占土壤重金属总量的51%以上.随着土壤重金属负荷的提高,土壤中交换态重金属的比例增大,残余态比例下降,有效性提高,对重金属的缓冲作用下降.由于Cd,Zn,Cu和Pb本身的特性不同,土壤中各组分与Cd,Zn,Cu和Pb的结合方式及程度不同.当外源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性为:Pb>Cu>Zn Cd,酸性土壤和砂质土壤的缓冲能力较低.当重金属加入量较低时,重金属优先向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转化;而当加入量较高时,向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转化的比例增加.土壤pH下降可使交换态Cd,Zn,Cu和Pb的比例递增,降低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性,增加了重金属对环境影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谢德华  施周  陈世洋  谢鹏  宋勇 《环境科学》2010,31(9):2100-2104
基于唐南渗析原理,采用阳离子交换膜去除原水中Cu2+、Mn2+、Zn2+等重金属离子,研究影响阳离子交换膜去除各重金属离子能力大小的机制以及2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时互相干扰的机制.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膜可有效去除原水中Cu2+、Mn2+、Zn2+等重金属离子,去除率为75%~85%;在浓度相同下且重金属离子带相同电荷数时,其水化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扩散速度就越快,阳离子交换膜对其去除能力就越强;当重金属水化离子半径基本相同时,膜对原子序数小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能力更强;相同浓度且相同电荷数的重金属离子共存时,各离子同步被去除,但各离子之间存在干扰,越易于被离子交换的离子与其它离子共存时,其竞争能力越强,使其他离子的去除率降低越多;当待去除离子的总浓度远低于膜的交换容量时,离子共存时各离子的去除率相比离子单独存在时各离子的去除率下降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20.
国华三河电厂烟塔SF6示踪扩散试验共确定5次试验气象窗口,每次气象窗口进行3次试验,共有12次试验取得有效数据,基本涵盖了大风、小风以及各种大气稳定度类型.不稳定条件下,风速较小时,单位源强产生的最大落地浓度大,距离近;中性条件下,风速较大时,单位源强产生的最大落地浓度居中,距离较远;稳定条件下,中等风速时,单位源强产生的最大落地浓度小,距离较远.这与模式模拟结果通常所表现的规律相一致.类推得出电厂NOx的最大落地浓度比标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为6.97%,其环境影响可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