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绿叶》2016,(5)
正(接上期)都是因为毛腿鸡其实,桑驴子和大秃子套麝鼠的事儿,我真的不是有意坏他们而特为告与我父亲的。我当时只是想从我父亲那里知道,那兽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可桑驴子和大秃子却抓住这件事儿不放,不依不饶地硬说我是故意在坏他们。每天坝上见面儿,不免就要剜上我几眼,还故意拿鱼泡儿摔在地上踏响示意狠的动作给我看。我当然不理他们,还是照旧干我的事儿。  相似文献   

2.
豆豆 《绿叶》2005,(12)
“我没有多少值得写的,像梁从 诫先生、王灿发老师这样的人才是值 得好好宣传的,他们为中国的环境保 护做了很多事情,其中的酸甜苦辣一 大堆,很不容易。他们的事迹可以写 成报告文学。”赵永新站在一个记者 的角度告诉记者。 “我觉得梁从诫先生和王灿发教 授是当之无愧的‘2005绿色中国年度 人物’,因为我和他们接触比较多,对 他们比较了解。田桂荣女士和梁丽明 局长我只是知道,没有采访过她们, 和她们也没有深入交流过,所以不能 妄下判断。”当记者请他评价一下其 他4位年度人物时,他这样说。 在采访过程中,赵永新给我留下 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实在,不骄傲 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赵永新说,实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小时候,听村里的老私塾先生讲过很多关于科考的故事,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让考生以《深山藏古寺》和《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两幅画,很多考生的作品都不符合题意,只有一个考生在《深山藏古寺》里抓住一个"藏"字,连寺的一角都没有画出,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下挑水,有和尚必定有寺,寺在哪里,在山上藏着哩。至于《蛙声十里出山泉》,那个考生也是一只青蛙都没有画,只在溪水里画了几只小蝌蚪,得了满分。不知是老私塾先生记错了,还是我至今  相似文献   

4.
2003年,非典在中国闹得最凶的时候,我看到一位叫祖述宪的先生写的文章,题目叫“都是吃出来的毛病”。作为环保志愿者的我,这几年一直在呼吁保护野生动物,可每当我到山区采访时,好客的主人总是会向我推荐各种野味。记得一次在福建武夷山,省里的领导请我们吃饭,居然也把穿山甲摆在桌上,弄得我最后只好罢吃。不过,当时我并不是因为人会吃出毛病而罢吃。  相似文献   

5.
雕花萝卜     
荷告诉母亲,明天几位要好的同学想到她家玩。正在厨房里洗菜的母亲动作慢了下来。荷看在眼里,马上说:“妈,要是不方便,我就让她们别来了。”母亲回过头来,亲切地帮女儿擦了擦汗,说:“有什么不方便的,让她们来玩,都来!”荷看看母亲正在洗的几棵青菜,蔫巴巴的,那是母亲赶在菜市场收摊前买的,这时候买便宜。家里经济困难,荷不是不知道,母亲体弱多病,长期在家病休,父亲是个收入不多的工人,而荷自己马上就要上高三了,各方面都要用钱。每个月,母亲把各项开支算了又算,现在又是月末了,父亲还没发工资。荷怕母亲为难,该拿什么来招待客人呢?母亲看着…  相似文献   

6.
<正>在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逛书市的时候,我遇上了作者黑鹤首发赠书,但我没有获得。当时,书只赠给孩子们。后来,还是晨光出版社的编辑张萌给我寄来这本《叼狼》。《叼狼》写的不是狼,写的是狗。狗用嘴将狼咬死之后,又用嘴把狼叼回了村庄。想想,这狗的力量多大!所以在赠书会上,黑鹤特别得意于这个书名——《叼狼》,他觉得无可代替。  相似文献   

7.
雾霾来袭     
每次和父辈们一起吃饭,酒足饭饱之际,大人们都会回忆起小时候。当听到他们说自己小时候天蓝的透明之时,我就不由一阵心酸。虽然没有到过父辈们小时所生活的环境,但从我记事开始,天还没有现在这么"灰",那时只要一下雨,我就冲到雨中享受。这是上天赐予的甘露。可是现在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想就地域环境与文化问题谈几点看法。刚才我非常荣幸的听到了我的校友温铁军先生发言,我相信他比我毕业晚。同时还发现我们曾经在某些学术领域上有交叉,我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本科毕业,毕业以后留校给我的老师做助教,分给我一个课题叫做中国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问题,点名让我去研究晏阳初的“平教会”(平民教育会)。当时我是刚毕业的一个学生,于是努力地去研究,在老师的讲稿里,他对这些人的政治结论是“反革命”的。当时我闹不清楚,这些人都是留洋的博士,他们回来以后,脱去西装和长袍马褂,到农村去,在那里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怎么会是反革命呢?我带着这个问题一直很长时间。前几天我回想自己的创作生活的时候,还  相似文献   

9.
肖菡 《环境教育》2013,(4):79-79
我的爷爷是一个身体硬朗,整天笑眯眯的倔老头。自从我当上了"绿色小记者",我就经常向老师借阅《环境教育》等书籍带回家看,爷爷也经常带着他的老花眼镜,看得津津有味,还经常和我讨论关于环保的问题。有一天,我们在餐桌上有说有笑地吃饭,爷爷  相似文献   

10.
7月25日是绿色营出发的日子。我一早起来,整理行装。6点40分电话铃响了,一个万万没有想到的噩耗从医院传来:马霞刚刚去世了。当时我好像非常冷静,第一个念头是感谢上帝,她没有经历痛苦。许多人告诉我,癌症的痛苦是非常可怕的。这种信息一直折磨着我,比自己得了癌症还痛苦。现在她突如其来地异常平静地走了。昨天她还接待了三起客人:两位亲戚,一位作家,一位在家护理过她的护士。还对我说:“明天绿色营学生要见我,给我带把梳子来。”我告诉她:“明天中央电视台只跟绿色营到石家庄就返回来,31号再乘飞机去追他们。我也准备这样,…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到: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  相似文献   

12.
周小菲 《环境教育》2008,(10):23-23
我还上小学的时候,就对环保问题特别关注,不过当时国内环保方面的杂志还不是很多,适合我的就更少了。有一天,我在学校阅览室发现了一本《环境教育——地球的孩子》,立刻就被迷上了。后来我就让妈妈给我订了一份,现在我已经是中学生了,《环境教育》依然是我非常喜欢看的杂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老虎”     
叶榄 《环境教育》2005,(9):68-68
“老虎”是条狗。小时候,在我的老家豫南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狗的习俗。我的儿时记忆很多都与狗有关,“老虎”就是其中印象很深的一条。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老虎”就在我家,据说作为看家狗它已经活了好些年了。吃饭时,它在腿前转来转去,在桌底出出进进;睡觉时,它为我们守夜;玩耍时,有它伴于身边;走路时,它前前后后地奔跑嬉闹……“老虎”陪伴我度过了多少难忘的童年时光啊!终于有一天,“老虎”不见了,母亲难过地说,“老虎”肯定是被人用“三步倒”毒死了。我当时心里很难过,流出了眼泪。但还是心存侥幸,希望“老虎”还能回来。于是站在老家…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家乡,只认桑葚不认桑叶,更不知蚕为何物。高大苍劲的桑树,站在我家乡莽苍的山野里,显得威风八面极为壮观。对于它,我是敬而畏之的。畏从何来?母亲说过,桑树老人一旦被谁激怒,会以它巨大的枝条将侵犯它的人和物拍成碎片。这样一来谁还敢去冒这个险呢?当时母亲的危言,的确镇住了我们的野性。家乡的桑树,都生长于高高的山上,因了风清而雨爽,所结出的桑葚有然颗粒饱满,味甘而又不腻,一到嘴里便绵绵地化掉。  相似文献   

15.
"老虎"     
“老虎”是条狗。小时候,在我的老家豫南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狗的习俗。我的儿时记忆很多都与狗有关,“老虎”就是其中印象很深的一条。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老虎”就在我家,据说作为看家狗它已经活了好些年了。吃饭时,它在腿前转来转去,在桌底出出进进;睡觉时,它为我们守夜;玩耍时,有它伴于身边;走路时,它前前后后地奔跑嬉闹……“老虎”陪伴我度过了多少难忘的童年时光啊!终于有一天,“老虎”不见了,母亲难过地说,“老虎”肯定是被人用“三步倒”毒死了。我当时心里很难过,流出了眼泪。但还是心存侥幸,希望“老虎”还能回来。于是站在老家…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时代进步,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请看“环境与健康”栏目的《电脑垃圾何处去》。如果你知道,制造一台电脑要用700多种化学原料,而这当中有一半是对人体有害的,那么你会作何感想?更重要的是,对于这些废物,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好的处理方法。当我们被电脑垃圾围困的时候,我们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7.
槐花香满径     
经过朋友的住处,湖边小径上落满了槐花。朋友说,四年了,他却从来没有留意过这里有槐花。现如今,离别在即,他才发现,槐花很香,这里的一草一木原来如此地亲切。鸟儿飞过,思绪穿过了泾河……母亲打来电话,想必故乡的槐花正飘洒了一地。一直以来,母亲在电话里从不和我说那些关于故乡的草啊树啊的,每每问及,母亲总唠叨我不说正事。其实,很久没有回家了,每次与父母通电话,除了问候父母的安康和地里的收成外,我自己都不知道该说些啥。而母亲,更不主  相似文献   

18.
山羊     
那么我记忆中的童年故乡的竹园呢?那些小竹子叫蜜饯,一根根翠绿地簇拥着,这是田野上的绿色的方阵,也是我弱小的灵魂的栖息之所。那时,我放一只羊,背着羊草筐把这只白色的小山羊牵到竹林里,我靠着竹根想着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自己对自己说我应该长出翅膀。太阳落山的时候,我牵着小羊回家了。天一黑母亲便不让出门。在我远离母亲之后,牵挂的丝线折断了,我要夜行。没有小竹子只有粗壮的毛竹。和我一样,竹子也老了。我最惦念的是那一只白色的小山羊,它那么温顺,我到底也没有看见它长出两支长长的犄角来,它的眼神会使你想起乡村里某一个脾气很好…  相似文献   

19.
荒原的记忆     
《绿叶》2020,(7)
正那年我给内蒙古的家里打电话,母亲说风大听不清我的声音。当时风暴中心正从内蒙古地区向南移动,北京地区的天色开始浑浊。母亲说,这里的天是黄颜色的。家里和外边都是黄颜色,天上下黄土呢。我说,你小时候见过这种风没有?她说,印象里,小时候刮风,没这些年刮得厉害。那时候冬季刮干风,实际温度比现在低,冷气重,沙子没有这么多,放眼望出去,看不见  相似文献   

20.
请母亲种菜     
吕非 《绿色视野》2008,(11):58-58
这几年,母亲从乡下来城里看我们时,总是大包小包地带来许多蔬菜,有时乡邻家里杀猪时,还带些土猪肉来。以前,我总是怕母亲累,让她别带那么多,说城里什么没有,又不是买不起?!可如今我不得不认可了母亲的行为,每次母亲来时,我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