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尼日利亚的钦努阿·阿契贝对文化采取一种包容辩证的态度即"从中间立场来看待事物"。这种文化选择,最深刻地体现在反击殖民文化、书写本土文化的《瓦解》中。《瓦解》的主人公奥贡喀沃的毁灭正是由于坚持文化的强势,不肯妥协和变通而造成的,这是他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而他对伊博传统文化的背叛则直接导致了他的失败。阿契贝的"中间"文化观是伊博人偏重二重性的文化传统、非洲万物有灵的宗教传统和东方天人合一的传统文明共同造成的。当然,他本人的生存体验也至关重要。阿契贝的"中间"思维促进了对文明普遍性的质疑与对人性共通性的思考,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和谐共生,对于提高东方文明的重要地位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化体系构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一环。按照生态学原理,潞安矿区生态文化主要包括主体文化、客体文化、结构文化与功能文化4类。基于潞安矿区文化生态化建设实践,提出了"行为-意识-行为"范式下的生态文明矿区文化体系,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构建法规制度约束下的被动行为框架、培育文化意识形态框架、创建道德约束下的绿色行为框架。这些均可为其它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素材。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方式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人类自我完善的社会价值形态。道德金律是某个特定文化圈内最基本的道德共识。儒家文化和基督教作为对中西文明的历史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伦理思想,都形成了各自独有的黄金法则。本文拟通过评析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督教的"己所欲,施于人"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汀阳教授的"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条道德金规则,进一步融汇诸家精华、博采多方睿识、汲取彼此智慧,探寻一种新的求解思路。  相似文献   

4.
尼克·库尔德里的新著《媒介·社会·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体实践》对当今数字媒介背景下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解析。该书通过分析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学术理论,深刻解析了"数字化民主"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丰富了"媒介力量"的学术理论。本文从数字媒体和社会理论、网络社会与政治、媒介文化以及媒介道德等方面予以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5.
罗素的人性论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人性结构包括本能与理智。人作为高等动物具有自然的本能,而又超越了动物性,具有精神性的理智,本能和理智作为人性内在的矛盾,使人类需要伦理学;另一方面,人性可分为个体性与社会性。罗素从生物学角度指出,人是半群居动物而具有社会性,个体性使人有个体利益需要满足,社会性使人服从集体利益的需要,两者也是矛盾的,也需要伦理学的调节。因而,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在阐释人性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评析,指出罗素人性论的特点和其在罗素的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一、没有适度的警示、惩戒不利于人格的完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作为自然生命体,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有意识的单个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作为社会化的人,则是个性与社会文化规范的统一。既保留着人类本能欲望和需要的丰富性,又能能动、和谐地适应社会价值尺度和文化规范(伦理、道德、法规、法律等)的要求。教育义不容辞地担当着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使命。如果一个人的个性不能保持独立、完整,被强大的社会规范所湮没,那么他就将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溯论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天人关系的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演绎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关系思想。红色文化要建构自己的天人关系,就一定要辩证地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基于西方文化语境下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二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都遭遇难题的状况下,红色文化应该深入发掘自身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早日实现历史性时代性的"转型升级",为人类开拓文化前景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物质基础方面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我国迎来了构建生态文明"新文化"的历史使命。为此,继承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已有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文化内涵,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新生态文化",实现生态文明"物质与精神"的同步超越,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境界的重要之策。  相似文献   

9.
刘佳  滕金凌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7):1760-1776
在我国大力推进文明旅游示范区和示范单位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引导和培育红色旅游景区游客的文明旅游行为,对于推动新时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和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规范激活理论、敬畏原型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统筹考虑红色精神弘扬和红色文化传承功能,构建纳入敬畏感和自豪感情感因素的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理论分析框架,选择我国红色旅游代表性景区台儿庄古城、岳麓山、陆军讲武堂旧址等作为案例调研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促进游客实施文明旅游行为的关键因素、作用机制及其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情景中,后果意识、责任归属、道德规范与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之间的假设关系得到了验证。(2)敬畏感通过道德规范显著正向影响游客实施文明旅游行为,游客体验到的敬畏感越多,则感受到实施文明旅游行为的道德责任越多,且实施文明旅游行为的可能性越大。自豪感对道德规范和文明旅游行为意向没有显著正向影响,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体验到的自豪感未能在促进游客文明道德责任提升和实施文明旅游行为中发挥作用。(3)景区知名度负向调节道德规范与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正向关系,景区知名度较高时,道德规范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较小。因此,应增强游客对不文明行为的消极后果认知,提升游客负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营造红色旅游的庄严氛围,激发游客的敬畏感,高度重视知名红色旅游景区的文明示范和引领,以期为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冬香  刘镭 《环境保护》2020,48(12):74-75
正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文明"是一种人类脱离自然生态系统束缚后的秩序形态。在一定秩序内出现了国家、社会、家庭等人类组织,科技、文化、信仰等被创造出来并得以延续,道德、法治、伦理等成为新的约束力量,而这一切现象的本质,都可以归结为人类生产能力的提升,不再依赖自然赋予。生产能力与创造能力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人类创造的财富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物质性的,如工具、建筑、服饰等;其二是精神性的,如道德、宗教、信仰等,由此可将文明统称为"人类创造的物质性与精神性财富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