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建立北京市各工业行业与大气环境和GDP的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行业能源消费量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承、相互影响。据此,提出具体转移升级路径:1将橡胶塑料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转移到河北,与河北省形成产业集群效应;2保留石油加工炼焦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3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和计算机通讯等电子设备制造业采取半保留半转移措施;4对化学纤维制造业采取就地转型升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灰色理论模型在河北省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将来更有针对性的治理河北省大气环境,根据河北省2003~2012年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PM10、NO2、和SO2的监测结果,通过灰色系统GM(1,1)残差修正模型预测了河北省大气环境质量未来3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北省大气环境中3种主要污染物在未来3年内均逐渐下降,且达到二级环境质量标准,其中,PM10仍为河北省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灰色系统GM(1,1)模型要求数据较少,计算量适中,精度较高,相对误差为0.014%~9.569%,预测结果与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吻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省6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国家和河北省生态扶贫相关的政策,并利用Arc GIS对河北省土地利用类型、自然保护区分布状况、生态功能重要区、生态脆弱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优先区等要素进行聚类分析,按照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和贫困现状将贫困区域划分为生态移民、生态工程、生态旅游、生态产业和生态种植五类,分别叙述了五类区域的分区状况和生态扶贫方向。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为加强行业协会建设 ,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建立和健全行业和企业自律机制 ,规范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维护同行业企业的合法权益 ,不久前印发了《工业行业协会制定“行规公约”参考要点》 ,现转载如下 ,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碳排放关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首先测算了我国工业各行业近十几年来的碳排放量,并总结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的特征,进而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量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产值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测算工业各行业单位GDP碳排放量的变化,分析了工业行业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最后文章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建议,以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碳排放量基本等式,测算了2001-2010年我国工业各行业的碳排放总量,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的主要特征,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量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工业行业产值与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有较大的趋同性,但不同行业的趋同度存在差异,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工业行业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综合法评价新乡市大气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乡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数据为依据,总结了这3种污染物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关联度判断出新乡"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均为Ⅱ级,环境质量优劣次序为:2010>2008>2009>2006>2007,与实际的污染程度相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为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工业总产值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明确各工业行业的发展质量,以2005~2014年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和SO_2排放量为数据源,首次提出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IEII,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排放强度的横向SO_2排放强度分析和纵向各行业SO_2排放趋势及高排放行业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表明高SO_2排放强度行业具有高经济总量、高污染物排放总量,高污染物排放强度的特点;工业各行业排放强度趋势分为下降、先降后升和波动三种类型的趋势;高排放强度行业组成较为稳定,主要集中在造纸业、电力热力行业、非金属矿物业等3个行业。SO_2排放强度因各工业行业而异,实施分区域、分行业差别化总量控制要求更为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9.
在梳理北京市1998~2018年大气环境质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气环境改善情况及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研究数据表明,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问题仍然突出,对此提出了北京市大气环境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河北省医疗废物焚烧行业排放现状与国内外医疗废物焚烧标准的比较以及对该行业现行污染控制技术、监测要求及存在主要环境问题的分析,得出河北省该行业有很大的技术提升空间,为严控河北省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机构污染物排放提供了论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河北省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计算河北省2010年省级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归一化系数,并对各县市的归一化系数进行分析和研究,绘制2010年河北省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等级图,清晰反映出全省的区域分布特征,为河北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浅析珠三角工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物的灰色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  马民涛  廉婕 《四川环境》2013,32(2):78-81
根据2004—2009年珠三角地区各种工业结构、总产值以及工业“三废”排放量等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珠三角工业生产规模结构、轻重工业结构、行业结构、工业生产结构与不同环境污染物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珠三角3种生产规模的企业中与工业“三废”关联最大的是中型企业,其次是大型企业,小型企业最小;相对重工业,珠三角轻工业与工业“三废”的关联较大;珠三角工业主导行业与工业“三废”的关联度排序: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就产业结构来说,与污染物的灰色关联度依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整理分析2009—2013年河北省自然地理、资源能源等自然概况以及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发现河北省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扭转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环境质量改善的责任和任务更加艰巨,环境风险防范难度越来越大,生态建设工作亟需加强。但政府和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经济新常态战略的提出又为河北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重大机遇。总之,河北的环境保护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14.
港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城市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以营口市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营口市1995-2009年以来城市相关产业与港口吞吐量进行关联度分析,其结论为:港口经济与城市工业、建筑业关联度较高,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关联度相对较低;在城市经济的促进下,港口临港工业正在形成,但是港口经济对城市服务业带动较小.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和行业政策研究》课题6《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经济决策优化研究与示范》课题实施方案评审会。课题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结合成本效益分析、政策优化模型和情景模拟,构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经济政策协同的决策优化方案。新疆环科院作为参与单位负责《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经济政策优化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境管理》2014,(4):23-23
河北省政府督查室日前会同河北省环保厅、省工信厅对全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项目进展进行了专项督查。结果显示,钢铁、水泥和电力行业的治污项目总体进展顺利,但玻璃行业的治污项目进度滞后。 据介绍,《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共涉及606个污染治理项目,截至7月底,河北省已完成验收项目391个,未动工项目120个,项目完成率为71.6%。  相似文献   

17.
生态工业园通过将循环经济与工业生态学理论相结合,有效实现能流物复。针对目前河北省未获得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现状,首先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的内涵与特征,进而介绍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并对河北省如何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石油资源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大庆市为例,以SPSS17.0为分析工具,对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工业排放、经济发展、能源消耗、污染防治和气象等众多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证明:大庆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3个因子:污染排放和工业生产影响因子、对大气环境质量有利的(在特定时期内)GDP增长及气象影响因子和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有益的环境生产影响因子;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模型,经显著性检验,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和可信性。本文的研究对促进大庆市大气环境改善和大气环境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其他城市大气环境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跨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环境安全。美国和欧盟在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中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对中美欧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在组织机制、法律法规、机构建设和监管手段等4个方面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国情,试图为我国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的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美国、欧盟跨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对香港特区环保署、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等相关部门的走访,分析了粤港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现状与挑战。从粤港“一国两制”的区域特征出发,探讨、研究并制定了粤港跨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目标及需求分析。在尊重国情的基础上,适当借鉴欧美经验,对粤港区域大气环境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