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伴随着次生事件,形成连锁反应,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各类突发事件之间的不同关联,分析了突发事件演化的不同模式,提出了突发事件点、链、网、超网间的4层演化模式框架,并针对突发事件的不同演化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突发事件的4种演化模式。研究结论对于预防灾害的扩大,以及灾害的宏观预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何佳  苏筠 《灾害学》2018,(4):223-228
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及重大灾害事件的演化与发展过程成为灾害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梳理和分析极端气候事件演化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主要从演化阶段、演化方式、演化分析方法三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阐述了用于辨析灾害事件复杂演化结构与耦合关系的多维度研究方法——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在极端气候事件演化分析中的应用。综述发现,当前极端气候事件演化研究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要重视极端气候事件演化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加强极端气候事件演化的定量分析,加强极端气候事件与社会系统“转入-转出”的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3.
吴晓涛 《灾害学》2014,(1):157-161
应急准备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域的核心概念。目前,美国的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近十年来美国高度重视应急准备工作,而我国应急准备研究刚刚起步。因此,研究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目标的演化特征对于推进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2003-2012年间美国政府出台的与应急准备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南、标准等,从概念界定、目标设计和技术配套三个方面,深入剖析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目标的阶段特点,研究其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王艳灵  王恒山 《灾害学》2011,(4):106-109
随着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增高,事件种类也不断增多,如何防范与应对已成为当前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超网络是高于又超于现存网络的网络,它可以用来描述和表示各种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超网络模型上的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并提出了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冰雪灾害危机事件演化及衍生链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运用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冰雪灾害危机事件演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冰雪灾害危机事件演化构成和衍生链特征进行了分析.以2008年冰雪灾害危机事件演化为例将冰雪灾害危机事件演化划分为4种类型,构建了冰雪灾害危机事件演化的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冰雪灾害危机事件衍生链的特征,并对冰雪灾害危机事件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为控制冰雪灾害危机事件的演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伟珂  花翠 《灾害学》2015,(2):152-157
从突发事件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对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动态演化全过程进行研究,将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恢复期四个阶段,并深入分析突发事件阶段性特点,推知每一阶段物资需求和应急物流特性。通过跟踪突发事件生命周期演化过程,相应地将应急物流虚拟联合体的运行分为酝酿期、组建起、运行期、终止期四个阶段,并根据每一阶段应急物流特性构建应急物流虚拟联合体在各周期阶段的运行模型,最后阐述了虚拟联合体运行的几点注意事项。目的是切实有效地集成和整合社会专业资源,科学指导应急物流虚拟联合体的社会实践,提高突发事件整体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灾害复杂性的地理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学》2020,(3)
该文从地理学研究的视角,在形态结构、时空格局、演化过程、发生机制四个维度上梳理了灾害及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的表现特征:灾害表现形式及其后果的复杂多样,组成要素和影响因子多样的、多层次、多尺度的复杂系统结构,时空格局的规律性与意外的随机性并存,灾害系统演化的动态变化与不稳定周期性、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性与趋势的不明确性,灾害驱动机制的错综复杂。灾害系统的复杂性是由地球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所决定,这种复杂性可以运用灾害因果关系的DNA模型来解读,即地球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分别为DNA模型的两条链,相互作用就是连接两个链的氢键。这个双螺旋结构的自然与人类社会交互系统构成了灾害因果关系的基础,这意味着自然与人类社会两个要素本质上是交织和相互联系的,同时各自有自身的演化方向,灾害不是来自一个方面,而是来自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灾害是一个系统结构方式造成的现象,是系统发展的结果。灾害DNA结构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则奠定了灾害形式的复杂性、灾害时空格局复杂性、灾害系统演化、灾害驱动机制复杂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米俊  李超  王迪 《灾害学》2024,(1):29-36+44
应急物流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挑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环节。以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文献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隐含狄利克雷分析(LDA)主题模型挖掘国内应急物流研究主题。在此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SNA)工具厘清应急物流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从研究主题来看,我国应急物流研究主要包括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应急物流模型和算法、应急物流管理,以及应急物资保障四大研究专题;从主题演化路径看,我国应急物流演化可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3—2007年的基础性研究;第二阶段从2008—2017年,以模型构建、算法求解与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第三阶段从2018年至今,聚焦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应急物流的文献数量显著增加。研究有助于明晰应急物流的研究体系现状及其演进过程,为未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灾害学》2016,(2)
考虑到某一灾害事件可能会由多种源发灾害事件相互耦合作用造成,且次生灾害事件的演化过程可显著反映出整个灾害事件演化情况,通过引入"初始灾害事件"、"耦合灾害事件"等概念,并基于灾害演化网络,提出了灾害裂痕分析方法,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灾害演化的分析中,从灾害裂痕范围和灾害裂纹深度两个维度分析了灾害演化的机理及其整体情况,最后总结出灾害裂痕分析方法的作用及意义,对开展防灾减灾及应急处置等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灾害演化网络的风险分析方法,针对城市暴雨灾害的演化过程进行了风险分析。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北方城市暴雨灾害演化网络模型,将危机事件分为三个等级,并探讨了事件级别和出入度的关系;分析城市暴雨灾害链演化特点和暴雨危机事件后果蔓延规律,得到关键危机事件和演化链。结果表明,交通堵塞是我国北方城市暴雨灾害系统中关键危机事件;暴雨灾害演化系统存在短链、长直链和循环链三种结构,其中循环链中的危机事件互为因果,可自行激化,是灾害演化网络控制的关键结构。  相似文献   

11.
李国旗  刘思婧  朱炜 《灾害学》2016,(4):166-170
为提高应对高速铁路突发事件的资源保障能力,从突发事件-资源关联视角,建立了高速铁路突发事件和应急资源的分类体系,提出了高速铁路突发事件-资源的关联强度和关联结构测度方法。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突发事件-资源间的相互关系受事件类型、持续时间、波及范围、等级与强度、发生概率等影响,可综合运用致灾因子、事件因子、救援能力承载因子进行强度测度;相似度理论和案例推理方法有利于揭示事故类型、等级、波及范围、所在区域救援能力与资源需求量和结构间相互关系,可用于确定不同高速铁路突发事件下不同类型的资源量和比例结构;将既有线铁路、城市地铁的历史数据/案例推广到高速铁路,可弥补现有突发事件样本数不足,扩大基于案例推理/规则推理的应用范围,提高高速铁路突发事件资源需求测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如果缺乏事前的应急预案,一旦遭遇类似事件,其损失必然是惨重的。所以,我们每个中小学、幼儿园都应当建立一套应急对付突发事件的预案。制订安全预案的对策与原则说到校园安全预案,我们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现状及展望——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羽  温家洪  景垠娜 《灾害学》2010,25(1):112-118
应急预案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起到迅速反应的作用,因此成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还存在着预案格式雷同、脱离部门实际、分级体系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不同预案间接洽性不够、预案建设数量质量不够、缺乏后续管理等种种问题。分析了国内应急预案体系的现状,并探讨了对应急预案体系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突发事件连锁反应分析,认为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冰雪灾害是由自然灾害引发的连锁反应事件。选择了新浪网冰雪灾害报道专题的近4 000篇报道作为数据源,从时间、空间和事件角度揭示了此次冰雪灾害的演化过程,并分析了事件扩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按照我国应急响应机制,某地区发生突发事件后,根据灾害后果不同需要启动不同的预案体系。通过灾害后果的系统分析,研究了预案体系的启动机制,梳理了预案体系的演化模式,从演化时间维度建立了预案体系点、链、网3种启动模式,并系统分析了各启动模式及其相应的结构特征。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预案体系的3种启动模式。研究结论有利于预案体系的合理启动,提高了突发事件应对的有效性,为应急预案体系的启动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深圳市高层建筑为研究实例,介绍了香港大学的城市灾害损失评估及应急反应管理系统,并采用此系统内置的建筑易损性分析模块,结合泛珠三角地区灾害危险性概率模式,场地特征及高层建筑实地调查分析结果,从建筑安全性角度对深圳市的标志性建筑进行危险性分析,进而对深圳市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管理建设提出建议。作为应用实例,模拟一定概率条件下的灾难事件发生时的建筑物损坏情况,归纳出高层建筑的损坏模式,总结深圳市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隐患,提出目前防灾减灾急需实施的相应步骤:建议在一元化的城市灾害预警和应急指挥体系下,整合各个灾种防灾减灾管理部门的资源,以科学分析软件为灾情模拟和决策预案制定的工具,使危机处理的理念由领导决策型转向科学分析型,加强城市应对面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任何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一定会影响到公众的心理,而公众的心理行为反过来又会对事件的发展演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危机发生时期,相关政府部门尤其需要了解突发事件中的公众心理,并通过科学地发布风险信息来减轻和化解社会心理压力,同时引导公众正确地认知风险。从风险沟通的角度入手,以问题形式报告了心理学界在风险认知及行为决策方面所积累的研究,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方案的制定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地震应急组织体系及财政应对地震类灾害的流程分析,结合国外应对地震类突发事件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公共财政应对地震类灾害事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通过对应急管理主体机理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公共财政应对地震类突发事件的五大机制,即公共财政日常运行机制、震前预警防范机制、震时响应机制、震后恢复重建机制和财政监督检查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复杂网络的台风灾害演化系统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针对自然灾害演化系统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的思路与方法。以"莫拉克"台风为例,构建了包含30个危机事件与39条连接边的台风网络演化模型;采用网络节点的出入度、子网节点数和包含节点的支链数进行风险分析,并确定关键节点,进一步提出断链方案和控制建议。结果表明:狂风、暴雨、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交通堵塞和村庄毁坏等事件风险较大,是台风灾害系统的关键节点。据此提出建议:提高城市排水系统运行能力,加强交通系统监管和调度力度,启动农村人员安置和灾后重建预案。  相似文献   

20.
美国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瑟 《防灾博览》2014,(4):74-75
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但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在处理这些事件的过程中,美国联邦政府经过长期运作,形成了一套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与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