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三峡库区农户的兼业特征及其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成员是否有专业技能、承包地是否流转、家庭总收入和家庭非农收入对三峡库区农户的兼业程度有显著的正影响;户主年龄、人均耕地面积和承包地距离公路的远近对三峡库区农户的兼业程度有显著的负影响。据此,提出加强对农户成员教育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和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培育合理科学的土地流转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西龙湾村9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总体上较强烈,且农户的意愿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流转期限、流转价格、对土地的认知、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为了提高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需要增强农户的政策意识,明确定位政府角色,构建农地流转市场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山东省391份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宅基地"三权分置"背景下的农户城镇化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年龄、土地征用情况、土地转入意愿、村里宣传农业振兴情况、宅基地申请与审批程序认知、宅基地交易对象认知对农户城镇化意愿有显著负向作用;文化程度、当前职业、宅基地权属认知、宅基地流转认知对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②农户对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正确认知程度低,导致其对农户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有限。③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存续可提高农户的城镇化意愿,其中宅基地的影响作用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4.
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接受意愿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每公顷营林成本、劳动力人数对农户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接受意愿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年龄、长期外出打工人数、耕地面积具有负向的显著影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政府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旅游扶贫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影响到农户对生计策略的选择。借鉴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关于生计资本的研究结果,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河南省西河村为例,对乡村旅游发展框架下的农户生计策略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受教育程度、能否获得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住房情况等因素正向影响着农户参与旅游生计活动的意愿;农户实际耕种面积作为农户的自然资本负向影响着农户参与旅游生计活动的意愿;农户家庭是否有男性成年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能否获得物质支持等因素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地流转具有激活林业市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林业经营效率的作用,而产权是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基于福建省5地市10县域的实地调查获取的668户农户问卷,通过建立DEA-Tobit模型,在不同产权类型视角下研究林地流转对林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并对产权因素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流转对农户林业经营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林地流转可促进林业经营效率提高,不同流转方向和产权特征下的影响具有差异。(2)农户林业经营效率整体偏低。按照流转和产权特征分类,流转户效率高于未流转户,联合产权特征农户效率高于独立产权。(3)产权异质性对土地流转和林业经营效率产生影响。独立产权对林业经营效率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通过土地流转对产权产生间接影响,联合产权对林业经营效率影响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林地细碎化程度不断加剧,农户的林地经营难度有所增加。林地细碎化、林地流转对林地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方式如何?基于福建省23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林地细碎化、林地流转的角度分析了对林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细碎化、林地流转对林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户主身份、投资营林风险大小、林业劳动力占比、家庭总收入、林业收入占比、林地质量、申请采伐限额指标难易程度对林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为例,实证分析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一般信任对农户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对亲人、外乡人、村干部、邻居、政府的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农户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兼业及其环境认知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其中农户的环境认知效应最为明显。基于此,可通过丰富农户人际关系网络,完善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探索第三方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来提高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  相似文献   

9.
以武汉城市圈典型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从分布式认知视角寻找影响土地转出行为的因素,旨在为引导湖北省土地健康转出提供参考。基于287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受到个人因素、地域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个人因素中受教育年限,文化因素中血缘情结、土地流转政策满意度、政策执行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和转出价格满意度对土地转出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地域因素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和家庭耕地总面积对土地转出行为存在显著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农村教育、增加非农就业、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公平公正转出等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化肥是中国农业生产中最基础的物质投入要素,而化肥的过施滥施则是造成和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农户作为化肥施用行为的主体,引导其科学施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区353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依托社会嵌入理论,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农户减施化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农户减施化肥意愿不强;农户减施化肥意愿不仅受到经济利益因素的驱动,还受到社会背景特征、农户自身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政府支持、农户认知及社会关系等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减施化肥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对科学施肥行为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构建科学施肥的社会嵌入环境,提高农户关于减施化肥方面的认知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关系在科学施肥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对成都市农户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响应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实施后,农户在耕地保护、土地承包、土地流转、接受先进技术和维护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意识增强,农民的种植热情与土地增收期望比政策实施前有所增强;2农户更愿意接受补偿标准较高、补偿方式自主性较强且有助于解决养老保障的补偿模式;3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响应状态受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农业净收入占家庭净收入比例、是否村干部、务农身份类型、自信程度、对突发事件的抵抗力与孤单程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户对林地的生计依赖性同时受到农户家庭因素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由此构建了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性测算模型,并考察了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性与农户对林地流转意愿的关联性。利用福建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得到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度,并基于此对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性与他们对林地流转意愿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探讨。结果表明: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度在不同区间内的分布较不均衡,且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性较弱的农户数量所占的比重较高。同时,农户的林地流转意愿与他们对林地生计的依赖性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关系。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文中的两个基本假设:农户对林地的生计依赖性越强,农户的林地流入意愿越强,流出意愿越弱;农户对林地生计的依赖性越弱,农户对林地流出意愿越强,流入意愿越弱。  相似文献   

13.
农业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农业发展的关键是要依靠农业科技。基于福建省24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性别、对农业生产动态的了解情况、与农技站交流情况、新品种的销售前景、农业技术指导情况、新品种种苗的获取、周围人对新技术重要性的认知、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新技术需求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农业劳动力比重、土地用水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提高农户新技术采纳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农业发展的关键是要依靠农业科技。基于福建省24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性别、对农业生产动态的了解情况、与农技站交流情况、新品种的销售前景、农业技术指导情况、新品种种苗的获取、周围人对新技术重要性的认知、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新技术需求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农业劳动力比重、土地用水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提高农户新技术采纳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缔约对象选择问题阻碍了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通过构建缔约对象推荐模型,减少信息搜索难度,为农户推荐缔约对象。借鉴协同过滤推荐思想,根据土地流转过程中双方决策的影响因素,提取个体特征,计算特征值之间的距离,再计算个体之间的相似度。以历史合作为媒介,考虑合作评分的影响,最终得到农户与待匹配企业之间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为农户推荐缔约对象。通过MATLAB对农户缔约对象的选择过程仿真模拟分析,产生推荐列表,根据推荐列表计算推荐结果的准确率。从准确率来看,该推荐模型准确率较高,能帮助农户降低缔约对象的选择难度。  相似文献   

16.
农户是农地整治项目的最终受益者,农户参与出资可作为农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的一种合理供给渠道。从理论上分析了后期管护农户出资行为,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支付意愿是影响农户支付意愿额度最关键的因素;(2)农户支付能力、农户对后期管护工作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和农地整治项目工程设施质量对农户出资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承包地面积对农户支付意愿额度的总效应为负;(4)采用统一无差异的出资方式是低效率的,而基于农户承包地面积差别化的出资方式是合理有效的。为促进农户参与出资,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农户对后期管护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加强农地整治项目施工监管力度,提高项目工程设施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自我效能、结果期望、外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农户参与股份合作制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采用武汉城市圈农地入股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外界环境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决定性因素,自我效能是关键因素,结果期望对自我效能和环境因素产生间接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增强农户主体地位、吸引多要素入股、推进合作社政企分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监督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作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典型模式,运用296份问卷数据,系统分析了构成要素和农户特征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农户满意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农户的满意度受补偿机制构成要素和农户特征的双重影响;②将农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的耕地保护基金构成要素依次为补贴资金账务公开度、补贴资金监督管理力度、补贴依据、补贴资金使用要求、补贴资金分配比例、补贴方式和补贴标准;③农户的年龄、党员身份、家庭实际耕种面积、流转出耕地面积、农户对政策的了解度和政策价值性的认知均显著且正向影响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的农户满意度,而家庭需抚养人数和承包地面积具有反向的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湖北省的农户数据,分析农户低碳经营现状,构建平原(丘陵)农户和山地农户Logit回归模型,探讨不同地形农户低碳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在灌溉、保护性耕作、地膜处理方面低碳经营程度较低。农户低碳经营意愿具有区域差异性,平原(丘陵)地区和山地地区的农户具有低碳经营意愿的比例分别为52.4%和44.3%,影响这两类地区农户低碳经营意愿的因素同中有异。碳排放信息的关注度对两地区农户均具有显著影响,是否具有非农业技能、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周围人低碳行为的影响、作物出售比例对平原(丘陵)地区农户有显著影响,种植规模对山地地区农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对策,提高农户低碳经营意愿,推进低碳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土地承包权调整模式下农户投入意愿与选择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分析了不同土地承包权调整模式下(3—5年、5—10年、10—20年、30年和长久不变)农户的投入意愿和选择取向。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农户对土地承包权调整相关政策的认知和了解度较高。(2)无论是经营自家承包地还是租用他人承包地,随着承包期限(或租用期限)的延长,农户的投入意愿逐渐提高。(3)受访农户总体上希望土地承包期限延长,但仍有近50%的农户希望定期调整土地承包权。研究结论表明,提高农户对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权期限、承包方的责任和义务的了解和认知度,有利于激励农户对农地的投入意愿;土地承包权的稳定性是影响农户对农地投入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应进一步保持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总体稳定性,强化农地承包权的用益物权属性;不同类型的农户对土地承包权调整模式的选择取向具有较大差异性,反映出土地承包权稳定性下正效应(促进农户投入,提高农地集约度)和负效应(较大比重农村人口"生而无地"的不公平性)的共存性,应在保持土地承包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考虑家庭人口变动和农村人口迁移进行土地承包权的局部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