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环境保护部批准《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为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标准,批准《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并由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和指导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环境管理,现批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公布。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下列标准废止。一、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冶炼渣(GB 16487.2—2017)。  相似文献   

4.
正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黄金行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排放造成环境污染,规范污染治理行为,推动行业污染防治技术进步,我部组织起草了《黄金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5.
正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再生铝企业因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规范污染治理行为,推动再生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进步,我部组织起草了《再生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现印送给你们,请研  相似文献   

6.
《化工环保》2007,27(5):488-488
4月1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2007年第32号公告: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现批准《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等三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规范固体废物进口管理,防治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及有关法律法规,海关总署、生态环境部对限定固体废物进口口岸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对现行的《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和《非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将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8个品种)、未经分拣的废纸(1个品种)、废纺织原料(11个品种)、钒渣(4个品种)等4类24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  相似文献   

9.
正环办科技函[2017]2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各直属单位,各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全国性行业组织及有关单位:为贯彻《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推动相关领域污染防治技术进步,满足污染治理对先进技术的需求,我部决定征集、筛选先进技术并编制《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和《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为各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参考。为做好目录编制工作,请针对以下重点领域,对照推荐要求认真组织本地区先进技术的推荐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相关工业行业脱硫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已批准《烟气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氨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一、《烟气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HJ 178—2018);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引导废纸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废纸集约化加工水平,我部制定了《废纸加工行业规范条件》,现予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2.
正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等法律法规,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制度,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起草了《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征求意见稿)》。并予以公示,公示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我部组织编制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并于2019年9月征求了各有关单位意见。根据反馈意见,我部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修订稿)》(二次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二次征求意见稿可登录我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完善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工作,促进冶金行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8号)等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防治硫酸工业废气、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硫酸生产厂或车间。 1.标准的分级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二级:  相似文献   

16.
正公告2016年第82号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指导污染防治,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引导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环境保护部组织制定了《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修订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现予公布,供参照执行。以上文件内容可登录环境保护部网站查询。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关于发布〈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03]163号)废止。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许可条例》),依法实施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许可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依法逐步将产生工业固体废物单位(以下简称产废单位)的工业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工业固废)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其排污许可证.  相似文献   

18.
为增强社会各界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生态环境部自2014年起,每年发布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以下简称《年报》),向社会公开2019年全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相关情况。《年报》主要依据2019年生态环境统计重点调查企业数据及196个大、中城市已经发布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汇总编制而成,分为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信息发布情况,全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相关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地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实践3个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当前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9.
燃煤电厂灰场环评技术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生活垃圾填埋、危险废物贮存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欧共体和德国对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填埋要求、德国灰场的防渗实例和我国燃煤电厂实际运行灰场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分析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在干灰场环评技术评估中,燃煤电厂的灰渣和脱硫石膏除非按GB 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获得的浸出液中第一类污染物超过GB 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外,均应按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同时对燃煤电厂的干灰场场址选择等方面的环保要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化,我国对于固体废物的管理日趋严格。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行了修订,根据该法律要求,我国于2021年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为更准确地把握进口旧机电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评判标准,统一评判尺度,分析了进口旧机电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的特殊性和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口岸对进口旧机电的查验流程,明确了口岸初筛快速查验技术要点;结合《禁止进口旧机电目录》及机电产品维修再制造等机电产品口岸管理特殊要求,研究了机电产品实验室固废鉴别的流程和关键技术要点,提出了基于机电产品的功能特点、开展关键缺陷评估以完成固废属性鉴别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