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粉末凹凸棒石对水溶性阳离子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许坤  姜兆春 《环境化学》1998,17(3):276-279
本文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的吸附脱色规律。结果表明,粉末凹凸棒石对水溶性阳离子染料具有优良的脱色效果。例如,染料初始浓度100mg·l^-1(色度相当于2200 ̄4000倍),粘土投加量0.5%,七种被研究的阳离子染料废水平均脱色率近99%,吸附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2.
刘桂萍  王明杰  刘长风 《生态环境》2010,19(10):2479-2483
利用壳聚糖/钠基膨润土复合絮凝剂对活性艳红X3B等11种染料模拟废水及实际印染废水进行絮凝脱色处理。考察了复合絮凝剂投加量、pH值、搅拌速率、搅拌时间等因素对模拟染料废水絮凝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染料浓度为100 mg.L-1,pH为5的条件下,复合絮凝剂投加量为1.25 g.L-1时,3种质量比的复合絮凝剂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分别达到75%、90%和97%以上;质量比为1∶10的壳聚糖/钠基膨润土复合絮凝剂,对其它活性、还原性、分散性、水溶性等8种印染厂常用染料也具有很好的絮凝脱色作用,脱色率均可达94%以上。对印染废水处理厂进水口废水和经过A/O处理后废水的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81.05%、83.74%和53.21%、41.22%,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PDMDAAC系列絮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PDMDAAC)系列絮凝剂对活性染料废水和分散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考察了絮凝剂的特性粘度、阳离子度及结构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其脱色机理,并试验了与PAC复配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剂的特性粘度越高,阳离子度越高,脱色效果越好;絮凝剂结构中引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可使脱色效果胡所提高;PDMDAAC系列絮凝剂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机理是通过电中和作用,使染料分子从水中析出,然后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之聚集、沉降除去;PDMDAAC系列絮凝剂在处理分散染料废水时,吸附架桥为主导作用;PDMDAAC系列絮凝剂与PAC复配可使脱色效果更佳而且可以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基吸附剂——绿色、经济的水处理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野  孟令蝶  吴敏  黄勇 《环境化学》2011,30(1):326-330
介绍了一类基于天然纤维素的水处理用吸附剂.对纤维素修饰羧基等阴离子基团,可以用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阳离子(如cd(2+)、Cu(2+)、Hg(2+)、Ni(2+)、Pb(2+).对纤维素修饰铝铁或胺基等成分,可以吸附水中含砷阴离子、氟离子等有害阴离子.在纤维素上修饰疏水链,可以吸附水中氯苯、染料等危害健康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5.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染料和印染废水的降解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在合成木素过氧化物酶的限碳培养条件下,可以降解酶性、直接、活性、阳离子等多种类型的印染工业染料、在培养的d5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最高时,分别加入酸性染料卡布龙红和弱酸大红,质量浓度(ρ/mgL^-1)分别为25、50、100和12.5、25.50,48h后培养液基本脱色,较高浓度下菌膜上有残余染料吸附,5d后染料质量降解率分别是100%、88%、92%和58%、58%、65%、38%。以含有上述两种染料的印染废水置换培养液,并加入葡萄糖1g/L,黄孢原毛平革菌可以直接使废水脱色,菌丝可以重复培养脱色废水至少5批,每批废水的脱色率均大于90%,5批废水总的染料质量降解率约为80%,在重复培养脱色废水的过程中,测不到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力,说明废水中的染料分子是在细胞表面或进入胞内被降解的,若加入的葡萄糖浓度降低一半以上,菌丝脱色废水的效果将有所下降,图5表5参11  相似文献   

6.
新生MnO2对甲基橙废水的脱色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化学法合成的新生MnO2作吸附剂,对水中甲基橙染料进行吸附脱色研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新生Mn2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速率大,吸附前溶液pH值是影响染料脱色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吸附后溶液pH和温度影响较小。在实验条件下可使甲基橙脱色率达99%。  相似文献   

7.
铝铁改性淀粉复合絮凝剂对甲基紫的絮凝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模拟甲基紫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测定絮凝R值、Zeta电位、脱色率与CODCr去除率,研究了自配铝铁改性淀粉复合絮凝剂(CAFS)的絮凝特性,初步探讨了其絮凝机理.结果表明,该复合絮凝剂为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絮凝初期作用机理趋于"吸附电中和",絮凝后期作用机理以"絮凝架桥"和"卷扫网捕"为主,絮凝性能受pH值影响显著.在pH=11.0,投加量为0.330 mg·L-1时,甲基紫处理效果最优,CODCr去除率达41.0%,色度去除率高达98.0%,其絮体形态密实、含水率低.  相似文献   

8.
以工业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钠基膨润土为原料,采用水溶液吸附的方法和高温活化法合成阳离子膨润土复合材料,用次甲基蓝滴定法测定膨润土与阳离子膨润土的吸蓝量;用BET氮气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最后用阳离子膨润土处理染料废水.结果表明,与膨润土相比,阳离子膨润土的吸蓝量和比表面积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吸附量的增加,吸蓝量和比表面积都增大,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表明,阳离子膨润土的脱色率和COD的去除率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氢氧化镁对水溶性阴离子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许坤  贾智萍 《环境化学》1998,17(1):94-99
本文研究了氢氧化镁对水溶性阴离子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镁盐法具有优异的脱色效果。例如,染料浓度100mg.l^-1,镁盐投加量1000mg.l^-1用CaO调至PH10.9-11.5十种被研究的水溶性阴离子染料的脱色平均值在99%以上。吸附机理属于离子吸附。  相似文献   

10.
PDMDAAC阳离子膨润土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制得阳离子膨润土,研究其电动特性及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与膨润土相比,阳离子膨润土的表面电性发生了变化;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明显提高,而且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三种活性染料分别配成模拟染料废水,用阳离子聚电解质(PDADMAC)强化絮凝去除活性染料.结果表明,PDADMAC去除活性染料的机理为聚电解质络合絮凝.PDADMAC的阳离子度高,分子量低,疏水性大,脱色去除效果较好.而且,活性染料的脱色去除率随活性染料色度的深浅而不同,表现为活性黑K-BG>活性艳红K-2BP>活性嫩黄K-6G.  相似文献   

12.
染液化学混凝脱色规律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硕文 《环境化学》1995,14(5):475-477
化学混凝是染色废水脱色的主要方法.对染色废水混凝脱色的研究.一般集中于混凝剂种类及混凝工艺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和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染料分子的结构及物理化学特性等因素对混凝脱色效果的影响研究甚少.染料在水中的状态直接影响混凝脱色的效果,而染料在水中的状态取决于染料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本文在混凝脱色试验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理论分析.总结出染料分子结构及物理化学待性对染色废水混凝脱色效果影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改性高炉渣以提高其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能力.研究了改性过程中改性剂浓度、温度和制备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对模拟印染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表明PDMDAAC改性大大提高了高炉渣对染料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了β-环糊精功能化的石墨烯纳米材料(β-CD-GNs),考察了其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剂对水中酸性大红G(ASG)和橙黄Ⅱ(OrangeⅡ)的吸附性能.该材料结合了石墨烯和β-环糊精的特性,表现出对所述两种染料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平衡时间小于3 min,吸附率达90%以上,β-CD-GNs对ASG和橙黄Ⅱ的最大吸附量为622.2 mg·g~(-1)和534.7 mg·g~(-1).另外,考察了β-CD-GNs用量、溶液pH、反应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为6.0,β-CD-GNs浓度达到25 mg·L~(-1)时,吸附率最大,而且吸附率随反应温度升高而降低.通过对吸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发现,β-CD-GNs对ASG和橙黄Ⅱ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该材料在印染废水的处理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海洋渔业废弃物虾壳为原料,采取去矿化、脱蛋白、脱色、碱洗的方式制备壳聚糖,通过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和五水硫酸铜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3种改性壳聚糖:聚铝-壳聚糖、聚铁-壳聚及硫酸铜-壳聚糖,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改性壳聚糖的形貌及化学组成。以模拟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在适宜条件下对改性壳聚糖加以应用,以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为考察指标,评价壳聚糖的改性效果,为改性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提供理论支持。由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可知,聚铝-壳聚糖的表面颗粒为类球形,粒径尺寸均一且壳聚糖分布均匀,聚铁-壳聚糖和硫酸铜-壳聚糖的表面颗粒为块状,而壳聚糖主要是以带状的形式存在;由红外光谱可知,通过聚铝和聚铁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引入更多的O-H和N-H振动峰,有利于印染废水的吸附沉降。研究表明:3种类型的改性壳聚糖中,聚铝-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最好,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最高;对聚铝-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的p H、改性壳聚糖质量配比及投加量进行优化,可知,聚铝-壳聚糖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受p H值的影响较小,在聚铝与壳聚糖质量配比为3∶1及投加量为1.6 g·L-1的条件下,p H为5.5时,模拟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达到90.5%和97.3%,p H升高至9.5时,模拟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仍能高达85.1%和94.2%。在最佳条件下,采用聚铝-壳聚糖处理实际印染废水,其COD去除率及脱色率分别为88.7%及96.9%。  相似文献   

16.
PAN-DCD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艳  高宝玉  于慧  隋华 《环境化学》1995,14(6):31-536
本文以聚丙烯腈为高分子链,用双腈双胺与聚丙烯腈大分子上的腈基改性,制得含有多种活性基团的聚合物PAN-DCD.研究了PAN-DCD对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及酸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其脱色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AN-DCD的脱色效果与染料的种类、废水的酸度以及脱色剂的用量有关.PAN-DCD对染料颜色的去除率在pH=3.0和pH=13.0时达到极大值,显示了它的两性特征.脱色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中的胍胺结构与染料分子发生了化学作用,通过静电键和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以及聚集作用,将分布于水中的有色物质絮凝、沉降.  相似文献   

17.
JAZ型絮凝剂对活性染料的絮凝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新近开发的JAZ絮凝凝剂地水样中活性艳红K-2BP,活性紫H-2R和活性黑K-BR染料的絮凝效果及PH值和投药比对脱色率的影响。在中性和弱酸性中絮凝效果好。投药比增大脱色率增加。对活性艳红和活性紫,起始浓度增加则达到88.5%脱色率的投药比降低。对三种活性染料配水和活性 染料配水和活性黑染料生产水脱色率均可达到99%,处理液残余色度在20倍以下。  相似文献   

18.
以三乙烯四胺、二甲胺和甲醛为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以溶液缩聚-交联法制备了一种高等电点、高阳离子度的阳离子凝胶吸附剂.通过核磁共振碳谱、表面zeta电位和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了阳离子凝胶吸附水中Cr(Ⅵ)的机理和行为特点,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评估了凝胶的吸附能力和再生效果,最后探索了铬的回收.研究表明,阳离子凝胶的等电点为10.2,pH=3时阳离子度达3.9 mmol·g~(-1),其对水中Cr(Ⅵ)的大容量吸附主要基于凝胶网络上数量众多的质子化胺基与Cr(Ⅵ)间的静电作用.阳离子凝胶对水中Cr(Ⅵ)的吸附能力远高于Cu~(2+)、Ni~(2+)、Zn~(2+)等金属离子且不受SO_4~(2-)、NO~-_3、Cl~-等阴离子影响.吸附过程中,Cr(Ⅵ)扩散进入凝胶内部与阳离子吸附位点相结合并最终达到动态吸附-脱附平衡.在动态吸附实验中阳离子凝胶同样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尽管再生后凝胶对Cr(Ⅵ)的吸附容量有所降低,但采用灼烧灰化的方法则可完全回收凝胶所吸附的Cr(Ⅵ).  相似文献   

19.
阳离子染料废水的脱色方法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陈润铭  何炜光 《环境化学》1994,13(2):163-169
本文以阳离子染料碱性品红为代表,采用PFAS混凝剂对其水溶液进行脱色处理,在处理过程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做助剂,脱色率最高可达99%以上。本文还研究pH值及盐效应对脱色率的影响。脱色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在水溶液中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之间发生化学作用,靠氢键及静电键结合,使原来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染料粒子转变为带负电荷的粒子,再与带正电荷的PFAS混凝剂的胶体作用产生絮凝沉淀。  相似文献   

20.
合成锰钾矿型化合物对偶氮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合成锰钾矿型化合物对酸性橙Ⅱ染料废水进行了脱色研究,讨论了初始溶液酸度、样品投加量、样品粒径大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实验条件对脱色率的影响;在最佳脱色条件为:25℃条件下,pH值为2.9,粒径160-200目,锰钾矿投加量0.10g,反应2h,对50ml浓度为400mg·l-1酸性橙Ⅱ模拟废水的脱色率可达到95%以上,处理后废水色度为25倍,完全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中的一级标准.通过反应前后锰钾矿比表面积的测定及Mn(Ⅱ)溶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染料与锰钾矿颗粒物的界面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使染料的发色基团破坏而导致其脱色;另外锰钾矿会吸附小分子物质.据此推断染料废水的脱色是锰钾矿型化合物的吸附性和氧化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