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餐饮行业的发展持续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同时商居矛盾、异味投诉等一系列餐饮油烟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目前餐饮企业在治理餐饮油烟方面可选用的净化设施类型较多,紫外光解与高压静电的复合式产品在油烟净化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紫外光解和高压静电在净化油烟污染的同时可能会产生臭氧的二次污染.在某实际应用场景下,对紫外光解和高压静电不...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衡水市环境监测站周边的2个典型餐饮单元进行了为期1 a的油烟排放连续监测,以摸清餐饮服务单元的排放规律。针对餐饮单元的油烟排放规律,提出中小型餐饮单元可在夏季缩短油烟净化设备的清理周期至2~3个月/次,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和净化效率,在冬季适当延长清理周期至4~6个月/次,降低设备的运维成本的建议。餐饮油烟在夏季的累计排放浓度为2 808.73 mg/m~3,是冬季油烟累计排放浓度(289.58 mg/m~3)的9.7倍。经初步估算,仅环境监测站周边2 km范围内的餐饮单元将向大气环境排放将近700 t/a的油烟。餐饮油烟排放对O_3的质量浓度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餐饮源油烟排放与O3污染之间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0.4≤|r|≤0.7,p0.05)。尽管餐饮油烟排放变化趋势与PM_(2.5)变化趋势不符,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餐饮油烟排放对PM_(2.5)污染物浓度有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0.4≤|r|≤0.8,p0.05)。  相似文献   

3.
餐饮油烟排放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餐饮源已成为城市环境PM_(2.5)的重要来源之一。文章对餐饮源排放PM_(2.5)污染特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餐饮源对城市大气环境中PM_(2.5)的贡献、餐饮源排放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化学特性、排放量的估算;初步总结了影响餐饮源PM_(2.5)排放特征的多种因素;分析了餐饮源PM_(2.5)污染的健康效应。该文在汇总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餐饮源PM_(2.5)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常规除尘设备之前,通过细颗粒物团聚方法由不同的作用机制引起细颗粒物的团聚长大,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除尘效率。利用细颗粒物PM_(2.5)团聚技术对燃煤烟气进行团聚处理,在降低细微颗粒物排放的同时,还可实现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联合脱除,净化大气环境。综述了现有的多种细颗粒物团聚技术,分析了不同技术方法的实验研究、影响因素以及优缺点,对细颗粒物PM_(2.5)团聚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和展望,并指出未来的研究热点将集中于能有效整合多种团聚技术优点而形成的复合团聚方法。  相似文献   

5.
餐饮油烟不仅对当前大气质量产生多重环境效应,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空间。针对餐饮油烟污染控制难题,结合餐饮油烟化学性质进行排放特征分析,论述了传统油烟净化技术和VOCs控制技术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油烟净化组合工艺的技术展望,即传统油烟净化技术与VOCs控制技术的有机结合,最后结合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对餐饮油烟减排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市餐饮企业为例,研究了餐饮企业PM_(2.5)排放特征以及排放测算方法.按照单位灶头、单位时间、单位就餐人次这3种计算基准,获得了不同类型餐饮企业PM_(2.5)的排放因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2014年上海市餐饮企业活动水平测算了PM_(2.5)的排放清单.结果表明,餐饮企业排放PM_(2.5)的浓度范围0.1~1.8 mg·m~(-3),甚至超过国家饮食业标准中关于油烟1mg·m~(-3)的排放限值;PM_(2.5)中OC质量贡献超过50%,OC/EC比值的变化范围为58.8~752.3,平均值为128.4,可作为餐饮排放的示踪特征.企业规模是影响餐饮企业PM_(2.5)排放因子的重要因素.按照灶头活动、餐饮作业时间以及就餐人次这3种方法计算得出的餐饮企业PM_(2.5)排放因子均表明,大型、中型企业明显高于小型和微型企业(食堂、快餐).基于上述3种排放因子,计算2014年上海PM_(2.5)排放量相对一致,表明本研究获得基于3种活动水平的排放因子比较可靠,未来可应用于其他城市餐饮企业排放清单的核算.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了餐饮业油烟的危害和特性,归纳了餐饮业油烟净化技术分类,介绍了一种集多种湿法除油烟技术之长处于一体的自吸式文丘里旋流板餐饮油烟净化设备,分析了该设备结构尺寸对除油烟效率及系统阻力的影响;采用清水、1%NaOH溶液、Y吸收剂的净化实验表明:油烟专用吸收液Y吸收剂可以明显提高除油烟效率,有效去除油烟异味。  相似文献   

8.
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按照HJ/T62-2001的要求,通过没来回净化设备实验室检测系统,比较了国内4种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的去除效率,本体阻力等技术性能指标,并结合用户调查,对目前国内饮食业油烟治理技术的特点及局限性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复合式净化设备油烟的去除效率较高,静电式净化设备的本体阻力较小,而湿式净化设备的维护较为简便。  相似文献   

9.
经相关专家以及大量实验数据证明,油烟对PM_(2.5)是有正面影响的,合理控制油烟的大气排放对PM_(2.5)治理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油烟净化技术有机械式、静电式、湿式及复合式处理法.而餐饮业主面对市场上由此形成众多的四种类型的净化设备,却无从选择.文章将模糊评判法引入油烟净化,系统地利用模糊评判法对市场上常见的饮食业油烟净化技术进行评判.从评判过程可看出,运行费用和投资最受关心,净化效果和系统安全可靠性分列3、4位.评判结果表明,复合式油烟净化技术的综合评定值最高,其次为湿式油烟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采用芬兰Dekati公司的颗粒物稀释采集系统对天津市供热行业7台典型燃煤锅炉、1台天然气锅炉开展PM_(10)、PM_(2.5)排放特征实测研究,结果表明:(1)燃煤锅炉在湿法除尘和旋风除尘器后的PM_(10)、PM_(2.5)排放因子具有显著差异(湿法除尘:PM_(10)(0.341±0.289)kg/t、PM_(2.5)(0.305±0.270)kg/t;旋风除尘:PM_(10)(0.608±0.163)kg/t、PM_(2.5)(0.558±0.165)kg/t);燃气锅炉PM_(10)、PM_(2.5)排放因子均为0.025kg/万m~3,其测试结果与国内已有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2)燃煤锅炉PM_(10)、PM_(2.5)排放因子实测值显著低于物料衡算法,说明采用物料衡算法对清单中一次颗粒物的排放量估算存在高估的可能性。(3)供暖锅炉污染物排放存在显著的时间变化特征,清晨与午后分别是排放量高峰和低谷时间段。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静电净化技术对炒菜类餐饮废气的净化效果及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该研究选取一家典型餐饮企业对炒菜灶头进行废气净化改造,不定期现场跟踪检测净化设备使用前后颗粒物、非甲烷总烃(NMHC)和VOCs组分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定期清洗维护状态下,静电净化设备对颗粒物净化效率变化范围为55.7%~97.3%,平均净化效率为85....  相似文献   

13.
某330 MW电厂燃煤机组的污染物脱除设备(SCR脱硝塔、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进行了改造,并进行了污染物排放检测,得到SO_2、NO_x、颗粒物排放浓度分别为5.1,4.1,4.2 mg/m3,符合超低排放的标准。运用虚拟撞击采样器对湿式电除尘器进行了颗粒物分级浓度检测,得到PM_(2.5)、PM_(2.5~10)、PM_(>10)的脱除效率分别为83.29%、93.06%、96.51%,湿式电除尘器对PM_(2.5)脱除效果明显。对电除尘器进出口灰样进行元素分析和粒径分析,得到SO_3与颗粒物中碱性物质结合协同脱除效率为10.09%,粒径>13μm颗粒物在除尘器内部趋近于完全脱除。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用封闭式熏气箱对5种植物的不同植物数量,以及不同种类配置吸收净化PM_(2.5)的能力进行了污染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数量分别为2株时,净化PM_(2.5)能力为龙船花五彩椒发财树;4~6株时,净化PM_(2.5)的能力五彩椒龙船花发财树;8~10株时净化PM_(2.5)能力为:发财树五彩椒龙船花,在10株时,其两小时内最高吸收量分别为:118.43μg/m、113.10μg/m和91.10μg/m,不同数量各植物的吸收能力各有差异。每种植物2株,共6株搭配的净化效果最为显著,熏气箱PM_(2.5)消减量最高达到72.01μg/m;其次是4株发财树与2株五彩椒的搭配,吸收PM_(2.5)量为69.58μg/m。而且在上述3种植物,加上栀子花、花叶万年青植物,5种植物混合搭配,数量达到16株时,其吸收PM_(2.5)的量在2h内可以达到170μg/m,3h内的吸收PM_(2.5)的量可达到205μg/m。因此不同数量的植物,不同植物种类的组合配置对PM_(2.5)净化的能力是不同的,而且整体上表现为植物数量越多,吸收净化PM_(2.5)的量越多。这些为以后选取净化PM_(2.5)的植物和园林绿化及山地公园等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州市城区PM_(2.5)的质量浓度和含碳气溶胶的组分连续1 a的采样分析,获得了广州地区PM_(2.5)中含碳气溶胶的年变化特征,对广州市PM_(2.5)中有机碳OC的来源和烃类有机物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污染对广州市PM_(2.5)中含碳有机物的贡献较大,植物排放对春秋季PM_(2.5)有一定的贡献,而夏季则同时受到植物源和人为源的污染;采用散点图法和比值-比值法对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机动车排放对低环数PAHs(Flu、Pyr)的贡献较大,生物质燃烧对高环数PAHs(Bghi P、Icd P)具有显著贡献,而且存在一定的光化学老化,而藿烷和EC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放源;广州市PM_(2.5)中有机碳OC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排放、燃煤排放、生物质燃烧、餐饮油烟、二次形成和其他来源,冬季分别贡献15.3%、20.5%、8.0%、11.5%、14.9%和29.8%。  相似文献   

16.
丁飞 《上海环境科学》2010,29(4):181-184
概要介绍了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的种类,以及对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净化效率检测的方法。通过检测实例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采样及测试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检测可靠性,并能够准确控制油烟采样和测试过程中的偏差,实现对油烟净化设备油烟净化效率的准确测试。针对在采样和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需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准确判定油烟净化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杜振  王丰吉  刘强  张杨  朱跃 《环境工程》2018,36(5):100-103
为掌握湿式除尘器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效果,依托已投运的37台湿式除尘器机组,系统研究了湿式除尘器粉尘和雾滴去除能力、SO_3和PM_(2.5)的协同脱除效果,以及本体阻力和废水产生量,得出湿式除尘器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可以实现烟尘超低排放,除尘效率随入口烟尘浓度增加而增大;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烟气中的雾滴含量,并具有80%左右的SO_3和PM_(2.5)脱除效率,但不同材质其废水产生量差别较大,需考虑废水进一步处理措施。因此湿式除尘器不仅是烟尘超低排放的有效手段,也是下一步控制SO_3和PM_(2.5)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生物质锅炉排放的颗粒物,分别采集了PM_(10)和PM_(2.5),主要研究了颗粒物中碳组分特征、粒径分布等.采用热光反射法(TOR)测定了样品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含量,得到char-EC和soot-EC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除尘方式对生物质锅炉排放颗粒物中的OC和EC含量有明显的影响;作为识别源的指标OC/EC值和chart-EC/soot-EC,测得布袋除尘样品中,OC/EC和char-EC/soot-EC在PM_(10)中分别为1.4±0.4和35.7±16.5,在PM_(2.5)中分别为2.2±1.3和15.5±10.3;旋风除尘PM_(10)样品中OC/EC值和char-EC/soot-EC分别为6.1±1.9和5.2±2.5,旋风除尘PM_(2.5)样品中6.5±2.0、2.5±2.3.对8个碳丰度分析可知,布袋除尘样品中EC1在TC中的占比最高;旋风除尘样品中OC1-OC3在TC中占比较高.此外,OC2、OC3和EC2主要富集在PM_(2.5)中,OC4、EC1和EC3主要富集在PM_(10)中.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天津市颗粒物源解析结果,选取扬尘、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生物质燃烧及餐饮油烟等典型PM_(2.5)排放源,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开展天津市PM_(2.5)在线源解析成分特征谱库的构建研究。应用自适应共振理论神经网络分类算法(ART-2a)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天津市PM_(2.5)的成分谱特征。通过对PM_(2.5)源谱离线与在线组分测试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各类污染物在线源解析源谱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够定性反映各类污染源的基本信息,可作为在线源解析受体样品进行匹配的依据使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非热放电荷电并捕集油烟颗粒的原理净化餐饮油烟 ,实现油烟净化单元高效化和小型化。本文设计制作了非热放电油烟捕集装置、实验研究了油烟捕集效率、并考察了捕集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最终确认非热放电油烟净化装置小型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