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山东某电厂200 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NO_x排放量过高的问题,采用多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基于FLUENT软件平台,对改造前后炉内燃烧过程进行模拟计算,与工业性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在额定工况下,对5种不同燃尽风位置高度的改造方案进行模拟计算,综合分析炉内燃烧及氮氧化物生成排放的情况,确定燃尽风位置的最佳高度。计算结果表明:改造后,炉内NO_x排放量较改造前降幅40%左右,同时,合理地增加燃尽风位置高度,可进一步降低NO_x的排放量,综合炉内各参数变化的比较得出:燃料从主燃区至燃尽区的最佳运行时间约为0.66 s。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燃煤锅炉的烟气量及NO_x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提出了1 985年版<环境统计手册>中的物料衡算计算方法不合理性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燃煤锅炉特别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对烟气量及NO_x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予以修正,使物料衡算方法更具合理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MATLAB智能工具箱对某300MW电站锅炉进行燃烧优化。利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分别建立了锅炉热效率和NO_x排放预测模型,用以预测锅炉热效率和NO_x排放特性。锅炉热效率预测的校验样本相对误差平均绝对值为0.210 0%,NO_x排放量预测的校验样本相对误差平均绝对值为2.410 0%,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泛化性。借助向量评价遗传算法(VEGA)优化模型得到锅炉热效率和NO_x排放量的优质解集合。300 MW负荷下锅炉热效率优质解集合为92.93%~93.64%,NO_x排放量优质解集合为367~413mg/m~3;270 MW负荷下锅炉热效率优质解集合为92.26%~93.56%,NO_x排放量优质解集合为360~416mg/m~3。研究结果对实际的电站锅炉燃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双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技术(DCFBFGD)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并以里彦电厂的一台430t/h燃煤锅炉为例,对大中型锅炉应用此项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分析表明,该脱硫装置适合大中型锅炉的脱硫改造,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及其环境经济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和国内外研发的现状,并与目前得到广泛应用和继续发展的其它3种烟气脱硫工艺进行比较,得出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净化工艺具有投资相对较低、脱硫效率较高、运行可靠、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再通过实例,从投资、技术、运行成本等方面论述其环境经济的可行性,得出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符合江阴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能满足中、小型锅炉脱硫要求,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印染污泥与煤在循环流化床上混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污泥热值较低,直接燃烧较为困难,需要添加辅助燃料进行混燃.通过对印染污泥与煤在循环流化床中混烧实验研究,发现印染污泥着火特性较差,启动时需将炉温提升至800℃以上,加入的污泥才能进行燃烧;污泥与煤在循环流化床中可以实现充分燃烧,温度在800~900℃之间均匀稳定,燃烧效率超过95%;混烧工况下烟气SO2含量高,在炉...  相似文献   

7.
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SO_2和NO_x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锅炉烟气净化要求日趋严苛。进行了以O_3为氧化剂,NaOH溶液为吸收剂,使用超重力反应器对锅炉尾气进行同时除尘脱硫脱硝的侧线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粉尘、SO_2和NO_x脱除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超重力反应器转速为1 000 r·min~(-1),气液比为125,pH值为11,O_3/NO_x物质的量之比为1.1。在该条件下,粉尘脱除率可达98.3%,SO_2脱除率为98.4%,NO_x脱除率为68.7%,处理后烟气能达标排放。超重力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设备小和投资少等优点,在中小锅炉烟气净化过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一、烧油锅炉有关问题 1.烧油时如何配鼓、引风量? 目前,我省采用的燃油有两种: (1) 低含硫量的重油,其低发热值约为9700千卡/公斤,从理论上计算,燃烧一公斤重油需空气10.3米~3,产生烟气10.8米~3。  相似文献   

9.
以神华(SH)烟煤和晋城(JC)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维沉降炉(DTF)开展了煤粉在O_2/N_2、O_2/Ar、O_2/CO_2和O_2/RFG 4种气氛下燃烧时的NO_x排放特性实验,研究了温度和氧浓度对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富氧燃烧条件下导致NO_x排放降低的各个因素的贡献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上升会导致燃料氮向NO_x的转化率增大;氧浓度的上升同样会导致转化率的增加,SH烟煤由于挥发分含量较大,受氧浓度影响较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富氧燃烧条件下导致NO_x排放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循环NO_x的还原,占整体的50%以上;其次是高浓度CO_2气氛对NO_x的还原,约占20%~30%;而热力型和快速型NO_x的缺失对降低NO_x排放的贡献率不及20%。温度的上升对JC无烟煤各因素贡献率有较大影响;氧浓度的增加会导致SH烟煤各因素贡献率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控制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城市污泥二次污染物的排放,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干燥污泥,干化污泥与燃煤掺配燃烧,污泥干燥系统与锅炉DCS控制系统对接,依据机组负荷自动化控制锅炉耗煤量、床温和污泥给入量等运行参数,有效抑制二恶英的形成。结果表明,污泥自动化掺烧系统投运后,烟气中二恶英的排放浓度小时均值不高于0.011 0 ng TEQ·(Nm)-3,飞灰中二恶英含量不高于2.802 2 ng TEQ·kg-1、底渣中二恶英含量不高于0.659 6 ng TEQ·kg-1,符合国家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火电厂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污泥过程中,污泥自动化掺烧系统投运能够有效控制二次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城市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1.
控制垃圾焚烧二恶英产生与扩散分三部分:首先,通过预处理除去原生垃圾中的聚氯乙烯塑料,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焚烧二恶英产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垃圾焚烧炉采用组合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实行垃圾先低温热解气化,然后高温燃烧垃圾热解气体的方式,同时在炉内加入添加剂实现稳定燃烧和部分脱氯,以减少二恶英在炉内生成和炉后形成量;最后,在烟气尾部采用吸附剂吸附二恶英,并与布袋除尘器配套使用,控制二恶英的尾部扩散。该工艺具有成本低、控污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垃圾焚烧二恶英控制。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CFB)是垃圾焚烧主要炉型之一,中国生活垃圾具有水分高和挥发分高等特性导致现阶段CFB垃圾焚烧炉CO排放偏高,对其正常运转造成较大影响。对锅炉实体进行助燃配风改造,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改造前后炉膛流体场进行模拟,并分析第一烟道内的流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助燃配风率为40%时,CO的排放均值可降低至80mg/Nm3,烟气含氧量保持在9.5%(体积分数)左右,炉膛中上部温度的平均增幅达到41.3℃。可视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助燃配风明显提高了烟气旋流和回流,使得烟气轴向速度降幅达37.69%,烟气在第一烟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改造后炉膛中上部局部区域内的颗粒质量浓度均值在2.287kg/m3左右,优化了助燃配风参与炉内燃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控制垃圾焚烧二产生与扩散分三部分首先,通过预处理除去原生垃圾中的聚氯乙烯塑料,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焚烧二哄产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垃圾焚烧炉采用组合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实行垃圾先低温热解气化,然后高温燃烧垃圾热解气体的方式,同时在炉内加入添加剂实现稳定燃烧和部分脱氯,以减少二哄在炉内生成和炉后形成量;最后,在烟气尾部采用吸附剂吸附二哄,并与布袋除尘器配套使用,控制二哄的尾部扩散.该工艺具有成本低、控污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垃圾焚烧二哄控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渐提高,按照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电除尘设备已不能满足火电厂锅炉烟尘排放浓度的要求。因此,在全国火电厂推广应用的环保领域中高效袋式除尘设备,已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重要课题。文中根据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的特点,对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阐述了火电厂发展袋式除尘器设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在0.15 MWt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城市下水污泥与煤的混烧试验,分析了烟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循环流化床焚烧城市下水污泥时,添加辅助燃料(如煤)及改变焚烧条件,不仅可以达到稳定燃烧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抑制焚烧中二次污染物(如CO及二恶英等有机污染物)的生成.分析了焚烧污泥污染物的排放特性,为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城市下水污泥提供了基础性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在自主设计的流化床上开展煤与稻秆混烧的实验。通过对燃烧过程中烟气成分及飞灰含碳量的分析,研究了质量掺混比、燃烧温度、流化风速及二次风率对混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混稻秆有效改善了煤的燃烧特性,随着质量掺混比的增加,NO_x、SO_2及CO的排放浓度降低,飞灰含碳量降低。当掺混比由0%增加至30%、温度为850℃时,NO_x排放浓度由506.25 mg·m-3降低至404.33 mg·m~(-3),SO_2排放浓度由762.86 mg·m~(-3)降低至522.86 mg·m~(-3)。随着燃烧温度的增加,NO_x与SO_2排放浓度增加,而CO排放浓度和飞灰含碳量降低。随着流化速度的增加,NO_x与SO_2排放浓度增加,CO排放浓度和飞灰含碳量先降低后增加,并分别在流化速度0.234 m·s~(-1)和0.26 m·s~(-1)时达到最低。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SO_2排放浓度与飞灰含碳量降低,NO_x排放浓度与CO排放浓度先减小后增加,均在20%二次风率时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及国内外研发现状,通过对不同容量机组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和其它工艺烟气脱硫方案的分析计算,给出并讨论了各种方案的总投资、年运行费、单位运行费及均化脱硫成本等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在常用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石灰石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原理,推算出其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浓度的计算公式,并对锅炉污染物排放量的环评计算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下水污泥焚烧过程中二次污染物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0.15MWt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城市下水污泥与煤的混烧试验,分析了烟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循环流化床焚烧城市下水污泥时,添加辅助燃料(如煤)及改变焚烧条件,不仅可以达到稳定燃烧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抑制焚烧中二次污染物(如CO及二恶英等有机污染物)的生成。分析了焚烧污泥污染物的排放特性。为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城市下水污泥提供了基础性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小型流化床焚烧实验平台,通过含油污泥与煤混合燃烧,分析气体污染物排放浓度以及灰渣特性。含油污泥与煤混烧后NO_x、SO_2的排放浓度均低于危险废物焚烧排放标准。根据灰渣中组分分析,煤中碱金属化合物能抑制SO_2的排放。渣样的浸出毒性均在标准范围内,灰样的浸出毒性高于渣样,主要因为飞灰中更容易富集挥发和易溶形态的重金属。基于小试实验的结果,油泥在小型流化床上的燃烧不充分导致了CO排放浓度较高,且灰的灼减率较高,因此,在后续中试以及示范工程中,应保证油泥的充分燃烧,为灰渣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