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青龙湖小学校位于成都市外环路以东,紧毗成都市最大的生态公园——青龙湖,与明蜀王陵咫尺相遥。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600余人。学校提出"生态教育,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创生态智慧校园,建幸福成长家园。全体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生态文明教育中。着力实施生态基地建设,打造具有育人内涵的生态教育环境青龙湖小学注重生态环境文化打造,融地域特色、民风校风、校园环境、儿童天性、  相似文献   

2.
<正>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秉承"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理念,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与方法。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倡导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可以使中小学校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开展渗透教育;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可以不断提升师生的环境素养。  相似文献   

3.
刘莺 《环境教育》2023,(3):38-39
<正>谋划生态环境教育“大思路”,搭建生态环境教育“大平台”,开设生态环境教育“大课堂”,重庆市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力度,加快构建环境教育体系“四梁八柱”。近年来,重庆市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力度,加快构建环境教育体系“四梁八柱”,环境教育“走深走实”,取得积极成效。谋划生态环境教育“大思路”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争取支持。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向市人大专题汇报生态文明教育立法工作,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规定》纳入了全市立法计划,努力通过立法健全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悠悠青龙湖,漫漫幸福路。"在天府之国成都,有一个生态公园青龙湖;在美丽的青龙湖畔,有一个最美的环境教育人——国际生态学校成都市龙泉驿区青龙湖小学廖小强校长。廖小强,中学高级教师,龙泉驿区优秀校长,优秀共产党员,龙泉驿区生态文明教育联盟理事长,成都市优秀校长,成都市中小学环境教育专家,成都市最美环保人,中国环境教育发展联盟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系列“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环境教育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工作不断“走在前、开新局”。生态保护启新程,环境教育润无声。近年来,滨州市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以“美丽滨州·绿行未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系列“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环境教育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工作不断“走在前、开新局”。  相似文献   

6.
<正>天津市以生态环境教育法制化为抓手,实施生态环境教育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建设,全市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向纵向、横向发展,实现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全面开花"效果。近年来,天津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工作部署和《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及《天津市环境教育工作计划》要求,广泛搭建公众参与平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的办学思路,秉承"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环境教育理念,着力构建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校园文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推动低碳生活知识的普及;通过学校科学规范的生态管理,强化师生的低碳行为。励才实验学校多年来持之以恒,以生态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引领师生共同成长,成为泰州市乃至全省教育系统中建设生态学校、构建生态文化的典范。该校在全市  相似文献   

8.
正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心小学地处麻涌镇中心。河道环绕,蕉林密布,满目青翠、绿树成荫,树木、花坛与草坪的相互映衬,石头、连廊布局合理,人工建筑和自然美景得以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学校环境优雅、舒适,充满生态人文底蕴。近年来,麻涌中心小学重视从绿色教育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升,加大经费投入,师生共同创造美丽、绿色、生态、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用"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把生态文明教育拓展延伸到社会,提高师生及家长的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扩大教育的  相似文献   

9.
正成都市全兴小学地处成都市金牛区,学校秉承"亦耕亦读生态校园"的办学理念,坚持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并邀请相关教育专家从生态保护、生态环境、田园生态课程、能源保护、亲近自然等方面培养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意识。七年来,生态教育一直作为学校办学的重心。沿学校围墙走一圈,学生在以植物为主的枣林、梨园、桃园、枇杷园、荷塘学习生态知识;在以动物为主的  相似文献   

10.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来到成都,参加中国环境报社、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共同举办的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与大家共同交流.我代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生态环保产业的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环境互联网技术应用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相似文献   

11.
正环境教育,是在体验中的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态环境教育是通过道德体验完成的,如果认识的主体不能进入状态,那么体验将大打折扣。"常青少儿生态营"是武汉市常青树教育集团(集团由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组成,一个法人、两个学校、四个校部)共同成立的,旨在加强少儿建立环保观念、提升环保技能、辐射环保创新的师生环保营。"常青少儿生态营"秉承"生命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2.
正胶州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49年5月,1982年定名实验小学,是胶州市教体局直属学校,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验基地,占地面积21344平方米,建筑面积7160平方米。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师生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动员学生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绿色理念,推动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将生态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明德学校是一所"园林式"校园。学校致力于环境教育,以提升师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为教育目标,并提出"把园林搬进校园,让师生拥抱自然"的理念,让生态文明教育成为核心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教育、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东莞市环境教育工作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8个对外开放的环境教育基地,461所学校荣获国家、省级、市级绿色学校称号。近年来,我国大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用实际行动描绘出生态文明的美好图景。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2018年,我国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  相似文献   

15.
正在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利用社会工作视角介入环境教育,整合社会资源,激励全民环境保护行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是由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所导致的问题,社会问题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失调。近年来,社会工作学界开始将生态环境领域纳入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及实务的范围,实践中已经有社会工作介入生态环境保护、社区环境治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新疆环科院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分别被环境保护部、教育部及自治区科协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及"2016-2020年度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环境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环境保护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共同创造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以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基地"为平台,完善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  相似文献   

17.
<正>1月8日下午,由《环境教育》杂志社主办、以"夯实生态环境教育,共筑绿色发展之基"为主题的第六届环境教育年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400多名优秀校长、教师代表和部分优秀企业代表分享了开展环境教育的经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副司长何家振表示: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下,我国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显著提升,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总编辑朱丹琪说:《环境教育》杂志创刊二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12,(8):104-104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在节能环保的教育中,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活动,处处渗透着"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爱护人类社会环境、着眼人类现实和长远发展的人文情怀作为培养人才的内核。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上会持续节能环保教育优势,并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寻求突破创新。以科研为先导科学严谨规划推行节能环保教育。2003年,学校成立了"北京市湿地学校",主要依托北京最大的芦苇湿地——汉石桥湿地,开展户外环境教育活动,并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学校先后组织了"中英暑期师生户外生态教育夏令营"、"湿地与我们的生活冬令营"等活动,建成多媒体教室、湿地教育展室、校园湿地、  相似文献   

19.
朱国芬 《环境教育》2006,(10):26-29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共同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今年世界环境日前夕,国家环保总局在首次对外发布《中国生态保护》中说,尽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冷静反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1月9日,由《环境教育》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环境教育年会在天津召开,会议紧紧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交流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新经验、新方法,分享生态环境教育新动向、新成就。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400名优秀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