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登杆脚扣是我国电力、电讯行业登高作业人员必不可少的专用工具。本文通过对AQ6109-2012《坠落防护登杆脚扣》标准内容的解读,对标准中涉及安全防护重要技术要求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希望为登杆脚扣检测机构、生产企业与使用单位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桥式起重机测量大车轨道的轨距和起重机上拱度时,需要在大车轨道上进行测量。此项作业十分危险,高空坠落的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介绍的一种防坠安全装置,可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984年2月,四川金河磷矿红白火电厂在检修升压站避雷器时,由于主管电器检修的汽机工程师指挥停电时忘记断开一条线路的电源,致使第一个登杆的青年电工触电,从高处坠落致死。经过事故分析,这次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负责检修指挥的工程师没有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电业作业规程:(1)检修前没有召开检修会议,七名检修电工职责不  相似文献   

4.
正在工作场所,尤其是有高空作业的工作场所,对于人员的保护并不仅限于防止人员的坠落,工具的坠落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很多行业都有工具坠落的风险,以及工具坠落所导致的一系列额外严重伤害,比如砸伤设备或其他人员。即使是一些较小的工具,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原因,从高空坠落后,如果跌落至设备或人员身上,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可小觑。另外,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比如核电行业,如果异物进入到堆芯或一回路系统  相似文献   

5.
消防员防坠保护系统(简称“PEK”或“PES”系统,即Personal Escape Kit for Fireman的缩写),是消防员实施绳索救援或火场紧急避险技术的主要个人防护(坠)器材。相对于单一的绳索捆绑固定或下降,防坠保护系统一专多能,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安全性高,部分款型还可根据现场高度预制长度,是一种深受国内外消防队员欢迎的自救逃生器材,在我国消防救援队伍的防护装备体系中属于个人防护装备之一。随着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能拓展,消防员防坠保护系统从单一的个人防护器材发展为防御为主、作战为辅的多功能的综合型器材。本文立足中外消防行业的主流防坠落保护系统款型,就其功能拓展、安全性分析并基于防护安全问题提出相关战术及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及检修期间存在大量高处作业,而通过技术改造进行高坠防护,既增加电站运营成本,同时也给运行及检修造成一定影响。为此,通过对已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存在的高处作业情况的调研与分析,围绕施工期高坠风险控制,系统研究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及检修作业防高坠设施的设置技术与方法,最终编制《抽水蓄能电站防高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图集》和《抽水蓄能电站防高坠安全防护设施设计报告》,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新建电站工程建设和已建电厂的相关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7.
基于FTA-Reason的施工作业高空坠落风险预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施工作业中高空坠落风险进行预控,采用故障树法对施工作业高空坠落事故进行了故障树的构建、分析,继而通过对经典Reason模型进行改造,建立了施工作业高空坠落事故的预控模型,包括组织因素、安全监督、操作条件、安全行为的前提以及安全行为5个防御层次。在风险预控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建立的施工作业高空坠落风险模型,可以对施工作业中的高空坠落风险进行针对性地预控,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某工地一台施工升降机在进行维修作业时,由于防坠安全器被误拆,驱动装置中部分制动器失去制动性能,制动器摩擦片磨损严重,加之作业人员违规操作,致使施工升降机吊笼发生坠落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设备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许超  盛海涛  邓宝举  杨文芬 《安全》2012,33(3):45-47
安全网是一种预防坠落伤害的劳动防护产品,适用于高处作业,如高层建筑施工、造船修船、水上装卸、大型设备安装及其它高空、高架作业场所,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安全网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能否对高处作业人员起到有效的防护,能否在坠落事故发生时保护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力检修人员高空作业时因操作不当发生坠落易残易死的状况,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现有的安全带、安全绳、自锁器、速差保护器等防坠措施的使用场合和效果,设计了一种带安全气囊的新型高空作业安全服。安全服控制器使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检测工作人员运动状态,事故发生时控制器利用预先设置的加速度和角度安全阈值触发保护动作,保证在落地前自动打开安全气囊保护身体重要部位。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王厚军 《安全》2008,29(8):26-28
高空坠落是建筑安装施工作业中造成工伤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高空坠落事故高达40000到75000起,而80%以上是死亡事故。因此,建筑安装施工中对高空作业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对高空作业中涉及的设施、人员、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建立建全各种规章制度,并在施工中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得到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2.
杨文芬 《劳动保护》2007,(4):108-110
安全网是用来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从作业面坠落,避免或减轻坠落伤亡,防止生产作业中使用的物体落下,伤及作业面下方人员的网体,是高处作业人员的防护用品。防护的对象是作业面和作业场所内的全体作业人员,主要用在高层建筑、造船、修船、桥梁建造、水上装卸、大型设备安装及其他高空高架作业场所。  相似文献   

13.
高空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较易发生意外坠落的危险,为有效降低高空坠落产生的致残致死概率,对目前各行各业已有的智能安全防护服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梳理。在高空作业施工领域,气囊式安全防护服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强大运行能力,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穿戴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当高空施工人员发生意外坠落时,智能安全服中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分析采集模块收集而来的运动参数信息,判断当前发生坠落危险,并通过安全提醒模块进行提醒,同时触发安全保护模块进入工作状态,保护坠落人员的人身安全。由于智能气囊安全防护服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因而对其在高空施工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施工升降机又叫建筑用施工电梯,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施工升降机之所以能安全的载人载物运行,主要是由于其配备了防坠安全器,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防坠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当施工升降机遇到突发事故时它可以防止吊笼坠落,保证人员及货物的安全。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广泛使用的是齿轮锥鼓形渐进式防坠安全器和瞬时式防坠安全器,分别应用在齿轮齿条传动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和卷扬或曳引式施工升降机上。  相似文献   

15.
高空坠物落点研究对建筑高空坠物的安全防护设计具有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偏重于统计和经验。基于高空坠物的物理过程,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提出了高空坠物落点理论模型;基于高空物体意外踢落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提出了高空物体意外踢落后水平初始速度计算的理论公式;根据施工现场坠落物的特点,基于高空坠物落点理论模型,计算了施工现场高空坠物散落半径,给出了施工现场地面安全防护水平宽度。  相似文献   

16.
徐和平 《安全》2001,22(3):29-29
上下电线杆作业规范初探 为规范操作人员的作业行为,预防上、下电线杆过程中发生高空处坠落的人身伤亡等事 故,现提出下列几点,供探讨。1 上杆准备 (1)根据工作任务准备齐全个人随身工器具; (2)正确戴好安全帽,扣紧帽扣; (3)戴好双控安全带,腰带系在臀部上方,松紧以不从臀部滑脱为宜;  相似文献   

17.
在土建施工、设备安装检修工程中,登高作业常常要使用竹梯。如果没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尤其是在离开地面三米以上的高空,存在着施工人员从梯子上坠落的危险。我们从实践中总结了几条安全使用竹梯的经验如下: 一、竹梯底脚必须包扎有轧花橡皮(如旧的车轮外胎)的防滑垫物。在竹梯的两端,用铅丝或绳子扎牢,以免梯子松散。 二、竹梯放置斜 度,一般与地面成 60°左右,不宜过大 或过小。 三、当人员登梯后,用绳子把竹梯上部横挡与贴近的建筑物或设备管道(固定物)绑扎联接,防止竹梯横向滑动移位。四、登高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窨井盖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设计了窨井防坠落安全防护装置,通过承重板接住坠井者,使坠井者受到的坠落伤害最小化。为保证防坠落装置安全可靠,承重板、支撑板及转轴使用的材料以及结构必须满足强度要求,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防坠落装置进行力学模拟,得到承重板的等效应力,验证防坠落安全防护装置结构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对减少行人意外坠井事故发生、保障人们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高处作业是风险极高的活动。高处坠落也是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职业伤亡的主要因素。2016—2017年度,英国有25名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死亡,是第二大职业死亡原因,仅次于车辆撞击死亡,占该年所有职业死亡人数的18%。高处坠落通常包括从建筑屋顶坠落,从天窗及其他脆弱材料上坠  相似文献   

20.
高处坠落、坍塌和物体打击是建筑施工行业的“三大伤害”。高处坠落事故频发,其主要原因是作业现场防护不到位和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不足。要遏制高处坠落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在建筑施工领域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有效降低事故带给受害者本人和家庭重大损失的重要方式。同时,优化建筑施工领域的保险方案设计,做好事故预防服务,才能有效地降低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