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代有机化合物难降解、环境危害性极大,对氯代有机化合物的污染进行治理已成为水污染控制的重要课题。介绍了直接电化学氧化法、间接电化学氧化法、直接电化学还原法和间接电化学还原法用于水中氯代有机化合物处理的机理、研究现状;总结了电化学法去除氯代有机化合物的影响因素,同时指出电化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氯代有机化合物电化学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四、氧化还原反应通过与一种或两种氧化还原试剂(其中有一种是金属离子)反应可以测定氧化物或还原物。然后用一种分离法来分离还原或氧化时加入的金属离子。刘其中提出了用冷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大气中砷化物,其原理是用盐酸溶解采  相似文献   

3.
二、金属络合物法将样品中的欲测物与一种或两种试剂反应形成一种带电荷或中性金属络合物或离子缔合物。经过滤或液-液溶剂提取后,由 AAS测定金属。形成的离子缔合物或金属络合物应是非常稳定的。一般与处理未知样品相同的方法制备标准阴离子溶液。常见的干扰是由能参加络合的其它阴离子引起的。特殊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页岩气钻井废水经混凝沉淀后的出水(COD=759.63 mg/L),重点研究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与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11.2、臭氧通入量为8 mg/min、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42.51%;羟基自由基抑制剂CO_3~(2-)、HCO_3~-和叔丁醇的引入抑制了废水COD的臭氧氧化去除,尤其是叔丁醇的加入使COD去除率显著下降,说明废水中有机物的臭氧氧化去除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臭氧氧化法对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去除过程符合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H2O2催化氧化-絮凝法预处理化工有机废水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活性炭作催化剂、H2O2作氧化剂催化氧化预处理高浓度化工有机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H2O2加入量为0.8mL/L、活性炭与H2O2质量比为0.7、废水pH为4的条件下,反应120min后,调废水pH至8,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沉淀,废水COD去除率达70%以上,色度去除率达80%以上。通过色谱-质谱仪对处理前后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活性炭/H2O2催化氧化-絮凝法预处理化工有机废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水银电解法生产的烧碱质量好、应用广,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汞污染严重,使其产量有所下降。我国生产工艺及管理水平较低,汞污染更为严重,每生产一吨烧碱汞耗高达300毫克以上,其中50%的汞流失于盐泥中。含5-20毫克/升汞的淡盐水,在重饱和、盐水精制等处理过程中,汞离子形成不溶性的汞化合物,沉淀于盐泥中。国外一般采用氧化溶出法、焙烧法和防止汞沉淀转移法等来防治盐泥中的汞流失。其中氧化溶出法和焙烧法虽可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杂原子掺杂石墨烯、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处理各类废水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石墨烯材料活化过硫酸盐产生自由基的机制以及对污染物去除的应用效果,并针对石墨烯材料应用于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岳阳石化总厂的高浓度有机混合废水,采用丝束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就处理的工艺条件、氧化处理效果、生物相变化规律以及氧化池出水的混凝沉淀处理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丝束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操作管理简便、耐毒物和COD负荷的冲击、可直接处理COD高达3300毫克/升的废水、处理效果好、污泥产生量较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环境样品中砷分析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黎明  卢静华 《化工环保》1992,12(4):228-231,249
本文总结了1985年以来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所发表的有关环境样品中砷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内容包括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其它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曾冠武 《化工环保》2015,35(3):279-283
瓦斯泥是高炉副产物,因其中富含锌,直接用于烧结会增加高炉锌负荷。在分析了瓦斯泥的矿物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选矿法、化学浸出法、直接还原法等几种瓦斯泥有价成分的回收利用方法。选矿法根据碳、锌、铁的性质及赋存状态的差异分离各物质,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分离不彻底、回收率低;化学浸出法使锌进入溶液而其他矿物不溶或微溶,分离效果较好,但处理量小,后续处理难度大;直接还原法是在高温下使瓦斯泥中的金属还原,锌蒸发后进入烟气,最终可得到含氧化锌较高的烟尘和含金属铁的脱锌瓦斯泥,该法适应性强、处理量大、分离效果好,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瓦斯泥处理方法,但其设备投资大。  相似文献   

11.
武跃  袁圆  张静  李芳  白长岭 《化工环保》2015,35(3):236-240
采用亚临界湿式氧化法及金属络合剂协同亚临界湿式氧化法去除含油污泥中的重金属,考察了去除效果,优化了反应条件,并探讨了脱除重金属的含量上限。实验结果表明:在1 L反应釜内加入200 g含油污泥,在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60 min、液固比(去离子水与含油污泥的质量比)0.30的优化条件下,Cu和Z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7.3%和22.0%;加入金属络合剂后,各重金属的去除率均有明显提高;在金属络合剂加入量为0.05mol/L的优化条件下,应用金属络合剂协同亚临界湿式氧化法可将2.5倍于CJ/T 30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B级标准的重金属含量降至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化学沉淀与高级氧化法处理乙烯裂解废碱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沉淀与高级氧化(UV/H2O2)法去除乙烯裂解废碱液中的硫化物及有机物。考察了影响效果的各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化学沉淀在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min、CuO与Na2S的摩尔比为1.45:1;高级氧化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120min、H2O2的加入量(H202/COD质量比)为0.8的条件下,废碱液中S^2-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COD总去除率可达87%,BOD5/COD由处理前的0.21提高至0.54。  相似文献   

13.
化学沉淀-臭氧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臭氧氧化法对焦化废水(简称废水)进行处理,考察臭氧质量流量和废水pH对废水COD和NH3-N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臭氧质量流量为3.6g/h、废水pH为12、反应时间为12h的条件下,废水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为93.74%和74.28%。直接采用臭氧氧化法不能使NH3-N得到较好的去除,采用化学沉淀-臭氧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后,废水COD、NH3-N、挥发酚和色度的去除率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4.
铁系金属对氯代有机物的还原脱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属还原法中铁系金属还原脱氯去除氯代有机物的机理及研究现状,概括总结了催化剂类型、两种金属的比率、氯代有机物种类、溶液pH、反应温度、污染物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脱氯效果的影响,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排除COD无汞快速测定法中氯离子干扰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利杭  李震宇 《化工环保》2003,23(6):366-368
目前对COD的测定都采用国家标准(GB11914— 89)重铬酸钾法。该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氯离子在强酸性介质中很容易被重铬酸钾氧化成氯气而使测定结果偏高。所以该法要采用硫酸汞作掩蔽剂 ,使之与氯离子反应生成难以离解的可溶性氯汞络合物 ,以减少氯离子的干扰。即使这样 ,当水样中氯离子质量浓度超过 10 0 0mg/L时 ,COD最低允许值为 2 5 0mg/L。不仅如此 ,汞属有害物质 ,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 ,有人建议不用汞盐而以氯化银的形式来沉淀氯离子 ,即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银或硝酸银将其去除。但这些方法对氯离子浓度较高、COD相对较低水样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低温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废碱液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采用低温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炼油和乙烯废碱液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停留时间对废碱液中硫化物的氧化、氧化产物的形态、COD和酚去除率的影响,反应温度对废碱液中污染物氧化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废碱液的脱臭效果很好,S^2-的氧化产物以S2O3^2-和SO4^2-2种形式共存;酚、COD的去除率及S^2-的氧化反应停留时间影响小,受反应温度影响明显;废碱液的S^2-的酚浓度相当时,COD去除率一 般低于40%, 废碱液的S^2-浓度远大于酚浓度时,废碱液的COD去除率为40%-70%;废碱液中酚的质量浓度大于20000mg/L时才有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四溴双酚A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瑛  肖阳  李筱琴 《化工环保》2014,34(4):326-331
综述了微生物、物理和化学降解技术等几种主要的四溴双酚A(TBBPA)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各种降解技术的机理和优缺点。指出今后重点的研究方向是:根据不同的反应机理和生长特性分离出微生物降解TBBPA的优势菌种,探索将TBBPA彻底碳化的工艺条件;优化高级氧化法降解TBBPA的反应条件,使之更适于工程应用;将还原法与微生物降解技术或高级氧化法相结合,先将TBBPA快速还原成双酚A,再进一步彻底碳化成CO2和H2O。  相似文献   

18.
何鹏  李绍兴  余龙 《化工环保》2011,31(5):447-449
采用紫外光协同NaClO 氧化法处理双甘膀生产废水(简称废水).NaClO 作为氧化剂可以氧化降解废水中的亚氨基二乙睛等有机物,同时水体中的溶解氧会因为紫外光的存在而参与到反应中并产生1O2、O-2 和H2O2等活性物种,从而间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V(NaClO)1 V(废水)为0.100、废水pH 为...  相似文献   

19.
《化工环保》2008,28(5)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化镁法制备硅烷的副产物的用途。由于该副产物具有很高的氨存储密度,又由于氨的氢质量分数高达17.6%且可通过低温催化氨分解制氢,使得具有高氨含量的固态金属氨络合物成为一种新型储氢材料,可用于燃料电池领域。与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的碱土金属卤化物与氨气反应制备金属氨络合物的方法相比较,采用硅化镁法制备Mg(NH3)6Cl2的工艺简单且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重铬酸钾代替铬酸作为氧化剂、亚铁还原法代替碘量法,测定空气和废水中的甲醇,并针对甲酵的氧化条件进行正交优选,所得反应条件使甲醇氧化率达到98%以上,滴定误差范围在0.5—1.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