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州市大气环境红线空间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红线划定是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本研究以福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为例,首次提出了大气环境红线的内涵,将大气环境红线分为源头布局敏感区、聚集敏感区及环境受体敏感区三类,并基于WRF/CALMET/CALPUFF模型首次建立了大气环境红线划定技术方法。福州市大气环境红线研究结果表明,源头布局敏感区主要集中在罗源县、中心城区和闽江沿岸地区,红线区面积约312km2,占全市域面积的2.61%左右;聚集敏感区主要集中在闽清县、中心城区至闽江上游沿江带,红线区面积约190km2,占全市域面积的1.59%左右;环境受体敏感区为各区县中心,以及市域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红线区面积约185km2,占市域面积1.55%左右。大气环境红线总体特征表现为:源头布局红线区主要受到主导风向和风速大小影响,集中在城市上风向区域;聚集红线区主要受到地形条件影响,集中在城市山地、河谷等地势低洼、扩散条件差的区域;受体敏感区主要包括环境空气一类功能区及人口密集区。  相似文献   

2.
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兰州市AQI(空气质量指数)及常规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模拟研究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以兰州市为受点的大气污染物输送特征.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抵达兰州市气团的主要输送途径和每类路径所对应的污染物质量浓度特征,并利用受体模型PSCF(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和CWT(权重浓度轨迹分析法),分析了大气污染区域传输对兰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兰州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物输送来源和可能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在影响兰州市的气流轨迹中,污染轨迹多来自兰州市以西和以北方向,污染轨迹约占总轨迹的39.52%,说明外部污染物的输入对兰州市空气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第3类轨迹(对应来向为西)的气团对兰州市的空气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该类轨迹虽仅占总轨迹的15.21%,但其中污染轨迹数占56.76%,是影响兰州市空气质量的主要传输路径;第4类轨迹(对应来向为东南)的气团最为清洁.研究显示,对兰州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强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青海共和盆地、兰州市本地及周边区域,中等强度潜在源区为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甘肃省河西走廊等地区.   相似文献   

3.
以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为例,将区域机动车排放清单数据作为排放源数据,利用AERMOD模型对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域机动车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探讨了机动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机动车排放引起的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域大气污染物CO、HC、NOx和PM10的质量浓度分布均表现为新市区和米东区高于其他几个区域,最大影响浓度点出现在新市区河南路北侧和米东区,为机动车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影响最为显著的区域;模拟得到的各大气污染物年均质量浓度在网格点最高值均低于相关标准浓度限值;显著影响区域范围内,NOx模拟预测浓度占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浓度的44.12%,是区域环境空气中NOx的较为重要排放源,而可吸入颗粒物(PM10)仅占0.5%,说明机动车颗粒物排放不是乌鲁木齐城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严峻态势,亟需建立健全空气污染来源追因系统。三维空气质量模型可以克服外场观测与烟雾箱模拟高成本与低时效的缺点。主要介绍了使用空气质量模型解决大气污染物来源分析的方法,其中:过程分析(PA)可用于估算各物理过程与净化学过程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臭氧来源解析技术(OSAT)和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PSAT)通过标记不同地区各类排放源一次污染物的排放,得出不同受体点位主要一次与二次污染物的来源或主要排放源区对区域各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基于轨迹计算的污染物归趋概率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戎  郎畅  曹军  陶澍  张干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8):1598-1603
为建立一种能够描述源区排放的污染物对受体区域影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研究源汇定量关系的手段,在轨迹计算的基础上,利用概率方法和多介质模型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正向轨迹计算的污染物归趋概率模型(潜在汇影响函数),并在模型中嵌入了诸如降解、干沉降和湿沉降等主要去除过程.作为实例,运用这一模型研究了广东省排放的芘在大气中的空间分布及长距离输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既定目标,在获得源区排放资料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由此形成的浓度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相关的输送通量.  相似文献   

6.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大气环境红线内涵及划定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一项重大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目前全国已启动了24个城市的环境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其中划定环境红线是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福州、宜昌、平潭等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实践,首次提出了大气环境红线的技术框架,将大气环境红线划分为源头布局敏感区、污染易聚集区及敏感的环境受体三类,并创新性建立了大气环境红线划定技术方法,初步构建了适用于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空间规划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汾渭平原吸收性气溶胶时空演化及潜在源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带动下,全国多地的空气质量逐渐改善,但汾渭平原大气污染程度逐年走高,颗粒物污染尤为严重.利用OMI/Aura OMAERUV L2气溶胶数据集和PM2.5站点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后向轨迹模型等方法,探索2005~2019年汾渭平原吸收性气溶胶的时空演化过程,揭示其高值极主导类型以及污染物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①2005~2019年汾渭平原吸收性气溶胶指数(absorbing aerosol index,AAI)年均值波动上升,2006、2013和2017年为汾渭平原AAI高值转折点,年均值均大于0.63;西安和临汾AAI空间稳定性较差为高高聚集极点,在15年间高高聚集区域面积增长15.3%,空间分布更加集中,形成由西安和临汾两极相连的条带状分布区域,占区域总面积的24.2%;低低聚集区域面积锐减6.2%,转变为无特征区域.②汾渭平原AAI冬季数值最高、覆盖区域最广,在临汾极和西安极突破0.8,研究区AAI大于0.6的区域占比91.5%,其次为春季(AAI>0.4)、秋季(AAI>0.3),夏季全境低值.汾渭平原AAI高值受大气扩散条件、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影响显著.③利用后向轨迹和潜在源贡献模型得出西安极和临汾极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气团来自西北方向,近距离输送气团来自偏东和偏南方向,结合源区下垫面类型确定两个远距离沙尘传输源区(西北风源、北风源)、两个碳质源区(东风源和南风源)和一个沙尘和碳质共同作用源区(黄土高原源).其中西北风源、黄土高原源和南风源对西安极影响显著,东风源和黄土高原源对临汾极影响显著,临汾极虽受一定程度西北风源和北风源沙尘影响,但影响较小,结合CO空间分布和其与AAI相关性系数的空间分布得出,临汾极吸收性气溶胶为碳质主导,西安极为沙尘和碳质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3S技术,基于2000、2010年遥感、气象数据和统计数据等,通过模型评估及处理,确定了淄博市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在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资产价值及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淄博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1132.26km~2,占全市面积的18.98%,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地区;2000~2010年,生态保护红线内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林地为主,其面积占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52.91%(2000年)、54.65%(2010年),林地、湿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农田、草地和水域面积有所减少;10年间,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资产价值减少2313.18万元,减少率为3.60%,表明该区生态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水资源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定量分析研究区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供受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区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联系,促进区域生态公平,实现区域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利用降水储量法、水量平衡法及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供体区与受体区划分方法,分析2000-2010年京津冀净水源涵养量空间格局,划分研究区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供体区和受体区范围.结果表明:①冀北燕山山区净水源涵养量最高,年均值为65.24~81.35 mm,其次是冀西太行山山区,年均值为46.47~61.28 mm;净水源涵养量负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大中小城市,年均值为-130.46~-152.39 mm.②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供体区占研究区面积的41.42%,单位面积(m2,下同)平均净供水量为0.03~0.07 m3;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平衡区面积占25.01%;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受体区面积占33.57%,单位面积平均净需水量为0.18~0.41 m3,是供体区供水能力的6倍左右.③从流域来看,滦河流域的承德市为天津市、秦皇岛市及唐山市供应水资源,年均供水总量为23.7×108 m3;永定河流域的张家口市为北京市供应水资源,年均供水总量为5.3×108 m3;大清河流域的保定市为北京市及天津市西南部供应水资源,年均供水总量为8.2×108 m3;但子牙河流域和漳卫河流域供水能力严重不足.研究显示,燕山山区和太行山山区为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供体区,东部沿海和大中小城市为主要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受体区,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供体区净水源涵养能力不能满足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受体区需水量,整个研究区供受关系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10.
<正>类型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源清单法、源模型法和受体模型法,每种技术方法或者方法组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源清单法:根据排放因子及活动水平估算污染物排放量,据此排放量识别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有贡献的主要排放源.源模型法:以不同尺度数值模式方法定量描述大气污染物从源到受体所经历的物理化学过程,定量估算不同地  相似文献   

11.
杨春伟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3):64-64,6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中存在时间段、测点位置、标准执行区类不明确等问题,建议由当地政府依据地的实际情况划分确切的测量时间段和适用的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类别。  相似文献   

12.
城区中全户内变电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户内变电站是将主变压器、电容器组、GIS及配电柜等电气设备布置于户内,此类变电站能有效减少电磁波往外辐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某市110 kV广场变电站为典型的城区中全户内变电站,通过电磁环境监测,得出变电站站界工频电场强度测量值范围为1.96 V/m~22.7 V/m,磁感应强度测量值范围为0.03μT~0.22μT,变电站主变一侧围墙外70 m范围内工频电场强度为1.91 V/m~12.8 V/m,磁感应强度为0.02μT~0.22μT。变电站围墙外20 m处0.5 MHz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值为35.40 dB(μV/m)。测量结果表明,全户内变电站围墙外的工频电、磁场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值远远低于中国环境标准中推荐的居民区的场强限值,即电场4 kV/m,磁感应强度0.1 mT,无线电干扰46 dB(μV/m)。该变电站围墙外的电磁辐射已接近环境本底水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海洋污染综合防治的科学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证明,海洋综合防治需要建立科学对策,其中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和影响预测,物理化学参数、质量平衡模式,生物学参数,监视监测,陆-海界面相关研究及其有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人口急剧增加、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严重、污染难以控制等问题.环境管理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应遵循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树立整体思想,结合整治环境的原则、树立预见性和长远性观念的原则以及树立大环境管理思想的原则,采取措施,加强队伍建设,运用经济手段,强化贫困地区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本文以聊城经济开发区蒋官屯小城镇建设项目为例,结合小城镇建设项目的特点,就小城镇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从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重点、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外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生态及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公众参与、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应特别关注的环境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小城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LUCC概念与相互关系,然后对LUCC的环境效应、驱动力机理分析,以及LUCC研究的模型方法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进行了的论述,并展望了今后我国的LUCC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环境温度对直升机的影响及测试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高温环境对直升机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直升机环境温度的机理,采用曲线拟合和物理相似理论,探讨了环境温度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测试结果可对修订可靠性标准提供主要依据,同时对新机研制环境温度指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江苏省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江苏省1991-2004年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分析表明,江苏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于一般的倒U型形状而呈现出N型,环境质量有经过改善后再次恶化的倾向.江苏省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分解为各种环境污染物的经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表现为三方面特征:(1)总体上多数产业的单位产值污染排放水平有一定下降;(2)产业的污染特性基本未发生明显改变,说明江苏省的工业结构没有发生剧烈变化;(3)江苏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处于上升段,说明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规模效应要大于经济增长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一般固废填埋场为对象,计算了填埋场渗滤液泄漏对长江长寿段水质COD、NH3-N和Zn指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平水期COD影响范围为纵向240m,横向3m,NH3-N影响范围为纵向120m,横向2m;枯水期COD影响范围为纵向300m,横向7m,NH3-N影响范围为纵向150m,横向5m。枯水期和平水期,贮存池中渗滤液泄漏不会导致其长江长寿段水质Zn超标。  相似文献   

20.
底泥疏挖工程对草海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海底泥疏挖工程的实施,必将对草海水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预测结果表明,疏挖后草海水质有所改善,基本达到国家地面水D类标准,但相当长时间内仍疳保持富营养化状态,生态系统短期内改善不大,需较长时间,依靠人工强化恢复和自然恢复。草海水生生态系统方能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