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沉积物磷释放的WASP水质模型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物释放是水体磷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鉴于一般水质模型对沉积物释放项的模拟过于简单,无法充分体现实际河道污染物迁移转化等情况.本研究通过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室内沉积物释放模拟实验探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磷释放规律,以此修正现有的水质模型,使沉积物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释放项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在模型中得到体现,并将其应用于太湖苕溪入湖口的水质模拟中.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沉积物释放速率与流速呈现指数增长关系.而采用动态底泥释放修正后的水质模拟效果要比采用模型默认值的水质模拟效果好,从而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合理性,也表明水动力对沉积物释放的影响是水质模拟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模拟排水沟渠非点源溶质氮迁移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田排水沟渠是由水-底泥-植物组成的复合生态结构,其间非点源溶质的迁移转化对研究沟渠拦截、控制和管理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模拟排水沟渠静态实验为基础,以典型非点源溶质氮素为例,分析了实验期内水体、底泥及芦苇不同介质内氮含量变化过程,分析了底泥吸附与解析、芦苇生长与衰败等年内不同时期对水体中氮素浓度的影响,探讨了水-底泥-芦苇复合生态体内氮迁移及对水体中氮浓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底泥的吸附与解吸、芦苇生长的吸收和同化对水体中氮素浓度均有影响,10月之前这种影响表现为促使水体中氮素浓度降低,是水体的氮净化过程;10月之后这种净化作用开始降低,11月之后表现为促使水体中氮素浓度升高.同时,模拟沟渠水-底泥-芦苇生态体内氮迁移联系密切,任一介质内或介质间氮素迁移转化都会引起水体中氮素浓度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3.
我国河流湖泊砷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14个省27处河流湖泊砷污染现状进行了归纳,认为我国河流湖泊砷污染严重,大部分水系中砷含量超过世界淡水砷背景值,最高达到1.9mg/L;水体表层底泥中砷含量范围为4.0~980.6mg/kg,44.5%的水体底泥属于中度及以上砷污染水平,矿业活动是导致砷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分析河流和湖泊中砷存在形态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砷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我国水系表层沉积物中的砷以残渣态为主。比较了6种水体除砷方法,认为土壤法处理云南砷污染地表水更符合廉价、高效的原位修复技术要求。认为未来应加强对沉积物中砷形态的研究,并对河流和湖泊等地表水中砷的迁移转化做出系统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闸坝调度对污染河流水环境影响综合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闸坝各种调度方式下河流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了闸坝调度对污染河流水环境的作用机理,在槐店闸前期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闸坝调度方式对污染河流水环境影响的综合实验方案,并开展了现场实验,研究了槐店闸浅孔闸在现状调度、闸门不同开度和闸门全部关闭3种调度方式下的水体、悬浮物及底泥污染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闸坝调度会对河流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过程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闸坝调度也会对水体、悬浮物和底泥中的污染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促使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进行转化;流量和水深等因素会对底泥和悬浮物中污染物的释放产生影响.研究工作为构建闸坝作用下河流水环境模型、研究闸坝作用规律、实施闸坝科学调度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城市排水管道内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排水管道内污染物随水流沿程降解转化,是造成管道腐蚀、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重要原因,掌握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对于优化排水系统运行、改善管网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污水和沉积物两相污染特性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管道内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①常量污染物(如氮、磷、硫)在管道内好氧-厌氧交替的条件下沿程降解释放,微量污染物难以完全降解,多发生形态结构变化或由水相向沉积相中迁移.②管道生物膜对污染物的降解转化起主导作用,管道内高基质浓度环境和水流冲刷作用为生物膜稳定状态的维持创造了有利条件.③污染物迁移过程中,气体的产生受有机物浓度、温度、水力停留时间及流速的影响,应结合管道内实际污染物的组成情况采用相应的有害气体控制措施.在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中,模型模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现有模型多从生化反应过程和水力学的角度切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渐应用于管道建模,模型的精确度不断提高.建议今后加强污染物在管道内污水、沉积物、空气三相间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微量污染物的研究应广泛开展;在实际应用中,应在全面分析管道内污染特性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污染物抑制策略,建立符合本地特征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6.
北固湿地底泥氮磷释放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连续测定上覆水体中氮、磷的浓度,考察氮磷元素的释放过程和污染物在底泥中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扰动使得氮磷的释放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可见外在环境条件的变化可加速底泥氮磷元素的释放;湿地不同样点控制区底泥氮磷释放的空间变异性高;底泥氮磷释放对水体养分浓度的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生物扰动可以改变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从而促进或减弱污染物从沉积物向水中的释放,而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对于指导环境修复以及评价污染物的潜在风险均大有裨益。本文介绍了生物扰动的定义,并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影响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霍甫水丝蚓为常见的优势底栖动物,耐污力和适应性强,环境变化敏感,在环境监测和生物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对污染物具有生物富集能力,可作为一种指示生物表征与评价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状况;另一方面,其生物扰动显著影响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进而间接影响功能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生长,显示出一定的生物修复潜力。霍甫水丝蚓环境效应总体表现为两面性,既能促进底泥物质向上覆水释放,有时又参与代谢降解固定污染物。本文综述了霍甫水丝蚓的环境监测作用、水环境生物修复作用及机制,认为利用底栖动物霍甫水丝蚓修复污染水环境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动态水流条件下河流底泥污染物(COD_(Cr))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深、流速等水动力条件对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强度的影响,以苏州河底泥为例,通过水槽试验,分析了动态水流条件下河流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及其对上覆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ODCr释放率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但CODCr释放强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率与水深和流速有关,在相同水深的条件下,底泥的释放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流速的条件下,底泥的释放率随着水深的增大而减小.在水深10cm、流速0.10m.s-1的动态水流条件下,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CODCr的释放强度与时间的关系为:C=1.06C0e-0.06t.  相似文献   

10.
刘亚莉  王继忠  彭书传  陈天虎 《环境科学》2016,37(12):4644-4650
近年来,随着大量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导致的环境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为认识巢湖流域氯菊酯在环境中的赋存状态、迁移转化、环境归趋和生态风险,本研究结合多介质归趋模型和物种敏感性分布模型(SSD),模拟了稳态假设下氯菊酯在巢湖生态系统各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分布、迁移通量和去除途径,并通过灵敏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对各输入参数进行了评价.进一步构建污染物的SSD模型,评价了氯菊酯在稳态条件下的潜在生态风险,预测了保护系统中95%的物种时允许最大年输入量.结果表明,氯菊酯在大气相、水体相、沉积物相中的浓度分别为3.99×10~(-16)、5.63×10~(-11)和1.95×10~(-5)mol·m~(-3),沉积物是氯菊酯的最大储库;大气中的氯菊酯主要以挥发形式进入,通过空气颗粒物干沉降消减;水体中的氯菊酯主要以平流输入为主进入,通过底泥沉降消减;沉积物中的氯菊酯主要以底泥沉降形式进入,通过底泥再悬浮和掩埋消减.此外,SSD模型预测的HC5浓度为0.97 ng·L~(-1),假设稳态下预测的水体浓度远低于该值,仅对巢湖流域0.77%的物种产生影响,当年输入量低于78.2 t的情况下,巢湖水体中95%的物种不会受到氯菊酯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室内污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种类和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并对传统方法如污染源控制、加强通风透气、植物净化等方法进行了探讨,另外还介绍了目前几种先进的室内环境净化处理技术及各技术的优缺点,进而对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室内污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种类和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并对传统方法如污染源控制、加强通风透气、植物净化等方法进行了探讨,另外还介绍了目前几种先进的室内环境净化处理技术及各技术的优缺点,进而对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室内污染的来源、危害,澄清对室内污染认识的误区,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焦作市工业燃煤量与大气SO2污染的关系,建立了适合于焦作市城区大气SO2污染的解析模型.在模型中尝试性地将面源污染产生的浓度贡献转化到背景值中计算,简化了解析模型.利用该模式计算了1996~2000年焦作市城区大气中的SO2浓度,并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基于该模型实现了焦作市城区大气SO2浓度的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焦作市工业燃煤量与大气SO2 污染的关系 ,建立了适合于焦作市城区大气SO2 污染的解析模型。在模型中尝试性地将面源污染产生的浓度贡献转化到背景值中计算 ,简化了解析模型。利用该模式计算了 1 996~ 2 0 0 0年焦作市城区大气中的SO2 浓度 ,并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基于该模型实现了焦作市城区大气SO2 浓度的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燃煤发电机组排出的粉煤灰量日益增加,环境污染日趋恶化。本文报导了在工业装置上采用干燥活化与回收利用的新方法,成功地解决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难题,为粉煤灰的处理和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自然环境中生物膜随处可见。生物膜在污水处理以及河流水质净化等方面具有保护水环境的积极作用。然而,生物膜也存在着相当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不仅危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而且还会腐蚀管道和船体等金属材料。本文总结和分析生物膜在环境中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利弊,目的是使人们了解和认识生物膜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以推动对生物膜利用或抑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择了合肥市有代表性的塑胶跑道和运动场,用GC-MS监测分析了塑胶跑道周围空气中刺激性气体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对不同类型运动场地的热污染进行了对比测量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塑胶运动场的建设、使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冬季供暖燃煤锅炉的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暖燃煤锅炉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冬季的主要污染源,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污染的情况,寻求解决污染的对策与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鄂尔多斯高原逆温天气的形成,讨论了高原地区中小城镇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及控制污染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