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野生动物区系属古北介,以蒙新区所占而积最大,也包括华北区和青藏区的一部分。在历史上,该地区的野生动物在人类进化及以后人类的经济、文化生活中曾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有的濒于绝灭或已经绝灭,因此,保护野生动物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我们身上。保护野生动物的最终日的,还是要为人类服务,本文仅就该地区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和未来利用前景加以探讨,并从经济角  相似文献   

2.
追忆新疆虎     
新疆虎是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特有种,是世界上原有11个老虎亚种中最耐干旱环境的亚种。在100年前数量还很多,但由于人类经济活动扩大、猎杀、塔里木河改道、蚂蚁侵扰等原因,从20世纪初迅速走向绝灭,至1962年在阿尔金山红柳沟还有人看到过,此后再无记录。新疆虎的绝灭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鸦科鸟类在生态系统中有着消灭地下害虫、食腐尸、加速物质循环等重大有益生态作用,但因有刨食农作物种子的习性,而导致它们在我国西北城镇和农业区处于已经或濒临绝灭的状态,急需研制只杀虫而毒不死鸟兽的新拌种农药品种,以保护乌鸦等有益鸟类不致绝灭。  相似文献   

4.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鳄类,也是世界上濒临绝灭的爬行动物之一,因为其外貌非常像“龙”,所以俗称“土龙”或“猪婆龙”。上世纪70年代,它被携出国门,云游欧洲,名扬世界。  相似文献   

5.
王涧冰 《环境教育》2006,(12):60-61
为了野生动物贸易能够持续发展,各国制定了相应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禁止濒危动物的捕杀和贸易,对一些受到绝灭威胁的物种限制其贸易量,以防止因狩猎和贸易对野生动物生存和持续利用造成威胁。国际上于1975年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CITES公约的目的是通  相似文献   

6.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以阿坝州汶川县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为研究区域,利用GIS软件对研究区域内人类活动遥感影像进行遥感解译,并对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内的人类活动进行本底实地调查,结合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结果,对红线内人类活动强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红线内人类活动面积共计142.04hm2,人类活动斑块数量共计281个;红线内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为0.019,人类活动影响强度弱;红线内人类活动影响类型主要为旅游活动和耕地、道路及居民点等。  相似文献   

7.
1981年,笔者在泰皇岛市抚宁县山羊寨村小南山发现大量动物化石,经鉴定共有32种动物,其中绝灭种7个,时代为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绝对年龄为(18±2)万年至(20±2)万年,相当于北京周口店动物群后期。研究发现:其生活在低山丘陵及其河谷;当时的气候是温和湿润的温带气候,但已向凉干转化;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相似文献   

8.
大地苍茫     
安宁 《绿叶》2022,(11):16-21
<正>大地乌兰浩特的天空,有时也是红色的。那红色汪洋恣意,一泻千里,铺满了整个辽阔的大地。于是一切都燃烧起来,宛若一场隆重的婚礼即将开启。人站在黄昏永无绝灭的天地之间,犹如宇宙中一粒飘浮的尘埃,渺小而又决绝。夕阳用尽最后的力气,迸射出苍凉的激情,染红此刻即将逝去的世界。一切都在消亡中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如自然污染、人类活动以及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能源使用、工农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对大气的影响,浅析了大气污染与人类健康、人类疾病的关系,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对细胞染色体和基因损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人类出现以来,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对自然环境产生着影响。以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演进的影响“人——地”关系的历史特征而论,人类社会经历了洞穴时代,川河时代,土地时代,资源时代和当今的信息时代等五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世界文明产生的影响在不断地变化着。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而人类的活动又改变环境,环境的优与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状况。目前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是原生环境,它是受自然因素所支配的。不同的自然因素对人体的正常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就拿人体正常发育所需的各种元素来讲,它均是自然界供应的,供应量的多少是个关键;如果供量不足或超过,都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沙漠扩大及土地沙化是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是其研究的重点。确定人类活动影响的性质和强度,并寻求解决方法,对理论研究及生产实践都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1985—1987年在阿勒泰地区进行的环境研究,拟对该区沙漠的进退演化同人类活动的关系作初步讨论,并与同行磋商。  相似文献   

13.
战争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破坏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而且也破坏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战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介绍了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对环境要素的直接影响分为对水体、对生物、对大气、对土壤的影响;间接影响可分为常规武器、生物化学武器、核武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徐海红 《绿叶》2014,(10):10-17
书籍承载着人类伟大的思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世界环境史上,有许多绿色著作以其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深刻反思,影响和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着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5.
海洋运输与环境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似乎离我们大多数人太遥远了,她的污染看不见,摸不着。绝大多数人相信海洋的大面积污染一定会影响人类的生活,但究竟到什么时候人类才会受到海洋的惩罚呢?大概当灾难降临时,人们又会觉得突如其来而捶胸顿足了吧。海洋造就了人类,毁灭人类的依然是海洋。与海洋联...  相似文献   

16.
郭菁 《环境教育》2008,(10):18-21
1972年6月,113个国家的代表会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发出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伟大号召。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之后,“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传遍了全世界,人类开始从愚昧中觉醒,开始关注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这次会议对人类的影响可以说是环境宣传教育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黑鹳(Ciconia nigra)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已列入国际濒危物种保护公约。其数量极度稀少的首要原因,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1984年以来,我们主要在山西省内对黑鹳的生态生物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现将人类经济活动对黑鹳的影响状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刘芳 《绿叶》2012,(6):36
策划人语: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环境保护"这一术语被广泛采用,与之相关的各种思想、理念、方略和措施得以深度发展。不过,回顾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会发现,环境问题并非始于现代,而是始于人类出现之初。既定的自然环境决定着存在于其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人类和人类活动概莫能外,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受惠于其所身处的自然地理和生态资源。与此同时,人类文明也深刻地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何群 《绿叶》2013,(Z1):70-77
现当代人类对物质文明单向度的全力追求,使人类从物质到心灵显示出某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这影响到国家合法性、社会凝聚、民族关系。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就像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重要。保护传统文化,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无论从宏观的人类社会,还是微观的某一具体国家,都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小民族视大地为母亲,视同类为兄弟,他们的这种"原始、落后",对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和校正效应。  相似文献   

20.
何群 《绿叶》2013,(1):70-77
现当代人类对物质文明单向度的全力追求,使人类从物质到心灵显示出某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这影响到国家合法性、社会凝聚、民族关系。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就像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重要。保护传统文化,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无论从宏观的人类社会.还是微观的某一具体国家,都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小民族视大地为母亲,视同类为兄弟.他们的这种“原始、落后”.对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和校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