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火灾,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伴生。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为阻止火灾的焚掠,为了生存的需要,便开始了火灾的防范和治理工作,探索出了不少建筑防火技术.其卓越程度,令今人无比惊叹和敬仰。  相似文献   

2.
森林火灾系统是一个自组织临界性系统,它的表现之一就是火灾的尺度分布满足幂律规律。然而实际数据分析表明,在尺度最大和最小的两个区域,火灾分布与幂律规律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小尺度火灾的偏离现象,研究者通常猜测是由于小面积火灾记录数据遗漏较多造成的,目前尚没有一个理论上的依据,而小尺度火灾的分布规律对大尺度火灾的预测起看关键作用。为了解释这种偏离现象,该文将火灾看作一个生灭过程,并对火灾蔓延和熄灭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了森林火灾分布与火灾尺度的定量依赖关系及其机理。将该文的结果与日本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进行了对比,表明该文得到的结果与真实数据得到较好符合,并且成功解释了小尺度森林火灾分布与幂律关系的偏离现象。该研究可望对深入认识火灾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和防治火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为了加强火灾统计管理工作,保障火灾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火灾统计在消防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有关消防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火灾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统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如实提供火灾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第三条火灾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火灾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第四条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为火灾。第五条所有火灾不论损害大小…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为了加强火灾统计管理工作,保障火灾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火灾统计在消防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有关消防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火灾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统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如实提供火灾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第三条火灾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火灾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第四条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为火灾。第五条所有火灾不论损害大小…  相似文献   

5.
人口密度对森林火灾发生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活动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日本等国家,90%以上的森林火灾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为了量化人类活动对森林火灾的影响,本文基于日本的三级网格系统,对日本全国范围内近年来的森林火灾数据、土地利用率数据和人口密度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人口密度对火灾发生频率的定量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与人口密度之间呈现出幂律关系,经过一步的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具有边界效应的简单关系,即渐近幂律分布。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森林火灾的防治,特别是对于火险的预测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电动汽车火灾危险性,利用FDS软件建立锂离子电池火灾模型,并对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火灾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火灾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烟气、能见度、温度、CO和CO2浓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内锂离子电池组火灾发展迅速,其烟气、高温、CO等危害影响车内人员的安全;车辆内部锂离子电池组的数量决定其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大电池容量电动汽车火灾风险较高;当电动大巴车后端电池组发生火灾时,人员后门逃离的安全性系数高于前门;电动汽车火灾可能发生蔓延,增大车辆密集型区域的消防安全难度。该模拟结果可为电动汽车消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应急通信系统组织网络建设对高层大学宿舍楼火灾疏散至关重要。为了研究高层大学宿舍楼发生火灾时,基于组织传播进行应急通知,以及火灾疏散风险评估问题,并充分考虑大学宿舍楼多种情景多种周期的风险差异,通过建立火灾疏散周期风险评估模型,耦合基于组织传播的应急通信系统模型,对北京某高层大学宿舍楼的多情景火灾疏散的应急通知方案优化和周期风险评估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基于组织传播的应急通信系统模型,提出了3种应急通知优化方法,形成了21种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减少系统环节数量,提高各环节的传递效率,选择合适的通知顺序,加强晚休时间的安全管理,降低人员密度,能够有效降低火灾疏散周期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大型储罐事故后果的严重性,针对大型储罐火灾爆炸试验难以实施的情况,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研究手段,重现大型储罐火灾和爆炸事故过程;通过对储罐火灾和爆炸事故进行理论分析,优选出大型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后果数学模型;基于某商业原油储备库布置,利用3Ds Max软件对库区进行建模,结合Qt界面编写技术和OSG粒子效果技术进行交互式设计,划分火灾和爆炸2大仿真模块,设计各模块下属基本功能,形成1套基于真实场景的大型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后果三维仿真模拟软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VR技术的大型储罐火灾爆炸仿真软件具有较强的沉浸感和交互性等特点,能够实时仿真大型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动态演变过程,降低大型储罐火灾爆炸试验成本,同时为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苏劳动保护》2007,(8):36-38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级 按形成爆炸火灾危险的可能性大小将危险场所分级,其目的是为了有区别地选择电气设备和采取防护措施。目前国内将爆炸火灾危险场所按照气体爆炸、粉尘爆炸及火灾危险分为三大类,每类危险场所各分若干区域等级。具体划分见表1、表2和表3。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矿井巷道通风量及角度变化对火灾的影响规律,运用矿井火灾管道试验平台及各种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开展下行通风火灾的管道相似模拟试验,得到在不同通风机动力和巷道倾角下巷道风量、各测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下行风流火灾时的风流紊乱状态有了进一步认识。结果表明,火灾时燃烧温度迅速到达顶峰后温度衰减速度随风量增大而加快,巷道火灾高温区域随着巷道风速增大而向火源下风侧移动。增大巷道倾斜角度,火风压作用增强,通风系统稳定性降低,更容易发生烟流逆退现象。在下行通风试验中,存在一个使火风压与通风机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临界风速。矿井火灾烟流是否产生逆退现象与通风能力有关,通风能力越强,巷道风流克服火区阻力、保持原状态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取消轨顶风口对地铁地下车站火灾防排烟的影响,采用CFD方法,针对全封闭站台门系统和全高站台门系统2种典型地铁车站,模拟车站公共区火灾和车站列车火灾发生时,有无轨顶风口对车站内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车站公共区火灾,无论是全封闭站台门还是全高站台门系统,取消轨顶排烟口对公共区烟气温度、可见度、CO浓度等影响较低;但针对车站列车火灾,取消轨顶排烟口对公共区烟气温度、可见度、CO浓度均具有较大影响,排烟效果下降较多。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凹型建筑外立面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对高层建筑凹槽内火灾烟气“三场”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结构因子α(进深与槽宽之比)的变化导致凹型建筑结构内呈现不同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当α为0~0.4时,建筑凹槽内的火灾烟气无烟囱效应;当α为0.6~1.2时,建筑凹槽内的火灾烟气呈现一定的烟囱效应,其火灾烟气温度场、CO浓度场、扩散速度场变化显著;当α>1.2的,建筑凹槽内的火灾烟气烟囱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人通过多年实践认识到,对化学危险物品实行严格的消防监管,是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凡化学危险物品都有四个特点:①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大;②火灾扩大蔓延的速度快;③发生火灾时扑救困难:④容易导致众多人员的伤亡和惨重的损失。消防机关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消防工作以人为本,为了减少群死群伤之大火,就要加强对化学危险物品的消防监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火灾保险发展历程出发,阐述了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必要性。概述了火灾风险评估的概念的内涵,介绍了国内外较新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然后对火灾风险评估现状进行了总结;重点叙述了火灾损失评估技术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当前急需开展火灾机理和预防措施研究,火灾损失率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的确定等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火灾科学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火灾科学的发展前景,指出了火灾科学必然包括各种领域并列举了课题的分类,阐明了每一领域的研究都是防止火灾损失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火灾科学近年来的工作,阐述了火灾研究的现状。大多数研究都是以最近的火灾为背景展开的,虽然其中许多侧重于基础研究,并未针对某一特定火灾。最后本文提出了火灾研究的将来需要。由于未来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的难以预测,与之紧密相关的未来火灾也难以想象,因此,只能试从当前火灾研究去推测将来。本文认为将来的火灾研究课题大多数为基础研究,虽然它也或多或少与未来火灾有关系。并且预测随着新概念的引入,将来的火灾研究的数据和方法都活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高层建筑电气火灾隐患排查进行定量化分析,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构建高层建筑电气火灾隐患因子的复杂逻辑模型;在利用德尔菲法确定隐患因子初始概率的基础上,经过交叉影响分析法求解交叉影响概率矩阵;引入马尔科夫链修正各隐患因子交叉影响后的概率,得到火灾隐患因子的稳态概率矩阵。研究结果表明:各隐患因子的马尔科夫链校正概率比德尔菲法测定的初始概率更加准确,该计算排序结果可明确高层电气火灾隐患排查和管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对于高架车站地铁火灾,危害最大的主要是下层站厅火灾燃烧产生的烟气和毒害物质的扩散形成的人员伤亡。文章结合广州市地铁4号线高架车站,对高架车站的站厅自然排烟设计进行了探讨,同时采用火灾动力学模型对站厅火灾进行了数值模拟,进而验证了防排烟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高架车站的自然排烟设计应该确保楼扶梯为无烟区,需要采用两种必要的手段:(1)在楼扶梯开口四周设置挡烟垂壁,严格控制烟气进入疏散通道;(2)同时为了确保站厅火灾烟气能够及时的排放,在站厅两侧玻璃幕墙顶部设置排烟口或者利用站厅两端的轨道孔,及时供烟气自然排放至室外空间。文章进一步给出了站厅自然排烟口的大小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研究结论可为国内外类似高架车站防排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窦峰  豆志远 《安全》2011,32(7):48-50
火灾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及早发现和通报火灾,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设置在建筑物或其他场所的一种消防设施,建筑物中设置的火灾报警系统在消防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单洞双线铁路隧道火灾人员疏散安全性,基于单洞双线铁路隧道结构特点,分析不同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模式,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隧道火灾模型,分别研究火源位于车头和列车中部车厢内时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利用Pathfinder软件,模拟人员折返路线与不同疏散口间距下人员疏散过程,分析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与火源位置有关,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受疏散总人数、疏散口选择、疏散口间距等因素影响很大。在设计隧道疏散系统时,可通过减小疏散口间距和设置明显的疏散设施指示标识,减少人员疏散所用时间。  相似文献   

20.
火灾探测的原理和方法(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述了火灾现象的物理特征、火灾探测的基本原理并对火灾探测算法的建立及发展作了介绍。对产生火灾误报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要改善火灾探测的准确性,缺少的不是思路和技术,而是火灾科学基础研究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