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酸性降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菁  黄建 《四川环境》1996,15(2):18-20
本文对降水酸度的变化规律,降水pH值与电导率的关系,以及pH值与降水量,降水时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pH值与SO^2-4,Ca^2+,NH^+4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式。  相似文献   

2.
将TBP固定于多孔载体上,用于萃取硝酸水溶液中的钍。实验表明,萃取分配比高,萃取容量大,能有效地防止乳化现象。将TBP柱填料制备成填充柱,对含Th^4+,Fe^3+和Ce^3+的铁钍渣浸出液进行萃取实验得出:当溶液硝酸浓度为4mol/l,接触时间为10min时,萃余液中Th^4+浓度粘于0.01mg/l。1gTBP柱填料可萃取的0.25g,反萃液中钍浓度为62.5g/l,Fe^3+和Ce^3+的含  相似文献   

3.
叶宏 《四川环境》1994,13(3):30-32
本文介绍了制革废水混合处理工艺,对采用Fe^2+,Mn^2+,O2对S^2-进行催化、氧化和沉淀预处理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和机理分析,证明,Fe^2+,Mn^2+,O2的协同催化,氧化,沉淀作用作为制革废水的一级处理是很有效的,并且在经济上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工作以Cl^-与过量Ag^+生成AgCl沉淀反应为基础,较详细地探讨了各种强电解质作为絮凝剂对AgCl沉淀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条件,从而提出了一个测定水中Cl^-的是接原子吸收法,Cl^-浓度在0-50μg/10ml范围呈线性,用建立的方法测定自来水中Cl^-,再现性与准确度俱佳,用本法测定废水中Cl^-的结果与经典的比浊法,和离子色谱法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
ClO2处理含铁,锰及细菌饮用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贤  周明 《四川环境》1996,15(2):12-14
为了除去水中高含量的铁,锰及细菌,采用ClO2氧化Fe^2+,Mn^2+和灭菌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水平铁,锰都末检出,细菌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此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速度快,去除率极高,不产生致癌物质THM、且能很好地除水中的异味及色度等优点。此法适用于各种生活给水系统。  相似文献   

6.
李正山  金鹏 《四川环境》1995,14(3):29-34
根据冶金,煤炭及无机化工工业类废渣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M^n+ e-H2O系和M^n+e-F^-H2O系热力学平衡图,对废渣中硅,铝,铁及钙镁等主要矿物的溶出热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淑琼 《四川环境》1995,14(3):48-51
本文介绍了日本横滨雨水中S(IV)浓度和氧化速率的测定方法:S(IV)在雨水中的氧化反应一组反应;Fe^3+和Mn^2+离子对雨水中S(IV)的氧化有强的催化作用;S(IV)的浓度是0.8~23.5μm和氧化率常数0.12~3.3小时^-1。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SO4^2-与过量Ba^2+形成BaSO4沉淀反应为基础,较详细地讨论了反应条件,从而拟定了用AAS和ICP-AES间接测定天然水中SO4^2-的方法、确定了方法的精密度,AAS法的RSD%为1.5,ICP-AES法为3.2, 两种方法对比分析的结果接近,误差为1.0%(相对)。用于天然水中SO4^2-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选择双波长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溶解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郜洪文 《四川环境》1993,12(2):60-62
本文依据悬浮液对光的吸收行为研究DO与Mn^2+-I^--H^+反应液吸收光谱,发现在520-600nm波长范围内其光谱与悬浊液光谱相平行,由此研究在此波长内任意选择双波长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和精密度均较传统容量法高,计算曲线稳定性好,适合于天然水分析。  相似文献   

10.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和废水中总氰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文新 《四川环境》1995,14(4):23-26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氰化物测定中的前处理方法和干扰消除进行了简要综述。同时对氰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氰化物进行了研究,测定的pH应控制为12-13,检测下限为0.03mg/l。并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分离阳离子,以PbCO3为沉淀剂分离S^2-后,对废水样进行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康志萍 《环境技术》1999,17(6):11-14
铬酐退铜由于成份简单、退铜速度快、易于操作而为厂家普遍采用。本文着重研究了铬酐退铜液影响退铜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对「CrO3」-t以及「Cu」^2+-t曲线的测量找出退铜液的反应规律。实验表明:提高「CrO3」、酸浓度均可提高溶液的退铜能力;溶液中「SO4」^2-的增加,则加剧铜的溶解;当溶液中的「CrO3」=123-126g/L「Cu」^2+=22-27g/l时,退铜液即失效。失效的退铜液靠单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利用造纸黑液回收电镀废液中铬的方法,阐明了造纸黑液中所含有还原性物质与Cr^6+的反应机理;讨论了进行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及采用这一方法对废液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传感器技术原理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四川环境》1993,12(1):31-34
微生物传感器技术产生于70年代,并且,已在水环境监测中得到应用,例如,BOD、NH3、NH4^+、NO2^-、NO3^-等项目分析;毒物测定和毒性评价;致突变物的筛选等。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具有快速、灵敏、易于自动控制、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相信,它必定会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14.
王新忠  陈黎军 《青海环境》2000,10(2):74-74,80
对测定汞时还原瓶进行改进,消除了由于部分Hg^2+挥发而带来的损失,使测得的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废弃甲壳资源化利用制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壳聚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萍  黄焕利 《四川环境》1997,16(4):8-11
本文以四川地区市场上的废弃甲壳资源为原料,废物资源化利用制取甲壳素;又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备多种不同质量的壳聚糖,测定其红外光谱和各种质量指标,并将其用于溶液中Pb^2+离子的吸附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减少显色剂中HgCL2、KI的含量,以聚乙烯醇作胶体稳定剂,显著提高了显色剂的稳定度和显色的稳定度。以KOH和酒石酸作缓冲液,保持恒定的显色碱度,同时也隐蔽了金属离子的干扰,从而大大降低了空白吸光度和检出限。废水预处理,通过条件实验,确定稀释比.稀释水样用絮凝沉淀法或蒸馏法处理,蒸馏时用磷酸盐缓冲液,并降低硼酸吸收液的浓度,提高了回收率。  相似文献   

17.
黄少鹗 《环境技术》2000,18(1):28-32
介绍美国NEP(New England Power)电力公司所属Salem Harbore热电厂NO.1炉(87MW)及NO.3炉(155MW)燃用低反应性煤时装用新型“低害”(低污染)燃烧器结合使用沿炉膛高度不同标高处注入尿素溶液(HN3)的SN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和两段(级)燃烧技术经验,使NOx排放浓度达到美国麻省州环保部有害气体允许排放标准(380mg/m^3,当O2=6%时)。  相似文献   

18.
利用煤吸附处理含铬废水及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四川白皎无烟煤用于生活污水、含铬废水和乐果生产废水的处理。在静态条件下,煤对生活污水中的COD去除率为12%;对乐果生产废水的脱色率大于638%;在含铬工业废水在浓度为3526×10-5mol·dm-3时Cr(VI)的去除率为90%左右。考察了固液比、温度、浓度和酸度等对煤吸附Cr(VI)的影响,并发现吸附量q与时间t之间遵从如下的定量关系:q=47685(1+21256t)-1或q=21351[1-exp(-05016t)]03838  相似文献   

19.
杨彦 《青海环境》2000,10(2):81-81
文章分析了在纳氏试剂显色法测定水中氨氮时,常出现影响测定结果的原因,提出使[Hgl4]^2-络离子达到一定的浓度,保证纳氏试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王青海 《四川环境》1996,15(2):45-48
全球温室效应正在缓慢地进行。本文首次探讨气候变暖对岩溶发育环境的影响,并预测了大气CO2浓度加倍时中国南北方碳酸盐岩化学溶蚀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