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刊讯 在劳动部科技委1992年3月12日召开的科研成果鉴定会上,《国内职业噪声危害治理技术评价及对策》通过鉴定。该科研成果包括了国内职业噪声危害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国内工业噪声控制水平评价,以及制订听力保护计划纲要草案等三项内容。 该课题通过调查表明,我国工业噪声造成的职业危害极为普遍且相当严重,目前大约有1000万职工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工作,约有100万职工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耳聋。由于噪声造成职工的心理恐惧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它常是导致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此外,职业噪声危害还潜在着巨大的经济损失,按照国家…  相似文献   

2.
我国职业噪声危害成因分析及总体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职业噪声不仅属于职业卫生问题 ,也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环境公害之一。有效控制职业噪声不仅能够保护劳动者的听力不受损害 ,使其身心安全与健康得到保障 ,同时也是消除安全隐患 ,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笔者分析了我国职业噪声危害的现状 ,论述了我国职业噪声危害的严重性以及控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然后采用“人 -机 -环境”系统工程方法 ,分别从人的行为、物的状态以及工作环境等 3个方面 ,分析职业噪声危害的成因 ,构造了基于宏观管理维、中观人机环境维以及微观技术维等三维结构的我国职业噪声危害控制总体框架 ,并从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等角度 ,对职业噪声危害控制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 ,以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职业噪声危害问题 ,不断改善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劳动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职业性噪声对工人的危害更大。研究人员发现,在低于120分贝的情况下,噪声对人听力以外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听力而起作用的。人们把对听力的危害叫做直接性危害;而把通过听力而作用的对人的其他危害(如对心血管、脑血管等)则称为间接性危害。因此,如果保护了听力,也就间接地保护了人的其他器官。 听力保护计划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它是科技工作者为保护工人免受职业性噪声危害而实施的一项综合工程。自八十年代以来,已在美国和西欧等国实行,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在我国属试行阶段,已在部分地区实施…  相似文献   

4.
"在第14个‘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召开这次论坛,宣传爱耳、护耳科学知识,介绍职业噪声对广大劳动者听力健康的危害,研究探讨工业场所职业噪声的有效控制和听力损失的有效预防,提高广大劳动者保护听力的意识和能力."2013年3月1日,在由中国职业健康协会主办、3M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和听力防护高峰论坛"上,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在首先表达了举办论坛期待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郑君 《劳动保护》2014,(4):96-97
<正>"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噪声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比粉尘、毒物覆盖更加广泛的职业危害。"2014年3月3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在第二届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和听力防护高峰论坛上,首先指出了噪声危害的广泛存在性。在全国第15个爱耳日来临之际,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主办、3M公司协办的这一论坛,旨在开展爱耳、护耳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研究探讨工作场所职业噪声的有效控制和听力损失的有效预防,增强广大劳动者爱耳、护耳、保护健康听力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1979年8月31日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发《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 ,从1980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工业企业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dB ;现有企业经过努力暂达不到标准的 ,不得超过90dB。到1987年在工程控制措施上相继出台了国家标准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历经20年后的1999年12月24日 ,卫生部以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文件发布了《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本刊于今年第2期上作过信息报道 ;编辑部为适应有关单位读者与编制“规范”单位深入沟通 ,深刻理解《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发布实施 ,将使我国职业噪声危害控制进入规范轨道 ,“规范”在着重处理职业噪声危害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可与国际接轨 ,它将对我国职工的听力保护工作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普及宣传 ,推动该“规范”的贯彻实施 ,在本期将文件通知和附件“规范”全文照登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回顾并阐述了80年代国内外在工业噪声控制方面的几个主要进展。通过对比,分析评述我国当前工业噪声控制技术的实际水平。虽然我国在噪声控制技术的某些方面,例如计算机在工业噪声预测和控制方面的应用、声强测量、有源消声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同国外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就总体来说,我国的噪声控制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大体相当,有的方面甚至还要超过。为达到有效控制我国工业噪声危害的目的,建议除进一步加强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外,制定并推行有效的听力保护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农业领域作业者的听力防护问题极少被关注,以农机噪声、养殖场噪声及其对作业者伤害调查数据看,农业噪声对作业者的危害不容忽视,给予作业特点和需求,需要选择合适的听力保护装备,并建立听力保护计划,保护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农业作业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生产性噪声职业暴露进行定量风险评估,探讨其在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从而提高职业病危害评价水平。方法以某石油化工聚酯装置的短丝及聚酯生产车间为对象,通过对其生产工艺过程噪声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劳动者职业暴露的特点、检测工作环境的噪声强度并对频谱特性进行分析,对个人使用的防噪耳塞防护效果进行分析,通过装置的噪声检测结果与国际标准化组织1971年发布的0a—45a间连续性噪声A声级与听力损害的危险率的关系表相结合,对聚酯装置噪声所致听力损害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牵伸工、卷绕工和切粒岗存在噪声暴露时间长、暴露强度高的特点;聚酯装置主要岗位噪声暴露强度为85.5dB(A)—99.7dB(A);卷绕机频谱带较窄;切粒工及卷绕工护耳器保护不足;卷绕工发生听力损害的危险率最高。结论对高噪声作业进行职业暴露评估是研究劳动者听力保护管理的重要方法,其中关键的步骤就是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通过开展生产性噪声职业暴露的调查与风险评估,可进一步探讨噪声危害的客观规律,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噪声危害控制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说明噪声的职业暴露及风险评估在今后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噪声是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除引起听觉损害外,噪声对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等系统也有不良影响,随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听力损失罹患率有增高趋势。本文基于某轨道车辆制造行业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现状,针对听力保护的主要矛盾,提出噪声管控以及员工教育的建议与措施,总结实践经验,完善本企业的措施并作为其他企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工作场所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在我国是一类普遍存在的职业危害。长期接触过量的噪声会导致听力损失,并会引起其他的健康损害,例如高血压、失眠、食欲减退,胃溃疡等疾病。在绝大多数工业场所中,噪声危害并不致命。噪声危害虽然容易辨识,但听力衰退却是一个缓慢的进程,员工往往误以为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奋战在各类工业企业的职工对噪声危害的感触极大,许多职工不但日积月累地染上职业病,而且还会影响本人今后的就业门路。大家万分苦恼,企业也无所良策,因为当时还没有一种能阻止或降低噪声危害逞凶的法规。如今,《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的正式出台,意味着长期以来职业噪声危害不断扩大的不利局面将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广大工业企业职工的听力健康将会得到保证。 据了解,此《规范》早先应由原劳动部下达,并由原劳动科学研究院负责编制。因国家机关调整机构,最终由卫生部干1999年12月颁布实施。 该《规范》适用于各…  相似文献   

13.
护耳器(包括耳塞、耳罩等)在控制职业噪声危害、保护听力和防止环境噪声干扰等方面,目前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工业噪声问题,由于技术原因或经济原因,更主要由于经济原因,不可能花很多财力采用工程措施去解决,这时借助护耳器可获得比较经济而有效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或减轻环境噪声对学习或睡眠的干扰,护耳器也可大派用场。  相似文献   

14.
噪声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安全和卫生危害因素,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职业危害就是听力危害。噪声引起的听觉敏感度下降、听阈升高、听觉功能障碍甚至听力丧失,总称为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分为两类:暂时性听力损失在强噪声环境中短时间引起的耳鸣和听力下降,听  相似文献   

15.
控制噪声,防止噪声对职工的危害,是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特别是《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颁布以来,我国噪声控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无论在噪声控制技术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在实际解决噪声危害方面,都取得不少成绩。但是,从国家整体上看,我国目前噪声控制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的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一个统一的噪声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未按轻重缓急采取分类管理,有效控制。 我国受噪声危害的职工数量很大,声源和声场情况也很复杂,各种作业工人接…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纺织厂织机噪声及其危害,以及织机噪声的防治技术措施,阐明了推行听力保护计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第一个(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定)在京经过专家技术审定,并有望在年内实施。噪声危害是影响面最广的职业有害因素之一。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不仅可造成人的听力下降乃至致聋,还可诱发其他心理与躯体的疾患,因而为高噪声环境中的职工提供安全卫生保障是保护劳动者健康的重要措施。此次制定的(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定),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强调了工程设施等的环境降噪的同时,更注重对职工个人的防护。审定专家认为,(规定)所提出的把8小时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5分贝定为听力保护启动级,符合国际公认的噪声限值。(规…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3月3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4个国际爱耳日。值此之际,由中国职业健康协会主办、3M公司协办的2016全国爱耳日·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和听力防护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本届论坛旨在呼吁和号召对工作场所听力防护的重视;交流海内外职业听力保护工作的经验和最新发展动态,以推动听力防护工作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噪声是石油石化企业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于噪声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是长期性渐变过程,致命性危害小,职业性噪声聋受到的关注度不高。笔者通过对某石油石化企业下属20个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进行调查,发现企业普遍存在职业卫生管理不足问题,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改善建议,以期达到更好的听力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职业病谱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噪声聋等职业痛呈暴发式增长。长久以来,噪声的职业危害,并不为一般劳动者所重视,而噪声作业岗位却普遍存在。为提醒广大劳动者爱护自己的耳朵,保护听力,本刊专门为您提供有关噪声的职业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