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康滇地区产于前震旦纪火山岩系中的富铁矿,对其成因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云南大红山铁矿,曾提出过变质-热液富化火山矿床、火山沉积变质-热液交代矿床、火山喷溢溶浆矿床等:位于金沙江北岸的四川莱园子铁矿,产于会理群力马河组更长磁铁玄武岩中,是一个小而富的磁铁矿床。也提出过沉积变质、火山沉积和接触交代等成因论述。通过对这  相似文献   

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3):159-164
江西新余式硅铁质沉积变质铁矿分布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北缘,扬子陆块东南缘的逆冲推覆变质岩带内。本文对以往勘查中涉及较少的铁矿床变质作用特征进行研究,介绍了新余式铁矿田含铁岩系变形特征、含铁岩段变质岩石特征、含铁岩系变形与变质作用的相关性以及铁矿形成的过程,认为其原始含铁岩层主要来源于晋宁期形成的古陆块,活动大陆边缘裂陷海槽复理石沉积及海底火山活动提供了部分铁质。原始含铁岩段的铁矿物由下而上随岩类的演变呈现由镜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相序及其变化,主要受沉积时水体深度不同所产生介质的Ph、Eh条件支配,形成从氧化至还原环境的制约所致。含铁岩段经区域变质形成强度规模不等的四期变形,产生多起褶皱叠加并伴随变质作用,低温动力变质变形形成的绿片岩相变质与铁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周油坊铁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皖西霍邱铁矿田中部,含矿地层位于新太古界变质岩系上部,矿石中的铁矿物主要为镜铁矿和磁铁矿。通过研究该矿床矿石和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古地理环境及富铁矿的成因。结果表明,周油坊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混合了海底火山热液的高温海水,形成于大洋岛弧与大陆之间有陆源物质输入的弧后陆前还原海洋环境,初步认为该矿床为原始沉积变质型富铁矿。  相似文献   

4.
霍邱铁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处于北淮阳山字型构造脊柱部位。李老庄铁矿—菱镁矿床置于霍邱铁矿田中部。该矿床主要产于上太古界霍邱群变质岩系中,矿体赋存于富镁碳酸盐中,矿石类型可以分为菱镁矿磁铁矿石和蛇纹石磁铁矿石,各占25%。成矿物质来源于这些变质岩系的多层、分散的含铁建造矿源层中。依据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矿石同位素地质和测年结果,李老庄铁矿—菱镁矿铁矿床是晚太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前言 福建马坑式铁矿系指闽西南海西拗陷区内一系列产于中石炭—下二迭统灰岩底部的层状、似层状铁矿。其以龙岩县马坑矿床规模最大,且具代表性,故名。 由于区内该含矿层位中不同程度地发育有矽卡岩,以往曾被统称为矽卡岩型矿床。七六年以来,随着寻找富铁矿地质、科研工作的深入,积累了大量资料,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成因认识,其主要有:海相火山热液沉积—变质改造、沉积—改造(再造)、复合迭生层状矿床、层控矽卡岩型等。尽管各家对矿床成因的提法不同,但对客观地质体  相似文献   

6.
中国凹凸棒石粘土矿床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4):266-275
我国的凹凸棒石粘土矿床发现较晚,虽对矿床成因类型已有划分,但由于划分依据不明确,划分方案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相关资料,提出矿床成因类型划分的依据,首次将我国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点)的成因划分为沉积型、热液型和风化型三种类型及内陆湖泊火山—沉积亚型、内陆湖泊碎屑沉积亚型、内陆湖泊化学沉积亚型、海相沉积亚型,岩浆热液亚型、地下水热液亚型、构造动力变质热液亚型、混合热液亚型,风化淋滤亚型和风化残积亚型等10种亚型。首次提出构造动力变质热液亚型,对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的成矿理论研究和拓展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坑铁矿床位于福建省龙岩县东南约15公里处(见图6)。就目前所知,闽粤一带具有工业价值的铁矿,大多数都具有与马坑铁矿床相同或相类似的层控地质特征,通称“马坑式铁矿”。因此,深入剖析马坑铁矿床的地质构造控制因素,无论是对马坑式铁矿床成因的探讨,或是对已知马坑式铁矿床的评价,以及对今后寻找同类型矿床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 包括米尔加里萨铅-锌矿床在内的层控多金属矿床的成因问题,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注意。一些人认为这类矿床属于热液(超低温)型,另一些人则认为是成岩或变质作用阶段经过改造的原始沉积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9.
老挝铁矿资源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资料整理与实地调研:老挝已发现铁矿床(点)42处。重要矿床为万象省(P.Vientiane)万荣(Vangviang)铁矿、川圹省(P.Xiangkhouang)富诺安(Phou.Nhouan)铁矿、万象省(P.Vientiane)帕莱(Pha Lek)铁矿、甘蒙省(P.Khammouan)班农洛(Ban Nonglao)铁矿。重要矿床的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矿石质量较好,矿床属接触交代矿床、热液矿床。据地层条件、岩浆岩条件、构造条件、铁矿床(点)的分布情况,老挝划分出琅勃拉邦(Louangphabang)、孟佩(Muang Pek)、桑怒(Xam-Nua)3个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西昆仑山广布的岩浆岩尤其是花岗岩研究取得的成果基础上 ,结合区域构造、沉积建造等其它地质特征 ,再造了西昆仑山地质构造发展历程 ,进而研究了区内成矿堆积环境及其矿床地质特征。结果表明 ,西昆仑山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 ,是一条由北而南分别由加里东造山带、华力西造山带和燕山早期造山带组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区内存在以下 5种主要成矿堆积环境 :洋脊 (蛇绿岩 )成矿堆积环境 (塞浦路斯型含铜黄铁矿矿床 ,豆荚状铬、镍矿床 ) ,被动陆缘成矿堆积环境 (MVT铅锌矿床 ,Sedex型铅铜矿床 ) ,火山弧成矿堆积环境 (斑岩型铜矿床 ,黑矿型铜锌铅矿床 ,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弧后盆地成矿堆积环境 (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型铁铜金矿床 ,气液充填型铜金铁矿床 )和同碰撞成矿堆积环境 (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伟晶岩型多金属银矿床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