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悉,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世界上唯一未经开发的大沙漠。据西方权威人士在七十年代估计,中国荒凉的西部心脏地带,潜在石油储量可能大于沙特阿拉伯的总量。经过我国多年勘探结果表明,该地区油、气储量极为丰富,开发远景十分可观。本文为我们近年调研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中央。北为天山,西为帕米尔高原,南为昆仑山,东为罗布泊洼地,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沙漠之一,面积达33.76平方公里,占中国沙漠面积47%。在流动沙漠中,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里沙漠,居世界第二位。而其环境条件的恶劣,形成对人们的自然封锁,长期以来使人们难以窥探其全貌,曾有“死亡之海”的恶名。在70~80年代中,依靠现代化条件,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地球物理勘探和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有意义的科学发现,也进一步掌握了它的沙漠自然环境条件资料。由物理勘探和在塔中的构造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具有丰富的油气前景,引起世界上的瞩目。  相似文献   

3.
和田地区是新疆南部的一个重要地区。全区共有皮山、墨玉、和田、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七个县。它们都处在昆仑山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世世代代与沙漠进行着顽强的斗争。今天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从第四纪中更新世以来不断发展而成的。它的发展次序是由中心向边缘,由东向西逐渐扩大的。我国历代的书籍中曾经多次提到当时的和田地区就已处于流沙之滨。据兰州沙漠所的调查,和田地区沙漠化发展较快的时期是在汉  相似文献   

4.
石油勘探开发对巴州生态环境影响及相关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和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环境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发达程度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经济基础,环境改善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1巴州石油勘探开发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巴州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贯彻国家“稳定东部,开发西部”能源战略方针,实现油气资源重点西移,各路石油大军汇聚塔里木盆地、焉音盆地、尤尔都斯盆地,石油勘探开发全面展开。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开发会战以来,自治州境内已探明轮南、桑塔木、解放渠东、塔中四4个整…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石油经济的发展,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已经在国际石油界得到了广泛的实施。面对国内油气长输管道建设的迅猛增长势头,在油气管道建设及运营中如何做好HSE的管理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1 HSE的发展 回顾HSE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管理科学。1974年,石油工业国际勘探开发论坛(E & P Forum)建立后,组织了专题工作组,从事HSE管理体系的开发工作。80年代石油业内相继发生了诸如SANDOZ大火、VALDEZ…  相似文献   

6.
青海油田坐落在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上,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经过几代石油职工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了勘探开发并举、油气并举、多元开发、统一经营的格局,成为年产原油155万t的石油企业。环保方面,目前基本实现了“增产不增污”的奋斗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7.
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生产行业协会之一,该协会成立于1922年。现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石油工程师会员53,000余人,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北部的理查森市。2002年3月20~22日,SPE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了健康、安全和环境(HSE)主题年会,会议对过去几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业HSE工作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展望。会议涉及的主要议题包括:1,支持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工业;2,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油气开发和运输的全过程;3,是否应该发展环境敏感地区(主要指湿地、北极地区和深海等)的油气生产?4,生产商、承…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沙漠油田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是一个内陆封闭盆地,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它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正在积极开发中。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必须做环境影响评价,文中介绍了沙漠环境及生态状况,在沙漠区域必须以水域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评价结果应提出固沙、防沙和保护自然生态等一系列防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新疆沙漠化危害的严重性新疆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省区,沙漠而积42.1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面积的60%,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境内有10片沙漠,其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流动性沙漠,面积33.7万多平方公里,流动沙丘占了85%。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面积4.88万平方公里。第三大沙漠是罗布泊东南、阿尔金山麓的库鲁克塔克流动沙漠,面积2.2万多平方公里,以独特的羽毛状沙丘和金字塔沙丘为其主要特征。其它都是小沙漠。此外新  相似文献   

10.
前言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建设是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自治区国土局组织的和田河流域考察中,笔者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调查了沙漠中部的各种自然地理条件,深感在这一地区建立综合  相似文献   

11.
沙漠是对人类环境的现实威胁。我国沙漠面积有109.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1.4%。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一小部分)地区的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宁夏、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九个省(区)。改造沙漠。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沙漠问题,首先是风沙活动问题。它淹没农田,侵袭道路,淀淤水库、水源,给我国沙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内蒙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最大的鸣沙区中国科学院兰洲沙漠研究所专家考察发现,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原来是一个特大鸣沙区。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面积达4.9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沙漠内分布着不计其数的新月形、金字塔形沙丘和各种形态复杂...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之一。流域光照热量充足,适合喜温作物和长绒棉生长。土地资源丰富,约占全疆宜农荒地九分之一,在塔里木盆地各荒区中,质量居于第一。草场面积宽阔,适合耐粗饲、抗干旱,能够生产珍贵羔皮的三北羊放牧。胡杨林虽经严重破坏,但保留下来的面积仍是我国及世界最集中的地区。灌溉水源基本不缺,在合理利用情况下,尚能满足现有农、林、牧业灌溉需要。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黄凤珍,黎跃东(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环境保护办公室库尔勒841000)塔里木盆地(E74”一93“,N36”一42“)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和中国西北部,面积约56X10‘km‘,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四周由山地...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循环经济理论与油气资源型城市发展实践相结合,如何实现油气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首要任务。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至今,绩效如何?本文以四川石油产区为例,强调了调查目的,给出了调查方法,确定了调查对象,实施了调查活动,形成了汇总分析。调查发现:四川石油产区油气污染及其补偿问题是影响四川油地和谐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四川石油  相似文献   

16.
傅晶晶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1):1005-1008,1035
石油和天然气是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血液”,但出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专门规范整个油气行业领域的《石油天然气法》,只有一些位阶较低、效力有限的行政性规章与政策。通过研究美国石油天然气法律的具体制度安排,结合我国油气资源的现行制度与政策,为我国油气资源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石油工业废弃物处置及其生物治理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我国石油工作者对石油工业废弃物的普遍关注,现在介绍生物治理的基本概念及SPE石油工程师协会中有关含油污泥生物处置的途径及其突出优越性。生物液/固处理工艺(LST)是目前含油污泥处置现场最经济可行的处置方案。这种好氧的LST工艺过程,能够比较充分地代谢和降解石油污泥中的油和脂并大量除去多环芳烃类(PAH)化合物及其它有机化合物,明显地降低了石油废弃物对人、畜的毒害程度。其工艺较简单,操作也简易,凡经此工艺处理后的废弃物不留残毒和后患,因此早已被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炼油业视为处理含油污泥的有效选择了。石油工业废弃物的生物防治和生物降解工艺较大程度地领先于目前我国现场正在执行的各种处理含油废弃物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英国油气勘探开发历史悠久,为应对投入成本高、生产效率下降的挑战,英国政府于2016年正式推行油气经济采收率最大化战略(MER UK),实现了成本降低、石油产量逐年上升的目标。尽管我国与英国在油气勘探开发体制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应对同样问题的举措方面仍有借鉴价值。采用规范分析和制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解析了英国油气战略的背景、主要内容、执行机构等。针对我国的实际需求,得出英国油气战略在健全油气上游开发采收率机制,设立独立监管机构,运用柔性手段强化监管和服务对完善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制度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我国海洋油气开发过程中已开展了相应的后评价工作,而在开展这些后评价工作中,也未有相应的技术规程和行业标准作为支撑,评价质量参差不齐。文章分析了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标准化的制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情形、工作程序、评价过程。为进一步落实《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从而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问题提供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井场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场噪声一直是个困扰和危害石油钻井工人的老大难问题。工人长期工作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下,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危害。本文分析了噪声来源,并对其进行了监测,发现井场噪声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防治措施可以从设备改造,职工防护两方面进行,以达到高效、优质钻井,不断发展石油工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