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区水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7 年在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区,沿河源冰川区到中游山区的6 个水文站点(1 号冰川、空冰斗、总控、巴拉提沟、跃进桥和后峡)定期持续采集径流样品,对流域山区河流水化学组成、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径流样品的离子组成均为Ca2+-HCO3--SO42- 型,呈弱碱性。河源区冰川径流中TDS和EC均值总控> 1 号冰川> 空冰斗,其中1 号冰川径流峰值最大。与河源区相比,上中游3 个水文站径流离子含量、TDS和EC明显增高。通过Piper 图显示,上中游径流水化学类型与河源区相似,表明整个流域山区径流水化学形成过程存在相似原理。结合Gibbs 图和离子比值进行分析,得出碳酸盐、黄铁矿和长石类矿物风化是水化学组成的控制因素。上中游径流中Mg2+和SO42- 离子浓度比例有所增长,表明流域演化过程中含S矿物的氧化作用对径流离子组成的贡献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河源区黑碳气溶胶浓度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七波段黑碳仪对2016年8月—2017年7月乌鲁木齐河源区大气中黑碳气溶胶进行了实时监测,并结合同时期气象资料对该区域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特征、影响因子和可能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乌鲁木齐河源区黑碳浓度在102~1525 ng·m~(-3)之间变化,均值为520 ng·m~(-3).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浓度分别为425、536、686和427 ng·m~(-3),呈秋季最高,夏季次之,冬、春季低的季节变化特点.日内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双谷特征,在当地时间8:00—9:00(与北京时间的时差为2小时,即为北京时间10:00—11:00,下同)和16:00—19:00有两个明显的峰值,可能与当地的排放和气象因素有关.乌鲁木齐河源区黑碳的本底浓度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为253、271和290 ng·m~(-3),而冬季黑碳的本底浓度仅为162 ng·m~(-3).与其他偏远地区相比,乌鲁木齐河源区因受较多排放源影响,黑碳浓度本底值较高.黑碳气溶胶浓度与气象因素相关性显著,当风速小于2 m·s~(-1)时,黑碳的平均浓度明显偏高,当相对湿度大于55%时,黑碳浓度明显偏低.由浓度权重轨迹分析和波长吸收指数(AAE)可知,乌鲁木齐河源区的黑碳浓度,除了受本地化石燃料燃烧和生物质燃烧排放的影响以外,还可能受到中亚地区远距离传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南昌市三种类型环境区域(混合区、道路区域以及郊区)开展PM_(2.5)中NH_4~+和空气中NH_3的同步采样监测,分析PM_(2.5)中铵盐及其气态前体物的分布特征,探讨氨气的转化与细粒子铵盐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2014-2015年采样期间南昌不同区域空气中NH_3浓度和PM_(2.5)中NH_4~+浓度较高;NH_3浓度存在空间分布差异,反映了不同环境区域NH_3源强的差异;NH_4~+浓度的空间分布表现为道路区域、郊区高于混合区,源于道路区域和郊区的气态前体物浓度高;NH_3/NH_4~+比值郊区道路区混合区,反映NH_4~+的形成受前体物(SO_2、NO_x)影响大;NH_3浓度春秋冬夏,说明NH_3源强受各季气象条件的影响大;NH_4~+浓度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特征,反映不同季节的气象条件对铵盐的生成、清除和分解的影响不同;然而,NH_3/NH_4~+比值春夏秋冬,NH_3/NH_4~+比值季节分布与NH_4~+浓度季节分布呈相反的趋势;NH_3浓度昼、夜分布有差异,受昼夜间温差、太阳辐射、源强、逆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NH_4~+浓度日变化各季节有差异;NH_3/NH_4~+比值日分布与NH_3浓度日分布相似;不同季节PM_(2.5)中铵盐形成的受控因素有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态前体物和温度、湿度;NH_4~+/SO_4~(2-)的比值(1.5),表明铵盐充足;铵盐形式主要为硫酸铵、硝酸铵,硫酸氢铵较少。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乌达煤田煤火已持续燃烧50余年,不仅烧毁大量煤炭资源、危及矿井生产安全,而且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威胁生态环境。为探究乌达矿区及其周边区域地表灰尘污染特征,该研究在乌达区约220 km2范围内采集地表灰尘224件,对其中9种无机水溶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乌达区及其周边区域地表灰尘中F~-、Cl~-、NO_3~-、SO_4~(2-)、K~+、NH_4~+、Na~+、Ca~(2+)、Mg~(2+)总均值分别为13.42、1 592、615、5 981、533、258、708、6 072和534μg/g,均高于背景区乌海湖小岛地表灰尘水溶离子背景值,SO_4~(2-)、Cl~-、NO_3~-、Na~+相对背景值提升倍数分别高达11.08、6.84、4.45、3.73。地表灰尘总水溶离子含量表现出工业园煤矿区城区农场外围,各区域中均以Ca~(2+)、SO_4~(2-)、Cl~-3种离子对灰尘中无机离子组分贡献较大。SO_4~(2-)、Cl~-、NO_3~-、Na~+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为当地地表灰尘的显著污染因子。采样期间地表灰尘整体呈弱碱性,而工业园和煤矿区呈弱酸性;SO_4~(2-)主要以CaSO_4和(NH_4)_2SO_4形式存在;NO_3~-存在形式可能为NH_4NO_3;Cl~-主要以NH_4Cl和NaCl形式存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乌达区地表灰尘水溶离子主要来自地下煤火、煤矸石自燃、工业活动、机动车运输、地表煤尘、矸石山尘、地表土壤尘。  相似文献   

5.
考察中国海洋三大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探究其分布动态演进规律,识别其空间非均衡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为“十四五”期间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相对差异的程度、来源及演变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其绝对差异的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并将空间效应纳入研究框架,应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识别海洋经济发展空间非均衡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但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分级现象;三大海洋经济圈空间非均衡程度显著,超变密度是造成三大海洋经济圈整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极化效应”显著,呈现不同极化特征和分布延展性;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总体表现为空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分析制约乌鲁木齐经济圈城市(群)快速发展建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乌鲁木齐经济圈未来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发展模式,同时基于乌鲁木齐经济圈当前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并详细叙述了当前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新思路,结合区域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从生态文明发展的角度构建城市(群)建设的新轨道,探索一种适合自身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乌鲁木齐经济圈以及其他生态脆弱地区的城市(群)未来规划和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典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通过研究典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敏感性表明,地下水系统水化学阳离子以Ca2+、Mg2+为主,平均敏感指数分别为0.73和0.19;阴离子以HCO3-和SO24-为主,平均敏感指数分别为0.92和0.37;主量元素表现出明显的地球化学敏感性特征.研究区主量元素的地球化学敏感性依次为:HCO3-Ca2+SO42-Mg2+Cl-Na+NO3-K+.运用敏感性最强的HCO3-敏感性指数(GSIHCO3-)对地下水系统进行敏感区域区划,GSIHCO3-0.5的区域为低敏感区,0.5GSIHCO3-1的区域为中度敏感区,GSIHCO3-1的区域为高敏感区.高敏感区域地下水系统可能成为污染物的汇和源,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频繁快速转化和相互补给可能形成两者交叉污染和叠加污染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当前国际上流行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简称EF)模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社会经济各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相关研究报告的资料,针对中国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圈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评价了三大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了当前三大经济圈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状态、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保证三大经济圈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研究表明,我国三大经济圈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内部的经济与环境不协调性以及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制约三大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岳晓英  李忠勤  张明军  周平  樊晋 《环境科学》2013,34(10):3764-3771
基于2007年4、8和10月这3个时段不同季节的野外考察取样和实验室分析测试,探讨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区气溶胶样品中水溶性离子成分的浓度组成、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气溶胶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为2.76μg·m-3,化学组成以Ca2+、NO-3和SO2-4为主.Ca2+、SO2-4、NH+4、Na+、Mg2+、Cl-在春、夏、秋这3个季节的变化趋势与总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而K+与NO-3却呈现出秋季最高、夏季和春季浓度次之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认为,气溶胶中Ca2+、Na+、Mg2+、K+和Cl-主要可能来自陆源矿物;而NO-3和NH+4则很大程度上以人为源为主.并且发现,SO2-4可能同时受陆地源与人类活动来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引言在石英-白云母分解线上的低压、高温条件下,夕线石、堇青石、石榴石和斜方辉石是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环境混合岩中的常见矿物。特别是熔融与脱水反应 Qtz+Als+Bio=Kfs+Cdt+Gar+V 和 Qtz+Bio+Gar=Kfs+Cdt+Opx+V 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种组合的解释是很重要的(缩写符号见表1)。Holdaway和 Lee(1977)研究了 K_2O-FeO-Al_2O_3-SiO_2-H_2O 体系(KFASII)的两个反应:Qtz+Als+Bio=Kfs+Cdt+V 和 Cdt=Qtz+Als+Gar+V,并确定了这两个反应的交点为740℃ 和  相似文献   

11.
高岭土负载纳米Fe/Ni同时去除水中Cu2+和NO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翔  高滢  陈祖亮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7):1898-1906
工业废水常含有不同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和无机阴离子,而如何有效去除复合污染物就成为环境科学前沿研究的挑战性课题.这些污染物因化学性质不同而导致去除机理和途径也不同.本文采用合成高岭土负载纳米双金属Fe/Ni(K-Fe/Ni)同步去除水中Cu2+和NO-3.结果表明K-Fe/Ni能有效去除水中Cu2+和NO-3,但它们的去除效果却会相互受到影响.在Cu2+浓度为200mg·L-1时,NO-3的去除率达到42.5%;而未加入Cu2+时,NO-3的去除率仅有26.9%,说明Cu2+的存在提高了NO-3降解效率.同样,水中NO-3的存在也影响Cu2+的去除(Cu2+去除率从99.7%降到96.5%).但NO-3浓度对去除Cu2+的影响小于Cu2+浓度对NO-3的影响.通过BET比表面积、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散射(EDS)和X射线光电分析(XPS)对K-Fe/Ni表征的结果显示,反应后K-Fe/Ni的表面存在铁的氧化物、Ni0和被还原的Cu0.基于以上结果,我们发现K-Fe/Ni同步去除水中Cu2+和NO-3的机理是:高岭土负载下的纳米Fe0作为还原剂,在Ni0的催化产氢作用下将Cu2+还原成Cu0并沉积在K-Fe/Ni上而形成纳米Fe/Ni/Cu三金属催化剂,从而加速催化水中NO-3降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来重视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通过倡导并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与生物多样性走廊计划"(CEP-BCI)项目的开发实施,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不断推进与次区域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积极推动该项目与合作机制化建设,并将云南省西双版纳和香格里拉德钦地区、广西靖西列为项目执行的重点区域。随着CEP-BCI项目一期的开展与顺利完成,目前二期项目(2014-2016)正在实施中。本文拟在初步总结我国参与GMS环保合作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果基础上,提出我国进一步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保护合作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华南地区春季酸沉降区域源解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IDNN区域源解析模式,处理了1986年2—8月间华南地区观测的酸雨样品,识别了春季广东、广西地区酸雨区域漂,结果得到,80%以上H~+、50%SO_4~(2-)和60%NO_3~-来源于南岭以北地区。  相似文献   

14.
于2009~2010年,利用风标式花粉采集器,采集了上海不同区域春、秋、冬季的飞散花粉和大气颗粒物样品,并于春季(2010年4月)利用重力花粉采集器在不同高度采集了飞散花粉样品,以及不同区域悬铃木的花粉.对风标花粉采样器采集的样品进行溶酸处理后进行花粉鉴定;对重力法采集的花粉样品染色后直接进行观察.利用高分辨的扫描电镜(SEM)对悬铃木花粉上吸附的大气颗粒物进行了微观表征.结果显示,上海春季大气中的花粉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不同区域悬铃木花粉上所吸附的颗粒物组分有所差异.冬季和春季大气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中的SO42-的浓度均为所检测离子(Na+、K+、Ca2+、Mg2+、NH4+、NO3-、SO42-、Cl-)中浓度最高的,NO3-、SO42-、NH4+在冬季样品中要比春季样品中的浓度高.上海大气颗粒物中的地壳元素的质量浓度从高到低为Ca >Na>Mg>K.  相似文献   

15.
斯林林  周静杰  吴良欢  胡兆平 《环境科学》2018,39(12):5383-5390
在太湖流域,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CRF)、生物炭配施控释肥(BC+CRF)、生物炭配施稳定性肥(BC+SF)、生物炭配施控释肥和稳定性肥(BC+CRF+SF)4种施肥处理对稻田田面水p H、氮素动态变化、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面水平均p H介于5.64~8.15,生物炭配施控释肥和稳定性肥田面水p H降低3.16%~4.48%.田面水平均全氮(TN)质量浓度介于19.05~25.23 mg·L~(-1),生物炭配施控释肥和稳定性肥田面水TN质量浓度显著降低4.75%~6.58%.田面水无机氮素以铵态氮(NH_4~+-N)为主,NH_4~+-N和硝态氮(NO_3~--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介于0.01~17.26 mg·L~(-1)和0.24~3.11mg·L~(-1).与单施控释肥相比,各处理田面水NH_4~+-N和NO_3~--N质量浓度分别显著降低35.89%~48.78%和20.54%~37.01%.生物炭配施稳定性肥显著降低了田面水NH_4~+-N和NO_3~--N质量浓度,有效减少无机氮素径流流失风险.TN、NH_4~+-N、NO_3~--N径流流失量分别介于16.24~18.09、1.76~2.22、0.76~1.38 kg·hm~(-2).与单施控释肥相比,各处理TN、NH_4~+-N、NO_3~--N径流流失均有不同程度削减.生物炭配施控释肥和稳定性肥显著削减了氮素径流流失,有效降低区域稻田氮素面源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程晓  罗胜 《环境》2019,(10)
<正>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河源高新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是广东省唯一上榜的园区。如此殊荣,因何花落河源高新区?"我们一直以来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生态环保底线、营造绿色生活环境,走现代河源、生态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河源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荣誉背后,是河源高新区对生态环境工作一如既往的坚守。  相似文献   

17.
电絮凝是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有效技术。研究考察了极板类型、电流密度、溶液pH值和阳离子(Ca2+、Mg2+)、阴离子(SO42-、Cl-、NO3-、H2PO2-)对电絮凝除Cu2+的影响,并解析这些影响因素对电絮凝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采用铁板电极在电流密度13 mA/cm2、初始pH=5.0,反应60 min后Cu2+(250 mg/L)去除率可达99%以上。Ca2+、Mg2+对Cu2+的电絮凝去除影响不明显,SO42-、H2PO2-、Cl-对除Cu2+有促进作用,而NO3-的存在会显著降低除Cu2+效果。  相似文献   

18.
姜华  吴静  吕连宏 《环境保护》2022,50(5):40-44
我国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了全面细致的总体部署,提出实现“双碳”目标应坚持全国统筹,同时提出各地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分类施策,梯次有序推进碳达峰。本文在系统分析如何理解坚持全国各地统筹有序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根本保障、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要求区域协同发展与协同减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各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内生动力不足、碳排放特征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各地实现碳达峰的路径各不相同四个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有序实现碳达峰。应从加强区域低碳发展协调力度、优化区域低碳能源生产与供应格局、推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开展区域协同减碳和梯次达峰试点、强化城市和乡村低碳发展协同几方面持续发力,统筹有序实现碳达峰。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缓浓缩液蒸发过程设备的腐蚀和结垢问题,研究了碱液及复配药剂对浓缩液中Ca2+、Mg2+的去除率,并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分析表征了沉淀产物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特性,探究了Ca2+、Mg2+的去除对浓缩液水质参数和结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7.5 mol/L NaOH溶液投加体积比为3%,反应时间60 min时浓缩液中Ca2+、Mg2+得以有效去除,其去除率分别为89.49%和98.45%,但此条件下沉淀物的沉降性能较差。2)复配实验表明,NaOH溶液与硅藻土、Ca(OH)2复配时,显著提高了沉淀产物的沉降性能,且Ca2+、Mg2+去除率未受到显著影响;添加1% Ca(OH)2时沉降效果最为显著,沉降比降为36.84%,明显低于单独碱液(NaOH)的75.61%。3)对碱液沉淀产物进行化学组成和矿物特性分析可知,沉淀产物主要含有Mg(OH)2、Mg5(CO3)4(OH)2·4H2O、NaCl以及KCl等矿物。4)对浓缩液原液和碱液处理后上清液进行模拟蒸发发现,调节pH至5.0时碱液处理后结垢量低于浓缩液原液。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1991,(9):14-15
一、电石渣的化学成份电石渣是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后留下的残渣。 CaC_2+2H_2O→Ca(OH)_2+C_2H_2 1t电石可生成干渣1.2t,生产中实际上是生成6t含水量为80%的熟石灰浆渣,经沉淀捞起并滴水后为粘稠的膏状物,含水约50~60%,长期放置则生成一层石灰石硬壳。 Ca(OH)_2+CO_2→CaCO_3+H_2O 新鲜的电石干渣,一般含熟石灰80~90%,其杂质含量,各地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