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共代谢过程扣特点,详细推导建立了一个以关键酶为中心的综合性数学模型,模型不仅包括传统的基质降解迷率和微生物生长,而且包括关键产诱导,毒性抑制和自我恢复,以及能量的调节等重要因素,模型能够在理解释文献报道的各种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2.
共代谢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共代谢过程中所需一级基质的两种来源,综述了共代谢的机理,并根据降解二级基质的酶的来源和特点将共代谢分成三类。阐述了共代谢的几个特点,描述了共代谢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方程。最后对共代谢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举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共代谢在难生物降解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简介生物共代谢机理及工程应用的实例,生活污水的共代谢效率可使难生物降解工业污水CODCr去除率提升21.5%,而葡萄糖的共代谢效率可使CODCr去除率提升38.5%,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厌氧共代谢的提出、作用机制、调控研究及应用现状,从共代谢技术的基质类型、菌群结构和代谢途径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厌氧共代谢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并着重分析了厌氧共代谢的调控技术和应用情况,展望了厌氧共代谢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为解决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治理瓶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焦化废水中降解有机物的共代谢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焦化废水中的几种主要难降解有机物吡啶、萘、氯苯、苯、二苯酚等,利用瓦氏呼吸仪测定微生物耗氧量的方法,对它们在单基质和共基质条件下的可生化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了解了共代谢降解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理生化特性,为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共代谢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瓦呼仪测试法测试了呋喃等6种难降解有机物在单一基质和与苯酚共基质的条件下生物降解性能,研究共代谢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共代谢对呋喃、喹啉、吲哚生物降解性能有明显提高,吡啶、联苯、三联苯在低浓度时,生物降解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
甲醇为共代谢基质时四氯乙烯的厌氧生物降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氯乙烯(PCE) 在厌氧条件下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本文研究以甲醇作为共代谢基质时PCE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PCE还原脱氯为TCE和DCEs,可能有VC和乙烯.因此,DCEs、VC和乙烯可能是PCE降解的终产物.PCE、TCE的降解和TCE的生成都符合准一级动力学.PCE和TCE的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0.8991d-和0.068 d-;半衰期分别为0.77d和10.19d,TCE的生成速率常数为0.1333d-.表明PCE的脱氯速度大于TCE,而TCE的生成速率大于降解速率,所以在整个实验期间都有TCE存在.  相似文献   

8.
不同共代谢基质下厌氧生物降解间苯二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蔗糖、葡萄糖、丁酸盐和乙醇作为驯化好的厌氧污泥的共代谢基质,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中对间苯二酚的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代谢基质SCOD浓度在500~2000mg/L时,间苯二酚的降解速率很高;试验回归结果表明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大小依次为k丁酸盐>k蔗糖>k葡萄糖>k乙醇;当两种共代谢基质按比例1:1(SCOD)混合投加后,反应速率常数大小依次为k葡萄糖+丁酸盐>k乙醇+丁酸盐>k葡萄糖+乙醇,其中葡萄糖和丁酸盐的混合基质降解速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厌氧共代谢原理构建反应器,分析厌氧共代谢强化四溴双酚A(TBBPA)的转化机理.研究发现,当TBBPA浓度为75μg/L时,TOC和TBBPA去除率都达到最高,分别为88.6%和81.7%;当TBBPA浓度为25μg/L时,生物半衰期最低,为21.97h.根据检测到的中间代谢单环产物3,4-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和TBBPA代谢途径分析可推测TBBPA在厌氧共代谢体系中实现了深度降解,且固氮弧菌属和毛球菌属对TBBPA的厌氧生物降解起到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共代谢在氯代有机物生物降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概述了微生物共代谢的生化机制,研究进展以及在氯化有机物生物降解中的作用,提出了微生物共代谢这种尚未被人们透彻了解的生物过程在氯代有机物等难解化合物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氨氧化菌Nitrosomonas europaea降解17α-乙炔雌二醇(EE2),考察降解过程中氨氮的作用以及EE2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N.europaea降解EE2属于共代谢过程,氨氮是共代谢发生的必要条件.氨氧化过程产生的亚硝氮会在酸性条件下将EE2硝基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降解速率常数与亚硝酸根、H+及游离亚硝酸浓度成正相关.通过控制pH值大于7.5抑制硝基化反应,证实了N.europaea对EE2的生物降解作用,生物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降解速率常数为0.0069h-1.当N.europaea氨氧化反应导致pH值低于7.5时,EE2的去除存在生物降解和硝基化的协同作用,EE2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降解速率常数为0.0093h-1.同时还发现一种未曾报道过的EE2生物降解产物M613,对于其雌激素效应和毒性还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氨氧化菌Nitrosomonas europaea降解17α-乙炔雌二醇(EE2),考察降解过程中氨氮的作用以及EE2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N.europaea降解EE2属于共代谢过程,氨氮是共代谢发生的必要条件.氨氧化过程产生的亚硝氮会在酸性条件下将EE2硝基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降解速率常数与亚硝酸根、H+及游离亚硝酸浓度成正相关.通过控制pH值大于7.5抑制硝基化反应,证实了N.europaea对EE2的生物降解作用,生物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降解速率常数为0.0069h-1.当N.europaea氨氧化反应导致pH值低于7.5时,EE2的去除存在生物降解和硝基化的协同作用,EE2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降解速率常数为0.0093h-1.同时还发现一种未曾报道过的EE2生物降解产物M613,对于其雌激素效应和毒性还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从苯胺废水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苯胺高效降解菌,并将其命名为LS1。经过形态特征和序列相似性对比,确定LS1为粪产碱杆菌。苯胺降解能力实验结果显示,苯胺浓度为1 000 mg/L以下,停留时间延长至72 h时,菌株LS1对苯胺的降解率可达到95%以上。苯胺最佳共代谢碳源选择的实验结果显示,以1 000 mg/L为苯胺实验浓度时,抗坏血酸对菌株LS1的降解率提高最为明显,其次是甲醇、葡萄糖、淀粉、蔗糖。鉴于对方便保存和经济方面的考虑,选取葡萄糖为最佳共代谢碳源,并通过实验证明最佳投加比为苯胺与葡萄糖COD为2∶1时。  相似文献   

14.
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共代谢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焦化废水中的几种主要难降解有机物吡啶、萘、氯苯、苯、二苯酚等 ,利用瓦氏呼吸仪测定微生物耗氧量的方法 ,对它们在单基质和共基质条件下的可生化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初步了解了共代谢降解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为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乙醇为共代谢基质,通过逐步缩短沉降时间、洗脱沉降性能较差的絮状污泥,在SBR中成功地培养出降解MTBE的好氧颗粒污泥。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400.5μm,SVI 41.39mL/g,MLVSS 2896mg/L,颗粒表面分布有丰富的球菌、短杆菌及少量丝状菌。好氧污泥实现颗粒化后,反应器进水MTBE浓度为300mg/L时,其出水浓度可维持在10mg/L以下,去除效率高达90%以上(其中挥发部分约占15%)。好氧污泥颗粒化后MTBE的降解速率也明显增加,相比启动初期,一个运行周期内MTBE的降解速率可提高4倍。一个运行周期内pH值的明显降低也表明了好氧颗粒污泥对MTBE的降解。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2017年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这是"蓝天保卫战"一词的首次亮相。其实,真正的蓝天保卫战早在2013年9月"大气十条"发布之时就已打响。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从"打好蓝天保卫战"到"打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正在悄然的变化着。由于各种思潮的涌动,致使一部分教师开始变得功利和激进,变向伤害了学生健康良性的发展,过于激进地追求各项教学指标,也是变相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快乐。作为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在时代的面前我们与时俱进实践的是先进的教学理念,不变的是教师的天职和使命的归宿,在履行使命的同时灌注我们的爱,真正做到以师为依托、以爱为准则,共铸教师之魂。用  相似文献   

18.
由加油站附近污染土壤分离到一株好氧共代谢降解三氯乙烯的菌株Em-1,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表明为假单胞菌属。该菌可以利用甲苯为唯一碳源生长,可以以甲苯为生长底物降解三氯乙烯。对Em-1在甲苯中的生长曲线进行了分析,发现经过活化的菌株在甲苯培养基中8 h左右进入对数生长期。在摇瓶水平上进行了连续降解实验,表明甲苯经过24 h即消耗完毕,在含200 mg/L甲苯和50 mg/L三氯乙烯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经168 h培养,三氯乙烯去除率达29.6%。为研究微生物共代谢降解三氯乙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好氧颗粒污泥共代谢降解MTBE及微生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MTBE为目标污染物、乙醇为共代谢基质,在SBR反应器中成功实现了好氧污泥的颗粒化.反应器内污泥完全颗粒化后,MTBE进水浓度提高至400mg·L-1左右,出水浓度可稳定在5rag·L-1以下,去除率高达98.5%以上(其中挥发量约占25%).颗粒污泥结构致密,外观呈椭球形,表面微生物群落主要以球菌和短杆菌为主.序批实验表明,MTBE生物降解速率符合Mirhaelis-Menten方程,其单位时间内颗粒污泥(以干污泥计)降解MTBE的最大降解速率值为20.9 mg·g-1·h-1.PCR-DGGE图谱表明,颗粒污泥内微生物种群丰富,且稳定运行阶段微生物种群和结构呆保持高度稳定.克隆测序结果表明,降解MTBE的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优势菌群主要为Flavobacteria,et-proteobacteria,γ-Por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  相似文献   

20.
多食鞘氨醇杆菌共代谢降解五氯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一株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的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multivorum)对五氯酚(PCP)的共代谢降解.比较了细菌分别以苯酚和葡萄糖为生长底物时对PCP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苯酚对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葡萄糖支持细菌共代谢降解PCP,葡萄糖和非生长底物PCP之间不存在底物竞争抑制现象.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葡萄糖为生长底物时,PCP的降解酶是由PCP自身所诱导;GC-MS分析PCP共代谢降解中间产物时检测到苯酚的存在,说明在好氧降解情况下,PCP的共代谢降解可能也存在渐次脱氯生成苯酚并最终被矿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