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研究广东某铀矿下游水系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垂直分布,利用HPGe-γ能谱仪测量了池塘底泥、溪流沉积物和水稻土剖面中238U、235U、226Ra、232Th和 40K的含量.结果表明,该铀矿水系沉积物中238U、235U和226Ra污染较严重,其中池塘底泥>溪流沉积物>水稻土,而232Th和 40K的变化较小.水稻土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相对较低,证明稻田没有利用铀矿排放的溪水进行灌溉;而受铀矿生产影响的池塘沉积物中238U、235U和226Ra平均含量分别是水稻土的100、87和155倍,且随所采底泥样品垂直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在40cm左右含量最高.溪流沉积物中238U和226Ra含量随深度增加有小幅增加,而且238U和226Ra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X591200701733土壤改良剂对油菜富集238U、226Ra及232Th的影响/陈世宝(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7(11).-13~17环图X-4通过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施加磷矿粉(PR)、羟基磷矿粉(HA)、豆渣(SM)、骨碳(BC)及硫酸亚铁等土壤改良剂对油菜(Brassica oleracea L.)自铀矿区污染农田土壤吸收铀(238U)、镭(226Ra)及钍(232Th)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油菜茎叶对238U、226Ra及232Th的富集系数分别在3.6×10-3~6.2×10-3、6.2×10-3~10.0×10-3及0.9×10-4~2.0×10-4之间.上述不同改良剂…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核素土壤-植物吸收与钍、镭富集植物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志强  陈迪云  宋刚  岳玉美 《环境科学》2011,32(4):1159-1163
对采集珠江三角洲从化、台山等地的11种植物以及对应的土壤样品,采用HPGe-γ能谱分析了其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238U、226Ra、232Th和40K的平均含量为151.8、 146.3、 226.6和665.5 Bq/kg,高于我国和世界的平均值.植物样品中的238U含量较低,大多数样品低于检出限,而226Ra、 232Th和40K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铁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样品中226Ra、232Th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285.9 Bq/kg、 968.5 Bq/kg,对应的生物富集系数 (bioconcentration factor)的平均值为2.20、 4.23,而其它10种植物226Ra、232Th的生物富集系数均在10-1~10-2的范围.铁芒萁226Ra和232Th 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translocation factor)都大于1,可以认为是226Ra和232Th的超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4.
针对浙江省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燃煤发电厂,采用低本底HPGeγ谱仪分析了原煤、煤渣和煤灰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原煤238U、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均值分别为48.7、39.7、50.5和68.2 Bq/kg,煤渣238U、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均值分别为96.0、87.0、114和182 Bq/kg;煤灰238U、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均值分别为133、111、143和209 Bq/kg;天然放射性核素在煤渣和煤灰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富集现象,煤渣和煤灰的富集因子均值分别为3.4~4.8、4.8~5.9。对煤渣和煤灰用作建材原料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当建材原料100%为煤渣或煤灰时,约有18.4%的样品超过GB 6566—2010限值。为此,建议对用作建材原料的煤渣和煤灰进行放射性检测,严格控制高比活度的煤渣和煤灰在建材原料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用HPGe-γ谱分析方法测定了阳江核电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137Cs、134Cs、110mAg、58Co和60Co共11种核素的比活度,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137Cs等7种核素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分别为75.2~102.0、32.6~38.6、86.9~148、54.3~71.3、40.9~70.6、580~660和 < 0.16~3.82 Bq/kg干重,平均值分别为82.4±5.2、35.5±2.0、121.7±14、60.2±3.1、57.1±3.1、621±29和2.21±0.31 Bq/kg干重,134Cs、110mAg、58Co和60Co等4种核素的比活度均低于检测限。沉积物中226Ra/238U、210Pb/226Ra和228Th/228Ra比值的范围分别为0.35~0.48,2.63~4.17和0.96~1.36,平均值分别为0.43、3.43和1.06。结果显示,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10Pb相对于226Ra过剩,226Ra相对于238U亏损,而228Th与228Ra基本平衡;沉积物中γ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与粒度分布、离岸距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天然放射性核素U、Th、~(226)Ra、~(40)K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了解云南省水体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和分布状况,。于1985—1987年对全省江河、湖泊、水库、温泉、井(深)、泉(冷)水、自来水和农村井水共348个水样进行了放射性核素U、Th、~(226)Ra、~(40)K含量的调查。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1.原理和方法根据文献[1],假定地面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主要天然来源是土壤和土壤粒子的再悬浮,则可以认为空气中的放射性浓度决定于当地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和空气中的含尘量。1980年Jacobi在慕尼黑测量地面空气中放射性浓度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1982年报告中的有关地面空气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辽宁省18种不同环境样品中~(226)Ra与~(238)U比值的测定。结果表明,粮食、蔬菜类食品的比值范围在2.6—9.7,均值为4.8;饮用水的比值范围在0.36—0.45,均值为0.40.土壤、矿石和磷肥等以矿物质为主的样品的比值范围为0.86—1.10,均值为0.98.讨论了在环境放射性监测方面,样品中~(226)Ra与~(238)U比值应用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昌邑滨海湿地沉积物的放射性核素水平与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伽马谱仪测定了昌邑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以及沉积物岩芯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根据放射性核素的分布,探讨了其对物质来源、人类活动以及其他沉积环境演变事件的指示作用,并估算了研究区域的沉积速率.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自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和40K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4.4±11.7)、(57.9±9.7)、(28.6±4.3)和(542±21)Bq·kg~(-1),表层沉积物放射性水平的区域差异反映了物质来源的不同以及人类活动对沉积物特性的影响.根据岩芯中过剩210Pb的分布,计算出近百年来沉积环境稳定的高沼区沉积速率为0.23 cm·a~(-1).在沉积物岩芯中,238U、232Th和226Ra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根据238U和226Ra及其比值的垂直分布,沉积过程可被分为4个阶段:缓慢沉积阶段,受黄河河道迁徙影响下的沉积环境剧烈变化阶段,黄河归流后的稳定阶段,以及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的退化、增长交替阶段.放射性核素的变化反映了滨海湿地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选取贵州赫章含煤岩系地层为研究对象,研究γ辐射剂量率、土壤氡气析出率,原煤、煤渣、土壤和水体(238U、232Th、226Ra、40K)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γ辐射剂量率为43.10~323.24 nGy/h,小于520 nGy/h;原煤、煤渣和土壤的最大外照射指数Iγ分别为0.65、0.74和0.82,均未超过剂量限值1;赫章达依乡和六曲乡土壤氡浓度平均值分别为6 810 Bq/m~3和7 150 Bq/m~3,绝大多数小于20 000 Bq/m~3;区内含煤岩系地层的放射性核素和土壤氡析出率对环境影响较小。赫章含煤岩系地层原煤、煤渣和土壤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40K多数低于贵州省土壤放射性核素背景值和我国土壤放射性核素背景值。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对研究区放射性水平进行评价,多属无污染状态,水体放射性水平多数低于我国自来水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1984年6月到1987年6月福建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与研究的结果。全省布网格点143个,共采土样248个,用光度分析法和放化分析法。结果表明:~(238)U平均浓度是55.5Bq/kg,~(232)Th是97.1Bq/kg,~(226)Ra是62Bq/kg,~(40)K 627Bq/kg。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受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总含量高于国内外发表的正常地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连近海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10)Pb、~(40)K和~(137)Cs比活度与分布特征分析,对大连近海的沉积环境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放射性核素含量均分别处于同一水平,陆源输入特征明显;垂直方向上40K比活度随深度变化较小,~(238)U、~(226)Ra、~(210)Pb和~(137)Cs比活度随深度增加出现波动,整体上不存在物质输入的显著变化,沉积环境相对稳定;~(2~(26Ra相对于母体~(238U亏损,~(210Pb相对于母体~(2~(26Ra过剩,~(40)K和~(137)Cs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利用~(210)Pbex法和~(137)Cs法分别计算得到大连近海沉积速率为0.49和0.43cm/a.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γ能谱法对陆丰核电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分析测定。研究表明, 陆丰核电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铀系核素衰变不平衡:210Pb相对于226Ra过剩;226Ra相对于238U缺损。钍系核素228Th和228Ra则接近衰变平衡。与我国部分海域沉积物放射性含量相比,陆丰核电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核素238U、228Th的放射性比活度值位于中等水平,其余核素(40K、226Ra、210Pb、228Ra 、 137Cs)的比活度值均接近于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物核素比活度值。总体而言,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放射性水平与历史数据无明显差异,处于本底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巴彦乌拉铀矿周围居民饮用水中放射性水平及其存在的健康风险,开采前采集了铀矿周围37份井水饮用水样品并测量了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和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和~(40)K的活度浓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方法计算了饮用井水引起的成人年有效剂量,利用美国环保部(USEPA)提出的致癌风险因子评估了居民终身健康风险,同时将测量结果与其它国家饮用水中放射性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巴彦乌拉铀矿周围饮用水中总α和总β平均值分别为1.059Bq/L和0.624Bq/L,其中分别有81.1%和5.4%样品中总放射性超出了WHO推荐的筛选值0.5Bq/L(总α)和1.0Bq/L(总β).饮用水中~(238)U、~(232)Th、~(226)Ra和~(40)K的活度浓度分别为(2.349±1.593)、(0.058±0.041)、(0.070±0.057)和(0.571±0.419)Bq/L.铀矿周围居民通过饮水产生的全年累计有效剂量为0.104m Sv/a.终生接触情形下居民经饮用水中的放射性暴露引起的终身致癌风险为2.4×10-11.巴彦乌拉铀矿周围居民饮用水中放射性活度浓度处于正常水平,对周围居民产生的健康风险非常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全国统一方法,检测了广西柳州地区常用建材中~(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以煤灰砖最高,石灰石最低。比活度依次为煤灰砖>粘土砖≈土壤>水泥>灰砂砖>混凝土制品>石灰石.经估算,煤灰砖致居民的有效剂量当量较大,为3.98mSv·a~(-1);其它各种建材致居民的有效剂量当量在0.23—1.01mSv·a~(-1)之间,低于、等于或略高于本底.  相似文献   

16.
<正> 镭—226(~(226)Ra)是镭的放射性同位素中丰度最大,毒性较高、半衰期最长的一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对人体危险较大。美国科学院生物电离辐射咨询委员会(NAS—BEIR)报告曾指出:连续饮用含(~(226)Ra)污染物最高水平为5×10~(-12)Ci·L~-1的危险度为每年每百万人可造成0.7~3个癌症。因此,经常对食品和水中(~(226)Ra)含量水平进行监测,对居民健康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湖北省食品和水中(~(226)Ra)的放射性含量与分布状况,于1983—1986年对本省10个市、县的大米等14种食品和自来水及我省境内的长江、汉江、清江水进行了(~(226)Ra)含量调查  相似文献   

17.
赤泥及赤泥水泥的放射性水平与其致公众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昆山 《环境科学》1992,13(5):90-93
本文报道了铝企业中的工业废渣——赤泥及赤泥水泥的天然放射性水平。赤泥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平均为25.9×10~(-8)Gy·h~(-1),赤泥中的~(226)Ra、~(232)Th和~(40)K的平均比活度分别为477、705和153Bq·kg~(-1).赤泥水泥中的~(226)Ra、~(232)Th和~(40)K的平均比活度分别为202、211和140Bq·kg~(-1);赤泥水泥建造住宅致公众室内剂量当量在2.65~3.49mSv·a~(-1)之间,在混合建材中致公众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25mSv·a~(-1)。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化工生产下游企业排放含重金属污泥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与含量为研究对象,考察工业生产末端随物料流下行的重金属及其中携带的放射性核素对环境的影响。方法在重金属排放较为显著的电池、电镀化工企业采集含重金属污泥进行分析研究。利用高纯锗(HPGe)γ能谱仪系统分析不同类别污泥中放射性核素~(228)Ac,~(~(212))Pb,~(~(212))Bi,~(208)Tl,~(214)Pb,~(214)Bi和40K的活度和含量,选用蒙特卡罗模型(Monte Carlo N Particle Transport Code)剂量转化因子计算化工企业污泥的年有效剂量率,通过计算富集因子得到放射性核素~(232)Th,~(~(226))Ra在化工污泥中的富集水平,通过皮尔森系数将测量得到污泥中Pb,Cr等重金属含量以及相应的~(232)Th含量或镭当量活度Ra_(eq)相互关联,分析其中的数学相关性。结果来自电池、电镀化工企业的污泥中放射性有效剂量率为44.8μSv·a~(-1)。放射性核素~(232)Th,~(~(226))Ra的富集因子(EF-Th和EF-Ra)数值范围分别为0.478~2.217和2.509~4.115,表明放射性核素~(232)Th在含铬污泥中存在富集,而~(~(226))Ra在污泥中均存在明显富集。皮尔森系数的分析显示,重金属元素Pb和Cr与Ra_(eq)的相关性可达到0.8以上,在监测工作中可利用污泥中Pb,Cr含量推算含重金属污泥的放射性水平。结论该研究工作对辐射环境的快捷监测和TENORM的评价均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模式的数学方程由于化学分馏,U、Th 和 Pb 主要积累于地壳中,因此,U/Pb 和 Th/Pb 以及μ=~(238)U/~(204)Pb 和 W=~(232)Th/~(204)Pb 等比值在地质过程中均分别增长。如果假设温度是决定化学分馏和壳、幔不同层位之间物质交换强度的主要因素,那么可以从逻辑上假设:μ和 W 的变化速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核素作为一类被广泛关注的危险物质,红树林典型生态系统中放射性核素研究极少。本研究利用高纯锗γ谱仪探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周边10处不同地点的红树林表层及沉积物柱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红树林区表层沉积物中238U、226Ra、228Ra、40K活度范围分别为6.2~70.7 Bq/kg、7.3~55.3 Bq/kg、10.0~94.1 Bq/kg、26.5~479 Bq/kg,对应均值为(27.8±19.8) Bq/kg、(21.2±13.9) Bq/kg、(35.8±24.8) Bq/kg、(177±131) Bq/kg;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柱样中238U、226Ra、228Ra、40K活度与表层沉积物的结果接近,4种核素在垂向上的含量均无显著增加或者减少的变化趋势。广西防城港核电周边红树林沉积物中放射性水平低于广西、全国、全球的土壤和我国大部分海域的放射性水平,仅高于南海珊瑚礁区极低的放射性水平。此外,红树林沉积物中226Ra/238U活度比值与我国其他海区沉积物的结果一致,范围在0.5~1.0,但是显著高于珊瑚礁区的226Ra/238U活度比值(226Ra/238U<0.1),说明地质成因的红树林沉积物(和其它海区沉积物)与生物成因的珊瑚礁沉积物存在显著不同的物质来源机制。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红树林系统中天然放射性核素不存在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