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来自医院的传染性废弃物和其他来源的混杂有害废物都可采用旋风焚烧炉焚烧成无菌的灰烬。该焚烧装置(图略)把燃料和空气集聚燃烧,温度可达1925℃,涡流旋转。如今旋风焚烧炉已经用来焚烧性质大致相近的废弃物。由于急剧增温技术的新进展,不同类的废弃物也可同时焚烧,如废轮胎、塑料、  相似文献   

2.
废弃物气化熔融炉排出的裂解气大致有两种回收方法 :(1 )在二次燃烧炉中燃烧产生的气体可用后段废热锅炉回收 ,而对其中的 H2 S、NOx、SOx 和二英类等有害物质 ,则应采用干式消石灰喷雾和袋滤器联合方法处理 ;(2 )把生成的气体作为燃料 ,引入燃气轮机、燃气发动机和燃料电池等中 ,直接转换成电能。从气化熔融炉排出的气体一般发热量都保持在 4~ 5MJ/Nm3左右。该法虽然最大的特点能得到 3 0 %以上的发电效率 ,但废气物气化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 H2 S等腐蚀设备 ,所以应根据腐蚀成分和粉尘等的允许浓度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废弃物气化熔…  相似文献   

3.
日本最近开发了处理成本低、回收优质油新的废塑料油化装置。该方法是采用水平移动床式裂化装置,这种废塑料油化装置主要用于企业废弃物中的废聚苯已烯、聚乙烯和聚丙烯三大树脂的处理。本装置具有减容、不用前处理和几乎不产生油污染的优点。从废塑料中回收优质油@张济宇  相似文献   

4.
日本フト“ハ”スト开发的小型间歇式处理废弃物的炭化装置 ,可代替小型焚烧炉。处理采用将高温蒸汽吹入炭化室的新技术 ,由于蒸汽是惰性气体 ,处理时不会产生二口恶英 ,可使塑料纤维和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炭化废弃物炭化处理新技术@洪蔚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做为二■■类特定发生源的城市废弃物焚烧炉。据文献介绍城市废弃物焚烧炉的二■■排放量是最大的。据此提出了防治二■■污染及对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横滨市下水道普及率按人口计算达99.7%,已建成运营11家污水处理厂和2座污泥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含水率99%的污泥通过管道输送到污泥处理中心后,经浓缩、消化及脱水后进行焚烧处置。消化池沼气用来发电或作为焚烧炉燃料,污泥焚烧灰以改良土、水泥原料等形式完全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近年来横滨市还发展了污泥合成燃料技术。  相似文献   

7.
当前,废弃物的再资源化技术,在国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城市垃圾中的物资回收(纸、瓶、铁屑),废轮胎再生,废塑料再生加工和焚烧热回收等技术,已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较普遍地实行。近年来,为了提高副产物的价值及更有效地回收能源,正在努力进行新的技术开发,这些被称为第二期技术的有热分解、化学处理、发酵处理等。废弃物的热分解,日本是在约十年前开始基础研究和半定量的资料集积下进行的,作为工业化的试验装置及生产设备有一些正在运转中。第一台用于城市垃圾气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城市周边小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空气污染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多蓄热室旋转换向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对现有焚烧炉内不合理的流通截面积分配比例进行了改进,并在北京市郊某工厂建设了处理能力为3 000 m3/h的应用示范装置。通过对焚烧炉出口残留VOC和焚烧炉能量消耗数据的分析和计算,揭示了影响焚烧炉示范装置VOC处理效果和燃料消耗量的因素。应用情况表明:新型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对VOC的处理效率可达95%,同时比常规热力焚烧炉节能7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般性问题     
X70 9400386船舶机舱油类残余物的无公害处理/解钦远(江西航海仪器厂)11环境保护/国家环保局 1993,(4)一18一19,23环情X一7 船舶污油处理可供选择的方法:1.回收再生处理;2.用焚烧炉烧掉;3作为船舶辅锅炉燃料进行燃烧处理,既烧掉了污油,又利用了这部分热能,是船舶污油无公害处理的最佳方法。我国于1992年研究开发出JZ型均质机,并与AWO型转杯式燃烧装置配套组成污油燃烧系统,进行了船舶污油燃烧处理技术的工艺性试验和在宁安l号轮半年多的实际运行试验。试验表明,该污油燃烧系统,完全可用于船舶污油的无公害燃烧处理,该技术已达到实用化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井口加热炉燃用套管气出现的烟尘排放超标问题,从燃烧方式及燃料组成方面分析发现,加热炉所采用的扩散式燃烧,火焰面燃料侧缺少氧气,燃料产生热分解生成炭黑颗粒;另外,套管气含有大量的重碳烷烃,其稳定性差、分解温度低,加剧了热分解反应。因此,控制套管气质量和改变燃烧方式是治理烟尘排放超标的基本途径。但是井口加装轻烃回收装置,分离出套管气中的重碳烷烃,成本高不可行。最终,基于预混燃烧理论,设计了双调风预混燃烧装置,现场实施结果表明,不仅烟尘排放降低了87.8%,而且NOx排放降低了58.6%、热效率提升了8.2%。实践证明,预混燃烧是治理井口加热炉烟尘排放超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二恶英类的特定发生源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述了做为二恶英类特定发生源的城市废弃物焚烧炉,据文献介绍城市废弃焚烧炉的二恶英排放量是最大的,据此提出了防治二恶英污染及对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2.
化工生产非稳态操作下排出的可燃气体用“燃料型一级水封”法进行回收,使平均流量为1.0t/h的进入火炬的可燃气体经回收后进人生产装置。回收量7000t/a,价值427万元,并减少火炬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回收     
最近,台湾环境保护部门推出废弃物联合处理体系,并在废电路板减量、资源回收和处理示范计划等方面获得重大进展。环境保护部门引导台湾北部19家电路板制造商、1家金属公司和1家废物减量顾问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卫华电路板资源再生品公司”,作为共同处理废弃印刷电路板的示范企业。 据台湾环境保护部门统计,台湾电子行业每月产生废印刷电路板及废边角料达372吨。这类废弃物含有铜、锡、铅等重金属成份,属于有害工业废弃物。如果任意丢弃或埋入地下会造成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渗出,污染土壤和水源,露天焚烧也会严重污染大气、影响人体健康。1991年台湾曾发生过3起有关工厂露天焚烧废印刷电路板致使方圆几公里内大气受到污染的事件,这些工厂因引起公愤而被勒令停产。  相似文献   

14.
废酸回收工艺废酸中加入燃料、空气在1000℃的工业炉中燃烧,其间严格控制炉温和氧气量以达到最有效的燃烧和热分解。之后气体进入废热锅炉冷却,最热部分回收作为蒸汽,出炉温度为400℃,进人急冷塔,进一步冷却,去除硫酸雾和其它残留粒子,这时侯的气体进入干燥...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海淀区物资回收公司和营口机床附件厂为了解决露天焚烧或深埋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于1982年开始联合研制了废弃物焚烧炉装置,该装置综合了现有干湿两类消烟除尘原理的特点,并附有专门的水爆压转机构。经过2年多的运行试用,该炉运转正常,经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检测,该炉排放的烟尘及二氧化硫浓度,均低于现行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东京气体公司开发成功降低焚烧炉二噁(口英)排放的新技术。在一般废弃物焚烧炉中,用天然气再燃烧使二噁(口英)排放减少。试验确认排气中二噁(口英)含量只有0.41ng/m~3,比通常焚烧炉的2.7ng/m~3削减至1/6。还能方便地对现有焚烧炉进行改造,从而解决二噁(口英)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绿色建筑虽然可以有效降低自然资源的能耗,但是对其施工废弃物的处理,依然存在碳化物排放量过高的现象,严重影响中国自然大气环境。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大气环保理念,提出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废弃物低碳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基于绿色建筑施工废弃物的特殊性,重新规划废弃物焚烧炉体结构,选择助燃气体,从炉体温度和空气流量两方面对焚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二是对焚烧氧化尾气进行成分分析,利用催化净化技术,对焚烧气体中包括碳化物、氮化物等有害物质催化去除,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建筑施工废弃物的低碳处理。采用绿色建筑施工废弃物低碳处理技术后,一氧化碳排放量比例下降57.4%,二氧化碳下降比例为49.5%,可以有效保护自然大气环境,实现废弃物低碳处理。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医院每天要排出大量的医疗废弃物,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异味、细菌和病毒,如不进行处理,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会造成对大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厂家生产的焚烧炉绝大部分都以优质柴油、煤气、液化气为燃料来焚烧固体废弃物,但成本太高。我局根据  相似文献   

19.
化工装置中的热与爆炸问题(续)南京化工大学安全工程研究所崔克清(续上期)在热作用下很多物质发生分解反应,不仅会产生大量气体,而且产生高热,这种热分解过程往往会导致爆炸。对于C、H、O、N类爆炸物,热分解是由最不稳定的那部分链断开,生成分子碎片和气体分...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上海将用5年时间完成全市2万多辆出租轿车的改装工作,以液化石油气作为这些车辆的燃料。近年来,上海将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作为大气环境整治的重点。在进行强制性安装机动车尾气处理装置的同时,积极推广具有“绿色能源”之称的液化石油气,筹建加气站点,并对运行最为频繁的出租车进行改装。到去年底,全市已建成2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ito多辆出租车已改装成液化石油和汽油双燃料汽车。经测定,使用液化石油气的汽车废气排放量比安装尾气处理装置的汽车减少40%。上海出租车5年内全部改用液化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