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指出 ,“小学自然、社会 ,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应重视环境教育” ,“要使学生懂得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国策。”1993年秋 ,我国的小学校开始使用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各科新教材。这些新教材 ,如小学自然、思想品德、社会和劳动等学科 ,都从不同角度 ,以不同形式 ,把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环境教育的要求和内容渗透进了学生课本。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他们的环境意识水平 ,决定着小学环境教育师资的…  相似文献   

2.
<正>环境教育势在必行,而少年时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能保持一辈子,并且能产生持续的影响。因此,"小学"更是我国环境教育开展的黄金年龄段。我国小学环境教育现状缺乏课时保障,实施现状堪忧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明确规定"本专题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小学1-3年级12课时,4-6年级12课时,初中12课时,高中8课时"。但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环境教育并无专业课  相似文献   

3.
小学环境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环境教育,其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的环境意识如何,关系到我国未来建设者的整体素质。因此,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扎实有效地开展环境教育,是一项亟待探索的重大课题。我校经过了近五年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当前创新教育与减负形势下的小学环境教育模式,重点是对小学环境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实施方式和途径,以及小学环境教育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4.
38高中生物学教学环境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根据新教学大纲中高中生物学科环境教育的目标,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关于环境知识的教育,环境实践技能的教育和关于环境态度观念的教育。关于环境的知识是学生正确认识生态环境问题,获得相关技能和态度观念,形成品质行为的科学认知基础。虽然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安排有专门的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内容(15学时),但若能结合教学拓展学生的环境知识,对于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能力将是十分有益的。环境技能的教育主要靠结合专门环境知识、通过一定量的实践活动来进行,包括使学生表达、交…  相似文献   

5.
<正>10年前的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该《指南》首次提出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环境教育。10年过去,我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现状如何?近日,本刊就目前中小学环境教育开展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全国25个省份127所中小学的调查问卷,其中包括小学62所,初中38所,高中27所。调查内容涵盖中小学的环境教育课程设置、资金、教材、师资、课外活动等情况。数据显示,课程未列入教学考试大纲、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小学以渗透结合的方式实施环境教育虽然已经开始,而从培训不同学科教师到真正渗透环境教育将是一个漫漫跋涉的过程。因而环境教育选修课不失为一种增强学生的环保与忧患意识,提高环保觉悟的有力手段。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每周一课时的选修课中增设了环境教育选修课,创我区环境教育走上高中课堂之先河。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使我对这门选修课的设立原则与教法等具体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学校的实际情况   学生已有的环境知识。在初中阶段,通过相关学科的渗透,加上媒体和舆论的大力度的宣传,对于环境和…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教材中对于环境教育的渗透可以作为衡量初中环境教育开展情况的一个重要佐证。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初中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根据这一规定,国家教材编辑委员会在新编初中教材中,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将环境科学知识渗透于各有关学科的教学课程中,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深圳市龙岗区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是一所美丽而年轻的学校。该校将环境教育渗透至办学理念中,通过校本课程和特色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环境、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在践行"绿色校园"理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上:地理课化学课生物课,课课有环保高中哪些学科和环境教育相关?实际上,目前高中阶段各学科都涵盖部分环境教育的内容,非常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运用于环保、节能等方面,而这也是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提  相似文献   

9.
初中环境教育评价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定 《环境教育》2002,(4):18-19
教学评价具有反馈、检测、导向等多种功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对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2001年以来,笔者在进行初中《环境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重版)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校教改的实际,进行了初中环境教育评价模式的初步研究和实践。确立评价指标环境教育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相关的各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初中单独设课的学校不多。笔者所在学校承担了扬州市“十五”立项课题——《农村初级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其中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各级各类的教育体系中,如小学、中学、中等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都相应开展了环境教育工作。其中小学、中学及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开展得比较普及,其教育也较系统与规范,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多。但中等职业的环境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总体上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整体的成熟的教育系统。在这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中等职业学校环境教育调查中,既有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的城市,也有经济欠发达的内地城市,既考虑了现代化的大都市,也选择了一些中小城市,共对 50余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将近 3000名学生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