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汞生产均以火法为主。汞的毒源主要是金属汞蒸气,它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空气,其次是含汞废渣、废水也污染环境。金属汞进入人体有三种渠道:一是呈汞蒸气形态通过呼吸道进入。二是呈液化态金属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主要是用带汞的污手吃食物或抽烟等所致。三是汞微粒穿过皮肤进入(由于皮肤破裂和穿戴被汞污染的劳保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本文是针对汞污染危害及防范措施的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工业、化工生产过程中汞的用量和污染也越来越多。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汞的各种污染渠道和危害,然后就现阶段汞污染的预防和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汞,俗称水银,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也是常温下唯一的一种呈液体存在的金属。汞具有凝固点低(-38.8℃)、沸点高(365.58℃)、导电性能良好、表面张力大等物理特性。我国是  相似文献   

3.
汞在工业上用途较广,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接触机会。汞及其化合物有相似的毒性,进入人体过量即可引起中毒。 汞是在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银白色,易流动。比重13.59。熔点-38.9℃。沸点356.℃。蒸气比重6.9。汞在常温下即能挥发,汞蒸气易被墙壁或衣物吸附,常形成持续污染空气的二次汞源。 工业上除使用金属汞外,还有许多汞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汞化物的溶解度差别较大,如氯化汞溶于水,乙酰苯汞微溶于水,氯化甲基汞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4.
周云山  袁新勇  张淼 《安全》2011,32(12):20-22
汞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和食物链中具有永久累积性的有毒金属,其持久性、易迁移性、高度的生物富集性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浓度持续上升,使得汞成为温室气体和持久性有机物(POPs)后又一引人关注的全球性化学污染物,汞污染和控制问题成为目前全球环境问题的新热点和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5.
环球浏览器     
<正>澳用"地沟油"吸收汞污染燃煤、采矿等工业活动大大增加了环境中的汞含量,而手工和小规模采金是汞污染的最大来源。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有机化学家贾斯汀·查尔克博士,研发出了一种用回收的食用油和硫磺制成的低成本新型聚合物,可以处理包括汞金属以及剧毒有机汞化合物等在内的汞污染。聚合物是通过硫磺和菜籽油的直接反应产生的。将硫磺加热至180摄氏度(此时已熔化)后,加入回收的菜籽油。这种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分子所含的碳碳双键,与硫发生化学反应。加热二三十分钟后,反应混合物固化成一种类似橡胶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环境中出现的汞污染,除金属汞和无机汞化合物外,最引人注目的是有机汞,尤其是烷基汞的问题。针对消除汞的污染,国内外均开展了多种净化含汞废水的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业上常用的是:硫化物沉淀法、活性物质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还原法。此外,加压浮选法、磁性法、溶剂萃取法及微生物法正处于中间试验和研究阶段。现仅就几种主要方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汞是有毒物质。在冶炼过程中,以汞蒸气形态逸入大气的汞约占入炉金属的4~5%。它既造成金属损失,又污染环境。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采用重、浮选—蒸馏法炼汞的厂家日趋增多。如何处理入炉前干燥汞精矿所产生的含汞废气,是安全环保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在汞精矿干燥作业和火冶汞冷凝系统中采用水喷射器,可同时  相似文献   

8.
人们或许还没有忘记,在半个世纪之前,发生在日本水俣湾的“水俣病”,是埋在地下的报废电池中的汞发生泄露,生成了甲基汞。从而引起猫狗自杀、当地村民不明原因死亡。  相似文献   

9.
人们或许还没有忘记,在半个世纪之前,发生在日本水俣湾的"水俣病",是理在地下的报废电池中的汞发生泄露,生成了甲基汞.从而引起猫狗自杀、当地村民不明原因死亡.  相似文献   

10.
年初发生在杨家杖子矿务局的汞污染事故,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现已查明,金属汞的来源是锦西市金属回收公司供给杨矿机械厂的废钢。这批废钢中至少有17个水银电解槽的槽头和槽尾,切割时,汞从钢槽的衬胶缝隙中流出,散布地面。被一些过往  相似文献   

11.
北京玻璃研究所在生产各类温度计时,同时也产生一些含汞的玻璃废料(统称废渣),废渣中含有金属汞,经过取样分析,汞的含量平均为2.4克(汞)/公斤(渣)。渣中残存的汞,如不回收利用,既污染环境,又浪费金属汞。为了研究净化回收含汞废渣问题,我们学习各地兄弟单位的经验,组成三结合专业组,自搞小型设备,反复实验,摸索汞的蒸发规律和条件。经过三个月的实验,改进了原有小型设计,放大做成目前生产使用的净化回收装置。这套装置由电炉、集汞瓶、冷凝器、净化罐和抽气泵等部分组成。其示意图如下。 为了把废渣中的汞充分蒸发出来,加热温度采用从400℃…  相似文献   

12.
企业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选取化工企业和金属采选与冶炼企业各4家,测定其周边土壤砷、镉、汞、铬和铅5个重金属含量,与其对照点相比,并进行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化工企业周边土壤无重金属超标点位,未出现累积现象;而在金属企业周边重金属污染物有累积趋势,在4个金属企业周边监测点镉和汞均较对照点高,2个金属企业分别有60%和80%的点位镉轻微超标,1个企业全部监测点位砷轻微超标,这3个企业综合污染评价为轻度污染。相对化工企业而言,金属冶炼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更加重要。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受自然成土因素影响,同时也受企业排放污染物类别和排放量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矿现有高炉、电热蒸馏炉、沸腾焙烧炉三种火法炼汞工艺。但是,含汞蒸气40~60毫克/米~3的尾气,长期以来未经净化而排入大气,所排汞量占总金属量的4~5%。这不仅造成金属资源的大量损失,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研究解决火法炼汞尾气净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除了食鱼之外,牙汞齐是一般人群汞暴露的重要途径.对于牙汞齐所引起的汞释放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从动物暴露实验和孕妇牙汞齐对母亲和胎儿体内汞含量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综述,表明牙汞齐会造成动物肝脏、肾脏及脑组织中汞浓度的升高,孕妇口腔中牙汞齐会在孕妇及胎儿体内造成汞累积;关于牙科废水汞含量以废水处理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众多研究表明牙科诊所排放出来的废水中的汞是可以为生物所吸收利用的,会对地表水造成污染,在牙科诊所中安放汞分离器是国外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分离器的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最后从牙汞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汞释放机理、牙科废水处理等方面给出了研究建议.目前我国对于牙科汞齐造成的汞污染尚未给予充分重视,建议开展牙汞齐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研究与评价,以正确认识其危害,进行治理,减少人体汞暴露以及汞的环境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地球生态系统汞的水平一般非常低,但某些大型真菌对汞的强烈积累则是例外.分析了采集于四川省西昌市未受汞污染地方生长的13种野生蘑菇99个样品子实体中汞的含量,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蘑菇和蘑菇采集地土壤中的汞含量.野生蘑菇的汞含量随蘑菇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双色牛肝菌积累汞的能力最强,质量比为0.99 mg Hg/(kg·dw),生物富集常数(BCF)达2.01.提出野生蘑菇对汞的积累明显受介质汞水平的影响.分析的汞含量与早期的文献数据报道进行比较,评价了法律规定的人体吸收汞水平和食用蘑菇对人体汞吸收量的贡献,指出人们在消费蘑菇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地球生态系统汞的水平一般非常低,但某些大型真菌对汞的强烈积累则是例外.分析了采集于四川省西昌市未受汞污染地方生长的13种野生蘑菇99个样品子实体中汞的含量,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蘑菇和蘑菇采集地土壤中的汞含量.野生蘑菇的汞含量随蘑菇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双色牛肝菌积累汞的能力最强,质量比为0.99 mg Hg/(kg·dw),生物富集常数(BCF)达2.01.提出野生蘑菇对汞的积累明显受介质汞水平的影响.分析的汞含量与早期的文献数据报道进行比较,评价了法律规定的人体吸收汞水平和食用蘑菇对人体汞吸收量的贡献,指出人们在消费蘑菇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南京第二灯泡厂的主产品是萤光灯,平均年产量一百万支以上。在生产过程中,接泡、注汞、排气(包括真空泵尾气〕等,易产生汞蒸气和汞泼洒.污染车间和环境,造成危害。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厂的三结合攻关小组共同进行了现场研究、模拟试验,研制成壁橱式巷道吸风排毒净化系统.控制了汞对厂内外环境的污染,效果良好。 结构与计算 1、车间面积330米2,高4.5米。中间是长14.4米、宽1.75米、高5米的砖砌密闭巷道,两侧为工人操作带。十二台排气车,二台注汞台和真空泵等所有固定设施全部安置在巷道内,在吸风量稳定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控制汞蒸气外溢。 2…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日本爆发了震惊全球的“水俣(yǚ音同“雨”)事件”。事件的起因是:1908年,日本一家生产氮肥的工厂在日本九州岛南部熊本县水俣镇建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甲基汞化合物直接排入水俣湾。从1950年开始.先是在该地发生了多起“自杀猫”事件,后来有人也患了此类怪病.因医生无法确诊,而称之为“水俣病”。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此病是由于居民食用水俣湾受汞化物污染的鱼类而引起的。大量甲基汞化合物被排入水俣湾,并在鱼体内形成高浓度积累。猫和人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鱼后,就产生了汞中毒而患怪病。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公认的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金属毒物有汞、铜、铅、砷(砷虽非金属,按其化学性质和有类似有害金属的毒性,习惯上列入此类)。有害金属元素进入人体后,往往不易分解、排泄而易发生积累,有的还转化为毒性更大的化合物。微量汞在人体内不致引起危害,但蓄积到一定量即可损害人体健康。据调查,一个人每天吃的食物里含汞量若为每公斤5-6毫克,半个月后,即可发生中毒。即使吃每公斤含汞量为0.2-0.3毫克的食物,半年左右也可发生中毒。进入人体的汞主要来自被污染的食品,而被污染的水产品如鱼、虾、贝类,更是食品中汞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荧光灯厂周围土壤中重金属汞的环境风险,采集某荧光灯厂周围26个表层土壤样品进行分析,评价土壤汞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土壤汞的含量在0.050~0.363 mg/kg,平均含量为0.136 mg/kg,明显高于重庆市土壤汞背景值。荧光灯厂周围土壤汞污染严重,超标率达100%。地累积污染指数评价表明,有15.4%、38.5%和38.5%的土壤采样点分别达到中-强度、中度和无-中度污染水平,仅有7.6%的采样点未受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有7.7%、26.9%、42.3%和23.1%的采样点分别达到极强、很强、强和中等程度潜在生态危害。距离污染源越近,土壤汞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