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中海海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有关部门在罗马发表的报告表明,地中海沿岸11个国家每年抛入海内的垃圾废料超过5亿吨,其中80%为有害物质。 据报道,面积仅250万平方公里的地中海开始成为沿岸各国倾倒废料的“垃圾场”,仅沿岸的60家工厂每年向海里排放的化学废料就达350万吨。在被雨水或河水直接冲  相似文献   

2.
海上溢油防除技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海上石油运输量也在增长,世界石油总产量的60%是通过海上运输的,1980年海上石油运输量约有24亿吨。由于海上油轮船队和海底油田的开发,油污染事件不断发生。据推算,世界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制品可达500万余吨。其中约有200万吨是从油轮排出或由于油轮事故溢出的。约10万吨是海底油田开采时溢出的。  相似文献   

3.
据外刊报道,辽宁省本溪市是中国污染最严重城市,同时也是世界环境质量最差的城市之一。本溪市每年有420家工厂排放出21.3万吨污染物和825亿立方米有毒气体。SO_2的年平均浓度是0.19毫克每立方米。肺癌发生率在过去12年中增长2.2倍。在过去10年中发生的20件严重污染事故,其经济损失高达1000万元。  相似文献   

4.
西德现在每年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量是,石油不足6百万吨,天然气约为180—200亿立方米(Vn),分别为每年需要量的约4.5%和40%以上。1975年初,预计的可采储量,石油约为7400万吨,天然气约为3150亿立方米(Vn)。石油自1973年,天然气自1971年以来年开采量与每年的新发现已不再平衡,自那时以来不仅在储量,而且在每年开采率上总的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 一、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概况及主要结果近十年来,在我国的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的共计45万km~2的有关海域上进行了多次的大型海洋环境污染调查,对污染物及各海域的污染状况已有初步的了解,并采取了一系列减轻污染的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我国沿海4万多个工业污染源的粗略统计,每年排入海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共计66亿吨。其中的主要污染物有:石油13.8万吨,各种有机物694万吨,氨氮4.5万吨,酚7800吨,锌2.5万吨,铅1.5万吨,汞149吨,镉440吨,砷7300吨,铬3850吨,沿海各县每年施用化肥268万吨,农药18  相似文献   

6.
石油是海洋中最普遍和最容易看到的污染物质,在世界各地的港口、海湾和沿岸,在油船和其他船舶的主要航线附近,都经常看到有漂浮的油块和油膜。石油对海洋的污染是海洋污染事件中最主要的一部份,日本1969~1971年问,在沿岸海域油污染事件占海洋污染事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三,美国沿岸海域每年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迅猛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每年排放的近400亿吨的工业废水、8亿标立方米废气、4亿多吨工业废渣、7300万吨垃圾,80—90%的污染物质经过各种渠道进入农牧渔业环境,造成1亿多亩农田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海洋石油大规模开发和石油海运的迅速发展,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的石油及其制品,据统计每年达到1000万~1500万吨,约占世界石油年产量的5%,其中由船舶运输和近海石油生产导致的泄漏占46.7%。突发性石油污染事故的发生往往使人们措手不及,防范困难,已成为海洋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者被推向风口浪  相似文献   

9.
厦门港天然微生物种群对烃类物质降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海上石油开发和石油运输事业的发展,石油对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6亿吨以上石油烃化物进入海洋,虽然世界各国已应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污染油,但残留的油仍对海洋造成污染,那末,这种污染可否通过海洋微生物降解而自净呢?对此,近几年来,有关科学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例如,Herbes(1981)曾用六种放射元素标记的多环芳香烃分别与沉积  相似文献   

10.
目前,每年直接或间接进入海洋中的石油产品的通量约达1亿吨左右。占世界石油产量的3%。资料表明,由于海上操作,如油轮压舱、洗舱水所造成的污染(经测定我国油轮装载原油时,压舱水含油浓度C=3%),舱底水和事故跑油以及海上石油作业等排油污量约为400万吨/年。(近年来,由于采取防治措施,污染量已有下降)。由于沿海工业发达,油田、炼油厂,石油化工厂,工业机器,机动车辆等  相似文献   

11.
国外点滴     
近年来,北冰洋被污染的程度日益加剧,有人发出警告,认为北冰洋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海洋。 北冰洋被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所包围,实际上类似于地中海。随着海底石油的开发,和大陆上废弃物,如重金属、杀虫剂、氧化硫等  相似文献   

12.
海面溢油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运营运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情况下的石油流失,因而使水域和沿岸地带受到污染。消除石油污染是一项艰巨的、代价昂贵的工作。 本文根据有关文献综合介绍了溢油的扩散、迁移、陈化、消除石汕污染的方法及经验 等。 一、海洋中的石油污染源 由于大型油轮遇难而造成的多次重大海洋石油污染事件,曾引起全世界广泛的注意。尽管这类海损事件在每年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中只占10-15%左右,但由此而产生的聚油会严重的污染海岸带,使动、植物界受到极大的危害,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由于各种海损事故而进入海洋的石油总量,估计为世界石油年开采量的0.01-0.1%,约为5×109吨,其中有40%是由于油轮排放压舱水造成的。采用“装于上部”法后,可使油轮溢油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有所减少。而采取罚款赔偿损失、对各种海损溢油事故在报纸上进行广泛的报导,以引起强烈的舆论反响等,无疑会导致人们进一步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止海损溢油措施及同溢油作斗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期两天的第二届非洲石油大会2月17日在阿尔及尔闭幕。会议决定设立技术委员会,研究建立海洋石油污染的多国干预机制的可行性,以便及时处理在石油运输过程中可能对西非和地中海沿岸海洋环境造成的重大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海洋是多种资源的宝库,我国近海适宜渔业的水面约22亿亩,超过现有耕地面积。沿海工业每年排放约60亿立方米废水,海洋面临着污染的威胁。应该把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建立健全起来,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加强管理,保护和利用好海洋。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 海洋石油运输的迅速增长,特别是巨型油轮的增长,增加了海上的石油污染。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次的油轮(以艘计)发生搁浅、碰撞和触礁等海损事故。每年因船舶失事而流入海洋的石油平均约5万吨。因装卸设备发生故障和损坏及操作失误等造成的漏油约占总装卸量的万分之一。此外,每年混在压舱水中排入海洋的油达70万吨。通过船底污水排  相似文献   

16.
香港每年用水量约8.84亿立方米,这些水最终成为污水.只有10%的污水进行二级处理,40%进行过滤处理,其余的50%没有任何处理,所有污水直接或通过河流间接排入沿岸水域.随着污水的排入,各种有机和重金属污染物,难降解的合成物质如聚氯联苯(PCB)等在水体中不断积累,使内陆河流和沿岸水质日趋恶化,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赤潮的频繁发生,生物富集和水产品的污染,海滨泳场的关闭等.一、水质污染状况香港总长500公里的600条大小河流都已受到了污染.1991年在污染重点控制区17条河流60个采样点的监测结果表明:48%的采样点水质污染严重,污染负荷的70%来源于禽畜养殖业,20%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  相似文献   

17.
一、海洋油污染的由来 海洋油污染来自四个方面:自然界的海底原油渗漏,陆地向海洋排放含油物质,海上石油生产过程中排放油类物质和船舶运输过程中排放油类物质。 根据美国国家研究院1985年的一份报告,近10年来,每年有100到800万吨的油进  相似文献   

18.
挪威国土狭长,沿岸岛屿星 棋布,海岸线(包括岛屿岸线)长达5万公里,大陆架数倍于领陆面积。挪威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1965年开始勘探开发,至今在挪威大陆架上已钻有250口勘探井、140口生产井,年产石油5千万吨。据统计,在挪威大陆架石油开发中,每十年发生一次大规模井喷,一天流失油最多可达4000—12000吨,持续时间最长可达60—120天。自1965年以来,发生过一次大规模井喷,即1977年埃科菲斯克油田井喷,持续7天,共流失原油2万吨。在挪威海域,航运造成的重大油类污染事故平均每年发生三起,每次溢油平均为300—700吨,最多可达30万吨。溢油对挪威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海洋石油污染在整个海洋污染事件中所占比例很大。有人估算,目前全世界因人为活动而带入海洋的石油已达1000万吨以上,约为世界总产量的5‰。因此,石油污染海洋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是海洋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沿海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及其产品对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如渤海、黄海  相似文献   

20.
7、废弃物世界各地除漏油和液体废弃物污染外,固体废物堆积如山,欧共体国家每年扔掉20亿吨的废物(包括垃圾、污泥、矿山废物和电厂的粉尘)。这些废物中有的是有害废物。80年代中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每年产生约3亿吨有害废物,3.7亿吨城市废物;工业化国家产生的有害废物3.25亿到3.75亿吨,占世界有害废物年总产量的90%以上。全世界的水井经常受到化学品泄漏的污染,美国有7.6万个活性填埋场,其中有1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