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针对有组织排放工业废气污染物监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从监测点位的选择、湿度较大废气的预处理、较大负压条件下仪器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分别从废水监测中采样点位的确定和描述及采样时间的确定、清污合总排口的情况下监测点位的确定;厂界噪声监测中测点的选择、背景值的修正与测量、环境敏感点的监测;废气监测中无组织废气监控点的布设、有组织废气采样方法的选择、燃烧性废气监测中过剩系数的影响;验收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分别从废水监测中采样点位的确定和描述及采样时间的确定、清污合总排口的情况下监测点位的确定;厂界噪声监测中测点的选择、背景值的修正与测量、环境敏感点的监测;废气监测中无组织废气监控点的布设、有组织废气采样方法的选择、燃烧性废气监测中过剩系数的影响;验收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VOCs废气,如何开展好对VOCs废气的处理工作,是当前化工行业所需解决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分析VOCs废气的危害及处理必要性,对化工行业VOCs废气的处理技术展开探讨,以期对化工企业选择适用的VOCs废气处理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建平 《环境保护》1992,(4):14-14,21
一、前言改良湿法ADA脱硫方法,在熔硫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防治熔硫废气的问题.通常一些防治方法是采用高空放散法和水洗吸收法等.相比之下,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自身脱硫液吸收熔硫废气的新方法,既可防治废气污染,又可回收利用能源,简单有效,经济实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二、熔硫废气的产生及危害湿法ADA脱硫工艺,H_2s被脱硫液吸收后,转化成一种单质元素S.这种元素硫,通  相似文献   

6.
挥发性有机废气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危害较大,在分析挥发性有机废气危害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具体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和印刷油墨废气的污染现状,对两种先进的有机废气技术原理及应用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HUC高效联合催化技术和吸附-脱附-沸石转轮-RTO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切实可行,为废气成分较复杂,风量较大,浓度较低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机废气处理问题,是当前工业废气处理的难点、热点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热破坏法、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光分解法、脉冲电晕法等有机废气的处理技术,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9.
IVP活性炭脱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VP活性炭吸附法治理污水场隔油池散发的多组分含H2 S废气。研究表明 ,复杂的废气组分并未影响到该活性炭对H2 S的吸附性能 ,且由于处理的废气湿度较高 ,使吸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关于有害废气排放高度的计算一般都是应用萨顿(Sutton)公式。该方法简单、方便但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因为在该方法计算时除风速外其它气象条件均无考虑,因此有必要对废气排放高度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二、扩散模式的选择我国的(GB3840—83)《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生物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反映环境问题、敏感性强等优点。本文从应对太湖蓝藻危机出发,分析了当前环境监测领域中生物生态监测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发展的新理念,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环境监测领域生物生态监测发展的具体思路,以此来推动生物生态监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装备封存保养质量和后勤保障水平,对仓储环境中高温、高湿、霉变和污染气体等几种典型的腐蚀因子进行了简单的综述。然后从仓储环境质量监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对比分析了当前主流的多种腐蚀在线监测传感器技术。此外,对仓储环境空气质量监控的网络化与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展望,通过在仓储环境关键部位安装多种腐蚀监测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并在基础上组建分布式腐蚀与空气质量监控网络,通过反馈控制实现智能化的温湿度调节、空气过滤和气相缓蚀剂加注等仓储环境质量管理系统,这将有利于及早发现防锈包装材料的破损泄露和腐蚀隐患,通过主动预警,降低人工巡检的劳动强度,提高装备的保养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重污染废水监测面临检测难度大、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模型的重污染废水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先进的电子微监测分析仪,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引入一种数学模型进行数据的修正.通过数据修正运算能够有效的对水中的重污染物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实验证明:监测系统可以解决对重污染废水中监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验进行了有效的验证.实验证明,该方法对水域中的重污染废水的污染准确检测,抗干扰能力和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设计了电网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将改进系统应用到环境污染治理中,分析其对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影响。依据电网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的整体规划,对组管理服务器、采集服务器、客户端等系统硬件部分进行改进,优化软件部分的应用层、会话层及数据处理层各功能模块,完成电网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通过系统清晰度检测,分析电网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时性好、清晰度高、监控耗能低、监控准确度高,能够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海洋环境监测覆盖面广、站位分散、数据间断和频繁少量的特点以及海洋环境监测自动化、实时化和连续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基于水上移动通信和水声通信技术的海底观测链方式,并以海床基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为例,对系统组成、技术特点、技术原理和应用分别阐述,旨在推广通信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耕地质量监测样本量的优化配置对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土地资源监测与利用有重要指导价值。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采用2018年耕地质量监测数据,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探讨耕地质量监测中土壤监测指标的合理样本量及不确定性。研究表明:样本变异性大小与样本量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样本代表性评价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较Cochran方法能有效降低样本的不确定性;样本代表性评价法适用性更广,但研究结果缺乏稳定性;地统计学方法的适用性存在局限性,可降低中等变异性指标的不确定性,但对低、高变异性指标适用性较低。中等变异性指标宜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确定合理样本量;低、高变异性指标宜采用代表性评价方法确定合理样本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俄罗斯(以下简称中俄)跨国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的重点与难点,探讨了跨国界水资源的共享问题,介绍了中国周边跨国界河流情况现状,提出了跨国界联合监测的特点及其重点,主要是水生生物和珍惜野生动物活动情况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探讨了跨国界联合监测的难点,主要有跨国界联合监测指标和监测断面的确立、联合监测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的统一和跨国界污染事故的信息共享与联合应对。最后给出的对策与建议是:高层重视,整体研究、加强交流,技术立项和跨界联动,信息共享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科学开展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是臭氧(O3)与细颗粒物(PM2.5)复合污染成因机制和防控的关键基础,对持续改善我国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优化提升我国VOCs监测体系和效能,提出未来光化学监测发展方向和路径,通过调研、数据挖掘总结评估了国内外VOCs监测体系设计、监测布点、监测项目和时段、监测技术和质控技术等监测要素,结果表明:①我国初步建成了覆盖重点区域的光化学监测网,但监测点位功能相对单一,缺乏区域、输送、排放高值区等关键点位,其优化和完善是提升我国VOCs监测效能的重要途径. ②5—9月是我国O3污染的重要时段,影响O3的重要组分则主要为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光化学评估监测站(Photochemical Assessment Monitoring Stations, PAMS)所涉及的组分以及醛酮类组分,其中乙烯、苯系物、甲醛、乙醛等尤为关键,并应关注部分支链烯烃和α-蒎烯、β-蒎烯等天然源烯烃对O3或颗粒物的影响,最终需结合本地化特点优化监测项目. ③我国VOCs监测技术体系中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各具优势,未来发展趋势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监测技术体系应向高精准度化、标准化、小型化、模块化、智能化,以及高时间分辨率和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同时持续进行质量体系标准研究,补足空白,提升监测数据质量. 研究显示,我国环境大气VOCs监测应优化监测布点,加强监测技术体系和质量体系标准化,并聚焦重点时段形成我国本地化监测项目,从而科学地优化和完善我国光化学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Lims系统的发展历史和最新概况,阐述了Lims系统在环保系统的实验室应用意义:提高监测站综合监测能力和分析水平,建立起快速高效的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确保监测工作更好地为管理、科研及客户服务。应该具有的主要功能:实验室管理和业务流程控制。系统实施的主要步骤:需求调研、信息收集、详细需求设计、软件设计、运行调试等。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如何提高水质自动监控系统中数据信息的有效性这一问题 ,提出了建立监控系统反馈循环的方法。通过监控网络的反馈循环 ,使监控方案不断优化 ,获得更加符合环境监测部门要求的信息。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在各级环境监测部门中的传输利用 ,由此构建了一个网络化的水质信息循环系统。实现对现场水质信息的实时观测与系统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