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油气管道可接受风险水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天然气长输管道应依据敏感区域风险可接受标准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了长输管道敏感区域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即明确喷射火和蒸气云爆炸为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典型事故,利用相关事故模型,参考英美等国的事故统计数据,计算出管道在敏感区域处的风险值,并与敏感区域风险可接受标准对比,提出并进行防护措施效果评估。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长输管道敏感区域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天然气长输管道规划建设、施工、材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运行管理方面的危害因素,提出了综合性的管道管理防治措施,以期为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消除天然气长输管道隐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家立 《劳动保护》2009,(4):102-103
随着能源市场的发展和天然气的广泛应用,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越来越大。而天然气长输管道作为连接市场和用户的枢纽,一旦发生事故,则会对下游用户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管道是输送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最经济的方式。全球管道已达到200万km以上,我国的管道已达到8万km左右。随着天然气需求的迅速发展,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城市燃气管道的建设高潮已经到来,管道的运营里程逐年增长。管道事故多发石油天然气管道的运行安全运行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影响重大。在管道的运营管理中,第三方施工破坏、管道占压、管道运行设施破坏、地质滑坡等占重要比例,  相似文献   

5.
近日.笔者在基层安全生产行政审批服务中遇到这样一个天然气建设项目.该项目名称为“液化天然气调峰及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从天然气长输管道接出天然气.铺设1.8公里天然气输送管道到厂区;天然气净化装置、液化(制冷)装置、液化天然气储存装置。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管道失效个人生命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天然气长输管道失效个人生命风险,提出一种以人员伤亡概率为指标的天然气管道失效后果风险评价方法。基于天然气管道的失效概率和失效致死长度参数,建立天然气长输管道生命风险评价模型。用该模型,对国内某城市住宅小区内带腐蚀缺陷的天然气管线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借鉴英国天然气输送公司数据,确定天然气管线个人生命风险值。案例证明,用所建立的天然气管道失效个人生命风险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地分析带缺陷天然气管道失效后果,实现天然气管道的个人安全生命风险全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X80钢制长输管道建设中焊接技术的介绍,比较了长输油气管线所用的X80高性能管线钢不同焊接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研究了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焊接工艺研发工程实例,提出长输管道焊接技术及参数的优化方案.目前的工程实践证明了各种焊接技术的综合应用可提升焊接效率、节省人力资源,为长输管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提...  相似文献   

8.
针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管道偏移机理及安全评定、光纤预警系统及函箱检漏装置、管道泄漏扩散预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集成上述研究成果和SCADA管道监控系统、抢修车辆GPS定位、IP电话、视频、区域广播、短信等通讯方式,最终形成基于GIS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9.
郑文明 《安全》2014,35(7):59-62
随着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川气东送以及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等世纪工程陆续建设的投产,以及沿海LNG接收站相继运行,我国管道天然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清洁能源在我国广阔的应用,为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提供了强劲动力。然而,由于高压天然气管道的压力高、管线长,经过人口稠密的3、4级地区长度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
戴晨 《劳动保护》2006,(1):42-43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惟一从事油气储运专业化管理运营的企业。现有员工近8000人,管辖着23条长输管道,约5100公里,主要担负着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河南油田、华北油田以及进口原油的接卸、中转及储运任务,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所属的20多家炼化企业输送原油,是联系油田、码头和炼化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对确保上下游企业的正常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化安全管理是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公司强化安全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狠抓“三基”建设,开展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工作,构建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剖析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和法规的实际情况,从安全监管部门、企业和各种技术支撑机构3个角度指出目前这些依据在长输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将长输管道纳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范围是非常有必要,甚至是急迫的;结合长输管道的储运特点,探讨了引入当量辨识单元、当量危险物质或有限元分析方法来完善长输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输管道输送距离长、压力高、地形复杂,一旦出现泄漏,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长输管道典型泄漏事故,结合当前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情况,分析得出长输管道泄漏的主要原因。利用事故树分析法,建立长输管道泄漏失效事故树,分析结果表明,管道泄漏多由第三方事件、腐蚀泄漏和存在缺陷所导致。提出了人防、技防的安全措施,增加长输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长输管道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影响长输天然气管道系统发生事故的各种因素,减少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借助Fault Tree+软件对天然气管道系统进行了定量风险分析.根据相关资料,建立了长输天然气管道系统的故障树,明确了44个基本事件的概率,并运用Fault Tree+软件分析、计算功能,确定了管道穿孔、断裂等中间事件以及管道失效顶事件的概率.再以“断裂泄漏”事故开展事件树分析,建立“立即点燃”、“延迟点燃”等事件,并推导了可能导致的所有后果及概率,计算出“延迟点燃”事件没有发生以及发生“爆炸”事故的概率.最后以经济损失来度量“断裂泄漏”各后果事件的失效风险,累加每个后果事件的经济损失,得到某段天然气管道“断裂泄漏”事故的风险值.  相似文献   

14.
未遂事件机理和事故机理是一致的,研究未遂事件管理过程和注意事项,可为防控事故发生提供有效支撑。首先介绍未遂事件基本概念及其管理框架。分析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管理特征并提出相关问题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免责报告制度、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等级划分、建立专门的长输管道未遂事件数据库、未遂事件教育培训等。其次面向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给出专门的上报管理流程,并针对国内某输气管道未遂事件进行案例管理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长输管道未遂事件主要原因为第三方破坏,通过原因分析,确立预防和控制措施,能有效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出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清洁资源与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天然气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比例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国家近几年规划建设了“西气东输”、“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榆济输气管道”等长输天然气管道,逐步建立起能力充分、覆盖面广、运行高效、安全环保的管输体系,提高了我国未来对清洁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四川省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的统计资料(即1969—1990年间发生的155次事故),结合1990年以后,直至1998年四川发生的管道事故,对油气长输管道所面临的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油气长输管道事故诱因主要来自管道腐蚀、材料缺陷、设计和施工质量、不良环境条件和第三方破坏。进而分别探讨四大危险性因素对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并从理论和工程角度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油气长输管道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古建飞  田建军  郑斌  金雪梅 《安全》2014,35(11):19-21
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长输油气管道腐蚀失效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识别出由于腐蚀所致的长输油气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通过最小割集求解长输油气管道腐蚀顶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对基本事件进行重要度分析,形成了基于事故树分析模型的定量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以为管道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1月27日,如东经济开发区举行天然气长输管道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苏中地区举行的首次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相似文献   

19.
杨鲁明 《劳动保护》2010,(7):102-103
山西省矿山采空区地质复杂,对天然气长输管遒安全威胁极大,一旦发生事故,难以及时恢复生产。为确保管道安全,管道管理人员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摸索了一套管遒安全保护办法和治理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长输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将管道泄漏检测技术中常用的负压波检测原理与Lab VIEW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套基于Lab VIEW的长输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分析程序,利用该程序对长输天然气管道泄漏的负压波信号进行滤波和数据处理。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功能,提取信号的突变或瞬态特征,计算奇异点位置,达到泄漏定位的目的;选取不同类型小波进行泄漏定位误差分析,找出该工况条件下最佳的小波类型。结果表明:该程序对泄漏点的定位误差在4%以内,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可行性;在该工况下,最佳的小波类型为db5,其定位误差精确到0.0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