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起重吊装作业是指将机械设备或其他物件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一种工业过程,属于特种作业,具有作业环境复杂、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起重吊装作业,是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建筑施工、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都有专门的行业标准,本文以指出普通制造业起重吊装作业现场隐患为主。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不少施工单位在一些大型构配件吊装之前,都没有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无法给起重吊装操作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办法,以致吊装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如能在起重吊装之前制定相应的吊装方案和应急预案,则可有效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吊装方案的编制吊装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所采用吊装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所谓的吊装方案是指用于指导吊装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文件。吊装方案的编制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管控吊装施工安全和质量,针对大型构件吊装存在的问题,将基于信息共享的协同管理理论应用于大型构件吊装管理。首先,分析了协同管理理论在大型构件吊装管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通过基于双机抬吊递送法研究协同管理视角下的大型构件吊装过程中的空间布局、安全管控、施工技术等的应用效果,形成了精细化的吊装管理一体化流程。对进一步实施推进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提高大型构件吊装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提供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孙海禄 《劳动保护》2009,(7):100-101
布料起重两用机是在南水北调工程施工中,为了兼顾输送、投放混凝土和进行起重吊装2项作业而研制的一种起重机。这种源于门式起重机的起重机,一般跨距在15m以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其功能复杂、危险因素多,应高度重视对危险隐患的控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无相应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特殊工种操作证,进行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作业。因不知道、不熟悉相应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极易发生事故。使用断股、开岔、绳芯外露的钢丝绳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或者使用麻绳等不符合吊物要求的绳索进行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塔机作业安全工效,基于视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理论,利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驾驶员视觉行为数据,分析和评估塔机驾驶员视觉转移过程的表征参数,结果表明:起重作业过程中驾驶员注视时间长,视知觉资源主要集中于起吊物,保持持续性注意状态,以维持高效起重作业,心理负荷较大;起重作业不同子过程注视时间与瞳孔直径差异较大,在空中平移过程中注意力较为分散,瞳孔直径较小,心理负荷较小。据此,提出了塔机起重作业的人因工效改善方向,为起重作业安全实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安全工效,改善安拆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可视性,提出基于可视锥法的多主体视觉可达性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方法。首先,通过重型施工机械视觉任务分解,得到重型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任务;其次,以wk-35型电铲安拆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起重驾驶司机-信号工-司索工多主体视觉任务,运用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CATIA)人因仿真模块,构建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的BIM仿真场景;然后,采用可视锥法,计算安拆吊装作业过程多主体视觉可达性量值,测度多主体视觉可达性水平,构建重型机械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评价模型;最后,调节BIM模型的过程参数,推演多主体视觉变化趋势,评价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可达性。结果表明:安拆作业中起重司机在起升下降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差,在平移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好;信号工和司索工的位置与其视觉可达性联系紧密,当信号工处于视野刚好覆盖起重司机和司索工的位置时,其视觉可达性最好,而司索工需不断调整位置,使其视觉可达性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8.
1、无相应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特殊工种操作证,进行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作业,属于违章行为,因不知道、不熟悉相应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极易发生事故。2、使用断股、开岔、绳芯外露的钢丝绳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或者使用麻绳等不符合吊物要求的绳索进行作业,属于违章行为,这种状态(断股、开岔、绳芯外露)的钢丝绳属于报废程度,麻绳等承受不住重物负荷,使用中容易断裂,重物坠落砸伤人员,造成起重伤害。  相似文献   

9.
市政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吊装施工的安全风险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复杂。以某市政工程高架桥钢箱梁吊装施工为例,对吊装施工时序、过程管控要点等进行梳理阐述,通过对项目实施前、中、后期的标准化管理,提高市政工程吊装作业的安全水平,确保项目安全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0.
燕列进 《安全》2013,(7):46-47
正吊装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作业,其安全防范措施不可忽视。1吊装作业的安全操作措施(1)起重作业前。编制作业方案;对从事指挥和操作的人员进行资格确认;对起重机械和吊具进行安全检查确认,确保处于完好状态;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确认;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包括吊装区域的  相似文献   

11.
起重伤害事故,是指由起重设备或起重作业所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起重作业过程,是一个由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吊物及其他有关因素(如环境影响等)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这个系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无论哪一部分受到阻碍,出现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就会构成事故。本文将就起重伤害事故发生后,怎样进行分析与处理的问题作出阐述。 一、起重伤害事故的现场处理及报告程序 发生了起重伤害事故,应首先进行现场处理。事故单位必须尽一切可能抢救受伤人员和国家财产,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要认真保护事故现场,一切可能与事故有…  相似文献   

12.
大型设备整体吊装在石油化工装置施工中较常见,其施工方法的选择和关键作业环节的控制直接关系着设备吊装质量及吊装安全.本文以大型化工换热设备的整体吊装为例,系统阐述了大型设备整体吊装工艺,旨在进一步明确大型设备吊装工艺和安全作业控制要点,保证设备吊装作业达到预期施工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总结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馆游泳馆和综合训练馆PPP项目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动火作业、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和起重吊装等方面的安全管理经验,探讨如何保障大型场馆异型钢结构施工的安全性。钢结构由于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能够合理布置功能区间、施工工期短、回收利用价值高以及综合造价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孟宪坤 《安全》2008,29(1):43-44
河南油田油建公司金属结构厂是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的厂家,容器设备的装卸、整体运移过程是该厂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高风险作业,也是隐患与事故比较集中的作业环节。为削减起重作业安全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该厂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起重作业制度”、“加强起重作业现场的过程控制”、“实行起重作业安全告知制度”这“三管齐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海洋石油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作业现场涉及热工作业、电气作业、高处作业、挖掘作业、设备检修作业、陆上交通运输、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接触危险化学品作业、起重作业和联合作业等多类高风险作业,同时涉及平台拖航作业、特检坞修、大型吊装等重大风险作业,且一旦海上现场遇到突发情况应急救援难度相对陆地要大很多.因此,对于海洋石油行业来说,...  相似文献   

16.
一、起重事故是造船厂的主要事故实践启发我们,现代化的大型造船厂,起重运输的安全管理是全厂安全管理的中心环节,它如纽带把船台作业、船舶进出坞和上下排、高空作业、船舶拖动、系泊试验、码头作业等连结起来,必须配备力量切实抓好。每年因起重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在全国,在中船总所属各企业中均占很大比例。劳动人事部3月份通报了两起建筑系统起重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起重作业的安全高效性,减少起重作业空间冲突的风险,设计起重作业Manhattan平面,剖析起重作业空间冲突因素、机械运行条件与施工组织条件,构建吊物迹线的避障最小直角Steiner树(OARMST)模型,集成Dijkstra启发式算法和无载波通信(UWB)定位技术,开发起重作业迹线规划系统,求解多就位点、多障碍物下吊物的安全移动迹线。研究表明:OARMST模型求解的最优起重吊装安全迹线避免了起重作业的空间冲突风险,通过减少吊物转弯次数和位移,可防止吊物多次骤停摆动和驾驶员多余操作,提高起重作业的安全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18.
建筑行业中的起重作业涉及面广,施工环境复杂,群体、多层、立体作业几率高,施工危险性较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事故。在建筑行业历年的事故中,起重伤害占相当大的比例。工人们常说 :“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危险。”如何发现起重作业中的危险和隐患,采取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危险作业越来越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最最关注的点,在众多的事故统计和分析中,危险作业往往也是事故多发和易发点。由于危险作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作业人员和设备设施造成比较大的伤害,因此,《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的规定。将危险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变成了一种法律的强制要求。而相关法律法规对危险作业并没有具体细化,本文结合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对危险作业监控管理的做法,探讨如何强化危险作业的监督管理,预防其作业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起重吊装指挥-操作交互的高风险场景下,单一类型装备(如传感器、智能摄像头等)难以实时智能地识别吊装风险的问题,研发集成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传感器设备的起重吊装风险协同感知智能装备(简称智能装备)。首先分析起重吊装过程中指挥人员和起重机的运动特征;然后针对起重机驾驶员的误操作行为风险,结合人-机不同的运动特征和工作需求,提出智能装备的风险协同感知方案;最后在实验室模拟场景下检验智能装备的风险感知精度和延迟时间。结果表明:智能装备能够协同感知起重吊装指挥-操作交互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发现起重机驾驶员的误操作行为并实时报警。智能装备在该过程中的风险感知精度为95.17%,延迟时间约为0.25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