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黄志勇 《中国安防》2023,(Z1):70-74
<正>随着物联网、AI车牌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大量应用,新型的智能派梯、场景化人脸终端、会议预约管理以及移动终端的应用不断地改变着建筑空间内人们的工作环境和办公方式。智能建筑场景下的物联网身份认证应用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安防设备之间松散型数据交换需求。让更多的智能化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已成为下一代新型智能建筑的重点设计需求。以往,建筑从访客停车到通道管控、从出入口防疫到停车管理等,各个系统独立应用,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同时由于涉及系统品牌厂家众多以及业主单位、  相似文献   

2.
<正>商业建筑及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进步的标志,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而商业景观是商业建筑功能的再次延伸,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商业购物功能,同时也是传达商业信息,树立品牌形象,促进商业发展,刺激消费,创造商业价值的有力场所。在进行商业景观设计时,应使商业建筑和外部环境及人文因素相关呼应,在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兼顾人文、绿色等综合因素,从而增加商业空间的舒适性,提高其商业价值和环境艺术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安防》2014,(20):31
正近年来,智能建筑行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筑智能化和小区管理智能化迈上了新的台阶。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方式的转变,绿色、节能、科技、创新成为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安防作为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一部分,对智能建筑的安全、便捷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这也是近年来视频监控系统、门禁设施、智能停车系统在智能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多应用的因素。目前随着安防产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各种新技术、新需求的出现,智能建筑在安全防范和管理方面面临什么变化?这一领域的安防需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满足城市发展的功能需求,大规模的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建筑正在不断进行。当代居民对生活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性要求也在提升。由于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现代建筑大量运用智能安全技术系统,既提高了建筑的安全管理水平,又有效提升了居住品质。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趋势来看,未来城市的智能建筑比例会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智能建筑的公共安全管  相似文献   

5.
火灾监控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智能建筑在全国大中城市的逐渐兴起,对于其安防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采用大跨度框架式建筑结构,综合布线系统为联系纽带,配置建筑设备、办公、通信自动化等系统。火灾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中设备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智能建筑防火安全体系的核心与消防系统集成的关键。本文结合智能建筑特点及其防火安全要求,分析探讨当前火灾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应用形式,说明火灾监控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实验室建立一个基于模拟中央空调的BA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来体现智能建筑的真实BA系统,BA系统即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作为弱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与智能建筑相关的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很高,其实践训练的内容涉及面也是非常广的,模拟中央空调的BA系统能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手持式电动工具或移动式用电设备在使用中需要经常移动,工作环境不固定,运行条件较差,且振动也往往较大,比较容易发生导体碰壳事故;这类电气设备又往往是在工作人员紧握之下运行的;而且供电用的电源线的绝缘也容易由于经常拉、磨或其它机  相似文献   

8.
正国内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市场机遇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同时,智能建筑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慧城市"通过智能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管理、教育、医疗、房地产、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公众安全等城市组成的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更互联、高效和智能"的大概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对产生振动的机械设备实施隔振,不仅能减少或消除振动对振源周围的操作者、精密仪器设备和建筑带来的危害和影响,而且能直接或间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点论述了隔振能延长机械设备精密部件和其所带模具的寿命;提出了隔振当量经济效益概念。这些探讨和研究工作对隔振决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1984年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首次提出智能建筑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逐步掀起智能建筑热。我国最新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中对智能建筑做了如下定义:"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日前在日前展出了明悦系列楼宇对讲、G系列楼宇对讲、i-bus~智能建筑控制系统和开关插座等智能家居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展示ABB在智能建筑与家居领域的领导地位。建筑节能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欧盟委员会估算,通过采用各种节能技术,人们可以节约建筑中大约27%-30%的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的安全工作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安全工作,首先应立足现场,要以防范于未然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对生产设备和环境能了如指掌,将整个安全工作过程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来抓,将安全技术措施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来认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故障能进行充分的预想、分析、评估,制定出有力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必须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将事故预防编入操作规程,并对每一位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强化操作水平,对设备、工艺的改造要有安全预算,设备的设计、安装应都能满足生产的安全性能,这样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控制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点.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安全工作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安全工作,首先应立足现场,要以防范于未然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对生产设备和环境能了如 掌,将整个安全工作过程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来抓,将安全技术措施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来认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故障能进行充分的预想、分析、评估,制定出有力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必须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将事故预防编入操作规程,并对每一位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强化操作水平,对设备、工艺、安装应都能满足生产的安全性能,这样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控制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点。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的智能建筑产业伴随着信息智能化、云计算及大数据发展的潮流,呈现出朝气蓬勃的趋势。建筑中智能系统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这些系统包括服务于建筑能源管理的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服务于办公自动化的信息系统、服务于安全管理的安防系统、服务于火灾预防的消防报警系统等等。其中以视频为核心的安防系统已成为智能建筑的重要智能化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15.
视频服务器是安防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数字监控产品的先驱.因为多数的网络监控设备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都是以它为原始模型或技术底层的网络摄像机、网络高速球、网络云台甚至包括网络录像机(也称为DVR&DVS),这都离不开视频服务器的身影.我们可以看到视频服务器不仅是网络监控的基石,也是数字化监控发展的栋梁.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内建筑智能化行业的领军企业,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利用最新的物联网技术,以成熟的Techcon系列产品进行前端数据采集和监控管理、依托ezlBS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统为平台。结合集成了分项能耗计量系统,打造出适合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系统。并通过对建筑准确的分项能耗计量、公示,建筑环境监测、建筑设备运行监控,实现用能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7.
如今,无论是在智能建筑领域、还是在IT领域,为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与之相近的安防行业,在开拓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上,也正经历着一场从卖产品向卖解决方案和服务的模式转型.打造全系列的产品,构建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为银行、电力、校园、轨道交通等各大热门行业提供针对性的行业解决方案;针对某些领域打造整体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成为各大安防企业竞相追逐的重点项目.越来越多的安防产品供应商也正不断地强调与强化自身的系统整合和集成服务的竞争能力,以赢得相应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伴随着安防行业的飞速发展,安防技术不断创新,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安防内涵也在不断延伸扩展,应用领域也由过去单一的银行、博物馆、国家重要基地/机关或仓储扩展到智能建筑、大型公共场所、工业企业、商业及公共服务业、社区、机关学校、医疗事业单位,甚至社区和家庭.  相似文献   

19.
商业建筑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曹迎春 《安防科技》2007,(9):62-64,29
伴随着商业建筑的发展,其火灾的发生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大规模、大空间、多功能给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带来更多的困难.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系统化防火设计方法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提出发展性能化防火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气体检测及相关设备对管理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工业和家庭生活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体环境,所以气体检测设备的生产商须保证其产品不仅符合严格的测试标准,而且要运作安全,质量可靠。本文将深度解读部分气体检测设备的典型校准和测试方法及要求。有毒气体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硫化氢是无味气体,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