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要“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放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来思考,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来把握,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相似文献   

2.
王宏伟 《劳动保护》2022,(12):13-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且将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纳入国家安全的框架之下。那么如何理解新安全格局、如何定位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与公共安全的关系是什么、应急管理部门该怎么做,明晰这4个问题,将助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共安全教育现状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22,(11):6-7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习近平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6.
《林业劳动安全》2006,19(1):3-6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安全》2006,(2):I0002-I0007
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要牢牢守住的“红线”。安全无小事,人命大于天,、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共安全现状、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和减少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及其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政府为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王力争 《劳动保护》2005,(10):68-69
根据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的状况,从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管理客体或对敦的特点看.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宏现上可分为职业安全(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管理两大类。在现行体制条件下,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应实施分类管理。本文重点探讨对生产领域公共安全的管理问题,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1.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务院 《安全与健康》2006,(4):附1-附4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职业安全》2005,(11):I0009-I00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维护首都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3.
职业安全和公共安全有许多共同点,可以把公共安全技术用于职业安全,公共安全主要有3种工作方法:安全监察、风险评价(或叫设计隐患)和薄弱环节评价。后者常常最有效。公共安全的薄弱评价法可以用于职业安全分析,象“坏人”一样思考有利于辨识安全薄弱环节。安全薄弱环节评价可以为职业安全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消防安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安全视域下,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高校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是高校教职员工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国家安全视域下如何创新思路开展高校消防安全教育,为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要闻     
《现代职业安全》2006,(5):32-33
胡锦涛: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3月27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30次集体学习。他强调,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6.
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17.
李秀林  李辉 《中国安防》2012,(Z1):115-117
一、安全防范系统运行检验的重要意义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80年代后期开始,围绕金融、文博、社区、居民住宅等重点单位及要害部位,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安全防范系统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安全防范系统逐步成为社会公共安全防范的重要手段,在国家重点工程、军工、机场、  相似文献   

18.
赖微 《安防科技》2005,(5):8-10
职业安全和公共安全有许多共同点,可以把公共安全技术用于职业安全,公共安全主要有3种工作方法:安全监察、风险评价(或叫设计隐患)和薄弱环节评价.后者常常最有效.公共安全的薄弱评价法可以用于职业安全分析,象"坏人"一样思考有利于辨识安全薄弱环节.安全薄弱环节评价可以为职业安全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以专章的形式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和任务。高校公共安全秩序稳定是开展教学、科研的前提条件,也是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安全与健康》2006,(4S):7-7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号下午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