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发掘铜绿假单胞菌NY3对有机污染物更多的降解功能,探究该菌好氧降解四溴双酚A(TBBPA)的特性。结果表明,NY3菌能以四溴双酚A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好氧生长,并在TBBPA质量浓度为20 mg/L时,脱溴率达到51.90%。该菌生长量越大,对TBBPA降解率和脱溴率越高。TBBPA质量浓度为60 mg/L时,外加共代谢碳源葡萄糖、丙酮酸钠、乙酸钠、乳酸钠、柠檬酸钠、乙醇均能明显提高NY3菌生长量,且使脱溴率分别提高21.7%、13.4%、13.11%、18.5%、18.3%、17.1%。NY3菌好氧降解TBBPA优化条件为最佳氮源(NH4)2SO_4、pH=8.0、温度(30±1)℃、摇床转速150 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在NY3菌降解TBBPA过程中,转化的主要中间产物包括3,3',5-三溴双酚A、4-(2-羟基-异丙烷基)-2,6-二溴-苯酚、2,6-二溴-4-异丙烷基-苯酚、3,3',5-三溴-5'-羟基-双酚A、4,5-二羟甲基-5-(3,5-二溴-4-羟苯基)-2-己烯酸,根据转化产物分析,NY3菌降解TBBPA主要通过脱溴、羟基化,然后开环裂解,进一步脱羧等途径。这是首次报道铜绿假单胞菌具有降解含溴阻燃剂的功能,且质荷比为477和407的2种中间产物也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2.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经不同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和十溴联苯醚(PBDE-209)连续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其同工酶谱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浓度为0.10~5.00 mg/L的PBDE-47和质量浓度为10.0~50.0 mg/L的PBDE-209对鲫鱼进行水质接触染毒,在试验的10 d内,除了0.10 mg/L的PBDE-47试验组外,其余各组鲫鱼肝脏组织中的LDH活性都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变化(p<0.01),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试验的第4~6 d达到峰值,LDH活性与多溴联苯醚(PBDEs)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不显著;鲫鱼肝脏组织的LDH同工酶谱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不仅同工酶的谱带数有所增加,而且着色明显加深.研究表明,LDH及其同工酶可作为污染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多溴联苯醚对鱼类肝脏组织的损伤及其生化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3.
通过3D生物传感器实时监测暴露在四溴双酚A(TBBPA)污染水体中的斑马鱼游动行为的变化,分析TBBPA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3D生物传感器利用两个垂直摄像头来监测鱼的游动行为,包括游速和垂直位置等。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区间的TBBPA对斑马鱼游动行为的影响有所差别:低质量浓度(2 mg/L)时对斑马鱼游动行为几乎没有影响;中质量浓度(5~10 mg/L)时,斑马鱼的游速先增大后减小,随TBBPA质量浓度增加游速增大幅度也有所增加,且游动位置上移;高质量浓度(100 mg/L)时,斑马鱼游速随TBBPA质量浓度增高而降低,且游动位置下移。这表明可以通过监测斑马鱼的行为变化来表征TBBPA对水生态的毒性效应,采用游速和游动位置作为判断鱼类行为异常的指标较之传统方法更能表征低浓度、低毒性的污染物毒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四溴双酚A(TBBPA)在黑土中的吸附行为,采集吉林松源农田表层(0~20 cm)的黑土样品,研究了p H值、离子强度(Ca Cl2)、温度等条件对黑土吸附0.1~10 mg/L TBBPA的影响。结果表明,TBBPA在黑土中的吸附过程可以分为快速吸附阶段(0~4h)和慢速吸附阶段(4~48 h),并于48 h时达到吸附平衡。Linear方程(R2大于0.940)能更好地描述黑土对TBBPA的吸附过程。p 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对TBBPA在黑土中的吸附都有明显影响,黑土对TBBPA的吸附量随p H值增加而减小,随离子强度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15℃、25℃和35℃时的自由能变分别为-7.77k J/mol、-10.54 k J/mol和-15.20 k J/mol,表明TBBPA在黑土中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是放热反应,而且自由能变为负值表明吸附反应能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以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溴离子质量比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检测了二溴海因作用于吉富罗非鱼后所产生的溴离子在肌肉中残留及消解的质量比.检测时采用CsI2A阴离子柱分离,电导检测,溴离子质量比为10~200 mg/kg,决定系数R2=0.9963.结果表明:1)样品添加30 mg/kg和50 mg/kg时,Br-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58%和86.14%,相对标准偏差为4.61%和6.54%.因此,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水产品中溴离子的定量分析;2)二溴海因质量浓度为0~0.3 mg/L时,肌肉中未检出溴离子;二溴海因质量浓度为1.5 mg/L时,肌肉中溴离子质量比呈时间-效应关系,即溴离子质量比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16 d时溴离子在肌肉中质量比达最大21.6 mg/kg,符合国际食品法典的规定.在清水中恢复10 d后,肌肉中溴离子的质量比降低.可见,实际生产中若二溴海因的施药剂量为0.3~0.4mg/L,则肌肉中溴离子对人类几乎没有威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久效磷农药对转氨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0.01 mg/L、0.10 mg/L和1.00 mg/L久效磷暴露金鱼21 d,测定金鱼肝脏指数(HIS)及肝脏和血浆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结果表明: 1.00 mg/L久效磷造成金鱼肝脏指数显著升高; 随着久效磷暴露质量浓度的升高,金鱼肝脏中GPT和GOT活性逐渐降低,0.01 mg/L久效磷暴露条件下GPT活性下降显著,但GOT活性下降并不明显,可见金鱼肝脏中GPT比GOT对久效磷毒性作用的响应更敏感; 而各暴露组血浆中GPT和GOT的活性均显著升高,且2种酶活性升高与久效磷暴露质量浓度之间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血浆中GPT和GOT活性变化可以作为检测水体中久效磷农药污染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苯并[a]芘(BaP)对鱼类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表达的影响,以阿部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abei)为试验材料,研究BaP诱导前后鱼体各组织CYP1A1表达情况和质量浓度为0.005 mg/L、0.025 mg/L、0.1 mg/L、0.5 mg/L、2mg/L BaP暴露后肝脏CYP1A1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YP1A1基因在正常鱼体的鳃、肌肉、肝脏、脾脏、心脏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脏中表达量最高;BaP诱导后,在鳃、肝脏、心脏中表达量分别升高到诱导前的1.3倍、21.6倍和1.3倍;肝脏CYP1A1基因表达量在5 h、12 h、24h分别为诱导前的1.8倍、4.9倍和21.6倍;不同质量浓度BaP暴露24 h后,肝脏CYP1A1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0.1 mg/L暴露组表达量均最高。研究表明,BaP对CYP1A1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阿部鲻虾虎鱼CYP1A1变化适于作为BaP暴露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可以用来显示暴露于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物鱼类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8.
久效磷对金鱼肝脏和血浆谷丙、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久效磷农药对转氨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0.01 mg/L、0.10 mg/L和1.00 mg/L久效磷暴露金鱼21 d,测定金鱼肝脏指数(HIS)及肝脏和血浆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结果表明:1.00 mg/L久效磷造成金鱼肝脏指数显著升高;随着久效磷暴露质量浓度的升高,金鱼肝脏中GPT和GOT活性逐渐降低,0.01mg/L久效磷暴露条件下GPT活性下降显著,但GOT活性下降并不明显,可见金鱼肝脏中GPT比GOT对久效磷毒性作用的响应更敏感;而各暴露组血浆中GPT和GOT的活性均显著升高,且2种酶活性升高与久效磷暴露质量浓度之间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血浆中GPT和GOT活性变化可以作为检测水体中久效磷农药污染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镉对鲫鱼鳃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使用浸浴法以 0 mg/ L、0 .73 mg/ L、1 .46 mg/ L、2 .95 mg/ L 4个镉 (Cd Cl2 · 2 .5H2 O)浓度为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 of Penze(♀ )× Cyprinusacutidorsalis(♂ ) )幼鱼染毒 ,测定了 1 4 4 h内鳃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浓度组Cd曝露时 ,鲫鱼鳃和肝组织中 SOD活性的变化短时间内不明显 ,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Cd提高了鳃和肝组织中 SOD的活性 ,导致“毒物兴奋效应”。高浓度组 Cd曝露时均抑制了肝和鳃中的 SOD活性 ,其作用随着曝露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SOD酶活性降低所造成的活性氧伤害是引起鲫幼鱼死亡的重要原因。肝组织中的 SOD酶活性和敏感性高于鳃 ,这与其执行的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溴阻燃剂对环境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溴阻燃剂(Brominated fire retardants,BFRs)的生产和使用对人类自身健康及其居住环境的影响问题,特别是“二恶英”(Dioxins)的问题,已引起全球范围广泛的重视。欧盟“限制电子电器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指令(RoHS)明确规定限制某些溴阻燃剂的使用。笔者就溴阻燃剂近十年来在空气、下水道淤泥和沉积物等非生命环境体系以及动物和人等生命体系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溴阻燃剂在非生命和生命环境体系中均有增加的趋势。对溴阻燃剂在生物体内的富集和放大作用研究发现,部分溴阻燃剂会在生物体内富集并表现出一定的放大作用。笔者对我国阻燃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叶安 《安全》2001,22(6):10-12
详尽阐述乙炔的特性、人体静电的产生、危害,说明在乙炔生产过程中人体静电是可能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预防人体静电事故的安全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主体性差异分析入手,阐述了档案馆与图书馆中因主体记载信息和形成渠道的不同,从而造成的利用者数量差异。并对如何提高档案馆的利用率提出具体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巍 《安全》2001,22(4):26-28
1998年,我车间职工在接收碱液的过程中,违反了切换罐操作中“先开后关”的规程,造成管线憋压,碱液从阀门法兰处喷出而溅到职工身体上的事故,而且职工在耽搁了近20min后才对伤处进行处理,加重了伤势,住院治疗近2个月,给个人和单位造成了不必要的精神和物质损失.  相似文献   

14.
任智刚  汪澍  金龙哲 《安全》2021,42(7):35-39
为理清"事故""隐患"的边界范围,本文对"事故"和"隐患"2个术语在中文、法规、标准中的定义进行检索,并对其定义解构化分析,得出现有定义及其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甚至会对安全生产决策、监管执法和企业自主管控产生负向影响.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给出"事故""隐患""缺陷"3个术语的定义;根据每个定义的内涵,提出遵循差异化管控原则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主体性差异分析入手,阐述了档案馆与图书馆中因主体记载信息和形成渠道的不同,从而造成的利用者数量差异.并对如何提高档案馆的利用率提出具体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自制的斯珀绿系列劳保用品类的美容美发产品的效果作了进一步研究,比较了斯珀绿系列用品与市售一般劳保用品的使用效果,说明在劳保用品的使用上,更具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易燃易爆危险物质泄漏扩散仿真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某轻烃厂泄漏事故为研究对象,研制并开发了一个事故后果仿真软件(PCIMS).针对仿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模型的复杂性、参数的不确定性等提出了处理方法.通过具体生产装置的泄漏扩散后果分析,演示了PCIMS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8.
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森工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进一步做好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石桥地区以丰富的菱镁矿资源而著称,但资源的开采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以大石桥地区为研究背景,分析研究菱镁矿开采对当地地球化学环境造成的影响.采用数学统计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10种元素在不同生态环境因子中的相互关系及土壤试样中的含量变化曲线;重点分析了9种元素在土壤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大石桥地区的菱镁矿开采严重影响了研究区域内的地球化学环境以及各种金属非金属元素在不同生态环境因子中的含量;Mg在土壤中的含量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壤对其他金属非金属元素的吸收;土壤中一部分地球化学性质相近元素的相关性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元素在土壤环境中的相互关系与其外部环境有一定的关系.镁元素对动植物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但高镁环境不利于动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威胁到了人类健康,容易产生一些地方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为了得到高温高湿造纸工业厂房内温湿度分布规律,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5个造纸厂房热湿环境进行了现场实测与调查.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得出厂房温度沿高度方向分层分布的规律,而且夏季温升明显大于冬季温升.推导得出造纸厂房6 m高度以内冬夏季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变化的拟合关系式. 发现相对湿度与含湿量随高度分层分布的特性,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且两者分布规律与厂房纸机设备散湿量及其散湿方式密切相关. 总结出对人体有害的工作区域.所得到的温湿度分布规律为优化造纸车间通风系统设计、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和设备运行环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